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武牧羊的秘密:如何在匈奴地界生活这么多年

苏武牧羊的秘密:如何在匈奴地界生活这么多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76 更新时间:2024/1/25 5:36:20

苏武牧羊根据历史记载应该是十九年,苏武出使匈奴的时候是四十岁,回国的时候已将近六十。苏武牧羊在匈奴的时候,匈奴被汉朝霍去病打败平息了好几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匈奴虽然嘴上说与汉朝友好相处,实际上老是想攻占汉朝国土。当时匈奴也派很多使者来汉朝求和,而汉朝使者却有时候被匈奴扣押。后来汉武帝打算出兵攻打匈奴,这时候匈奴却把之前扣押的使者放了回来。汉武帝为了感激匈奴,于是派苏武带领上百人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任务很快就完成了,这时却碰上匈奴内乱。之前有个汉人卫津投降匈奴,被匈奴单于重用。而他有个手下对其不满,刚好这个手下与苏武的一个手下是朋友。于是两人商量想杀了卫津,然后挟持单于母亲回国。但是计划失败了,匈奴单于准备杀了苏武。后来知道苏武是个有才之人,便想劝他投降匈奴。但是苏武却不管匈奴用什么方法都没有半点投降之意。单于也认为苏武是一个非有节气的人,特别敬重他。匈奴审问卫津手下,并将其杀害,而苏武手下是个贪生怕死之徒立即投降了匈奴。卫津为了逼迫苏武投降,威胁他的罪行与其手下一样,如果能投降匈奴,将来定能与之一样飞黄腾达,不然只是白白送了性命。

苏武没有半点被权贵打动,他在匈奴吃尽了苦头,最终被流放至北海牧羊十九年。一直到匈奴单于死后,发生内乱,新单于派使者出使汉朝,那时候汉武帝也死了,汉昭帝即位,要求新单于放了苏武等人。苏武再次回到长安时,百姓都出来迎接他,没有一个不为之感动。

苏武牧羊的

苏武牧羊在现代人眼中是一个历史典故,可能没有人过多的去思考其中的含义。其实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是非常大的。苏武是汉朝派去出使匈奴的一位使者,匈奴单于想苏武投降匈奴。开始单于利用高官爵位引诱苏武,但是苏武却丝毫没有心动的意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他们把苏武囚禁在雪地里,不给吃喝几天几夜,苏武饿了就啃自己的衣服,渴了就吃地上的雪。不管用什么方法苏武始终没有投降之意,单于没办法把他流放至北海牧羊,这一去就是十九年。

苏武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他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当时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有上百人,很多都投靠了匈奴,他们丧失了民族气节。而苏武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坚贞不屈,给后世做出了好榜样。苏武牧羊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气节。

在我们现代人眼中,苏武牧羊同样发人深省,每个人都要有高尚的爱国精神,要有良好的民族气节。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与过去不同的是诱惑的东西不一样。过去考验我们的是艰难困苦,而现在考验我们的是物质享乐。现在国家富足,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人们对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是很难拒绝的。这时候才是真正考验一个人坚强意志品质的时候,一味追求荣华富贵和物质享受,最终将会成为人民的敌人和历史的罪人。

苏武牧羊的精神

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不能失去了做人的骨气与节气,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牢记于心的事情。汉朝时期有个历史典故苏武牧羊,里面的苏武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保持着一颗纯洁的爱国之心。他出使匈奴的时候,多次受到匈奴单于的利诱,始终保持着坚贞不屈的节气。当时与苏武一同前往的有很多汉朝大臣,其中很多人都纷纷投降了匈奴,他们丧失了民族节气,成为祖国的罪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苏武出生于公元前140年,去世于公元前60年,虽然时代不同,但是人们每个人的爱国之心是一样的,具有高尚的人格也是一样的。这些高贵的精神不管在什么样的时代都是不会变的,唯独和以前不要一样的就是接受考验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苏武以前是接受艰难困苦和炎暑酷刑,而现在考验大家的却是物质享受。国家越来越富有,大家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外在的东西可能比艰难困苦更难得让人拒绝。看了苏武牧羊的人应该都被它的精神所感动过,那么不管处在什么朝代我们都应该像苏武的精神看齐。

