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乐毅接连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 乐毅为何没有能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乐毅接连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 乐毅为何没有能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52 更新时间:2023/12/29 10:57:24

乐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乐毅先后攻下齐国七十余城,乐毅为何没有能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乐毅这点功勋算不上吗?

公元前284年齐国差点灭国,对手正是统帅五国联军的乐毅,接连攻下七十余城。这个战绩看着貌似非常显著,一点也不比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差,为何乐毅成不了战国四大名将呢?

我认为乐毅确实不够资格评选战国四大名将,因为有四大因素限制。

一、战绩有点不够看

虽然很多专家评价合纵攻齐是以弱胜强,但我一点也不认同。燕国虽弱但好歹是拉了赵国、魏国、韩国、楚国四个强力的帮手,明明是以多欺少,怎么称得上以弱胜强呢?难不成赵国、魏国、韩国、楚国都是弱鸡?所以我觉得专家的话不可信,这场战争明明就是不对等的战争,不值得炫耀。

而且后面还被齐国反攻复国了,结局其实也不算完胜。最重要的是史料里只有连下七十余城的记录,杀敌数一概没说,很有可能是齐人看五国联军势大,望风而降——换言之齐国损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这导致他们之后能绝地反击,轻松复国。

然后是齐国这七十余城,其实也是要打问号的。七十多年后楚汉之争期间,汉高祖刘邦派遣韩信北伐,破魏、灭赵、平代、降燕之后准备收拾齐国,郦食其自告奋勇去游说齐王田广。齐王田广答应了,马上承诺献上七十余城。

不了解大家有没有疑问,齐王田广为何能这么爽快献上七十余城?齐国不是就巴掌大一块地盘吗?且不说当时齐王田广还没占领齐国全境呢。

这无非只有一种可能,齐国北面这七十余城有问题,很可能是规模较小的城寨,与即墨、莒城无法相比,更与其他中原地区的大城市无法比拟。

所以说乐毅这合纵攻齐的战绩,实际是有水分的,跟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四位实战派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二、德行要扣很多分

乐毅的祖先是魏国人,在魏国第一次灭中山国之后,定居在中山的灵寿这里。之后中山国复国,又被赵武灵王消灭,灵寿也成为了赵国的领土,乐毅也被动变成了赵国人。所以乐毅便在赵武灵王手下,担任了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官职。惋惜的是赵武灵王之后饿死在沙丘,乐毅没了靠山,就跑到燕国求职了,所以才有了之后的统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的故事。

不过功成名就之后,乐毅又被燕惠王猜忌了,反过来又跑回赵国求职。再之后燕国又跟他和好了,结果乐毅就一直在燕国与赵国之间流转。

从以上可以看出,乐毅跟他有关联的赵国、燕国、魏国的态度都谈不上忠诚。或者严格地说,他至少应该效忠赵国或者燕国才对,但他都没有从一而终,这种德行在评选名将的时候是要扣很多分的。

反观其他四位,白起、王翦始终效忠的只有秦国,李牧也是只效忠赵国,廉颇虽然之后因为被赵王猜忌去了魏国,也一直是心系赵国,没有背叛,这四位都可以说是从一而终的,德行自然要比乐毅高上不少。

三、定位不是纯粹武将

之后几十年出了一个有名的谋士名叫范增,被世人记住了两千年。殊不知范增其实不是单纯的谋士,他带兵打战的能力也很强。在项梁起兵反秦之时,他曾多次领导过楚军作战。甚至巨鹿之战的时候,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军中地位第三,属于有兵权的实权将军。

与范增类似的情况,乐毅其实也是文武双全的人才,定位其实更偏向内政方面,而非纯粹的武将。诸葛亮是他的铁杆粉丝之一,曾自比管仲、乐毅,你好好想想管仲与诸葛亮擅长的是哪一方面,然后你就了解了乐毅的实际类型。

事实上在攻打齐国的时候,乐毅的内政能力就很好地显露出来了。他安抚齐人的效果十分显著,使得围攻即墨、莒城期间后方很少受到干扰。

所以乐毅看起来更像是军事指挥家,定位偏组织类型,具体打仗的将领可能另有其人,这与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些实战派还是有不小的区别。

四、竞争者太强且专一

当然了作为竞争者,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的战绩都是有目共睹的。

白起先后歼灭五国145万有生力量,几乎是没有任何败绩。尤其是长平之战消灭赵国45万军民,更是令赵国一蹶不振,秦国一统六国最大的绊脚石彻底消除,是秦朝建立的基础。

王翦可以说是接着白起的步伐,继续帮助秦始皇灭六国,是秦朝建立前夕最耀眼的统帅,功不可没。与白起不同的是,王翦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最终得以功成身退而善终。

