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有个怪异的癖好 那是什么呢?

秦始皇有个怪异的癖好 那是什么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727 更新时间:2024/2/4 11:20:34

嬴政是个贪婪无度的收藏家。他一生最着迷的收藏主要是三样东西:女人、财富、宫殿。

他回到咸阳时还是个孩子,在亲政时已经俨然是个男子汉大丈夫了,尽管长个鸡胸脯,体形不佳,但这丝毫不妨碍他对女色的偏爱。嬴政年轻时的私生活如何,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推断,他很早熟,而且“性”致勃勃。他四十九岁死时,已经有二十多个成年的儿子,最小的儿子胡亥也二十岁了。此外还有不少女儿。在高生育率、低成活率的时代,能够有如此之多的成年子女,必然要有数量惊人的后宫佳丽。

胡亥出生于前230年,此后嬴政就没再生过孩子,也许是丧失了生育能力?但无论怎样,丝毫没有影响他对女色的贪恋。

网络配图

说来也凑巧,秦王嬴政自生了最后一个儿子以后,就开始了风卷残云般的统一六国的征战。

在无坚不摧的强大的秦军面前,一个个所谓的“带甲百万,地方千里”的诸侯国接二连三地轰然土崩瓦解了。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每消灭一个国家,嬴政要求秦军所要做的大事之一,就是将其最具特色的宫殿绘制成图,然后在秦国首都咸阳附近临摹修建。同时,将其积攒了数百年的珍奇国宝、金银财富作为战利品运回秦国,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把战败国的后宫佳丽和王宫贵族的子女悉数劫掠,奉献给秦王。

于是,齐、楚、燕、韩、赵、魏等等各具特色的宫殿,在秦都附近相继建成,每个宫殿就是一座具有地域特色的宝物和艺术品博物馆,同时也是居住着各具特色的异国佳丽的宫苑,说白了,就是秦王嬴政纵欲狂欢的离宫。

网络配图

所谓三百里的阿房宫,就是在这个宫殿群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嬴政的宫殿、宝物、女人的三大癖好,我把唐代杜牧最著名的《阿房宫赋》的部分抄录如下:

为了安全起见,嬴政命令将咸阳周围二百里内的宫殿群用二百七十条甬道相连接;每个宫殿群除了珍宝美人以外,各自有独立完备的为皇帝服务的官署和宦官及各种勤杂人员,这样,嬴政可以随时随地轻车简从地去任何一个宫殿,既享受到周到奢华的服务,也不会再让人根据皇帝的庞大随从车队而判断出他的具体行止。他的行踪是最高机密,谁若泄露,格杀勿论。一次,嬴政在梁山宫居住,恰好看到丞相李斯豪华的车队从附近经过,很是不满于其奢华。不久,又见李斯车队,已经变得十分简朴。嬴政知道一定是身边的人将自己的不满透露给了李斯,就把在梁山宫官署的人全部杀掉。从此,无人再知道嬴政的具体行止了。

女人在他的眼里,不过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满足感官快乐的玩物,显示至高无上地位的装饰。且不说那些几十年连皇帝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的女人是如何的可怜,就连那些为他生儿育女的后宫佳丽,也并无任何名分。

嬴政是否改变了秦的后宫制度,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奶奶、妈妈还保留着太后的名号,与各自的夫君合葬在一起,可谓阴阳相配,合于人情,合于制度。但是,考古证明,秦始皇陵园中万物皆备,却偏偏没有为皇后预留陵墓。任何一部史书都没有记载有关秦始皇的皇后、夫人、嫔妃等后宫的资料。

网络配图

只有《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三十七年九月,葬始皇骊山条中有秦二世胡亥的一句话:“先帝后宫没有子女的,不宜出宫回家。”于是把这些佳丽全部杀掉,“死者甚众”。而那些幸存的有子女的,也都无名无位。秦二世胡亥的生母,死得很早,但胡亥在即位后也没有追封其为太后,他的夫人也未立为皇后。因此可以判定,秦始皇嬴政从自身开始,废除了秦王国历时数百年之久的后宫制度。

废除后宫制度,实际上是与架空母亲赵太后一脉相承,反映了嬴政畸形恋母、歧视女性、唯我独尊的复杂心态。这一举措脱离了社会实际(夫妻相敬、孝顺父母一直是人伦道德的重要基石),所以根本无法延续。从汉代开始,后宫制度即被恢复,而且是愈加完备,直至清王朝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的包拯真的破案如神公正廉洁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包拯,字希仁,安徽合肥人,北宋时期的名臣,他的公正廉洁是众所周知的。包拯铁面无私、公正清廉、刚正不阿,并且非常英勇果断,勇于为百姓们打抱不平,同邪恶的势力进行抗争,因此有“包青天”和“包公”的称呼,后来人们又将他作为神明来进行崇拜,有人觉得他是文曲星的转世。图片来源于网络包拯出生在咸平年间,在天圣五

