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忠臣之子姜维为什么会降蜀呢?

忠臣之子姜维为什么会降蜀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334 更新时间:2023/12/13 7:58:37

魏国忠臣之子姜维为什么会降蜀?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蜀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开始了人生中最辉煌的北伐事业,姜维的人生轨迹,也随之发生了巨变。简单说就是姜维决定跳槽,从魏国跳到了蜀国。从天水郡上计掾、雍州从事、大魏中郎的姜维摇身一变,成为了蜀国诸葛亮丞相府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这一下姜维由魏国一个秩六百石的小官变成了蜀国的爵爷,相当于由今天的处级直升为正部级。一下子由一个路人甲,变成了历史舞台上的主角。

这里就有两个问题,第一,姜维是如何跳槽的?第二姜维为什么要跳槽?

关于姜维是如何跳槽的,史书上提出了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陈寿写在《三国志?姜维传》里面的:

''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会马谡败于街亭,亮拔将西县千馀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

这个版本里面,姜维本来和天水太守一起外出公干,诸葛亮北伐开始,整个天水下辖各县几乎全部背叛,太守怀疑姜维,于是一个人跑到了当时凉州治所上邽。姜维等人发现追过去已经晚了,被堵在城门口,想回冀县也不接受他们,于是没办法,一群人被抛弃,只能投奔诸葛亮。这样说来,姜维投降是被逼无奈,单人匹马投降没有做任何对不起魏国的事情,没有出卖魏国的利益。

第二个版本是裴松之写在他的注里面的,引用的是《魏略》里面的话,《魏略》是魏国郎中鱼豢私撰一部记录曹魏时代的史书,里面是这样描写的:

''天水太守马遵将维及诸官属随雍州刺史郭淮偶自西至洛门案行,会闻亮已到祁山,淮顾遵曰:“是欲不善!”遂驱东还上邽。遵念所治冀县界在西偏,又恐吏民乐乱,遂亦随淮去。时维谓遵曰:“明府当还冀。”遵谓维等曰:“卿诸人叵复信,皆贼也。”各自行。维亦无如遵何,而家在冀,遂与郡吏上官子修等还冀。冀中吏民见维等大喜,便推令见亮。二人不获已,乃共诣亮。亮见,大悦。未及遣迎冀中人,会亮前锋为张郃、费繇等所破,遂将维等却缩。维不得还,遂入蜀。诸军攻冀,皆得维母妻子,亦以维本无去意,故不没其家,但系保官以延之。''

这个大体上和陈寿的说法相当,但是加入了一些人物和对话。人物名字略有出入,陈寿写的是从天水投降到蜀国后来当了大官的几个人,比如尹赏最后官拜执金吾,属于部长级别;《魏略》写的叫上官子修,在后来的历史里面就没了。这些还都是细节,最大的区别在于冀县在姜维的劝说下投降了,给魏国造成了损失。

其实这两个说法统一一下,大致可以还原姜维投降诸葛亮的情况。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公元228年,诸葛亮突然北伐曹魏,魏国毫无准备。就在这个时候凉州刺史郭淮正召集天水太守马遵(姑且从《魏略》的叫法)和手下去开会,会开到一般得到蜀军进攻的消息。郭淮立即回到上邽去主持军务,马遵是个怂货,不敢回冀县,抛弃属官姜维等人,独自逃到上邽。姜维等人回到冀县,成立发现没有主官,不敢开门,于是姜维等人投降了诸葛亮。之后回到冀城劝降了城池。就在这个时候,马谡在街亭被打败,诸葛亮立即带着姜维撤回汉中,老母妻子就此分散,魏国比较厚道,没有为难他们。

所以姜维跳槽的根本原因是被马遵抛弃和解雇,不是主动跳槽而是被动选择。导致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马遵的那句“卿诸叵复信,皆贼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你们这帮家伙都不是良民,皇军(大魏帝国皇家军队)大大的不相信你们的干活。那么问题就出来了。马遵为什么不信任姜维? 要知道姜维的父亲姜冏乃是曹魏的忠臣烈士(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於战场。)姜维身家清白、根正苗红,何以被如此对待?

