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耶律洪基:缔造了辽史空前绝后的最大冤案

耶律洪基:缔造了辽史空前绝后的最大冤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43 更新时间:2024/1/22 0:39:35

耶律洪基,辽国第八位皇帝,他在位46年,先后宠信萧革、耶律乙辛两大奸臣,不仅导致内乱,还亲手缔造了辽史空前绝后的最大冤狱——萧观音和太子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耶律洪基是辽兴宗的长子,因为嫡长子的显贵身份,他的仕途也如同坐着火箭一样,不断上蹿升。他六岁时便晋封为梁,重熙十一年,封燕王。第二年又总领南北院枢密使事,进封燕赵国王。数年后,他被加封为兵马大元帅,重熙二十四年,这位幸运儿正式继位,历史上被称为辽道宗。

道宗从小性格稳重沉静,一举一动颇有风范。耶律宗真在世时,也不禁对他另眼相看。可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坐上皇帝宝座的他屁股还没坐热,很快就从开始的励精图治,谦虚谨慎,变成一个昏庸无道、宠信奸佞的暴君。原因就在于他身边围绕着以萧革为首的一大群奸佞小人。

萧革仗着皇帝的宠信,在朝中作威作福,把好端端的朝廷搅得乌烟瘴气,就连元老重臣耶律仁先也倍受打压。大臣萧阿剌屡屡向皇帝揭露萧革的罪状,耶律洪基不但不听,反而找了个机会,把萧阿剌活活勒死。

朝政糟糕成这个样子,内部叛乱也就不可避免。耶律洪基的叔父、身为兵马大元帅的耶律重元,对当初没能当上皇帝一直耿耿于怀,他找来奸臣涅鲁古,两人一拍即合。清宁九年七月,洪基外出打猎,耶律重元和涅鲁古认为时机成熟,立即行动。也许皇帝命不该绝,叛乱信息泄露,叛军在官军面前一哄而散,涅鲁古中箭落马而死,耶律重元见大势已去,只好挥剑抹了脖子,大奸臣萧革也因株连被杀。一场叛乱,就这样草草收场。

正所谓按倒葫芦起来瓢。叛乱结束了,一场更大的内乱又蓄势待发。大臣耶律乙辛因平叛有功,被道宗大加封赏。这个人,就是后来整个辽史上最大冤案——萧观音和太子案的始作俑者。咸雍五年,耶律乙辛被封为太师,他在朝中权威至此达到顶峰。耶律乙辛是一个比萧革更加奸邪的人物,在朝廷中,他极尽排除异己、打压忠良之能事,辽国朝政交到这样的人手中,结局可想而知。

在耶律乙辛眼中,有两个人一直是他擅权道路上的最大障碍——皇后萧观音和皇太子耶律濬(jùn)。

萧观音是辽史上有名的才女,不仅生得倾国倾城,才华更名冠一时,尤其精通音律,写得一手好词;而她的儿子耶律濬也是忠勇正直,武全才。耶律乙辛和这对母子早有矛盾,他一直在找机会陷害她们。

机会很快来了。耶律乙辛指使皇后侍者,诬陷皇后与伶人赵惟一私通。为了使道宗相信他的鬼话,耶律乙辛与同伙张孝杰在审案过程中,添油加醋,添枝加叶,对赵惟一和无辜人等严刑拷打,硬是把一桩无中生有的谎言做成板上钉钉的千古冤案。耶律洪基也许是昏了头,居然无视耶律濬跪地哭诉哀求,命令萧观音自杀。可怜一代才女,就这样含恨而死。

除掉了萧观音,耶律乙辛自然不会放过耶律濬。他指使手下向皇帝诬告太子谋反。在耶律乙辛处心积虑、重重设局的手法操纵下,耶律洪基一昏再昏,将太子宫中所有人员全部屠杀,太子也被废为庶人,囚于上京。耶律乙辛再亮屠刀,他派人到上京杀死耶律濬,却向皇帝报告说太子是因病而死。

直到此时,太子的死讯才在道宗早已冰封的心湖中激起一点涟漪,他动了一点恻隐之心,将儿子葬在龙门山。虽然他后来缢杀了耶律乙辛,但大错已经铸成。在审案过程中,他不辨忠奸,听信谗言,残酷血,推波助澜,可以说亲手缔造了这起冤案,他的罪行并不亚于耶律乙辛。

