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伯温预言明朝遇顺则止 刘伯温可谓是世事难料

刘伯温预言明朝遇顺则止 刘伯温可谓是世事难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172 更新时间:2024/1/16 7:50:25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伯温预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文臣武将浩如烟海,但是其中可以和诸葛亮的才智比肩的却没有几个人。而明朝的开国元勋刘伯温刘基则算得上是其中一位。不光有着卓越的政治和军事能力,更是拥有超凡的智慧,甚至在算卦这一方面也很是了得。

他曾对明朝乃至明朝之后数百年的中国历史做出了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预测竟然被一一核实,不可不谓是非常的厉害了。当然,这些推测可能有乡野之人杜撰的嫌疑,但也丝毫不影响刘伯温在我们心中的地位。

朱元璋在收复中原,一统河山之后,深刻地吸取了元朝腐败直至导致国家覆灭的教训,通过休养生息,减少赋税等手段,让国家变得更加的富强。虽然他坚信通过勤恳的处理政务,对百姓好,杜绝贪污腐败才能使国家的基业变得牢固。如果这种状态保持得久,那么明朝的国祚也绝对不会短。

对于国祚这件事,没有一位帝王会不重视,更何况身边有这么一位精通卜卦的谋士在面前,谁又能控制住澎湃的好奇心呢?于是朱元璋把刘伯温召集到自己的面前,问他明朝江山的气数如何。刘伯温只好奉命卜卦,很快就得出了结果,他拿起纸笔,写下来遇顺则止这四个大字。

朱元璋并不能看出其中的缘由,就想让刘伯温解释得更详细一些,可是刘伯温却摇了摇脑袋,恭敬的说:“我只能说出这些了,天机不可泄露”见他如此决绝地回复,朱元璋也便没有往下追问。

只是自己慢慢的琢磨,思索了起来,顺的繁体字在左边是三、右边则是百和八字构成的,突然间好像恍然大悟,原来是380年!这么长的时间,已经不错啦。不过这次他可算是失了手。

时间来到了十七世纪上半叶,由于连年的自然灾害,再加上贪污腐败的日益严重,使明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势。内部有李自成等势力组成的叛军,外部则有盘踞在山海关的满族铁骑在虎视眈眈,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率领重兵攻克了北京城,随着崇祯皇帝自缢而亡,明朝也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时间内,曾建立过三个和“顺”字有关的政权,也算是符合了刘伯温推算出的遇顺则止的四字预言。在连年的自然灾害的影响下,陕西澄城饥民在公元1627年发起暴动,算是明朝末年兵变的开端。而其中一直不太起眼的队伍,却最终掀起了一场反抗明朝的狂潮。

这支队伍的领导者名字叫张献忠,是来自陕西的众多流匪之一,随着不断的东征西讨,他的足迹遍布了中原大地,队伍也逐渐扩大起来,甚至达到了三四万人的规模,随后又进攻湖南湖北、四川等地。春风得意的张献忠马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改年号为“大顺”,这刚好与刘伯温的预言相符,真可谓是世事难料。

可能是因为对“大顺”这个年号有特别的情愫,李自成在攻克北京城之后也把自己的政权改名为“大顺”但是奈何吴三桂联合外族多尔衮,两人联手把李自成打得大败而去,临行之前,李自成也不忘把吴三桂家大小34口人全部杀害,随后便撤回到陕西山西等地。不想一位当世豪杰,竟然被当地的民兵武装姜大眼杀害。

随后清朝逐步清除各地的残余势力,建立起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这个王朝最开始的国号称为“顺治”,至此遇顺则止的预言被前后暗合了三次。大明朝的国祚终究结束在了1644年,虽然终究没能达到380年,但是316年的国祚也不算短了,只是后期的各种不利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实在是令人叹息。

结语:刘伯温曾写过很多与卜卦有关的作品,其中既有流传与民间的烧饼歌,也有被正史所记载的言论。这些都证明了他过人的能力和难以掩盖的才华,哪怕岁月不断流逝,他的风华也不会因此而减少,还会因为这些准确的预言而变得更加的神秘、迷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自成靠农民起义起家的 李自成为什么会被撅头敲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自成之死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从小家贫,少年时为地主放羊,青年时投军做了明朝的驿卒。崇祯即位的第二年(1629年),即崇祯二年,由于“明廷”财政紧张,崇祯本着节约的目的,就裁撤了许多驿站,解散了许多驿卒。不幸的是李自成