  • 揭秘:秦始皇曾考虑采用什么方式传王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用新的帝号,称为始皇帝,并规定继者称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这是《史记》所记载的。但据《说苑·至公》的记载,起初秦始皇在考虑采用什么方式传王位这个问题时,曾经有过要用禅让制的想法:。秦始皇帝既吞天下,乃召群臣而议曰:“古者五帝禅贤,三王世继,孰是?将为之。”博士七十人未对。鲍白令

  • 古代官员家训:曾国藩愿儿子读书明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如何教育“官二代”,历来就备受关注。古代有见识的官员,都相当重视家庭教育,都有严格的家训,都期望后代都能成才,知书达理,以维系良好的家风,延续家族的良性发展。力戒儿孙奢靡浪费宋代孔平仲的《续世说》记载,北魏贵为司空的长孙道生,一生清廉节俭,骑马时用于遮挡尘土的一条熊皮做的障泥,总是洗了再用,破了再缝

  • 嘉庆皇帝如何拿下和珅这个千古第一大老虎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嘉庆与和珅最后对话,乾隆怎么暗示嘉庆抄和珅,为什么嘉庆不敢用和珅

    和珅,满洲正红旗人,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宠臣,以巨贪而出名。历史上的和珅不仅精通四种文字满、汉、蒙、藏四种文字,而且善于拍马。网络配图据说和珅为了捞钱设立了一种和珅还创立了议罪银制度,就是让有过失的地方总督、巡抚等官员用交纳罚款来代替处分,少则数千两银子,多则数万两、数十万两。这种议罪银直接交到内务府,

  • 汉景帝之子刘德竟然是因为太过贤良而遭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德是汉景帝的第二个儿子,他的母亲叫栗姬,他是废太子刘荣的亲弟弟,他后来受封成为河间王。他的一生都是十分风雅的,因为他喜爱的是儒学,所以那个时候他的衣着和行为举止都模仿儒生,认为这样可以很好的将儒学发扬出去。他带头这样做了之后也有很多的儒生争相模仿刘德的行为。图片来源于网络刘德虽然做为一名皇子,但是

  • 秦始皇根本不是暴君:儒家抹黑秦始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很多历史上的皇帝我们都有值得尊敬的,也有为之感叹的,更有的是咬牙切齿的,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一贯抨击他的是“暴君”的名字,但是他的丰功伟绩可谓是所有皇帝中最显眼的,最近有人整理出来关于历史秦始皇暴君一说,存在很大的疑点。那么秦始皇到底是不是一个暴君呢?网络配图秦始皇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远不如其他几

  • 王聪儿怎么从江湖艺人变成白莲教起义领导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白衣女侠王聪儿出生于湖北襄阳(今湖北襄樊),她出身于江湖艺人,曾参加白莲教起义。在此期间,她曾担任起义军总指挥,是八路义军的统帅,算得上是一个貌美如花,德行高尚,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女英雄。图片来源于网络白衣女侠王聪儿在参加白莲教之前,跟随母亲学习杂技,跑马走绳,武刀使棒,样样都行。她自幼丧父,母女

  • 和珅死前留下一首诗 竟暗藏大清灭亡之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历史上最大的贪污犯,肯定会有人说到和珅。乾隆时期的和珅可谓是家财万惯,富可敌国,于是才有了后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个说法。乾隆皇帝驾崩后,和珅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不仅被打入了大牢,而且还被赐白绫自尽。和珅从天堂坠入地狱仅仅不过20天的时间。网络配图嘉庆四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本是万家团圆的时刻,但

  • 雍正如何夺帝位:权力斗争烈时假装拜佛当居士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爱心觉罗·胤禛)可谓是一个饱读内典、深明禅学的“佛心天子”。他曾给自己取了“破尘居士”、“圆明居士”之号,将自己装扮成不好杀、不邪淫、不饮酒、不贪财的佛爷皇帝。尽管人们常说他谋父逼母弑兄屠弟,为政苛猛。网络配图与乃祖相比,雍正帝可说是高明得多,他不是为遁世出家而为佛,而恰恰是把居家修道作为障眼

  • 揭秘:韩世忠如何从一介农民成长为一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韩世忠生于1089年,卒于1151年。韩世忠出生在一个十分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爱好练习武艺,而且学的十分认真还非常肯吃苦,因此在他小的时候武艺就比其他人强。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很老实,喜欢弃恶扬善。图片来源于网络长大后,因为身材魁梧个子又高,而小时候练习武功的原因,他力气十分大。于是他在二十岁没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