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昭帝高演为何将皇位传给弟弟而非自己的独子

孝昭帝高演为何将皇位传给弟弟而非自己的独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17 更新时间:2024/1/15 17:09:28

孝昭帝高演幼时便才智超群,聪敏过人,很小就有成大器之量,其生母武明皇后很小就宠爱看重他。孝昭帝身长八尺,其貌甚美,仪表出众,长于政术,善于理解事物细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魏元象元年高演获封常山郡公。天佑初年(550)年为常山王。天佑五年(554),除并省尚书令,做事决断,擅长文辞理仪,使省内人害怕并折服于他。天佑七年(556)年,高演随文宣帝返回邺城,开始执政,善于政事,方法判断合理,文宣帝很器重他。后见次兄文宣帝沉迷酒色,高演忧虑,觐见直言。文宣帝答:“但令汝在,我何为不纵乐?”高演大哭拜倒在地,始终不言语。

高演的王妃本是魏朝宗室,文宣帝为使高演离开他妻子为其挑选美好女子,高演接受却和妻子感情加深。他的性格十分严厉,尚书郎中判断失误时,就加以鞭刑,令使干不法之事就加以刑讯追究。受高演惩罚过的人无话可说。

公元560年,高演联合他的母后以及弟弟高湛等发动政变,掌握军国大全,不久后废亲侄高殷,登上皇位,改号元皇建,时年二十六。孝昭帝高演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兼盛,颇留心于政事,任用贤能,政治清明。为了能保住儿子、当时的太子高百年性命,传位给同母弟高湛。给高湛手书:“宜将吾妻子置一好处,勿学前人也。”希望因此能使妻子和儿子的性命保全。谥为“孝昭皇帝”,庙号肃宗,葬于文靖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孝昭帝把皇位传给了谁

中国历史上皇位的更迭主要延续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有优先继承权,当然除了一些特例,比如发动玄武政变称帝的唐太宗李世民,再比如废侄登上皇位的北齐孝昭帝高演,而孝昭帝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不仅于此,还有孝昭帝把皇位传给了谁这个看似简单实则令人匪夷所思的难题。

孝昭帝高演,字延安,北齐第三任皇帝,即文宣帝高洋同母弟,他自幼聪颖过人,仪表出众,且善于政术,自天保朝起便看是参与朝政,政治经验日渐丰富。文宣帝高洋在位后期沉迷酒色不务朝政,高演不时直谏,文宣帝素来宠信于他并在临终时将新君即太子高殷托付于他。

乾明元年高演联合母亲娄太后、其弟高湛废侄称帝,改元皇建,此时高演将废帝高殷封为济南王,但后来又担心高殷重夺帝位遂将其杀害;即位第二年娄太后探病得知高殷被害甚是发怒,高演临终前悔恨叩头求哀,同年病逝,享年二十七岁。关于这个在位仅两年的孝昭帝把皇位传给了谁在历史中是有记载的。

高演有一子高百年,那么高百年继承皇位本是顺理成章,但此时高演想到侄儿高殷年幼时无人扶持才让自己得此机遇登基,那高百年岂不是相同的境况,为避免悲剧重演,高演主动传位给权倾朝野的皇弟高湛,并书信一封希望高湛善待高百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561年高湛即位,改元太宁,是为武成帝;564年高湛将其侄儿高百年虐杀,以绝后患。

至此,孝昭帝把皇位传给了谁这个疑问已经无需再议,纵然孝昭帝良苦用心,也无法避免昏庸的高湛重蹈覆辙,兄弟间如此相似的即位历史令人唏嘘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帝朱棣欲娶妻妹未果 放“狠话”禁其嫁他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永乐五年(1407年),明朝第二位比较贤德的皇后、活了46岁的徐氏病逝了。《明史》载,永乐皇帝朱棣“悲恸,为荐大斋于灵谷、天禧二寺,听群臣致祭,光禄为具物。”而且朱棣和他的父亲一样,一直到死“不复立后”。其实,朱棣并不是不愿“复立后”,而是没能如愿,中间有一个小插曲,正史里不曾涉及。徐氏死后,可能是

