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起和商鞅对秦国的贡献大 两人最后为什么会被秦国父子所杀

白起和商鞅对秦国的贡献大 两人最后为什么会被秦国父子所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128 更新时间:2024/2/6 22:23:54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白起商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作为秦国崛起重要人物的白起和商鞅,他们对秦国的贡献那么大,最后为什么会被秦国父子除掉?他们到底犯了什么错误?

《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被称为《大秦帝国三部曲》,这三部可以说逐步讲述了秦国由弱到强再到霸的过程。

第一部讲到了商鞅变法使秦国改制,为大秦的百年基业打好了基础。第二部说的是张仪以连横破合纵,使各国由抗秦到亲秦,给秦国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这第三部就是讲秦昭王在范睢和白起的辅助下,废太后之权,强秦国之兵,为始皇帝统一再做铺垫。那么既然,三部曲里屡次提到商鞅和白起为秦国做出了伟大贡献,那么到最后为什么秦国的父子俩还要治他们于死地呢?

大家小时候都学过商鞅变法,在这里小编就不多说商鞅变法有什么重要意义了。不过话虽如此,商鞅变法确实使秦国变得富强文明起来,就拿环境来说,秦国原来是飞沙走石,经过商鞅变法,定都咸阳后环境大为改观。其次,老百姓以军功来封爵,更加鼓舞了士气,使大秦的虎狼之气更上一层楼。可是就是这样的功臣,仍然是难逃一起,等到秦惠文王嬴驷继位后,商鞅被车裂而亡。

下面咱们再来看看白起,白起被称为“战神”,一生大战小战从未落败,他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来,攻城大约70多座,歼灭敌军近百万,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为秦国的开疆拓土和繁荣富强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英雄不长命,到最后还是被秦惠文王嬴驷的儿子嬴稷赐死。

那么商鞅和白起的死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

商鞅之死可以说,嬴驷是不情愿的,也是不忍心的,毕竟他为了大秦的秦法立下了不世之功。可是商鞅的秦法触犯了旧世族的地位,砸了他们吃饱等饿的金饭碗,秦惠文王为了平息贵族之怨恨,不得已杀掉商鞅。

而白起之死,可以说是私仇,也可以说是公愤。白起因为长平之战坑杀了约45万赵军,尸骨堆成山,血流组成河,全天下为之震惊,秦国的非人道主义精神被天下所唾骂,出于公愤秦昭王为了堵住天下人的嘴不得不杀掉他。而出于私仇,长平之战后白起和秦国丞相范睢闹掰,范睢名义上怕白起功高震主,实际上是怕将来白起之位在他之上,所以让嬴稷多次催促带病的白起重上战场。而白起多次推脱,最后嬴驷堂而皇之的杀了这个抗命不遵的白起。

总而言之,这两位的死,并不符合历史上固有的惯例,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而是秦家为了收服天下人心,为了一个名声不得已而为之的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永乐朝之后的帝王为何大多寿命不长?哪些原因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仔细翻看大明朝皇帝的生卒年岁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自明成祖之后,明朝的皇帝一个比一个短命,寿命最短的明熹宗朱由校,只活了23岁,明武宗朱

  • 秦国和西戎交战中犯了什么错误 该战争为何持续了数百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国和西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秦国和西戎交战先后持续数百年了,直到消灭最后一支势力,才为秦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交战中秦国都反了什么战略上的失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为什么会打那么长的时间?一、秦国早期的战略失误这段时期大致从秦国立国开始,到秦穆公“遂霸西

  • 隋恭帝杨侑在位仅一年 为何就被迫下台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杨侑是隋朝的皇帝,史称隋恭帝,而且杨侑登基的时候只有十二三岁,还是李渊亲授扶持杨侑登基的。杨侑作为杨广的孙子,是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就因为权利斗争而被迫下台。那么杨侑短暂的一生还经历了什么,杨侑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影视剧中的杨侑隋恭帝杨侑生平简介杨侑是隋朝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

  • 三国被低估的大将徐晃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晃与关羽的关系,三国名将徐晃,大将徐晃被谁一箭射中头额不治身亡

    徐晃简介徐晃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将军,当时和曹仁,张郃等人并成为曹操的几大良将,为魏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建安五年的时候,在官渡的战役里面,徐晃跟着曹操打败了投靠袁绍的刘备,又跟随曹操击败了颜良,之后就被拜封为偏将军。徐晃剧照徐晃这个人很会把政治的斗争和军事结合在一起,当曹操在和袁绍的争斗之中,因为两方

  • 刘邦当皇帝后为何封萧何为开过第一侯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消灭项羽、平定楚地后,诸侯联名上《劝进表》给刘邦,推举他为皇帝。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众诸侯及太尉长安侯卢绾等300多人,恭听了刘邦即帝位的诏书。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席间,觥筹交错,君臣共饮。刘邦显得特别高兴,他说:“你们都说实话,我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项羽又为什么会失去天下?”群臣众

  • 周武王姬发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周武王姬发姬发是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第二个儿子,他的妻子是邑姜,是西周王朝开国君主,他在位期间总共13年。姬发是因为他的兄长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所以才可以当上王。他在当王的期间遵循自己父亲的意志,最终得以消灭商,构建了自己的王朝。姬发成为王以后,并不急着处理朝堂的纷争。而是急迫的寻找人才。姜太公是他一

  •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人物生平事迹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刘邦是沛县人(江苏沛县),在秦朝时曾做过亭长(

  • 薄姬:刘邦众多老婆中少有的能得善终的人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薄姬名字中带着”薄“字,不知情的观众又要猜测,又是一个薄命的红颜。出生于江南水乡的薄姬,偏偏就打破这亘古对女人的宿命怪圈。这个美丽的女子来自风光旖旎的苏州,拥有复杂离奇的身世。薄姬的出身卑微,他的父亲是一位吴国人后与从前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私通,生下薄姬,没多久薄氏便死了。可怜的薄姬,年纪轻轻就失去了

  • 刘邦:如何一步步在乱世立足而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攻占陈(现在河南淮阳)后,建立了“张楚”政权。这时,沛县的县令也想响应来继续掌握沛县的政权,百姓对平时就不太体恤他们的县令很不满,杀了县令后开城门迎进刘邦,又推举他为沛公,领导大家起事。这一年刘邦已经四十八岁。秦的灭亡秦末农民战争中还有一支强

  • 隋炀帝与唐太宗很相似 开拓疆土竟还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学家那里,隋炀帝杨广是一个被贴上亡国暴君的标签、遗臭万年的皇帝;而唐太宗李世民则是一位顶着千古明君的盛名、为历代歌功颂德的皇帝。两人看似遥不可及,但实际上,隋炀帝曾经离成为唐太宗那样的盛世贤主非常近,在文治武功方面,隋炀帝的能力也并不逊于唐太宗。一样英姿飒爽的青年英主隋炀帝年少时就展露出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