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襄樊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关羽这么做有何目的?

襄樊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关羽这么做有何目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384 更新时间:2023/12/20 15:04:27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这也是三国形势的重要转折点。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至于关羽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他的目的又是什么,目前却仍有争议,其中一种观点认为“襄樊之战”乃是关羽主动挑起,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关羽是防守反击,而此战爆发原因不同,目的自然也就有所不同了。

关羽主动进攻:实现《隆中对》的战略规划

作为刘备“匡扶汉室”的主要战略规划,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明确提出,“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可见,在诸葛亮的战略规划中,本就有荆州、益州两路兵马北进的规划。问题的关键便在于,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到底算不算“天下有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看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前后的天下形势。

首先是“汉中之战”,为了争夺汉中之归属,曹魏和蜀汉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便开始交战,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时,双方仍在激战。同年五月,曹操战败,被迫率兵退出关中,撤退至长安。

同年,趁着蜀汉与曹魏在关中激战,孙权再度出兵攻打合肥,由于曹操主力此时尚在汉中,于是“曹魏诸州皆抽调兵力赴扬州屯驻”(《三国志·温恢传》)。从这段记载来看,孙权出兵攻打合肥,逼的曹魏从各州抽调兵力前往迎战。

与此同时,曹魏内部也极度不稳,先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正月许昌爆发叛乱,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发动叛乱,攻打许都丞相长史王必,焚烧大门,并射中王必肩膀。同年十月,南阳地区官吏和百姓不堪徭役之苦,宛城守将侯音、卫开率领士兵百姓反叛,乱箭射死郡功曹应余,擒拿郡太守东里衮,并与荆州守将关羽联络。

如上,虽说同年五月“关中之战”已经结束,但曹魏方面却士气受损严重,且主力被牵制在西部战线,难以顾及中原地区,与此同时孙权又牵制了曹魏中原兵力,而襄阳和樊城以北的宛城又爆发了叛乱,更是极大牵扯了曹魏荆州守军的精力。因此,如果“襄樊之战”是关羽主动挑起,那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显然是个好时机。

除了外部因素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方面是东吴方面释放的烟雾弹,让关羽放松了对东吴方面的提防;另一方面,这一年的关羽已经年近六十,虽说刘备从未下令让关羽出兵,可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关羽这一生恐怕都没有机会再践行《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了。

关羽被动进攻:关羽进攻襄樊源于防守反击

虽说一直以来关羽主动发动“襄樊之战”都是主流声音,但同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便是从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开始,曹仁便在率兵进攻荆州,而关羽之所以发动“襄樊之战”,乃是对曹魏的一次防守反击。

《三国志·武帝纪》有载,“(建安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三国志·曹仁传》也有类似记载,“复以(曹)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樊,镇荆州。侯音以宛叛,略傍县众数千人,仁率诸军攻破音,斩其首,还屯樊,即拜征南将军。”

也就是说,在宛城爆发叛乱之后,曹操第一时间竟然不是下令平叛,而是让曹仁率兵攻打荆州关羽,驻兵于樊城,然后才掉头平定宛城叛乱。曹操如此处理不可谓不聪明,派曹仁南下就是为了切断宛城叛军与关羽之间的联系,有效阻止了叛乱的进一步扩大。

此外,《三国志·庞德传》有载,“侯音、卫开等以宛叛,(庞)德将所领与曹仁共攻拔宛,斩音、开,遂南屯樊,讨关羽”,《三国志·于禁传》则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于)禁助仁”。

这点在东吴方面的史料同样有记载,根据《三国志·陆逊传》的记载,吕蒙为迷惑关羽称病返回建业时,曾在芜湖与陆逊有过一段对话,其中陆逊说到,“羽矜其骁气,陵轹於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未嫌於我,有相闻病,必益无备。”吕蒙乃是在关羽水淹七军之前返回建业的,此时的关羽已经“始有大功”,那么这里的功劳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指反攻襄樊,而之后陆逊为了降低关羽戒心,又主动向关羽认怂,这才让关羽开始倾全力进攻襄樊。

从以上记载来看,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时,为了防止宛城叛乱扩大,曹仁奉命主动南下进攻关羽,结果不仅没有打退关羽,反倒让关羽利用曹仁平叛的机会,反攻到了襄樊一带,导致曹军陷入不利,曹操这才连忙派于禁支援曹仁。恐怕曹操也没有想到,在蜀军主力被牵制在汉中的情况下,关羽竟然敢仅凭荆州之兵进攻曹魏腹地吧。

而无论是以上那种情况,关羽对襄樊地区的进攻,一时威震中原,使得曹魏内部急剧动荡,一度让曹操产生了迁都的想法。可惜的是,孙权对曹军的牵制有限,关羽虽然“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但面对曹军源源不断的援军,而刘备方面刚刚结束关中之战又无力支援,导致关羽难以取得进展,反倒是被东吴趁机在背后捅了一刀,结果功败垂成。

