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能完成帝王功业,马皇后在此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朱元璋能完成帝王功业,马皇后在此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954 更新时间:2024/1/22 4:28:08

朱元璋从一个无名鼠辈到建立明朝成为受万人敬仰的最高统治者,他的艰苦历程也许只有他的结发之妻马氏知道。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孝慈高皇后马氏,名不详,安徽宿州人,史书称她的父亲为“马公”,母亲为“郑媪”,马公早年与后来江淮地区的红巾军领袖郭子兴关系很好,在因杀人避祸逃亡时就将女儿马氏托付给郭子兴,郭子兴于是收她为义女,视如己出。

史书记载马皇后“聪明出人意表”、“好诗书”、“精女红”,是个“不折不扣”的贤妻,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巾帼佳人。《明史》中曾称赞“从太祖极艰难,赞成大业,母仪天下,慈德昭彰”。可以说,朱元璋的帝王功业,其中少不了马皇后的帮助。无论是在朱元璋白手起家之初,还是他问鼎中原之时,又或是他成就霸业之后,马皇后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贫贱之交,忧勤相济

朱元璋参与红巾军之初,只是郭子兴帐下的无名小卒,但朱元璋作战勇猛,智略过人,而且不贪小利,很有豪杰风度。郭子兴对他很是赏识,于是就命他担任“九夫长”,也就是红巾军的小头目,然后将养女马氏许配给他,这个马氏——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从此成了朱元璋帝王功业的重要帮手。

朱元璋在郭子兴军中刚刚显露些许能力,就引来了周围人的嫉恨,其中不少人在郭子兴面前挑拨离间,引发了郭子兴对朱元璋的不满,甚至一度夺走朱元璋的兵权,将他幽禁起来。郭子兴的几个儿子也乘机落井下石,不允许别人给朱元璋送食物,企图将他饿死。因而在困境之中,马皇后只能偷偷将厨房中刚做好的炊饼揣在怀里,避人耳目而拿给朱元璋。为此,她的胸口全都被烫伤了。朱元璋亦感慨:“唯后与朕,起自寒微,忧勤相持。”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二、身赴锋镝,共筑霸业

朱元璋后来离开了郭子兴的队伍自立门户,开了自己的帝王征途,并先后打败实力比自己强大的陈友谅张士诚,赢得了向元朝统治者发动最后一击的机会,并最终建立了明王朝。在这十多年的漫漫征途中,马皇后一直陪在朱元璋左右,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

马皇后的作用之一就是保障后勤。朱元璋将军中的公文、书信都交由她保管,而她也不负重托,保管得相当好。无论朱元璋突然要看哪封书信,马皇后都可以立马拿出来,从来没有遗漏。为了保证军需,马皇后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带着奴婢们日夜缝制衣鞋。

马皇后的作用之二就是稳定军心。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和陈友谅激战龙湾时,马皇后将宫中所有财物犒赏给士兵们,鼓舞了士气,最终在将帅一心下最终大败陈友谅的军队。

马皇后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谏诤。她曾经告诉朱元璋“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提醒朱元璋严明军纪,不要滥杀无辜。这种见解体现了马皇后独到的政治远见,为朱元璋最终能得天下也起到了特别的作用。

三、家之良妻,国之良臣

马皇后的谏诤作用在朱元璋定天下之后变得更加明显。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个脾气暴躁的人,晚年处死了不少大臣。马皇后便多次劝诫朱元璋“不以喜怒加刑罚”,不要因为一时的脾气就处罚大臣。朱元璋上朝回来后,一旦面色不佳,马皇后就经常婉言劝诫,解救了不少触怒龙颜的倒霉大臣。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明初的名臣宋濂。他由于其孙之事而被牵连进胡惟庸案,将要被朱元璋杀头。一开始马皇后极力劝诫也无果。于是等到朱元璋要吃晚饭时,马皇后特意没有准备酒肉。朱元璋问起其中的缘故,马皇后回答:“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朱元璋听了,露出伤心的神情,隔天就免除了宋濂的死刑。

且直到病危之际,马皇后都还意味深长地劝告朱元璋:“夫妻相保易,君臣相保难。”这一句话,正是对建国后不断诛杀开国元勋的朱元璋的提醒,警示他不要忘记创业的艰难,不要忘记与群臣患难与共的情谊,不要因过分迷恋权力而失去人心。

