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的蜀汉四相分别是谁?他们应该如何排名呢?

三国时期的蜀汉四相分别是谁?他们应该如何排名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173 更新时间:2024/1/15 12:59:15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三国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蜀汉政权是东汉末年天下三分之后最为弱小的一个,可以说不管是人口、疆域还是经济水平、人才数量,都难以和曹魏、东吴竞争。尽管实力最弱,但蜀汉也曾涌现出四位治国能臣,他们便是被誉为“蜀汉四相”的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这四人先后领导蜀汉进行发展,各自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毫无疑问,诸葛亮在这四人当中能力、功绩都最为突出,但其他三人同样并非庸才。那么,如果将他们进行一番比较,应该如何排序呢?

首先来说,正如上文所言,诸葛亮在蜀汉四相中是毫无疑问的领头羊,他从刘备还在荆州时就为其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方针,此后助其平定益州、发展蜀地,做出了无法磨灭的巨大贡献。正因如此,他才会被刘备封为丞相,且作为托孤重臣接受北伐的重大使命。当然,诸葛亮的北伐由于蜀汉、曹魏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而宣告失败,即使如此,他依然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将无可争议的诸葛亮排在第一后,我们便可以好好说说剩下的三位了。建兴十二年(234),为蜀汉操劳半生的诸葛亮不幸去世,原本担任丞相长史的蒋琬在诸葛亮“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的遗命之下被封为尚书令,掌管蜀汉政务。不久之后,他又被封为大将军,接管了蜀汉的军权。延熙元年(238),蒋琬进位大司马,并率军前往汉中驻扎,打算继承诸葛亮的事业对曹魏实施征伐。

不过,蒋琬采取的策略一是制造战船顺水而下攻打魏兴、上庸二郡,二是逐渐蚕食,派遣姜维多次袭扰西北凉州之地。经历了六年收效不太显著的对峙之后,蒋琬因为病情的日益加重而请求将益州刺史之位让给费祎,自己则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延熙九年(246),蒋琬因病去世,他在刘备初定益州时只不过被封为县令,但诸葛亮慧眼识珠发现了他,于是不断委以重任。对于蒋琬,诸葛亮评价为“社稷之器”,不过从他打算走水路进攻曹魏但收效甚微来看,他的军事才能远远不如政治才能。作为诸葛亮亲自选定的继承人,蒋琬的表现可以说是中规中矩,乏善可陈。

费祎幼年丧父,后来游学入蜀,于刘备平定益州后逐渐显露头角,并且得到了诸葛亮的器重。根据史书的记载,费祎曾经多次出使东吴,得到孙权等人的敬重,也常常调停杨仪魏延之间的矛盾,避免二人爆发冲突。诸葛亮去世后,蒋琬前往汉中继续北伐,而费祎则成为了新任尚书令,处理朝中的诸多政务。

当时,蜀汉尽管事务繁多,但费祎一来思维敏捷,二来过目不忘,因此都能处理得游刃有余。甚至,他一边处理政务,一边还能分出精力接待许多宾客,可以在不耽误公事的情况下处理好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各方都满意。蒋琬病重之后,费祎接过重任,还曾经率军击退过曹魏大将军曹爽的进犯。

从功绩来看,费祎的表现还是相当出色的,不过他的北伐策略相对保守,在任期间对一心积极进取的姜维进行了比较大的限制。据《汉晋春秋》记载,费祎对北伐的看法便是“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可见,费祎的主张较为保守,而这正是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所反对的。

最后再说说董允,和才华得到诸葛亮高度肯定的蒋琬、费祎不同,他尽管年少便闻名蜀地,却被其父认为德行方面不如费祎。诸葛亮北伐之时,将朝中事务交给了蒋琬,而董允则被安排管理好宫中事务。在此期间,他不但打理好了宫中防务,还多次矫正了刘禅的不妥行为,因其正直严厉,就连日后兴风作浪的奸宦黄皓都不敢肆意妄为。

