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末年袁绍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 袁绍是如何强势崛起的

东汉末年袁绍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 袁绍是如何强势崛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800 更新时间:2024/2/15 15:00:16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袁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三国演义》中,有着这样一个经典桥段,那就是“青梅煮酒论英雄”。

在书中,因领地徐州被吕布占领而被迫投靠曹操的刘备整日以种菜为乐。

一日,曹操邀请刘备到亭中饮酒食青梅。席间,二人对天下英雄进行了一番讨论,并最终以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而刘备则装作怕雷而渡过难关告终。

在这段精彩的描述中,刘备曾经询问道:“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而曹操则不以为然。在《三国志》中,刘备并没有列举各路诸侯,曹操是直接说出了“本初之徒,不足数也”的豪言。即使曹操似乎对袁绍感到不屑,但专门提到他的名字,或许并非无心。

东汉末年,袁绍一度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那么,袁绍前期那么厉害,到底是靠谁呢?他有五虎将吗?

要探究袁绍为何在东汉末年强势崛起,要从内、外两方面因素来考虑。其中,内部因素指的便是袁绍的自身能力,包含性格、才能、乃至人格魅力等等。

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袁绍自身是否具备着发展并领导一支强大势力的能力。

东汉末年,袁绍出生于汝南郡汝阳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一带,他身处于东汉中后期的一个庞大家族——“汝南袁氏”。

上文中,《三国演义》里的刘备称袁绍是“四世三公”,这指的是从名臣袁安在朝中担任司空、司徒起,袁家四代都有人官至"三公",在朝中的地位十分显赫。

袁绍的父亲袁逢官至司空、叔父袁隗则官至太傅。作为他们的后辈,袁绍自然是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具备许多常人所难以拥有的素养。

据《三国志》记载:“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在几乎是出身决定命运的古代,名门之后的袁绍从小就养成了贵族的气质和风度,具备着相当强的魅力,这吸引了许多的豪杰前来依附。

据《英雄记》记载:“袁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以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

由此可见,袁绍的个人条件还是十分不错的,有魅力的领导者会吸引并团结周边的人,让他们为自己所用。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外部因素。

首先要讲的便是上文已经提及的,袁绍的家世。作为名门之后,袁绍自幼便能够得到最好的资源,拥有比常人多许多的机会,这锻炼了他的能力,培养了他的气质。此外,名门的标签也帮他吸引了大批追随者,为他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举例来说,袁绍先是因为身份而被推举为讨董卓联盟的盟主。之后,曾经是袁家故吏的冀州牧韩馥将冀州拱手相让,使得袁绍不费吹灰之力便有了自己的根据地。袁氏在朝中发展多年,许多重臣都曾受其恩惠,于是袁绍利用这层关系,得到了许多好处。

其中一大好处,便是人才对汝南袁氏这一金字招牌的向往。

在袁绍发展的初期,就有沮授郭图田丰等谋臣辅佐。其中,沮授为袁绍定下“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於西京,复宗庙於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的发展方略。而郭图则曾经劝说袁绍抢先迎接汉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田丰协助袁绍攻灭了统一河北的最大敌人公孙瓒,又在曹操东征刘备时提出偷袭其后方的良策。在官渡之战中,他建议袁绍进行持久战,不过因为他性格刚直,所以袁绍常常对他的建议不予采纳。在袁绍的创业初期,许多谋臣的帮助使得他顺利统一河北,雄踞北方。

当然,武将也是十分重要的。

袁绍虽然不像小说中的蜀汉,拥有骁勇善战的“五虎将”。但在后世评话小说中,他也有着自己的"河北四庭柱"。他们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

其中,颜良、文丑被孔融称为“勇冠三军”,在史书中,关羽“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而文丑则死于乱军之中。

张郃、高览在官渡之战后期投靠曹操。张郃在曹魏屡立战功,官至征西车骑将军,地位十分显赫。而高览则销声匿迹,没有了什么存在感。

综上所述,袁绍前期的强势,和家世、个人能力,以及手下的谋臣武将都是离不开的,河北四庭柱虽然不及五虎将,却也是一时猛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魏无忌是战国四公子中最有才华的?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战国四公子是谁,战国四公子指的是哪四个人,战国四公子分别是哪国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魏无忌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战国时期末期,秦国是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

