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汪大渊两次出海航行游历过哪些地方?他为何被誉为东方马可波罗?

汪大渊两次出海航行游历过哪些地方?他为何被誉为东方马可波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529 更新时间:2024/3/21 4:15:07

汪大渊,字焕章,江西南昌人,元代著名民间航海家。他从小聪明好学,父母对他给予厚望,希望他长大后能成才,因此取《论语》中“焕章”为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青年时期的汪大渊曾游历了当时中国南方最大的商港、也是当时世界最大商港之一的泉州。

当汪大渊看到各种肤色和操各种语言的人们,摩肩接踵;看到琳琅满目的中西奇货,堆积如山;港湾里还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大小船只;特别是那些中外商人、水手讲述的各种域外风情,这些都深深地打动了汪大渊的好奇心,促成了他两度远洋航行的壮举。

宗至顺元年(1330年),年仅二十岁的汪大渊搭乘泉州港的一艘远洋商船,开始了第一次海上远航。

汪大渊的这次航行,从泉州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再横渡地中海到西北非洲的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折南直到莫桑比克,再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再到澳大利亚,从澳大利亚到加里曼丹岛,又经菲律宾群岛,最后返回泉州。

这次航海之行主要以印度洋区域为主,历时四年,元统二年(1334年)夏秋间,汪大渊才返回泉州。

元惠宗至元三年(1337 年),汪大渊第二次从泉州出航,游历南洋群岛,印度洋西面的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莫桑比克海峡及澳大利亚各地,两年后才返回泉州。

汪大渊这两次随商船游历东、西洋许多国,所到地方,皆记其山川、习俗、风景、物产以及贸易等情况。

远航回国后,汪大渊便着手编写《岛夷志》,把两次航海所察看到的各国社会经济、奇风异俗记录成章,作为资料保存下来。

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年),当时泉州路正在修郡志,泉州地方长官达鲁花赤偰玉立命主修郡志的吴鉴修《清源续志》(清源,泉州旧郡名),以泉州为市舶司所在,系海外各国人物聚集之地﹐对各国风土人情应有记录,遂请汪大渊著《岛夷志》,附于《清源续志》之后。

后来,汪大渊回到久别的故乡南昌,将《岛夷志》节录成《岛夷志略》,在南昌单独刊印,从而得以广泛流传。但《岛夷志》一书却在元末兵乱中大部分散失,明朝后终于失传。

《岛夷志略》选择重要地方立以条目,全书共100条,除最后一条“异闻类聚”系得之于传闻或其他书籍外,其余99条,“皆身所游焉,耳目所亲见,传说之事则不载焉”,材料详实。

《岛夷志略》书中分条记述各地山川、习俗、景观、物产、贸易、趣闻等项目,所记载的外国地名多达200多个。

《岛夷志略》还是最早使用“东洋”和“西洋”两个地域概念的一书。

《岛夷志略》不仅为以后的航海和对外贸易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也是研究元代的海外贸易、中外关系及这一时期亚、非地区历史的珍贵资料。

六十多年后,明朝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其航行路线与汪大渊的路线大体相同。

汪大渊的两次出海航行,游历南洋诸岛及印度洋沿岸各地,行程最远到达东非海岸,其游历之远,记录之详,是他之前留有姓名的中国航海家们所无可匹敌的。

《岛夷志略》是一部有极高史料价值的古代世界地理志。唐代僧人唐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使人们重新找到了印度佛教圣地那烂陀寺,那烂陀即以新的世界佛教中心地位重新展现于世人面前。

而《岛夷志略》是14世纪亚非各国史地的重要资料,其卓越的文献价值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古代东、西两洋历史地理交通的必读书籍,对后世的各类古代海道交通著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元朝时来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世人皆知,马可·波罗所写的那部游记让西方熟悉了东方的大国,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

而鉴于汪大渊所著的这部《岛夷志略》,让西方学者称他为——“东方的马可·波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和生母感情不是很好吗 秦始皇为什么还要囚禁自己的生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胡亥的生母是谁,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后,秦始皇杀了他母亲吗

    你真的了解秦始皇囚禁生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始皇和生母感情那么好,秦始皇为什么要囚禁自己的生母,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怎么样了?所幸的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就在大概秦始皇十岁的时候,一家三口回到了秦国,他的父亲嬴异人成为了秦国的君主。他将帮助自己的吕不韦封

