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参对汉朝有何贡献?为何没能成为三杰之一?

曹参对汉朝有何贡献?为何没能成为三杰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124 更新时间:2023/12/27 2:10:52

刘邦打天下时,手下文臣武将不计其数,其中萧何、张良、韩信居功至伟,被史学家称为“汉初三杰”。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然而,群臣眼里的最大功臣者,并非这三人,而是曹参。刘邦在给功臣排位次时,群臣指出曹参南征北战,身负70余处战伤,攻城掠地战功无数,应该排在第一,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拿到首功就算了,在位次上不应该排在曹参头上。当然,后来关内侯鄂君辩解,认为萧何作用更大,于是刘邦顺水推舟,将萧何排第一,曹参排第二。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疑问,曹参功劳第二,兼刘邦的老班底,硬件与关系都到位了,刘邦特别拔高张良、萧何、韩信时,再夸一句酬谢曹参也是应有之理,完全可以让汉初三杰变成“汉初四杰”,但为何刘邦偏偏没有呢?

其实,政治家的话,真真假假,半真半假,刘邦对张良、韩信、萧何的评价,不能说不正确,但谁敢肯定就一定是刘邦的真心话,就没有一定的谋划?事后来看,刘邦评定的汉初三杰,的确有其高明之处。

01:曹参可被替代

萧何去世之后,曹参接任汉朝宰相,创造了“萧规曹随”的典故,但从曹参讲述为何萧规曹随的理由,以及总结出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来看,曹参是一个很有思想高度、深度的人。在秦末起义与楚汉争霸中,曹参到底有什么表现呢?

秦末起义中,从刘邦起兵到攻入咸阳,曹参一直跟随刘邦打仗,取得了赫赫战功,可以说是刘邦手下第一将,因此刘邦成为汉王后封他为建成侯。平定三秦时,曹参跟随刘邦平定关中,被刘邦任命曹参代理左丞相,领兵进驻关中,相当于刘邦的后方司令,萧何是后勤总管,两人地位难分上下。楚汉争霸中,魏王豹反叛,曹参以代理左丞相的身份与韩信领兵东进,之后曹参作为韩信部将一路向东,连克魏、赵、齐三国,后来韩信挥师南下参与垓下之战,曹参留在齐地平定叛乱。

纵观曹参这一段历史,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独立领兵,不是跟随刘邦就是跟随韩信作战,二是没有单独打过特别关键的战役,尤其楚汉争霸中,韩信将敌军主力歼灭,曹参扫荡残余势力。

也就是说,曹参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并非不可或缺之人,换一个人处于曹参位置,或许做不到曹参那么好,却也不会坏到什么地方,总归能大体实现刘邦或韩信的意图。与之相比,萧何独立总览后勤事务,韩信独立领兵横扫四方,张良妙计不断帮助刘邦多次化险为夷。因此,从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角度来说,曹参的确不如汉初三杰。

02:刘邦的军事观

周朝《司马法》中,已经出现军师一职,《孙子兵法》中更是强调后勤与庙算,但从周初到秦朝,列国重视的还是实际战功,秦朝爵位就与杀敌、攻城等密切相关,后勤与庙算之类往往不会纳入军功。

刘邦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读过什么兵书,但他的军事观却比较健全,并不单纯看重实际军功,而是总揽全局,从决定全局胜负的关键之处思考问题。萧何总览后方,不停地为前线输送粮草、器械、兵源,让刘邦多次惨败之后能够再次聚集力量;韩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平定魏、赵、齐的主力,击败了龙且项羽,赢得都是关键战役;张良运筹帷幄合纵连横,相当于刘邦的顶级智囊,让刘邦在错综复杂、甚至多次不利的局势下,始终能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如果按照传统军功观来看,萧何、张良很难有太大的功劳,就如群臣议论萧何说的“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但在刘邦看来,千军易得、百将易得,唯独顶级后勤总管、顶级智囊难求。

与萧何、韩信、张良三人相比,曹参只是一员将军,顶多实际战功多了一些而已,不仅具有可替代性,而且也不能折服刘邦,更不会让刘邦生出“吾不如”的感觉。因此,在刘邦的眼里,曹参属于次一级的人才,与汉初三杰相差了一个层次。