至于此战爆发的原因,以上两种说法皆有一定道理,至于哪种更为可信,恐怕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清朝由盛转衰的节点在哪里?与道光帝的名字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服务器节点的概念,服务器计算节点是什么,康乾盛世退出历史课本

    名字在古代历史是一件非常让人避讳的事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例如家中父母仙去,子孙在遇到和父母名字有关的字,就一定会缺上一笔,这是对父母的哀思,和尊重。例如当今皇上的名讳,更是不可直呼,甚至写折子的时候,遇到这个这个字的时候,也要缺一笔,这叫恭敬。否则就是不大敬之罪,遇见心

  • 韦皇后是不是第二个武则天 李隆基政变又是怎么取胜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韦皇后是武则天的谁,武则天政变退位,武则天在李隆基前还是后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隆基和韦皇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韦皇后掌权的时候,韦皇后是翻版的武则天吗?李隆基政变又是怎么成功的?韦皇后真的是武则天的翻版吗?武则天确实开创了一个时代,在其之后,有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上官婉儿这些女性登上历史舞台。那一时期可谓是中国历史难得一见的“红颜时

  • 丁原被吕布下手之后 并州军团为何无人替他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吕布杀丁原时,丁原在干什么,吕布和赵子龙哪个厉害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丁原和吕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丁原被自己的义子吕布所杀,以丁原人品,队伍之中为什么没有人为其报仇?读《三国演义》总觉丁原是个忠臣,人品不差,但一直不理解为何他被吕布杀掉之后并州军团没有人为他报仇。后来研究了一下并州军团的成分,然后跟凉州兵团一比较,马上就明白

  • 李隆基和薛崇简之间是什么关系 李隆基为什么会单独放过此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薛崇简是李隆基最爱的人吗,李隆基喜欢薛崇简,李隆基晚年后悔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隆基和薛崇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对自己的姑姑下手,甚至杀了全部人,李隆基为什么不杀次子薛崇简?太平公主、唐玄宗李隆基姑侄俩最终还是撕破了脸,先天政变还是来了。尽管太上皇唐睿宗李旦百般求情,仍然无法说动儿子,只能眼见亲妹妹太平公主被赐死。史书上记载

  • 北齐皇帝高洋在位时间有何作为?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齐皇帝结局,齐国高伟是最后一个皇帝吗,北齐皇帝有多残暴

    北齐是由高洋所建立的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之一,历经六帝,享国二十八年。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中,就高洋来说,是北齐第一位皇帝。齐文宣帝高洋(526年~559年11月25日),字子进,鲜卑名侯尼于(一作侯尼干),原籍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因生于晋阳

  • 武则天在继承者的选择上 武则天为何不考虑自己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神之继承者职业介绍,武则天与李世民有没有孩子,武则天为什么不让儿子当皇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则天继承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武则天的继承人只考虑儿子和侄子,武则天为什么不选择女儿太平公主?武则天不是对这个女儿如此喜爱吗?在武则天晚年有关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武则天陷入了长久的迟疑。是传给自己的儿子,还是传给自己的侄子?侄子与自己姓氏相同,都姓武,是血缘亲族;可自

  • 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宰相:胡惟庸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胡惟庸真的谋反吗,明朝的宰相有哪些,胡惟庸是最后一个丞相吗

    胡惟庸,明朝开国功臣,升任宰相后利欲熏心,最后被明太祖朱元璋处死,造成了明初的四大血案之一,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前程似锦的开国功臣胡惟庸出生在“福地”,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与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是同乡,而且早在龙凤元年(1355年),胡

  •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的一生有多励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开国文臣宋濂,明代宋濂,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是谁

    宋濂,被明太祖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他的人生经历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神童”刻苦学习,弃元主投明君宋濂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十月十三日 (11月4日),因其母怀孕是在仅满七个月而生的宋濂,故他幼年时多病,好在其祖母金氏和母亲陈氏

  • 当初逼迫武则天退位的五位大臣是谁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是哪个皇帝的宠妃,武则天的下场是怎么样,武则天后来怎么败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则天退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当初逼迫武则天退位的五位忠臣是谁,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最后能善终的人又有几个?公元705年的时候,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了一场兵变,其目的就是:逼迫女帝武则天退位,拥护唐中宗复辟。就在政变的第二天,武则天下旨:任命太子李

  • 李元吉当初三箭都没有射死李世民 李世民为何能一箭射杀李建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眼睛射瞎,李世民和李元吉谁厉害,李世民与李元吉的杨氏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元吉射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元吉三箭都没有射死李世民,李世民为什么一箭射死李建成?难不成是两人的实力差距吗?玄武门是个死局,谁入局谁死,李元吉能够反抗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李建成连反抗都没反抗就被李世民射杀了。武德九年六月初一,这一天发生了一件大事,突厥入侵大唐,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