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旦六位帝皇丸的外号是什么来的 李旦为什么三次让出天下

李旦六位帝皇丸的外号是什么来的 李旦为什么三次让出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74 更新时间:2024/1/24 16:01:45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朝李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旦身为皇帝为什么要三次让出天下?李旦为什么会被称为六位帝皇丸?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叫他‘六位帝皇丸’呢?因为李旦他们一家人,可以组团做皇帝!李旦他爷爷李世民是皇帝,他爹李治是皇帝,他妈武则天是皇帝,他哥哥李显是皇帝,他侄子李重茂是皇帝,他儿子李隆基还是皇帝!

更有趣的是,李旦一生做过两次皇帝,但这两次登基,都不是他自己争取来的。第一次是他妈武则天,把皇位送到了他手里。第二次则是他的儿子李隆基,再次把皇位送给了他。

纵观中国数千年古代历史,有着这种离奇经历的皇帝,恐怕只有李旦一人了。

公元662年,李旦出生于长安。李旦出生的时候,唐朝正处于空前强大的时期。他的父亲李治,已经在位十余年,将唐朝治理得井井有条。但同时,因为李治有严重的头疼病,所以李治选择让自己的皇后,也就是李旦的母亲武则天,帮自己一起打理朝政。夫妻二人共同处理朝政,这被后世称之为‘二圣临朝’。

在李旦出生之前,李治和武则天就已经有了三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李旦则是老四。而身为长子的李弘,早在几年之前,就已经被封为了太子。

前面有了三个哥哥,照理来说,李旦是绝对没机会做皇帝的。所以李旦从懂事的那天开始,就从未想过自己以后能做皇帝,只想做一个闲散王爷了事。李旦少年时所接受的教育,也都是以一个闲散王爷的标准进行的,这让李旦少了所谓的帝王才能,却在书法、文学等方面,颇有建树。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李旦14岁那年,他的大哥李弘,却突然因病暴毙。李弘一直是一个十分出色的储君,深受李治和武则天的喜爱。在李弘死后,李治甚至破例追赠李弘为皇帝,这也是唐朝历史上唯一一次父亲追赠儿子为皇帝的先例。

李弘死后,按照传统的宗法继承制,就该轮到嫡次子李贤做太子。李贤做了太子之后,也表现得十分贤明,得到了大臣们的喜爱。但是,后来李贤却因为种种原因,和皇后武则天产生了矛盾,母子二人成了敌人。最后,武则天派人在李贤的太子府内,搜出了数百具盔甲,举报李贤谋反。在古代,私藏甲胄是谋反的大罪,就算是太子也不能免罪。所以最后,李治只能无奈之下,废掉了李贤的太子之位,改立老三李显做太子。

李显成为太子之后,吸取了之前哥哥的教训,开始老老实实做他的太子,再也不和武则天争权。与此同时,身为皇帝的李治,身体情况则开始越来越差。公元683年,李治因病去世,李显终于顺利登基为帝。

不过,李显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当时的朝政大权,依然都掌握在太后武则天手里。李显之前虽然做了很长时间的温顺太子,但如今做了皇帝之后,他也打算抓稳皇权。为了和太后武则天争权,李显决定重用自己皇后韦氏那边的族人,组成一个强大的外戚集团,和武则天抗衡。然而就在李显刚刚表现出这个态度之后,武则天却在第一时间动手,直接废掉了李显的太子之位,将李显改封为庐陵王,赶出了京城。

就这样,在老三李显被废之后,身为老四的李旦,被武则天扶上了皇位,做了新的皇帝。

只不过,李旦的这个皇位,几乎就等于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样。李旦原本只打算做一个闲散王爷,从小到大也一直都是过着闲散的生活。突然让他做了皇帝,李旦自然不知道该如何行使自己皇帝的权力。再加上当时武则天把持朝政,也用不着李旦过问朝政。所以李旦登基之后,直接就成了一个傀儡皇帝。

虽然是皇帝,但李旦的日子,却过得十分凄惨,反倒还不如之前做闲散王爷的时候了。

因为是傀儡皇帝,武则天怕李旦图谋不轨,所以将李旦彻底软禁在皇宫内,根本不让李旦一家接触外人,完全没了自由。而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所有支持李旦,反对武则天的李家宗室,几乎都被武则天屠戮殆尽。