刘邦的军事观,如今看来并不稀奇,但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认知衡量古代,在2200多年前的正常状态是重视实际军功与战场拼杀,对于后勤、军师都比较忽视,项羽忽视范增属于正常现象。秦末起义中,除了刘邦之外还有谁这样分工明确了?整个春秋战国史上,记载了几个军师与后勤总管的名字?孙膑属于特殊情况,因为腿被砍了,无法成为领兵之将,所以才选择成为军师。因此,从军事观上来看,秦末群豪之中,刘邦取得最终胜利实至名归。

03:领导的平衡术

曹参在是否可替代性、与重要性上,的确与汉初三杰相差一筹,但领导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更何况曹参军功的确让人心服口服,既然这样刘邦为何不顺势将曹参拔高到与萧何等一个地位呢?其实,这首先与刘邦的平衡术有关,其次与刘邦对未来的布局有关。

刘邦集团是一个大杂烩,势力来源比较复杂,粗略划分一下,主要有三种:

首先是沛县班底,萧何、曹参、周勃、樊哙等跟随刘邦起兵,属于骨灰级的元老,这一股势力与刘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刘邦最信任的基本盘。

其次是盟友势力,秦末起义与楚汉争霸的风云变幻中,六国反秦势力命运各不相同,在这一过程中,刘邦吸纳了不少六国盟友势力,张良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第三是“投诚者”,韩信、英布等本是项羽部将,先后投奔到了刘邦旗下,是以韩信为代表。吕后处死韩信后,英布紧张的道理就在这里,因为英布认为刘邦下一个就要针对他了。

从领导的平衡术来看,三方势力各有一位代表维护他们圈子的利益即可,如果让曹参地位等同于汉初三杰,那么沛县班底就有二位领军人物,显然就会打破平衡,也会引起其他势力的不满。

04:刘邦的后手棋

项羽去世之前,刘邦表现出豁达大度一面,对功臣不吝封王,但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就开始慢慢剪除异姓王。从时代发展来说,刘邦铲除异姓王利于国家稳定,是进步的举动,但从个人道德来说,刘邦此举不免让人产生“兔死狗烹”之感。

汉朝建立之后,刘邦最首要的工作,除了恢复生产等之外,最重要的是剪除异姓王。这时,回头再看刘邦只给萧何、张良、韩信三人超高评价,就让人豁然开朗了。

刘邦剪除异姓王时,最担心的无疑是基本盘不稳,异姓王与六国不甘心的残余力量勾结,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汉朝将分崩离析。因此,曹参不能与萧何平起平坐,一旦平起平坐的话,就会导致沛县班底可能出现分裂而不稳,刘邦只有让萧何成为沛县班底的唯一领军人物,才可最大程度的稳定沛县班底。另外,让性格淡泊的张良成为六国势力代表,也就让六国残余力量很难拧成一股绳,让情商有缺陷的韩信成为降将的代表,也让异姓王们实际很难整合起来,只能被各个攻破。

还有一点极为重要,曹参长期在韩信手下工作,刘邦不可能不担心曹参与韩信有所联系,一旦曹参地位等同于萧何,而如果曹参与韩信有所勾结的话,最终结果必然让刘邦难以承受。

所以,从刘邦的整体布局来看,不可能让曹参的地位等同于汉初三杰。

假设一种情况,萧何在楚汉争霸尾声时去世,那么刘邦在谈及取胜密码时,会不会加上曹参?笔者认为可能性极高,或是“萧何、张良、韩信、曹参”,或是“张良、韩信、曹参”,原因在于汉初形势复杂,刘邦不能让沛县班底缺少一面旗帜,而沛县功勋集团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也会推动刘邦为他们树立一面旗帜。因此,所谓汉初三杰,既有客观评价的成分,也有一定的政治用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吕留良是什么人?他死后为何会被开棺戮尸、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府五代大父,老人去世开棺谁不能看,人死后还知道自己在哪嘛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然而,雍正在位期间,却曾将一个已经死了50多年的人开棺戮尸、满门抄斩,这又是为什么呢?实际上,此案乃是清朝文字狱的代表——“吕留良

  • 清河公主为何要构陷自己的丈夫?她到底有多狠毒?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平公主为什么不杀李隆基,公主下嫁,贾珠之死的可怕隐情