苏武牧羊的精神告诉我们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不要一味的去追求一些浮夸的物质享受。不仅在以前走错一步会成为千古罪人,现在如果自己一旦误入歧途也会成为人民的敌人。苏武虽然不是什么阵前斩敌的大将,也不是什么开国扩土的能人,但他忍辱负节的精神,完全不亚于一个民族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江为什么不喜欢武松还故意疏远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口喝着酒,大块吃着肉,畅谈胸意,大家推杯换盏,一众好汉都将今生的快意恩仇都融进了酒里,醉笑着看这风雨飘摇的乱世的沉浮。然而当大家都以为自己在梁山上重新开始的生命将会潇洒的走完时,时居领导层的宋江举了举酒杯说了几句让大家分生派别的话。宋江脸上挂满苦衷,希望让大家不要再过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生活了,兄弟

  •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为何会让位于宋孝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关于宋高宗赵构的评价,历代都倾向于宋高宗是昏君这一说法,认为宋高宗在位期间重用奸臣,迫害忠臣良将,在对金问题上怯懦得只一味地想要议和。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不能完全否定宋高宗,宋高宗此人有过,但也曾有过功,总的来说是一位功过参半的皇帝。那么宋高宗是昏君吗?图片来源于网络认为不能完全否定宋高宗的人

  • 为何著名的宰相张居正死后被皇帝清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张居正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之一。他在万历年间推行的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明朝中后期积贫积弱的困境。但是由于改革触犯了贵族阶层和保守派的根本利益,在新政刚见成效的时候,张居正改革被喊停,而张居正最终未能逆转明朝的危机,最终导致明朝走向灭亡之路。图片来源于网络张居正在为官正直,多次向皇上谏言,提出治

  • 纸上谈兵的赵括 其实是战国时期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长平之战,几乎人人想到的一个词语就是“纸上谈兵”,而创造出这个成语的人就是赵括,几千年来,赵括一直被作为一个反面形象来教育国人,要大家知道,理论是苍白的,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中国的历史大抵如此,事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能为统治者服务,能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因为中国的正史都是官家编著的。故意避重

  • 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要吃肉数十斤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网络配图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在饮食方面,他也与一般书生大异其趣。清人昭梿在《啸亭杂录》卷十中这样记载纪晓岚。网络配图“今年已八十,犹好色不衰,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谷粒,真奇人也。”与纪晓岚同朝为官的协

  • 朱温竟然是“妻管严” 唯一能劝阻朱温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谈到朱温大家只有一个印象,残暴不仁。其他人杀人还有理由,他是想杀就杀,什么混账的事他都干过。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确是一个爱妻子的人。她的妻子是唯一能劝阻他的人。张惠,宋州砀(dàng)山人(今安徽砀山),后梁太祖朱温爱妻。张惠出生在一个富豪之家,父亲张蕤(ruí)曾是宋州刺史。在这样一家庭,张惠既

  • 清朝史上曾国藩的为官原则:只办大事专找替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凡做大事者,易于善始,难于善终。曾师、鸿章位高权重,而终能平安降落,“锐”为根本,“藏”为手段。而“厚藏匿锐”之关键在于“替手”。“替手”实在就是最锐之“锐”,无论藏匿与否,有此“锐”护驾,何患鼠辈?此可谓荣辱与共、互为犄角。办大事,找替手,你办事,我放心。此乃鸿章所总结先师曾国藩的为官原则。

  • 宋高宗赵构为何会主动退位给自己的养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王朝的创立者,是南宋对金战役中坚定的主和派,其一生当中最广为人知的事情就是杀害了主战派的代表性人物岳飞父子,因此留下了千古骂名,在许多的文艺作品中被描述成了一位十恶不赦的昏君。宋高宗赵构的一生都在积极地主和,在这一问题上从来是毫无动摇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宋高宗赵构生于皇室之中,是宋徽宗

  • 水浒传中的梁山官场潜规则:宋江竟爱听拍马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为官是神圣的,官场是肮脏的。说为官是神圣的,因为按照正常的逻辑,做官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是为了发财有道,不是为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是为民众做实事、做好事,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应该说,许多为官者初入官场都是抱着这样的理想和抱负的。但时间不长,他们就改变了自己的初衷。原因在于官场有潜

  • 刘备手稿出土:三国名将赵云竟被说成是女儿身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一九九九年三月,中央政府的一支考古队伍将刘备墓出土,发现了一大批东汉未年的文物。当中最叫人咋舌的, 是发现了汉先主刘备的手稿, 揭开了二千年来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三国名将赵云,竟然是女扮男装的花木兰,而且与刘备有着不只是君臣的关系手稿中刘备多次提到与诸葛亮讨论赵云的名份问题。 可惜因为内部政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