直到公元690年,此时的唐朝,已经完全被武则天掌控。武则天终于按捺不住,开始暗示李旦禅位。李旦也早就乐得如此,连忙将皇位让给了母亲武则天。就这样,武则天从自己的儿子手里,抢过了皇位,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武则天登基之后,将李旦封为了太子。虽然不再是皇帝,但李旦的处境,反倒比做皇帝的时候更加危险。因为武则天的几个侄子,都在一旁虎视眈眈,企图夺取李旦的太子之位。武则天亦是对李旦严加防备,生怕李旦找机会复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李旦,生活反倒是更加艰难了。非但没有自由,就连一家人的性命,都很难保全。

公元693年,李旦得罪了武则天身边的一个婢女。这个婢女随后向武则天告发,说李旦的太子妃刘氏,以及妃子窦氏,通过巫蛊之术诅咒武则天。结果就在几天之后,恰逢过年,刘氏和窦氏去给武则天拜年,武则天直接命人打死了两人,尸体都不知所踪。

刘氏是李旦的太子妃,之前还曾做过皇后,而窦氏则是后来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母,也是当时李旦的宠妃。这样的两个人,身份显然都不一般。然而在这两人死后,作为丈夫的李旦,却要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一样,第二天依然扮出一副笑脸面对所有人。当时李旦的处境,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种担惊受怕做太子的日子,李旦过了整整八年。直到八年之后,随着武则天年龄越来越大,武则天才开始认真思考继承人的问题。在狄仁杰等大臣们的劝说之下,武则天终于决定,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不是武家的那几个侄子。不过武则天最后却并没有选择李旦,而是选择了早已流放多年的老三李显,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公元698年,武则天将李显从外面接回了京城。李旦得知之后,直接称病不出,坚决将太子之位让给自己的哥哥李旦。就这样,在李旦的识趣退让之下,同年九月,老三李显再次成为太子,李旦则被改封为相王。

虽然从太子变成了王爷,但李旦的生活,却好了很多。因为从这时开始,武家人的进攻目标,就不再是他,而是身为太子的哥哥李显。而且,武则天也不再防备他,允许他正式做官,拥有一定的权力。

公元701年,突厥入侵,李旦作为名义上的唐军主帅,前去抵抗。虽然只是名义上的统帅,但这时的李旦,好歹有了兵权,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战争结束之后,李旦又被封为左、右羽林卫大将军。

此后的几年里,李旦虽然依然过着闲散王爷的生活,但却有了一定的兵权,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他了。和之前做皇帝和太子的那段屈辱岁月相比,如今的生活,实在是好了太多。

这样的日子,李旦过了四年。四年之后,随着武则天逐渐病重,宰相张柬之发动了政变,拥立李显登基。李显登基之后,对于李旦这个弟弟,非但没有任何提防之心,反倒是极为信任,让李旦执掌京城兵权,并且以宰相身份参与朝政。不过,李旦知道哥哥对自己的这份信任,只是因为当时武家的势力还很强,哥哥需要他帮忙制衡武家。所以不久之后,李旦就再次让出了所有的权力,继续做他的闲散王爷。

此后的五年里,李旦继续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不管是朝堂上的任何一方势力,都没有人来找他的麻烦。因为当时的李旦,手里根本没有什么权力,没有让他们觊觎的价值。然而五年之后,到了公元710年,情况再次出现了变化。

这一年,李旦的哥哥李显,突然暴毙。李显死后,皇后韦氏立李显的儿子李重茂为帝,同时彻底把持了朝政,妄图再次重演当年武则天的旧事。先做一个掌权的太后,然后再抢夺李重茂的帝位,做唐朝的第二位女皇帝。

对于这场政治动荡,李旦本来不愿参与其中。奈何他的身份太过特殊,最终还是被卷了进去。李显去世后,李旦被新上任的皇帝李重茂,拜为太尉。如此一来,执掌兵权的李旦,也就成了韦氏的眼中钉肉中刺。

如果就这样发展下去的话,接下来李旦恐怕就会被韦氏找机会除去。但万幸的是,李旦生了一个好儿子李隆基。李隆基眼见时局至此,积极联络自己在京城内部结交的一些势力,并且得到了自己姑姑太平公主的支持。最后,李隆基率兵深夜入宫,突然发动政变,诛杀了韦氏,彻底掌握了京城。