    清河公主沛国谯县人,魏文帝曹丕的异母姐,同母兄弟为曹操长子曹昂,曹操长女(按其与曹操长子曹昂同出于刘夫人,而刘夫人又早死, 故其年龄应长于曹丕等其他曹操诸子女,又按长公主亦有年最长之意, 故应为曹操之长女)。她是曹操与早年妻妾刘夫人所生之女,她的生母刘氏本是羸弱之人,而当时曹操正在打拼天下,居无定所

  • 14岁成大清皇后,15岁被废,此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她14岁成大清皇后,15岁被废,最后结局成谜,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爱新觉罗福临,清朝入关后的第一帝,他的第一位皇后也自然而然成为了大清第一皇后,这位皇后来自蒙古科尔沁大草原,出身名门望族博尔济吉特氏。她是贵族,体内却流淌着草原儿女热情奔放的血液。她是福临的近亲表妹,却与他来自两

  • 曹操打仗带着几十万的大军 曹操最后为什么还是被打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云长坂坡杀了10万曹军吗,刘备被陆逊打败是什么战争,刘备屡战屡败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战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身为中国非常的混乱时期,也涌现出了很多的出名人物,还有一些出名的谋士,发生了特别多的战争。曹操打仗领带这几十万大军,曹操是怎么输的?从最初来讲,这场战争的创造的人,应该可以说是曹操了,当时吕和袁的势力先后被曹操给消灭了以后,曹操就

  • 刘伯温早年为什么能断言朱元璋是一个皇帝 刘伯温是怎么看出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为什么打压刘伯温,朱元璋知道刘伯温死后,朱元璋为什么不重用刘伯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伯温和朱元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伯温早年遇到朱元璋的时候,刘伯温为什么预测出朱元璋会是一代皇帝?刘伯温是怎么看出来的?睡觉显现出天子二字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来自于一个民间传说的故事。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元代末年刘伯温考取到了功名却不满元庭而选择四处游历,在游

  • 刘伯温死前为什么送刘伯温一筐鱼 朱元璋知道其含义也太晚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伯温给朱元璋的建议,朱元璋为什么不让刘伯温归养,刘伯温临死前留了一筐鱼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伯温送鱼,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刘伯温临死前为什么要送朱元璋一筐鱼,刘伯温这个鱼有什么含义?朱元璋有明白其中道理吗?但是像有的皇帝,他登上皇位之后,却从不掩盖自己的出身和来历,其中就有着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能够将明代建立起来,离不开当时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

  • 吕布和关羽相比 两人谁的实力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吕布和关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吕布和关羽作为三国时期的佼佼者,关羽和吕布相比,两人谁更加厉害?吕布就是三国最厉害的武将吗?一、武勇最强的吕布。吕布的武勇最强是三国时期大家都公认的。在历史上,吕布作战一般都所向无敌。他在和张燕的作战中,就率领少数部下,冲入敌人

  • 吕布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 关羽找吕布单挑能坚持几个回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怕不怕吕布,关羽和张飞能打过吕布吗,吕布单挑关羽谁厉害

    很多人都不了解关羽和吕布,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关羽如果找吕布单挑的话,关羽能够支撑多少个回合?关羽实力又有多强?关羽,深深佩服吕布的武艺其实,在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中,关羽与吕布的关系最好。刘备,深恨吕布。在吕布偷袭徐州后,刘备长叹一声说,“得何足喜,失何足忧”

  • 朱棣攻进南京,剩下的几十个藩王没人反对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朱棣最后一次打仗赢了吗,为什么朱棣打下南京就成功,朱棣敢反朱标吗

    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后来朱棣打败朱允炆,自己当了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这里,有人不禁要问,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朱棣不过就是其中一个藩王。可为什么朱棣打败朱允炆的军队,攻占南京后,就可以登基当皇帝。难道朱元璋的其他儿子都没有意见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朱棣是

  •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 郭嘉的实力真的能压制两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郭嘉的十胜十败论,三国的郭嘉有多厉害,郭嘉到底哪里厉害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郭嘉和三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从何说起?郭嘉实力有那么大吗?郭嘉不死,两国便无立国的机会?郭嘉当然非常厉害,在三国谋士中算是顶尖的人才,伟人都非常推崇。根据《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的记载,他洞察人性,算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