廉颇的野战能力在秦军面前稍弱,但防守能力却堪称一流,是战国后期唯一能挡住秦军脚步的人。长平之战之前,死死守住前线秦军未立寸功最后不得不使出反间计调走他;长平之战之后,在赵国虚弱的情况下,还打败了企图浑水摸鱼的燕国。

李牧则是一个力挽狂澜的大将,在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之后,领导赵军击退10万强大的匈奴;而在邯郸保卫战之中,更是大显身手,使得秦国不得不再次使出离间计。

以上四位都是实打实的实战派,亲自领兵而非单纯背后指挥,所有战绩都是有史料详细记录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他们始终如一地效忠自己的国家——竞争者强大如此,专一如此,是乐毅所不能比拟的。

综上所述,乐毅合纵攻齐的战绩实际是有水分的,与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相比要逊色不少;而且他在几个国家之间轮转,也不如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等人忠诚度高;乐毅的定位也不是纯粹武将,而是文武双全且偏内政的人才;再加上白起、王翦、廉颇、李牧本身很强,乐毅距离他们还比较远,自然是无法评上战国四大名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从宫女到历经四朝的贵妃:徐佳氏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清朝皇室的包衣奴才,从一名宫女到成为历经四朝的贵妃,她就是徐佳氏,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咸丰初年,大清国并不安宁,南方洪秀全率领他的太平军蜂拥而起,此时的皇宫里却是一派祥和之气,在偌大的紫禁城中,有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宫女,她姓徐佳氏,是出身内务府的一名包衣奴才,父亲诚意只不过是

  • 揭秘:历史上最厉害的钮祜禄氏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甄嬛传》想必大家都听过,那么历史上真正的甄嬛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历史上真的有甄嬛这个人,康熙四十三年的时候13岁的钮祜禄氏进入了还是贝勒的四阿哥府中,成为了雍正的格格。当时的雍正26岁,所以两人相差了13岁。虽然说钮祜禄氏现在还很年轻,但是雍正是一个严肃的人,而且也

  • 宋高宗赵构的生母韦太后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想必大家都知道。靖康之变也是是导致北宋灭亡的耻辱和一场大劫难,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靖康二年,金兵一路朝南向下攻破了北宋的首都东京,不仅把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都掳走了,还把大量的赵氏皇族、后宫妃嫔、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一起作为俘虏带回金国,东京城被扫劫

  • 探索诸葛亮的青年时光,他为什么没有被曹操招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很多人都说他是顶级谋士,那为什么曹操、袁绍等人没有去请他出山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诸葛亮太年轻,曹操和袁绍争霸天下的时候,诸葛亮还只是一个高中生,根本谈不上最顶尖的谋士。二是因为,诸葛亮早期声名不显,又非

  • 杨玉环做过哪些危害江山社稷的事吗?为何说她是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杨玉环,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很多人说她是历史罪人,但历史上真实的杨玉环,其实是个经历相当坎坷的女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要想成为历史罪人,首先得对国家和民族产生了极大的恶劣影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杨玉环自然算不上是历史罪人了,充其量只能算

  • 程普:东吴老将,一生辅佐三位主公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江表之虎臣,是三国时期东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根据陈寿的《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他们为吴国基业的开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陈寿在《三国志》中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卷五五

  • 长孙无忌身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为什么最后会被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为了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修建了一座凌烟阁来陈列由阎立本所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这二十四人都是大英雄大豪杰。在这其中,有一个曾经在隋末唐初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却被严重淡化了,这个人就是长孙无忌。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长孙无忌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当中的第

  • 赵姬身为秦始皇的生母缺一生充满争议 赵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秦始皇和赵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姬作为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此女为何受人诟病?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而他的母亲赵姬,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帝太后”,地位崇高,母仪天下应该是毫无疑问的。然而不管是在正史中,还是在野史里,赵姬

  • 探索苏洵的一生,为什么说他是因为儿子才变得那么厉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时期文学家,是苏轼与苏辙的父亲,三人都以文学著称于世,并称“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苏洵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01这天,一位二十多岁的已婚青年游荡归来。日间闲暇无趣,看着妻子做针线时教两个儿子读书。青年自知自己旅游这段时间对家庭疏于照料

  •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何自比乐毅?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诸葛亮集忠、孝、义、谋于一身,是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诸葛亮曾云,“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说明诸葛亮眼中值得学习的“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