此后,京城大权基本落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手里,作为皇帝的李重茂,见到这个局面,也就再没了办法,最后只能将皇位禅让给自己的叔叔李旦。于是,李旦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第二次当上了皇帝。

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此时的李旦,依然权力有限,朝政权力都掌握在儿子李隆基,以及妹妹太平公主手里。李隆基并非李旦的长子,李旦的长子名叫李成器,此时还活着。如果按照传统的宗法继承制,李成器就该做太子。不过李成器倒也识趣,知道自己做太子没有任何好处。干脆高风亮节的表示,自己不做太子,将太子之位,让给了弟弟李隆基。

李隆基做了太子之后,开始在朝中继续扩充自己的势力。但如此一来,李隆基就难免和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产生权力冲突。太平公主此时已经是权势滔天,但却依然不满足,打算更进一步。如此一来,李隆基就成了她的敌人。这对之前曾联手诛杀韦氏的姑侄二人,终于就此成为了敌人。

所有的这一切,李旦都看在眼里。在经过了数十年的朝堂斗争,见惯了李家内部相互厮杀之后,李旦实在是不忍李家内部再次同室操戈。所以,李旦做了很多事情,希望能够避免那个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李旦先是帮李隆基剪除对手,将自己其他的几个儿子,都明升暗降,全部削去了兵权。同时还打算将太平公主外放,以此来解决矛盾。然而最后,太平公主却靠着自己在京城内根深蒂固的势力,硬是留了下来。非但如此,太平公主还继续在朝堂上对李隆基发起进攻,企图废掉李隆基的太子之位。

眼见于此,李旦也没了办法。最后,李旦只能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直接禅位,直接将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李隆基。希望李隆基登基之后,太平公主能够放弃夺权,李隆基也能对姑姑太平公主网开一面。所以,公元712年,李旦再次禅位,将自己的皇位,让给了儿子李隆基。

然而李旦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他禅位之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双方,依然没有放弃的意思。太平公主在朝中权势极大,当时朝中的七名宰相,有五人都是出自太平公主门下。太平公主甚至曾公然提出过废帝,最后被很多文臣反对,这才没有得手。而在这次废帝失败之后,太平公主更是暗自开始集结自己的势力,打算通过政变,夺取最高权力。

李隆基也不傻,见到姑姑太平公主如此行事之后,心中最后一丝亲情,也彻底泯灭了。公元713年七月,李隆基抢先下手,在京城内大肆清理太平公主的党羽,最后赐死了太平公主。

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李旦,虽然有心阻止,但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个毫无权力的太上皇,根本无法阻止自己的儿子,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妹妹被赐死。此后的李旦,彻底心灰意懒,放弃所有权力,安心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太上皇。

三年之后,李旦因病去世,终年55岁。

李旦这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环境当中生活的。而且,因为李旦的身份实在太过特殊,就算李旦有心躲避,也根本躲不开这些纷争。在几十年的人生当中,李旦先后见到了自己的父亲、母亲、哥哥、妹妹、儿子……为了所谓的权力,同室操戈,对自己的亲人下手。而李旦本人,从始至终只想做一个闲散王爷,他不想去争夺什么最高权力,所以才能在妹妹和儿子斗争最激烈的时候,选择让出自己的皇位,并希望以此平息他们的纷争。

但事实证明,李旦想的还是太简单了。他的退让,其实什么都改变不了。

李旦两次做皇帝,都是别人将皇位硬塞给他的,而李旦本人,其实并没有去争取。想要做皇帝的人,处心积虑去斗争,往往求而不得;而李旦这种只求做闲散王爷的人,却偏偏有人将皇位送到了他的面前。不得不说,历史有时候真的是很有趣。

从始至终,李旦只是一个被时代裹挟着前进的可怜人而已。但因为他的身份太过特殊,所以无法远离这些纷争。李旦的一生,也清楚地告诉了后人,什么才叫真正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同样是农民起义,朱元璋和李自成差别在哪儿?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李自成起义的原因,朱元璋算农民起义成功的吗,朱元璋背叛农民阶级

