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帝朱棣欲娶妻妹未果 放“狠话”禁其嫁他人

明帝朱棣欲娶妻妹未果 放“狠话”禁其嫁他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780 更新时间:2024/2/12 2:47:21

永乐五年(1407年),明朝第二位比较贤德的皇后、活了46岁的徐氏病逝了。《明史》载,永乐皇帝朱棣“悲恸,为荐大斋于灵谷、天禧二寺,听群臣致祭,光禄为具物。”而且朱棣和他的父亲一样,一直到死“不复立后”。

其实,朱棣并不是不愿“复立后”,而是没能如愿,中间有一个小插曲,正史里不曾涉及。

徐氏死后,可能是与徐氏感情笃深的缘故,也或者是其他原因,朱棣曾经谋求娶徐氏的小妹,即他的小姨子,结果却遭到了岳母谢氏的拒绝。

网络配图

谢氏是在“战争年代”经过朱元璋撮合嫁给徐达的。徐达原先的夫人姓张,但张氏为人粗俗强悍,喜欢鞭打下人。朱元璋因此对徐达说,你的老婆不贤惠,不能帮助你成就功名,我再给你介绍一个。朱元璋介绍的就是谢氏。

谢氏一连给徐达生了四男四女,长女即后来的徐皇后,她因为“幼贞静,好读书”,朱元璋闻其贤淑,向徐达提亲,将她许配给自己的四子朱棣。谢氏的第二、第三个女儿嫁的也是皇子,代和安王。徐氏死的时候,她最小的妹妹还没有出嫁。就在徐氏死的当年,朱棣就“谕”他的岳母,“欲得夫人季女,继中宫。”谢夫人的回答则是:“妾女不堪上配圣躬。”这意思是说,我的女儿怎么能配得上皇帝呢?显然,这是一个很牵强的理由,既然长女可以做皇后,小女焉有不可?关于谢夫人拒绝的理由,不得而知,但不情愿把小女再嫁给皇帝却是显而易见的。

网络配图

皇帝是什么人?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天子。而且,天下女子多得是,皇帝看上了谁,谁还敢说个不字?但是,朱棣却无法对岳母施放他的淫威,只好无奈地说:“你女儿如果连我都不能嫁,我看她能嫁一个什么样的人!”

“听话听音”,从朱棣看似无奈的话中,明白人一耳朵就听出了其中包含有威胁的味道,并能很快知晓事情的“严重后果”。从小说、戏曲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事情:某个皇帝到民间胡作非为,被他“临幸”的女子别想再嫁人,也没人敢娶。虽然这些记载我们从正史中看不到,但并不表明野史、戏说就是空穴来风。谢夫人拒绝了朱棣,但是以后其“季女竟不敢受人聘”了,“从佛氏为尼于南京聚宝门外,所谓王姑庵是也。”想想看,那女孩儿是前皇后的妹妹,只是被皇上这么说了一句,并没有被“临幸”过,就落了个“出家为尼”的结局,那些被“临幸”的女子命运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网络配图

以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俱全的记述见于《今言》,作者郑晓,字窒甫,浙江海盐县人,嘉靖二年进士,历同知、南京吏部尚书、右都御史等职,后官至刑部尚书。《明史》赞他:“问学淹博,经济宏深,持论正而不迂,严而不刻,刚而不激,高而不亢。”郑晓一生著述颇丰,《今言》是他最后一本笔记著作,最早刻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关于书中的内容,笔者不敢断言全都符合历史事实,但仅就“朱棣欲娶小姨子”的记载,笔者认为不可能是子虚乌有,毕竟在那种政治环境中,如果没有“真凭实据”,谁敢有那么大的胆子妄论先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清朝圣主幼年生活 幼年极其不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清朝皇帝中的明君,大家第一个先到的,应该就是康熙皇帝,虽然他的儿子雍正也不差,但是毕竟在位时间只有十几年,所能做的还无法和老爹相比;至于乾隆,所建立的“功业”不过是承接了上两代人的运势罢了,要不然也不至于不久后,就开始走上不归路。话说回来,康熙的清朝第一帝王,但是看似辉煌的背后,却也有着自己的苦