延熙七年(244),费祎接替蒋琬担任大将军,而董允则晋升尚书令,成为了费祎的副手。不过,《祎别传》曾记载当时董允完全没法处理好曾经交给费祎的繁杂政务,以至于许多事务有所迟滞。尽管理政能力上不如费祎,但正直是董允的珍贵品质,他去世之后,接任的陈祗缺少这种品质,以至于黄皓弄权,蜀汉衰弱的步伐加具。

总的来说,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其实都属于当时优秀的人才,只不过具体而言有才华、功绩的高低之分。其中,诸葛亮毫无疑问位列第一,毕竟即使放眼历史他都有一席之地;在他之后,理政能力突出,且曾击退曹爽的费祎应当排在第二;被诸葛亮指定为接班人的蒋琬应该居于第三,而各方面都稍逊于前三人的董允则应排在最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高宗李治在历史上真的一无是处?他有何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 -683年12月27日 ),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同母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唐朝贞观年间,李世民

  • 宋神宗为什么庙号“神宗”?宋神宗的三把火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庙号一般是指古代皇帝死后的号,为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最初并不是每一个君主都有庙号,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 是一代代累积下来就会变多,于是会将家庙毁去,并于太庙之中祭祀。而其中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 汉中之战曹操明明比刘备还要强 曹操最后是怎么输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中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中之战曹操的军事能力比刘备还要强,曹操最后为什么会败在刘备的手里,曹操是怎么输的?引言就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君主曹丕(曹操没有称帝),孙权,刘备三人而言,刘备是最不容易的。孙权起码有哥哥为他打下的江山,他接收后可直接坐享这份家业

  • 三国时期的管宁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后世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年轮中,三国时期是一个战争不断、乱世出英雄的时代。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谈及三国第一人,虽然没有定论,但在大众印象中不外乎就是曹操、郭嘉、诸葛亮、荀彧、刘备、孙权、周瑜等人中之一。风云激荡的三国年代,这些人叱咤风云,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传奇,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然而,在王夫之、钱穆等历史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的能力比诸葛亮还要强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郭嘉与诸葛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郭嘉与诸葛亮相比,两人谁的才能更强一些?实际情况又是什么样的?要说我国古代人才辈出的年代,那绝对少不了三国时期。随着东汉的落幕,战乱使许多人才得到了重用。要提起三国时期的奇才,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诸葛亮,这个能让刘备三顾茅庐去请的

  • 篡夺大权,废立皇帝,董卓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一带)人。对于董卓来说,是东汉末年权臣,因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朝廷从此名存实亡。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征召,进入都城讨伐十常侍。在都城发生动乱之后,董卓在

  • 刘福通在元末时期是个怎样的存在?有何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倚天屠龙记》中王保保是张无忌的大舅哥,历史上是真有其人的,而且还是一位被对手朱元璋称为天下奇男子、唯一击败过徐达的一代名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一次,朱元璋大会诸将,问道:“天下奇男子谁也?”诸将都说:“常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明太祖笑曰:“遇春虽人

  • 明英宗是昏君吗 朱祁镇给人的形象为何那么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英宗朱祁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英宗朱祁镇差点让明代灭亡,又冤枉杀了于谦,朱祁镇真的是一个昏君吗?说起明英宗朱祁镇,在绝大多数人的观感里恐怕是个昏君、庸君,甚至我还看到有作者将朱祁镇和其弟弟明代宗朱祁钰的关系比喻成淘气哥哥和倒霉弟弟。明代宗朱祁钰究竟是幸运

  • 汉中之战后诸葛亮就开始出兵北伐,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然后和赵云率军进驻汉中,用汉中太守魏延为丞相府司马 ,为正式进攻曹魏做准备。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为了吸引曹魏的主力大军,诸葛亮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一支军马作为疑兵出斜谷,摆出一副北攻郿城的形势,当时曹叡果然上当,他得

  • 如果要说改变战国格局的十大名人,分别都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战国,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精彩的时期之一,期间曾涌现出大量风云人物,如果要从中选出十大历史名人,难度其实相当之大。个人认为,要评选十大名人,不仅要看其名气和才能,还应该看其对战国格局的影响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