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齐皇帝高洋在位时间有何作为?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北齐皇帝高洋在位时间有何作为?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61 更新时间:2023/12/17 23:13:31

北齐是由高洋所建立的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之一,历经六帝,享国二十八年。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其中,就高洋来说,是北齐第一位皇帝。齐文宣帝高洋(526年~559年11月25日),字子进,鲜卑名侯尼于(一作侯尼干),原籍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因生于晋阳,一名晋阳乐。高洋是齐神武帝高欢次子,齐文襄帝高澄同母弟,齐孝昭帝高演、齐武成帝高湛同母兄,母亲为娄昭君。对于高洋来说,即位之初,可以说是一位励精图治的英明君主。但是,在取得一定成就后,高洋开始懈怠,这可以说是没能善始善终了。

首先,根据《北齐书》等史料的记载,北魏孝昌二年(526年),高洋出生于晋阳。高洋出生的时候,正是北魏末年。对于北魏来说,因为内乱频繁,逐渐走向了灭亡。而就高洋的父亲高欢来说,则参加了北魏磨边的起义军,四处征战。

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年),东魏建立之后,高洋被授为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左光禄大夫、太原郡开国公。众所周知,对于北魏来说,分为了西魏和东魏。其中,西魏被权臣宇文泰所挟持,而就东魏来说,虽然皇帝不是高洋的父亲高欢,但是,高欢在东魏的地位,足以和东汉末年的曹操相提并论了。

孝静帝武定元年(543年),高洋又被加封侍中,次年,迁移为尚书左仆射、领军将军。武定五年(547年)正月,高洋的父亲高欢去世。在此基础上,高洋的兄长高澄,继续执掌东魏大权。至于高洋,则继续被高澄加官进爵。

武定七年(549年),年仅二十九岁的大丞相高澄,这自然打乱了高欢家族取代东魏的进程。一定程度上,这就如同三国时期,司马师病逝一样,都是比较突然的事件。在此背景下,这自然对继任者的水平,提出了较大的考验。

根据《北齐书》等史料的记载,在朝廷上下一片混乱的背景下,23岁的高洋挺身而出。高洋在平叛时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乱、镇静从容, 以及随后的一系列措施,促使质疑他的文臣武将都改变了态度。于是,高洋不仅继承了高澄手中的大权,更最终取代了东魏,建立了北齐。

武定八年(550年)五月,东魏的孝静帝在大臣的逼迫之下,只能将皇位禅让给了高洋。于是,高洋登基称帝,年号天保,国号齐。对此,在笔者看来,高洋之所以使用齐作为国号,或许是因为东魏的疆域,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重合较多。

同年十一月,高洋登基称帝的消息,传到了西魏权臣宇文泰的耳朵里。得知这一消息后,宇文泰便亲率大军东进,他想试探试探高洋这位年轻的对手。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宇文泰和高洋的父亲高欢展开了长期的较量,这两人的关系,可以类比三国时期的曹操和刘备了。现在,面对年轻的高洋,宇文泰希望能抓住机会,从而攻占北齐的疆域。

西魏大军一直推进到建州(今山西绛县东南)。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和才能,高洋趁机纠合六州鲜卑,从而向西魏大军示威。彼时,北齐大军漫山遍野,刀枪林立,鼓声喧天,宇文泰不由感叹万分:“高欢并没有去世啊!”说罢急忙班师。宇文泰觉得自己力量不如北齐,所以也一直偃旗息鼓,不敢轻易东向。高洋时期,北齐和西魏两国之间基本趋于平安无事,这为北齐国力的增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天保三年(552年)正月,高洋率军北征库莫奚。代郡(今山西大同)之战中,北齐军大获全胜,夺取了大量的物资。天保四年(553年)十月,高洋进攻契丹。虽然是北齐皇帝,但是,高洋身先士卒,极大的鼓舞了北齐将士的士气。于是,北齐大军士气振奋,一直打到渤海之边,方鸣金收兵,俘虏士卒十万之众,得牲畜十万余头。

值得注意的是,取得大胜之后,高洋没有急于进行休整,而是趁着己方士气高昂的机会,以突袭方式向北用兵突厥,乘对手无备顾盼之机,大溃其军,直追至朔州之北,迫使对方送上降书顺表,方才罢息。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中,高洋屡战屡胜,这在古代历史上,自然是比较少见的战绩了。毕竟,高洋不是立足于城池的防守,而是长途奔袭和客场作战,这对主帅的指挥能力,自然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天保五年(554年)正月,高洋再亲率兵勇北上讨伐山胡,作为部族的山胡,一战即溃,被斩首万余众。于是远近山胡,莫不慑服,望风而降。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从天保三年(552年)以后,文宣帝高洋北击库莫奚、东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属匈奴族)。南取淮南,势力一直延伸到长江边,这时北齐的国力达到鼎盛。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虽然高洋将北齐的国力推向了巅峰,但是,正如同唐玄宗李隆基一样,在取得一定成就之后,他们都没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是选择了懈怠,这不仅葬送了之前的努力,更导致所在的国家走向了衰落。

最后,根据《北齐书》等史料的记载,高洋即位至天保六年(555年),随着四邻安定,大权在握,高洋意志开始松弛,由勤勉走向残暴,并沉溺于酒色之中。对此,高洋母亲娄太后看到高洋整天沉溺在酒色之中非常生气。有一次,她举起手杖朝高洋打去,大骂:“什么样的父亲生什么样的儿子!”面对母亲的教诲,高洋没有幡然醒悟,而是继续意志消沉。