  • 诸葛亮的两情结酿蜀国历史最大冤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集智慧、忠恕、正直、廉洁于一身。但以我看来,诸葛亮有一个“荆州不该失”的情结和“云长———文长移情”,并因此酿成了蜀国的一桩冤案!“荆州不该失”情结使诸葛亮惆怅万分“荆州不该失”情结是什么?这首先要看什么是情结。心理学对情结的定义是:由一系列被压抑的无意识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意念倾

  • 探秘清代规模最大的王府 曾是和珅的宅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恭王府位于前海西街17号,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据说恭王府总面积为一百多亩。相当于中山公园,这是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王府,曾是和珅的宅邸。网络配图1996年10月起开放的只是恭王府的后花园,占地9亩,但其规模已经是非常可观的。恭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过四合院组成,后为长160米的二层后罩楼。网

  • 揭秘朱元璋的神秘出生地:“龙兴凤阳”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个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的故事在坊间流传甚广,他身上笼罩着重重传奇的迷雾。为什么数百年来人们对朱元璋的经历始终兴趣不减?因为他的经历实在是太神奇了,如果说近五百年后的美国总统林肯的经历是“美国梦”的典型,那么朱元璋的经历的传奇色彩,则一点也不比这个美国总统逊色。而在中国历史上,同为靠农民起义起家

  • 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宫 宫廷珍宝不知去向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被逐出紫禁城的溥仪逃往天津,与日本军方来往密切。溥仪(左2)、婉容(左1)、日本驻天津军司令官小泉六一(右2)合影1924年11月5日下午4时,大清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 溥仪离开了紫禁城,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平民。11月3日,国民军将原故宫景山之守卫部队缴械,调北苑听候改编,引起清室极大惶恐,便暗

  • 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惨死冯太后权欲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三岁封储,十二岁登基,十四岁生子,十八岁禅位,二十三岁暴卒。这一连串的人生数字,清晰直白地勾勒出了少年天子拓跋弘辉煌而又悲愤的一生。拓跋弘是不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年轻的父亲,没有作过专门考证;但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也是中国皇帝中一位极其伟大的父亲,却是毋庸置疑的。网络配图拓跋弘(454—47

  • 揭秘:努尔哈赤44年戎马生涯 打仗为何总能以少胜多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在历史上曾有两个谥号,分别为1636年皇太极改元称帝时所加的“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即“太祖武皇帝”),和康熙元年(1662年)所定的“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弘文定业高皇帝”(即“太祖高皇帝”)。后者在历经十余代的追封加谥后,最终成为历史上字数最多的皇帝谥号

  • 明太祖朱元璋治国 超标“用车”一次就被砍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一位从贫苦人家成长起来的开国皇帝,深知一米一粟来之不易。因此,他当了明朝的皇帝后,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的风尚,反对铺张浪费的奢侈行为。网络配图朱元璋倡导节俭先是从自己开始。明朝的皇宫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由于当时朱元璋尚未称帝,所以明皇宫投资小,规模小,装修也不奇巧华丽。1368年,朱

  • 朱元璋眼中的历代开国帝王:只称赞谁是“好汉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这位开国帝王,自称起自布衣,托迹缁流,掠入行伍,适天下大乱,遂起兵滁州。这当然都是拣好听的说,他明白,当过和尚,当过兵痞,游方讨饭,打家劫舍,并非十分光彩之事。所以,他在自撰《朱氏世德碑记》的文中,总是强调“上世以来,服勤农业”“先祖营家泗上,置田治产”。其实,他只是一个无家无业的“流民”,与土

  • 范蠡为什么知道勾践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交代一下大背景,春秋末年,晋楚秦齐四大国都陷入了混乱,晋国为了对抗楚国拉拢江东这块不起眼的吴国,吴国在晋国技术支持,以及伍子胥、孙武等人才帮助下,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网络配图范蠡不是楚国贵族,即使学富五车,在楚国也很难有发展机会。建功立业,扬名於後世,以显父母是有抱负寒门毕生的理想。大夫文种四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