这和魏国对整个雍凉地区的统治政策有直接关系。魏国开山祖师曹操的核心地区是中原兖州、豫州,迎奉献帝控制了司隶和部分雍州土地,打败吕布占据了徐州。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后,曹操逐渐征服了河北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到了公元211—212年,曹操才进攻关中,逐渐控制了关中和陇西地区。所以曹魏初年,对这一代的控制力是有限的,一来这个地区自东汉末年长期战乱,经济没有恢复民穷财弱,曹操在公元217—219年的汉中之战时就颇感到关中地区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汉中的军事补给,且转运困难,于是索性把汉中人口搬空,撤到秦岭以北防御。二来诸葛亮北伐之前,曹魏的战略部署重点在东线两淮地区和荆州襄阳、樊城一线,对蜀国没有放在心上,兵力相对薄弱,这种情况正是由于这一地带民生尚未恢复造成的,无法大规模驻军,也很难供养大军。这样就必须依赖当地士族的力量来维护统治,比如杨阜抵抗马超时用的就是自己的家兵。

然而要命的是曹魏政权本身把民风彪悍的雍凉士族当成的化外之人。曹丕建立曹魏和当时中原的士族进行了一场交易,实行了“九品官人法”,实际上是将选人、用人的权力部分交给了士族阶级,以后的皇帝再也不可能像汉武帝选拔卫青那样挑选人才了。选人权落在士族首领手上。曹魏历史上第一位士族首领是出身颍川大士族的荀彧(念旬玉,不是苟货),其后又是他的女婿陈群和同为颍川士族的钟繇等人。他们和河内司马氏、清河崔氏、东海王氏、太原王氏和弘农杨氏等自东汉就已经兴起的百年老店结成同盟、相互通婚彻底掌控了曹魏政权。但是曹魏初期雍凉地区经济没有恢复,当地士族也没有享受与中原士族同样的待遇。在中原士族看来,他们都是戎狄之后,不屑于与之交往。以杨阜这样赔上七个兄弟,自己挨了五刀的境遇,只能封一个关内侯(只有侯的名号,没有领地),而他竟然是整个雍凉地区在曹魏朝廷里混的最好的士族,还没有之一。用得着你的时候花前月下叫你小甜甜,用不着你的时候弃如鄙履叫人家牛夫人,可想象当时雍凉士人对于曹魏政权的看法。另一方面,曹魏政权本身对这个情况是清楚的,对雍凉士族的不满也是知道的,姜维投降之后,曹魏在雍凉地区的政策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安定胡氏和京兆杜氏为首的地方士族开始进入曹魏高层,甚至就连姜维家眷的待遇,也还算是不错的。但当时因为时间太短,还来不及实施这些政策,只能先边防备边利用。所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迅速投降;所以,马遵才有“你们都是混蛋(皆贼也)”的说法。

理解了马遵为什么嫌弃姜维的问题,就可以回答第二问题姜维为什么会投降?面对一个时刻把你当贼防范的政权,谁会愿意效力?更何况这时对他张开双臂表示欢迎还是诸葛亮这样的热情洋溢的蜀汉政权。蜀汉集团一没兵、二没钱靠的就是义气二字才能撑到现在,内部氛围在三国当中最好,从来没爆发过大规模的内部斗争(杨仪魏延除外),光是工作环境就让人羡慕的流口水。而且还给待遇,姜维一去就被蜀国诸葛亮征辟为丞相府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奉义将军虽是杂号将军,但也是两千石部长级待遇,当阳亭侯更是实封侯爵,有自己的领地,更重要的是蜀汉丞相诸葛亮超级欣赏他,有公司执行董事长兼CEO罩着,你想不发达都难。这种境遇和待在曹魏被困在天水的情况,差别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所以,姜维跟随诸葛亮一起回到了蜀地,从此告别了亲人和故土,和自己原来的同胞成为了敌人。姜维的母亲舍不得儿子远去,曾经写信想劝他回来,姜维回给母亲一首诗:“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孙盛《杂记》)他离开了故乡,去追求自己的志向,这一年他二十七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鲁元公主是什么身份?她这一生都经历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美人心计鲁元公主,公主和王子,安乐公主

    在古代男权社会,女性的地位一直低下,无论是从家庭地位、受教育程度、政治地位等,都是全面落于男性下风。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封建专制王朝,男尊女卑,在史书中一般女子都被成为某某氏,即便成了皇后都不一定能找到其真名,好比鼎鼎大名的长孙皇后,明太祖的马皇后等等。刘邦和吕雉