  • 蓝玉屡立战功最后却被灭3族,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蓝玉为什么被处死,蓝拳逆转结局,立下什么战功

    洪武四年(1371年)只有16岁的太子朱标在朱元璋的挑选下,选择常遇春之长女常氏为太子妃,为其举行大婚之礼。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为了把太子的婚礼办好,礼部尚书陶凯亲自操办,严格按照古代“六礼”的程序进行。由于常遇春已经去世,太子妃也没有叔伯,在“纳征”、“请期”等重要

  • 垓下之战后项羽如果逃走,他重新得势的概率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项羽有机会逃走吗,项羽兵败垓下,项羽如果投降刘邦会杀他吗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与项羽在垓下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突围乌江。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旁。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对此,杜牧曾在《题乌江亭》中写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前去迎接项羽的乌江亭长也说“江东虽小,

  • 空城计真的很高明吗 司马懿为什么没有敢进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为什么不进空城计,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空城计,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空城计到底高明在什么地方?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空城计?不是让人扫地就是在楼上弹琴的,司马懿又是怎么看待此计谋的?待南蛮平定后,诸葛亮就开始了北伐大业。正史上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在《三国演义》中是七次北伐。不管正史还是演义,对于第一次北伐

  • 诸葛亮的遗言说了什么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要亲自南征,诸葛亮为什么斩马谡,诸葛亮杀魏延的真正原因

    魏延在蜀国中其实是一个很厉害的将领,在刘备还在世的时候就魏延就跟随他一起打江山,因此他受到了刘备的重用。在刘备死后,魏延一直都镇守在汉中之地并没有出现一丝的闪失。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杨仪明白了诸葛亮锦囊内的意思,面对魏延的挑衅,他喊了三声“谁敢杀我”,

  • 完颜守绪:金朝的亡国之君,艰辛的抗蒙过程充满悲剧色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完颜守绪的皇后,复活中忏悔贵族的典型是,完颜守绪

    完颜守绪,原名完颜守礼,女真名完颜宁甲速,庙号哀宗,金朝第九位皇帝,也是金朝最后一位皇帝,父亲是金宣宗完颜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金哀宗生于末世,他虽然励精图治抵抗正处于上升势头的蒙古铁骑,可惜金国最终仍亡于金哀宗之手,他艰辛的抗蒙过程徒增悲剧色彩。金哀宗性情宽和

  • 夏仁宗:西夏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治国方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朝的统治情况,夏惠宗,夏仁宗李仁孝

    儒家学派是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们继续宣传倡导儒家思想,到了西汉时期,更是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孔子先后获得了很多至高荣誉,在世时就被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后世更是尊他为“孔圣人”、“至

  • 吴王夫差是如何带领吴国走向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蜀吴三国灭亡的顺序,谈越王勾践如何灭吴王夫差,勾践王后

    夫差(?-前473年),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前495年─前473年),吴王阖闾之子。他继位后,为了洗雪其父阖闾败给越王勾践的耻辱,励精图治,吴国也迅速增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自古以来人们都将吴国的灭亡怪罪于他的贪色,也就是中了越国用绝世美女西施美人计,关于他们

  • 李自成是如何提高农民军的战斗力的?为何壮大的那么快?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自成哪里人,杀李自成的农民下场,闯王李自成

    从明朝早期到崇祯十一年,农民起义军的战斗力其实不足为惧。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如果不是清军偶尔“解围”,农民军可能到崇祯十七年还不足以推翻明朝。而且另一方面是明朝内部对农民军和辽东形势也存在一点争议,比如杨嗣昌卢象昇之争。但是从崇祯十二年开始,明朝发现剿农民军的局势已经越来越走向崩

  • 平原公主的一生经历了什么?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伊勒琅公主最终结局,唐昭宗平原公主,平原懿公主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影响下,女子的地位十分的低下。生长在皇室的公主虽然身份尊贵受尽万千宠爱,养尊处优的成长。但给予她们很多的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有着正常人难于理解的心酸之处。平原公主元明月鲜卑族,北魏时期公主,是元愉和杨奥妃的遗腹女,西魏开国皇帝元宝炬妹妹,孝武帝元修情妇。元明月虽出身皇室,但她的童年时期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