明孝陵,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于此

马皇后和朱元璋患难与共三十年,可以说从来没有借天子之威谋一己私利,也没有借椒房之宠行跋扈之事。朱元璋曾评价她“家之良妻,犹国之良相”,将她比作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实在是毫不夸张。哪怕今天,马皇后的宽仁谦逊,端庄智慧,她的勇气与德行,都值得我们赞赏与钦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冯胜在蓝玉案后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四月,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这一次,可谓良将尽出,明朝初年著名的将领,几乎都参与到这场声势浩大的“北伐”之中,例如汤和、冯胜、傅友德、王弼、杨璟、邓愈、李

  • 袁绍之所以在官渡之战中失败,是又因为没有采取缓攻策略?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袁绍决定出兵后,他让审配、逢纪主持军事,田丰、荀谌、许攸充当谋士,颜良、文丑担任将帅,积极准备南下。不过在

  • 褚英被立为储君后又为何被废?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褚英清朝宗室大臣,清太祖努尔哈赤嫡长子,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一度成为后金政权的汗位继承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自幼经历刀光剑影,青年后屡立战功万历五年(1577年),十八岁的努尔哈赤迎娶了塔木巴晏之女佟佳·哈哈纳扎青作为原配夫人,次年两人生下嫡长女东果格格,

  • 周勃作为汉文帝的从龙之臣,晚年为何会被狱吏欺凌侮辱?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时期,除了最为知名的汉初三杰之外,还有着这样一位著名的开国将领,他就是周勃,曾于秦二世元年随沛公刘邦起兵反秦。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周勃作为汉文帝的从龙之臣,晚年为何会被狱吏欺凌侮辱?西汉开国太祖刘邦死前曾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勃”是谁呢?是周勃。那刘邦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呢?只因他

  • 李自成的实力如何?他会迅速败北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二年(1629年)李自成起义,他的起义也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重要一方。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对清作战开始以来,李自成的嫡系大将中,在从华北撤退的路上折了谷可成、白鸠鹤,潼关之战折了马世耀。虽然损失已经不小,但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到从陕西撤退为止,闯军的主力虽然损失很大,但建制

  • 南朝陈为何会亡于陈叔宝的手中?陈叔宝有哪些行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太建十四年,陈宣帝陈顼病重。陈叔宝同父异母的弟弟陈叔陵一直有篡位之心,在陈宣帝刚病逝之时,操刀刺向身为太子的陈叔宝。陈叔宝被击中颈部,鲜血直流,多亏母亲柳皇后和奶妈吴氏拼命相救,才得以逃脱,最后陈叔陵被大将萧摩诃所杀。陈叔宝的皇位来得十分不易,可他却并未太珍惜。在他眼里,什么最重要呢?来看他的所作所

  • 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没有选择赵云,是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病逝于永安宫。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刘备托孤于诸葛亮的时候,曾经说了这样一句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一听就哭了

  • 战国将领乐毅的一生有何巅峰时刻?经历了哪些大起大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这段荡气回肠的大动荡、大变革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胸怀天下、满腔有热血的豪情英雄,他们中有的是变法图强,虽九死其尤未悔的时代先驱;有的是手掌千军,睥睨天下的百战之将;还有的是铁血丹心、出淤泥而不染

  • 武士彟:武则天的父亲,因李渊的死,悲泣呕血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贞观九年(635年),李渊因病驾崩,享年七十岁,但他的死对于唐朝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分量了。此时李世民更关心的吐谷浑之战,唐朝取得了胜利,大家都在欢呼庆祝之时,有一人因李渊的死,悲泣呕血而亡,这个人就是时任荆州都督的武士彟。他是武则天的父亲,与李渊的关系很不一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唐宣宗为什么无法扭转大唐颓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国势早已不再像前期那样辉煌强大,一步步地在走下坡路。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到了唐文宗和唐武宗时期,唐朝的国势已经相当的衰落。在外,各地节度使手握重兵,中央正在被逐渐架空;在内,宦官势力已经彻底掌握中央禁军,权势熏天。原本,唐文宗想利用外部势力除掉宦官,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