因为长期沉溺于酒色之中,高洋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于是在天保十年(559年)十月甲午日(公历11月25日)突然病逝,时年34岁。对此,在笔者看来,34岁去世的年龄,自然属于英年早逝了。

同年十一月,文宣帝梓宫回到还京师邺城。十二月,葬于太极前殿。乾明元年(560年)二月,葬于武宁陵,谥曰文宣皇帝,庙号威宗。武平初年,又改谥号为文宣,庙号显祖。总的来说,高洋在位时,北齐的国力达到鼎盛。疆域扩大到今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一部及苏北、皖北的广大平原地区,人口达300万户、2000万口。土地之广,人口之众,军队之强,粮储之多,成为当时三个割据势力中最强大的一个。不过,伴随着高洋的英年早逝,尤其是他没有善始善终,北齐开始走向了衰落甚至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在继承者的选择上 武则天为何不考虑自己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神之继承者职业介绍,武则天与李世民有没有孩子,武则天为什么不让儿子当皇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则天继承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武则天的继承人只考虑儿子和侄子,武则天为什么不选择女儿太平公主?武则天不是对这个女儿如此喜爱吗?在武则天晚年有关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武则天陷入了长久的迟疑。是传给自己的儿子,还是传给自己的侄子?侄子与自己姓氏相同,都姓武,是血缘亲族;可自

  • 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宰相:胡惟庸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胡惟庸真的谋反吗,明朝的宰相有哪些,胡惟庸是最后一个丞相吗

    胡惟庸,明朝开国功臣,升任宰相后利欲熏心,最后被明太祖朱元璋处死,造成了明初的四大血案之一,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前程似锦的开国功臣胡惟庸出生在“福地”,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与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是同乡,而且早在龙凤元年(1355年),胡

  •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的一生有多励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开国文臣宋濂,明代宋濂,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是谁

    宋濂,被明太祖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他的人生经历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神童”刻苦学习,弃元主投明君宋濂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十月十三日 (11月4日),因其母怀孕是在仅满七个月而生的宋濂,故他幼年时多病,好在其祖母金氏和母亲陈氏

  • 当初逼迫武则天退位的五位大臣是谁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是哪个皇帝的宠妃,武则天的下场是怎么样,武则天后来怎么败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则天退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当初逼迫武则天退位的五位忠臣是谁,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最后能善终的人又有几个?公元705年的时候,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了一场兵变,其目的就是:逼迫女帝武则天退位,拥护唐中宗复辟。就在政变的第二天,武则天下旨:任命太子李

  • 李元吉当初三箭都没有射死李世民 李世民为何能一箭射杀李建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眼睛射瞎,李世民和李元吉谁厉害,李世民与李元吉的杨氏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元吉射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元吉三箭都没有射死李世民,李世民为什么一箭射死李建成?难不成是两人的实力差距吗?玄武门是个死局,谁入局谁死,李元吉能够反抗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李建成连反抗都没反抗就被李世民射杀了。武德九年六月初一,这一天发生了一件大事,突厥入侵大唐,包

  • 清朝大臣陈梦雷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事情?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一生一定要做的事情,康有为结局,孔祥熙结局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驾崩,终年69岁,传位于第四子胤禛。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雍正是一位比较有个性的帝王,他登基不久,突然和一位72岁的老臣过不去。雍正下旨将这位老臣赶出京城,流放到黑龙江,让众臣非常诧异。这位72岁的老臣,名叫陈梦雷,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文人。雍正在谕

  • 张飞在演义中与正史上的形象有何差别?是黑脸大将还是儒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评价张飞是什么样的人,张飞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把三国演义当正史

    三国演义中,朝廷为了镇压黄巾之乱开始召集各路抱负不凡的英雄,涿郡人物刘备便出场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书中提及刘备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可以自顾其耳,免冠如玉,唇若涂脂,而这也就成为了后世对刘备的第一印象。在此之后,刘备就遇到了一个身长八尺,豹头环

  • “宋末三杰”之一陆秀夫:揭秘其波澜壮阔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宋末三杰”的最后一位,南宋民族英雄陆秀夫。他的一生有多传奇?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性格沉稳,立场坚定陆秀夫于1235年,出生在楚州盐城县(今江苏省盐城市)。3岁时,他的父亲把家迁徙到了镇江,陆秀夫在此读书长大。在百余名同学中,老师特别器重他,并说:“这小家伙不一般哪。”陆秀

  • 郭守敬:揭秘元朝历史上著名科学家的成长记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元朝的发明,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在,我国元代郭守敬

    元朝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是怎么成功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下面就来说说郭守敬的科学成就与创造发明。一.从小勤奋好学,年少初露锋芒郭守敬于金哀宗正大八年(1231年),出生在邢州的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他的父亲早逝,由其祖父郭荣抚养成人。郭荣是金、元之际一位颇有名

  • 从出身贫寒到闻名天下,王冕的一生有多励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出身贫寒的人,出身贫寒,为什么把王冕放在第一回

    一个出身贫寒的人,到成为著名诗人,王冕的一生有多励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出身虽贫寒,但好学不倦王冕于1310年,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他的祖代原住在关西的王景(函谷关以西),是个官僚家庭,其十世祖宗是王德元,在宋朝做清远军节度使的官。王德元有两个儿子,一是王琪,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