  • 揭秘清朝圣主幼年生活 幼年极其不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清朝皇帝中的明君,大家第一个先到的,应该就是康熙皇帝,虽然他的儿子雍正也不差,但是毕竟在位时间只有十几年,所能做的还无法和老爹相比;至于乾隆,所建立的“功业”不过是承接了上两代人的运势罢了,要不然也不至于不久后,就开始走上不归路。话说回来,康熙的清朝第一帝王,但是看似辉煌的背后,却也有着自己的苦

  • 诸葛亮的两情结酿蜀国历史最大冤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集智慧、忠恕、正直、廉洁于一身。但以我看来,诸葛亮有一个“荆州不该失”的情结和“云长———文长移情”,并因此酿成了蜀国的一桩冤案!“荆州不该失”情结使诸葛亮惆怅万分“荆州不该失”情结是什么?这首先要看什么是情结。心理学对情结的定义是:由一系列被压抑的无意识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意念倾

  • 探秘清代规模最大的王府 曾是和珅的宅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恭王府位于前海西街17号,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据说恭王府总面积为一百多亩。相当于中山公园,这是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王府,曾是和珅的宅邸。网络配图1996年10月起开放的只是恭王府的后花园,占地9亩,但其规模已经是非常可观的。恭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过四合院组成,后为长160米的二层后罩楼。网

  • 揭秘朱元璋的神秘出生地:“龙兴凤阳”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个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的故事在坊间流传甚广,他身上笼罩着重重传奇的迷雾。为什么数百年来人们对朱元璋的经历始终兴趣不减?因为他的经历实在是太神奇了,如果说近五百年后的美国总统林肯的经历是“美国梦”的典型,那么朱元璋的经历的传奇色彩,则一点也不比这个美国总统逊色。而在中国历史上,同为靠农民起义起家

  • 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宫 宫廷珍宝不知去向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被逐出紫禁城的溥仪逃往天津,与日本军方来往密切。溥仪(左2)、婉容(左1)、日本驻天津军司令官小泉六一(右2)合影1924年11月5日下午4时,大清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 溥仪离开了紫禁城,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平民。11月3日,国民军将原故宫景山之守卫部队缴械,调北苑听候改编,引起清室极大惶恐,便暗

  • 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惨死冯太后权欲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三岁封储,十二岁登基,十四岁生子,十八岁禅位,二十三岁暴卒。这一连串的人生数字,清晰直白地勾勒出了少年天子拓跋弘辉煌而又悲愤的一生。拓跋弘是不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年轻的父亲,没有作过专门考证;但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也是中国皇帝中一位极其伟大的父亲,却是毋庸置疑的。网络配图拓跋弘(454—47

  • 揭秘:努尔哈赤44年戎马生涯 打仗为何总能以少胜多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在历史上曾有两个谥号,分别为1636年皇太极改元称帝时所加的“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即“太祖武皇帝”),和康熙元年(1662年)所定的“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弘文定业高皇帝”(即“太祖高皇帝”)。后者在历经十余代的追封加谥后,最终成为历史上字数最多的皇帝谥号

  • 明太祖朱元璋治国 超标“用车”一次就被砍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一位从贫苦人家成长起来的开国皇帝,深知一米一粟来之不易。因此,他当了明朝的皇帝后,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的风尚,反对铺张浪费的奢侈行为。网络配图朱元璋倡导节俭先是从自己开始。明朝的皇宫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由于当时朱元璋尚未称帝,所以明皇宫投资小,规模小,装修也不奇巧华丽。1368年,朱

  • 朱元璋眼中的历代开国帝王:只称赞谁是“好汉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这位开国帝王,自称起自布衣,托迹缁流,掠入行伍,适天下大乱,遂起兵滁州。这当然都是拣好听的说,他明白,当过和尚,当过兵痞,游方讨饭,打家劫舍,并非十分光彩之事。所以,他在自撰《朱氏世德碑记》的文中,总是强调“上世以来,服勤农业”“先祖营家泗上,置田治产”。其实,他只是一个无家无业的“流民”,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