  • 为何说陈登是名副其实的三国奇才?他打败过孙策和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权厉害之处,孙坚和孙策谁厉害,三国第一谋士

    三国时期有一个奇才,此人名叫陈登,少年时就有扶世济民之志。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陈登一直在努力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学识渊博的他,在25岁时被人举为孝廉,不久之后被任命为东阳县长。那时候,陈登虽然年轻,可他却能体察民情,做了很多让老百姓敬重的好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高干是什么人?归降曹操的他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露兰春最终结局如何,红高粱曹二老爷结局,曹丕结局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高干是什么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袁绍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东汉末年,袁绍起家大将军(何进)掾,历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参与指挥诛杀宦官。怒斥董卓,出任渤海太守,册封邟乡侯。初平元年(190年),袁绍担任关东联军首领,带兵讨伐董卓,自号车骑

  • 贾诩为什么能称为曹操手下第一谋士?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贾诩在三国谋士中地位,谋士贾诩,贾诩为什么是群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贾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三国时期,曹魏曹操被称为“奸雄”,一是因为他反复无常,疑神疑鬼;二则是由于他心狠手辣且足智多谋,他曾说出“宁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来,所以背叛过他的人都测测发抖,然而有这么一个“负心汉”,不但活得很好,而且成为

  • 商鞅和白起都不能善终 张仪为什么是一个例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仪为什么要离开秦国去魏国,白起被谁赐死,商鞅车裂白起二百四十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国张仪,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在春秋时期的秦国出现过三个很重要的人物,分别是为秦国主持变法的商鞅,长平之战坑杀数十万赵军的白起以及合纵连横的张仪,尤其是商鞅和白起占到的篇幅最大,一文一武对秦国的兴盛富强奠定了基础。不过在历史课本上可没写他们

  • 晏殊,为何会成为大宋词人们羡慕至极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词风格两大流派,北宋晏殊被称为什么诗人,晏殊为什么不是唐宋八大家

    每当一提起晏殊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这样的词句或许还不至于让我们感伤起词人的生活不顺,但至少易让我们觉得作词者是一个正陷于迷茫悲戚中的人。然而这位多情伤春者,其实是大宋词人们羡慕至极的幸运儿——晏殊。一、少年天才

  • 孙权年少时期到底有多荒诞?做过哪些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权晚年为何性情大变,孙权晚年真的昏庸吗,为什么会做很荒诞的梦

    说到孙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能在三国时期称霸的人,无一不冷静睿智,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若不谨慎,所得一切,顷刻之间就成云烟。孙权一度被认为是三国时最杰出的英豪,能在乱世中三分天下固然不简单,他对东吴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但是你可知他年轻时也曾不可一世做过很多荒唐事?孙策和孙权是亲兄弟,世人大多原因拿他

  • 乾隆当初为什么要下江南 乾隆是去吃喝玩乐还是别有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下江南什么意思,乾隆下江南都去了哪里,乾隆七次下江南是去的哪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下江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答案很简单,就一个字:“玩”,可能会有一些读者并不赞同我的观点,但实事求是的说:乾隆下江南,还真是为了玩儿去的,而且是足以玩掉清王朝的那种玩。乾隆下江南的巨额开销根据史料记载,乾隆前后六次南巡,总共花费了2000多万辆白银,而且这

  • 乾隆时期和珅可谓是富可敌国 谁才是和珅最大的靠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和珅一家的结局,和珅一共有多少钱,朱元璋时期富可敌国的人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和珅,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和珅,历史上最为出名的贪官。在乾隆年间,就属他最富有,家中金银财宝、价值连城的字画无数,资产抵得上半个国库,可以称之为富可敌国。和珅这一生,是能贪就贪,越贪越多。那是什么让他能肆无忌惮的能贪就贪呢?谁又是他的最大靠山呢?

  • 乾隆在位时期都有什么政绩 乾隆是一个明君还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皇帝的政绩,乾隆的后一位皇帝,乾隆在位期间是什么朝代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有什么政绩呢?乾隆在位初期没犯什么错误,有点小功!功绩是扩充部分外蒙和新疆版图,只是当时外来族无雄主,乾隆顺势而为之,不能体现出其武功,外蒙和新疆的部分地区说实话,对增强清帝国当时的整体国力并无多大帮助。记一个小功!修书,有钱有人即可,他爹雍正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