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结局是70岁时病死。回顾他的一生,屡屡被小人左右,成为奸臣弄权误国的帮凶。他残害忠良,滥杀无辜,甚至废杀自己的爱妻爱子,使朝局动荡不安,民心尽失,为辽国的加速灭亡埋下了种子。作为一代君主,他难辞其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正史中三国二十四将中的七勇士分别是谁?关羽能排第几?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也是一个兵荒马乱、人才辈出的年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古来艰难唯一死,生死攸关见本心。很多人平时大话吹得震天响,一旦钢刀架到脖子上,马上两股战战裤子变湿,即使豪横如曹操,在刘协的虎贲军面前,也曾被吓得汗流浃背,这件事还被郑重其事地写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怎么没有杀夏侯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不会忘记“过五关斩六将”这个精彩片段。那她为何不杀夏侯惇?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但是在路途最后,关羽又遭遇了曹营名将夏侯惇,和他陷入了一场厮杀。终于,关羽的好基友张辽带来了曹操的军令:放行关羽。夏侯惇这才收手。关羽得以继续上路。有朋友因此提问:关

  • 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明哲保身的诀窍是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文化与经济高度发达。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但正如波峰之前必有波谷,李唐在盛世、中兴之前也遭受过诸如安史之乱这般的重创。幸而还有郭子兴之流挺身而出,把将倾的王朝重新扶起。不过,这“再造王室,勋高一代” 的郭

  • 敢于直言的谏臣,杨继盛有多值得敬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敢于直言的谏臣,今天咱们要说的是明朝的杨继盛,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杨继盛,字椒山,直隶容城人。本是一届放牛娃,受当时重臣徐阶的赏识。但他的发家史还是靠仇鸾。他向当时的皇帝朱厚熜弹劾了仇鸾,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他的嫉恶如仇,他的正直善良。虽然被仇鸾摆了一道被贬了

  • 为什么说王徽之是个非常不靠谱的人?他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王徽之,字子献,东晋名士、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第五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一直以来,人们给他的标签是:豪门公子,书法大家,不靠谱的名士。在时人眼里,王徽之不热衷仕途,对同僚不敬,交友随缘,生活随性;在世人眼里,他就是一位非常不靠谱的人。但不靠谱的人,有靠谱的才华。短短48

  • 堂堂一朝宰相武元衡为何会遇刺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的曾侄孙武元衡,堂堂宰相,为何会被刺杀而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武元衡出生之时,正值安史之乱,是盛唐的转折点。之后的一小段时间,朝代的风气虽然因为藩镇节度使的存在而稍显颓废,但却远远没有达到令唐朝四分五裂的地步。他很幸运,生在官宦世家,还是武则天的曾侄孙。更加幸运的是,武

  • 历史上真正的康茂才是什么样的?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随后北伐胜利。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朱元璋见大局已定,遂决定大封功臣。朱元璋原准备封赏6公28后,其中,蕲春侯康茂才赫然在列。没想到,在徐达班师回朝的途中,康茂才却病

  • 朱三太子怎么成了清朝八十年来挥之不去的梦魇?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军队攻破北京城的大门,存在了276年的大明王朝宣告灭亡。国破家亡之际,崇祯帝留下了一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遗言,随后在煤山上吊自缢,大明朝最后一位正统皇帝就此陨落。那么朱三太子是谁?为何成了清朝挥之不去的梦魇?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据《明史.诸王传

  • 大唐名将郭子仪是如何对待手下的部将的?有何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郭子仪字子仪,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寿州刺史郭敬之的儿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史书记载,“麾下将吏出镇来辞,王夫人及爱女方临妆,令帨汲水,役之不异仆隶。”汾阳郡王郭子仪的部将前来辞行,当时夫人与女儿若正在梳妆,他就让这些将官们拿手巾、打洗脸水,像对仆人一样役使他们。众所周

  • 历史上赵括的实力有那么弱吗 纸上谈兵一说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括实力,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众所周知赵括经常被用来当作反目典型角色,其实力一直被世人所诟病,真实的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赵括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反面角色的?事实上,赵括的形象在宋代前并没这般槽糕,由于宋代的兵力通常不足强劲,大家期待能出现一位扭转局势的角色,领着众人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