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孙晟:唐太宗的岳父,在历史上有多传奇?

长孙晟:唐太宗的岳父,在历史上有多传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861 更新时间:2023/12/12 16:08:21

突厥,是漠北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之后,兴起的又一个游牧民族,南北朝时正值强盛,常南下掠夺财物骚扰中原,北朝的北齐、北周不得不采取和亲和朝贡的策略来换取和平。可是如此一来突厥气焰更加嚣张,一把手放话:“我在南两儿常孝顺,何患贫也?”两儿就是指北齐、北周。

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建立隋朝。对于突厥,杨坚不愿继续受制于人,于是一改以前北齐、北周的唯唯诺诺,采取“冷场”的态度。这下可惹恼了突厥首领沙钵略可汗,联合各可汗共发兵40万大举进攻隋朝。

一场大战一触即发,但是一个文武全才的出现,靠着曾经“潜伏”突厥的经验,轻松瓦解突厥内部,改变了战势,他就是长孙晟

一、送亲

对于长孙晟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不过他的儿子和女儿,却是名气响当当——他的儿子正是长孙无忌,唐太宗的得力助手;他的女儿长孙皇后,则是唐太宗的爱妻。

虽然长孙晟名气不如儿女,但他的能力、胆识绝对过人。

551年,长孙晟出生在将门世家,其祖上是北魏的著名将领长孙道生。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又加上聪颖通达,长孙晟不仅通书史,更有两项拿手绝活:“善弹弓射”,也就是弹弓和射箭。当时盛行尚武之风,大家常比试武艺,长孙晟总是能技压群芳勇夺第一。

后来,18岁的长孙晟开始工作,当上司卫上士,这不过是卫士里的下级军官,却引起了当时的大将军、柱国,后来的隋文帝杨坚的注意,他发现长孙晟不仅“武艺逸群”,而且“多奇略”,以后肯定有所作为。

580年,突厥的沙钵略可汗请求与北周通婚,北周宣帝以宗室之女为千金公主嫁之,寻找送亲使者时却犯了难,使者不仅要有颜值,还要武艺超群,只有如此才可显示国威。正找不到合适人选时,杨坚举荐了长孙晟。长孙晟顺利出任副使,护送千金公主到突厥。

突厥与北周相互之间来往不少,北周的使者,沙钵略可汗也见了一大堆,可都看不到眼里,一向是冷若冰霜傲慢懈怠,但见了长孙晟却打心里喜欢,送亲队伍要回国时,执意留下长孙晟。

二、潜伏

留下长孙晟后,沙钵略可汗经常和他一起交谈游猎。一天出游时,正巧遇上空中有两只雕争食。沙钵略可汗递给长孙晟两支箭:“请把它们射下来。”说的好听点,这是让你露两手,说不好听,就是口蜜腹箭呀。射中一只大雕对善射之人来说不算什么,可一下射下两只不是刁难人吗?

但长孙晟没说什么,只见他弯弓搭箭,看准时机一箭射出,两只大雕竟同时落地,现场一片寂静,随行人员都惊掉了下巴!随后又是一阵欢呼,长孙晟的高超技艺令所有人心服口服,还为我们贡献出一个成语——一箭双雕。

这下,沙钵略可汗更不让长孙晟回国了,命令贵族子弟要多与长孙晟亲近,学习射箭本领。

长孙晟留在突厥一住就是一年,一年间,他没有整日吃喝玩乐,而是像一名“潜伏”的特工人员,利用游猎之机,考察突厥山川形势,风俗人情,并且熟稔于心;与沙钵略可汗的弟弟处罗侯交好,更发现突厥内部分裂,可汗之间互不友好等重要情况。一年后,长孙晟回朝时,把掌握的突厥情况都汇报给杨坚,杨坚很高兴,封长孙晟为奉车都尉。

三、反间计

581年,当突厥各部集中兵力攻打隋朝,杨坚六神无主时,长孙晟站了出来,把自己在突厥一年所掌握的所有资料掰开揉碎了分析给杨坚,指出沙钵略可汗与阿波、达头等几位可汗是貌合神离,最后提议采取“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战略方针。