  • 薛涛一生被无数才俊环绕,为何还是孤独终老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绛我知道你不会走,胡彦斌半生出走,朱淑真

    薛涛是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她才华出众,模样俏丽,引得天下诗人无不以与她相交为荣。然而被众多杰出才俊包围的她,却一生未婚,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薛涛出生于官宦人家,长安人。她的父亲薛郧是京城官吏。由于性情耿直,得罪了朝廷,被贬谪到蜀地成都为官。幼年的薛涛及母亲

  • 康熙下圣旨要重用此人,乾隆为何把他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25方宝玺,康熙圣旨图片,雍正把康熙害死

    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乾隆之所以能继位当皇帝主要是因为康熙对他十分喜爱,康熙在圆明园见到他的第一眼时就表现出很欣喜的样子,并在后来特意将他接到了自己的身边抚养。得益于乾隆,康熙才会对乾隆的父亲雍正也逐渐看重起来,而最后才会选择百年之后把皇位传给雍正。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其实,

  • 太子李建成被杀后 李世民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代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跟李建成是什么关系,李建成有没有后代,李世民为什么让李治当太子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提及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帝王,估计对历史哪怕不怎么了解的朋友也会说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句话。毫无疑问,经过千百年的时间沉淀,这四位帝王已经成为了“中国好皇帝”的代名词。要说这四位皇帝中皇位来路最不正,也受后世争议最大的

  • 李自成拥有百万大军 李自成在清军面前为什么只坚持了40天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杀李自成的农民下场,李自成与清军大战为何大败,明军为什么打不过清军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自成大军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时打仗喜欢吹壳子,十万大军号称百万的多了去了,一是提振士气,二是吓唬敌人,李自成百万大军就有这样的打扮,本来也就十来万人的规模,为了吓唬崇祯皇帝以及吴三桂、多尔衮等人,号称百万!再说了,李自成攻入北京,其实用“攻”都有些勉强

  • 四世三公到底是什么 四世三公对袁绍的帮助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袁绍四个州有多大,袁绍为什么会败,三国袁绍地盘多大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四世三公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崛起,在华夏大地上进行割据称雄,在早期的对峙中,袁绍以很快的速度崛起于北方,势力发展到巅峰的时候掌握着青州、冀州、并州、幽州等硕大的地盘,俨然是北方的第一霸主。对于袁绍的崛起,不管是后世的小说演义还是正史

  • 东汉末年袁绍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 袁绍是如何强势崛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东汉末年藩王,东汉末年各路诸侯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袁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三国演义》中,有着这样一个经典桥段,那就是“青梅煮酒论英雄”。在书中,因领地徐州被吕布占领而被迫投靠曹操的刘备整日以种菜为乐。一日,曹操邀请刘备到亭中饮酒食青梅。席间,二人对天下英雄进行了一番讨论,并最终以曹操说出“今天

  • 为什么说魏无忌是战国四公子中最有才华的?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战国四公子是谁,战国四公子指的是哪四个人,战国四公子分别是哪国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魏无忌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战国时期末期,秦国是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

  • 为何说陈登是名副其实的三国奇才?他打败过孙策和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权厉害之处,孙坚和孙策谁厉害,三国第一谋士

    三国时期有一个奇才,此人名叫陈登,少年时就有扶世济民之志。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陈登一直在努力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学识渊博的他,在25岁时被人举为孝廉,不久之后被任命为东阳县长。那时候,陈登虽然年轻,可他却能体察民情,做了很多让老百姓敬重的好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高干是什么人?归降曹操的他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露兰春最终结局如何,红高粱曹二老爷结局,曹丕结局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高干是什么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袁绍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东汉末年,袁绍起家大将军(何进)掾,历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参与指挥诛杀宦官。怒斥董卓,出任渤海太守,册封邟乡侯。初平元年(190年),袁绍担任关东联军首领,带兵讨伐董卓,自号车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