    同样是农民起义,朱元璋成功,李自成失败,两人的差别到底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宣传口号不同。朱元璋起义的宣传口号是“驱除鞑虏”,也就是带领所有的汉人,驱赶占领中国的蒙古统治者。朱元璋发动的起义主要在南方,南方主要居住的都是汉人。南方的汉人在元朝时期的政治地位是非常低的,

  • 朱祐樘童年遭遇坎坷,他的一生有多励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祐檖,他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

    明孝宗朱祐樘的童年遭遇十分不幸,他没有颓废消沉,而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朱祐樘的一生有多传奇励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祐樘虽然童年生活非常坎坷,但他没有消沉下去,而是抓住后来良好的机遇,励精图治,不仅创造了其人生的辉煌,而且为国家的复兴与人民的幸福生活作出了突出贡献,重现了史称

  • 张颌为什么是蜀汉的一个大患 若是没有此人诸葛亮或许就统一天下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圣三国蜀汉传梦幻版攻略大全,蜀汉大崩盘,圣三国蜀汉传难度太大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后悔之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备原本想要除掉此人的,刘备为什么没有下手?此人对蜀汉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东汉末年,自从刘备和孙权组成联军,在赤壁打败曹操的八十万军队。就从这个时候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刘备这个时候,在诸葛亮的辅助下,成功地在益州成立蜀国。但是没有这

  • 荆州刘表逝世后他的后代是何下场?刘琦与刘琮的才华到底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表的两个儿子最后怎么样了,刘湘是刘备的后代吗,张居正后代下场

    刘表是东汉末年宗室、名士、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刘表治理荆州十八年,虽说自身能力有限,但在天下大乱之际却使得荆州百姓安乐、豪强悦服,学子欣欣向学,黎民安享太平,宛如乱世之中的世外桃源,也算是颇有才能。刘表共生有两子,即长子刘琦和次

  • 艳名动天下的安乐公主李裹儿有哪些奇葩的行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安乐公主是谁,熊娘嘎婆故事完整视频,安乐公主

    自古以来,唐朝的公主大多十分有个性,她们打驸马、养面首,甚至还想相仿武则天当女皇的。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就是奇葩中的奇葩,奇葩中的战斗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以前我们说哪位公主是“最美丽的女人”,可能都是民间说法。但这位安乐公主确实是当时“最美丽的女人

  • 元朝第四位皇帝:元仁宗在位期间有何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朝经历了哪几个皇帝,元朝第四个皇帝是谁,元仁宗简介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八位大汗。今天来说说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元仁宗在位期间,大力进行改革,重用汉族文臣,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其目的是巩固其统治地位,以复兴元朝。一.自幼熟读儒家经典,仁义为重助兄登基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出生

  • 灭蜀之战时,曹魏都是哪些将领参与了这场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魏第一名将,夷陵之战后魏国没有进攻蜀国,蜀汉曹魏东吴

    263年8月,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这次战役被称为魏灭蜀之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在这场战役中,蜀汉大将军姜维在沓中与邓艾交战后,晃飞诸葛绪,直奔东路抵挡魏军主力。而

  • 夷陵之战刘备派兵攻打东吴 原本完胜的一战最后为什么会输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夷陵之战东吴损失,夷陵之战对东吴的影响,夷陵之战前蜀国很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伐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备带兵攻打吴国原本可以完成?蜀汉最后为什么会失败?刘备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刘备、关羽、张飞而对于蜀国之所以战败的原因,就要先了解一下蜀国为何发动这场战役。世人都应该知道“桃园三结义”这件事吧,当时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拜后,关系非常好。

  • 曾国藩灭掉太平天国后造反呈递,他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太平天国灭亡过程,太平天国残余势力最后结局,太平天国是哪年灭亡的

    1864年在曾国藩的带领下,太平天国运动至此灭亡。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帝仓皇逃到了热河,此时的他面对两大威胁:一个威胁是来自于英法联军,毕竟他们已经攻进了京城,另一个威胁则是来自于洪秀全,他所创建的太平天国几乎伴随着自己整个当皇

  • 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为何会沦为明朝降臣?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带头打响了反对元朝的第一枪,但是他却毫无诚信可言,虽然最后结局得以“善终”,但却沦为明朝的降臣。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打响反元第一枪方国珍(1319年―1374年5月8日),又名方谷珍 ,是台州黄岩(今浙江路桥)人。他身材高大,面色黝黑,体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