在“交”这一计策上,长孙晟采用了反间计。他随军出征,路上派人拜访达头可汗,表达出钦佩之情,再在其回访时,让隋文帝将其使者的位置处于沙钵略可汗使者之上,赏赐也最多,如此一来,沙钵略可汗对达头可汗的猜疑加重,而达头可汗对沙钵略本来就口服心不服,这下彻底闹掰,达头可汗中途撤兵。

之后,长孙晟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深入北疆找到处罗侯。处罗侯原本很得众心,却因此遭到沙钵略的忌恨排挤。长孙晟利用老交情好言相劝,成功诱使他内附朝廷。

同样的,长孙晟又派人稍话给阿波可汗,你跟沙钵略的兵力差不多,跟我们打仗,人家一打就胜,你一打就输,这不是突厥的耻辱吗?沙钵略肯定会以此为借口找茬,顺便灭掉你这一支,你仔细想想能打得过他吗?

之后,长孙晟趁热打铁:“达头已经归顺我大隋,沙钵略也拿他没办法。你们不如也归附我们,到时与达头可汗联手合作就能强大,怎么也好过现在卖力开打损兵折将,回去还要被沙钵羞辱吧?”阿波可汗想想是这么回事,便归队了隋朝。

沙钵略可汗听说阿波投靠朝廷,加上攻隋吃了败仗,恼怒异常,带兵横扫阿波可汗的部族,并杀了阿波的母亲。

阿波无家可归投奔达头可汗,两家并作一家,阿波借达头的兵马,誓死一雪仇恨,打得沙钵略逃无可逃,势力大减,再也翻不了身,最后无奈归附隋朝,上表称臣开始进贡。至此,突厥内部已经被搅成了“乱粥”,内乱不断,再也找不回过去的强大。

沙钵略死后,儿子继位为都兰可汗,这位都兰可汗对隋的态度一直摇摆不定,长孙晟奏请隋文帝,不如在突厥内部扶植处罗侯的儿子突利可汗,他力量弱小,容易安抚,也可以借以对付都兰。

当都兰可汗上请隋朝通婚时,长孙晟又用离间计,建议隋文帝赐婚给突利可汗,还大加赏赐。都兰可汗果然怒不可遏,伺机侵袭隋朝又总是被突利可汗报信。开皇十九年,都兰拉拢达头可汗袭击突利,突利可汗寡不敌众,大败。在长孙晟的劝说下逃到隋朝并归降,隋文帝顺势封其为民可汗。而启民可汗也上表,尊隋文帝为“圣人可汗”。

随后,长孙晟跟随启民可汗回驻地,帮他招抚突厥其他部族,并安置归附人员。

不久,都兰可汗死,他的部众都归附了启民可汗。这时众可汗中,只有达头可汗(后自立为步迦可汗)还在顽抗,隋文帝派长孙晟与杨广一起追击,长孙晟斩杀千余人,俘获百口,牲畜数千头。

一个来降的突厥官员说:“突厥之内,大畏长孙总管,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称为闪电。”可见长孙晟已威震突厥。最后,步迦可汗被迫逃往吐谷浑,余众尽降启民可汗。

在与突厥周旋期间,长孙晟出使突厥内部多次,他不用一刀一枪,仅凭计谋和三寸不烂之舌就将强大的突厥分化瓦解,从大隋的边患变成附庸,可见其才能卓越。

可惜长孙晟不常有。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长孙晟去世。大业十一年,折腾不断的隋炀帝又北巡得瑟,不想在雁门被始毕可汗(启民可汗之子)围困,危急之下,慨叹道:“要是长孙晟还在的话,朕也不至于被逼到如此地步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樊哙和刘邦有着深受友情 樊哙最后为什么会投靠吕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樊哙和吕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汉时期的著名武将樊哙,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杀狗屠夫。屠户的地位并不高,虽然可以时长吃一点肉,但他们与那些达官贵人相比,仍然是最底层。樊哙性格直爽,好交朋友,一心认准了一位好大哥——刘季。所以,当刘邦起兵时,樊哙成为了大哥的忠实追随者。