  • 战神韩信衣锦还乡后,是如何对待老乡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萧何月下追韩信我主爷起义在芒砀,千古战神韩信,萧何月下追韩信遗址

    韩信在老家受过胯下之辱,功成名就后的战神衣锦还乡后,他是如何对待老乡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按照有些人的做法,当了王侯可能会快意恩仇,把当初欺负、嘲笑、瞧不起自己的人统统干掉。但是,韩信终究是韩信,他不仅会忍辱负重,也懂得知恩图报,甚至是以德报怨。在衣锦还乡后,韩信主要做了以

  • 祢衡:一生不曾建功,却骂遍无数英豪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祢衡的故事,如何评价祢衡,祢衡是个怎样的人

    三国中有一位特殊人才,一生不曾建功,仅凭一张利嘴,骂遍无数英豪,赢得生前身后名,他就是三国第一大愤青,祢衡。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陈琳在官渡之战替袁绍做的《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把曹操竟惊出一身冷汗,但是陈琳与愤青祢衡来比就是小巫见大巫.祢衡年少时就有文采和辩才,但是但性

  • 隋朝名将史万岁,他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唐演义单盈盈的结局,韦孝宽,隋唐演义英雄结局

    隋朝名将史万岁,年少英武,精通骑射,又通晓占卜,那么如此一个全才最后什么结局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北周宣帝死后,其子周静帝年幼,朝政由外戚杨坚掌握。相州总管尉迟迥反对杨坚,起兵作乱。史万岁跟随将军梁士彦前去讨伐尉迟迥,身先士卒,作战勇猛,有战功,因此升迁为上大将军。杨坚称帝后

  • 周武王打压姜子牙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武王商青君的爱情,周武王指的是谁,周公和姜子牙谁的地位高

    姜子牙(约前?—约前1015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商末周初,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兵学奠基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与同时代姬姓诸侯相比,姜子牙的处境有些微妙,比如这两个细节:一,姜子牙堪称“开周第一功”,为何被封到远离镐京的齐地营丘(即今

  • 揭秘:刘备身边地位最高的臣子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手下的谋士排名,刘备杀过哪些大臣,历史上真实的刘备人品

    刘备身边的那些人里面,谁的地位最高?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就是跟刘备徒手起家的关、张二人,关、张二人一般我们认为是刘备最亲近的人,也是蜀汉集团除刘备之外地位最高的人,他们跟随刘备经历了蜀汉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理所当然他们功不可没,地位高自然也顺理成章。还有个诸葛亮,

  • 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削藩 朱允炆为什么不效仿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为什么不推恩令,推恩令的弊端,为什么明朝不用推恩令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建文帝削藩,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武帝推恩令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了,朱允炆削藩为什么要强制?朱允炆为什么不效仿汉武帝?朱允炆在忌惮什么?汉武帝登基时,为了巩固皇权,推行推恩令,成功削藩。明代初年,建文帝登基,面对明太祖朱元璋分封各地实力强横的藩王,建文帝朱允炆的

  • 历史上董卓的军事才能可取却被人忽略,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董卓失败的原因,台湾军事力量,曼施坦因的军事才能

    说到董卓的话,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不好,都是各种骂的,一个乱臣贼子,并且个性也相当的残暴,本人好色好杀,本身也没有什么大本事,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时候,就常常是失败的局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在《三国演义》中,董卓是一个十恶不赦之人,在挟持少帝入洛阳后,他直接将少帝废除,并扶持陈留王刘协为帝,同时

  • 崇祯为什么拒绝李自成和谈 李自成到底开出了什么条件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崇祯与李自成的谈判,李自成为何谈判,李自成与崇祯谈判条件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自成和崇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自成当初和崇祯和谈,许诺只要崇祯答应条件李自成就会出兵皇太极,崇祯为什么自杀都没有答应?崇祯17年3月(1644年4月),李自成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大明到了最危险时候,内有农民军架在脖子上的刀,外有清军昼夜猛攻,亡国已毫无悬念

  • 王经曾抵挡姜维北伐,最后为何会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姜维和诸葛亮北伐谁走得远,姜维北伐差点成功,姜维为什么北伐

    王经是冀州清河(今河北清河东南)人,与许允都被称作是冀州的名士,农民出身。《三国志》无传。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并篡夺了曹魏大权。而对于王经来说,很可能站到了司马懿家族这一边,从而获得了官职的晋升。正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