  • 诸葛亮如果和关羽镇守荆州的话 他们守得住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荆州,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如果此假设能够成立,那么不仅荆州不会丟,甚至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还能取一定的得对曹魏的战略优势呢!既然诸葛亮可以留守荆州,那么刘备西征益州的大军就应该是畅通无阻的!在此假设之下,刘备的副军师庞统非但没有死于“落凤坡”,反而是帮助刘备势如破

  • 从小乡官到东汉大臣,第五伦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第五伦,姓第五,名伦,字伯鱼,在王莽新朝时出任一名小乡官——乡啬夫。由于他公平收取徭役,调解老百姓的抱怨怒气时又非常和气,很受乡里乡亲的喜爱。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多年后,他受朋友推荐,被京兆尹征召为主簿,专门负责监督铸钱及市场管理。此后,在东汉初年的官场上,第五伦如一股清流。任

  • 乾隆那么宠爱和珅,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皆知,和珅是大贪官。根据薛福成《庸庵笔记》中的记载可得,他的家产合计估值有11亿6千万两之多,其中包含了各种金银器物、府宅田地、古玩字画;其他数以万计的贵重之物也有几十种之多。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家产相当于当时清政府15年以上的财政收入。和珅不过掌权20几年,却可以贪污如

  • 明英宗“夺门之变”时,朝廷百官是什么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有个叫朱祁镇的皇帝,一天突发奇想去御驾亲征打瓦剌,结果想象中的大获全胜没有发生,朱祁镇自己反而成了俘虏。然而朱祁镇好歹是做了皇帝的人,哪能就这么领盒饭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事实上,朱祁镇最后不仅完好无损的回到了宫里,还最终再次成为了明朝的掌权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朱祁镇是

  • 杨玄感起兵反叛后,面对李密的献计,他是如何选择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玄感起兵反叛后,李密是如何献计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杨玄感不满杨广的薄凉,在他二征高句丽时起兵反叛,随着云集。李密同时也对杨广十分不满,恰好又和杨玄感认识,于是成为了杨玄感集团军中的二号人物。此时的隋朝虽然已经失去了天下民心,但天下还是隋朝的天下,杨玄

  • 汉昭帝刘弗陵存在感为什么那么低 刘弗陵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刘弗陵存在感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西汉的历代皇帝,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以雄才大略著称的汉武帝,然后就是草根翻身做皇帝的第一人:汉高祖刘邦。如果再让大家更深入的想一下,或许还有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汉景帝,“昭君出塞”的汉元帝,又或者是坐过大

  • 李密杀掉翟让后的结局如何?他的失败已经注定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李密杀掉翟让后的结局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密夺权上位后,以前的一把手翟让就过上闲云野鹤的生活,虽然没有了权力,但翟让的威望依旧存在,李密就算想要亏待他,翟让手下的班底也不会愿意。李密成为大当家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进攻洛阳,可洛阳城坚难以攻克,拉锯战就此展开。李密身为首领,

  • 曹操起兵之初的两位贵人分别是谁?他们贡献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这就是汉少帝。对此,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驾崩、宦官失势之机诛灭十常侍,但没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持。于是何进便召时任并州牧的董卓进入都城,胁迫何太后同意。然而此举打草惊蛇,董卓尚未抵达都城,何进已被宦官下手谋杀。同年

  • 吴王刘濞叛乱的真相是什么?真是因为吴太子和晁错?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吴王刘濞叛乱的真相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打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掀起了一次足以毁灭任何王朝的农民起义。倘若秦朝没有推行绝对的郡县制,在远离咸阳的边远之地设立亲王封国,让国王与诸侯们去镇守这种“山高皇帝远”的地方。那么陈胜吴广也掀不起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