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权为何会从蜀汉政权进入曹魏阵营?他的能力如何?

黄权为何会从蜀汉政权进入曹魏阵营?他的能力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32 更新时间:2024/1/19 23:52:40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地方势力无人管辖,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在这样的乱世中,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王侯将相,其中有枭雄,有明主,也有庸碌之辈、三姓家奴。黄权就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虽然他在《三国演义》中的戏份并不多,但在当时他的名号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黄权,字公衡,在投奔刘备门下前,是益州牧刘璋的主簿。刘备取西川的时候,张松等人已经筹划要开城献州了。黄权察觉了这一阴谋,并向刘璋提出不能将刘备请到西川,这样做无疑是引狼入室。刘璋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并将他贬往边疆担任小县县令。

结果自然是明了的,刘备占据了西川,黄权也只得投降了刘备。但刘备重用黄权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庞统在临死前曾交代过刘璋手下有哪些人可用,其中特别强调了黄权。

建安二十年,曹操大举进攻占据汉中的张鲁。张鲁抵挡不住,向巴中地区撤退。黄权分析形势,建议刘备立即进军巴中,这样可以为将来向汉中用兵打下基础。刘备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率军进攻巴中。

但此时张鲁已经投降了曹魏,于是刘备长驱直入,占据巴中,以此作为根据地图谋汉中。很快,万事俱备,刘备率军发动了对曹魏的汉中大战。这一战蜀汉大获全胜,大将黄忠斩杀了曹魏的主将夏侯渊。于是刘备趁机称汉中王,正式建立蜀汉政权。

然而提到黄权,各位读者可能只记得黄权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前的建议。黄权提议让自己率领先锋去探清敌人的虚实,而刘备应当坐镇中军,不能贸然进攻。但刘备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

此时,东吴孙权派大都督陆逊从长江逆流而上,冲破了数道蜀军的防线,将剩余蜀军团团包围。其中就有黄权所部。然而刘备凭借大营修筑的坚实无比,并没有立刻打算突围,而是选择据守。

但陆逊的火烧连营之计很快就打破了刘备的幻想。在冲天大火下,他不得不仓皇逃亡。这一战刘备损失了十余万人马,几乎全军覆没。而黄权则在乱军中和刘备隔断开来。

黄权面对着吴军,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向北突围逃亡曹魏。因为自己在东吴方面属于“匪首”,即使投降也有可能遭到报复。而曹魏此时和蜀汉尚处于和平状态,而且东吴在北面的包围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所以黄权率兵向北冲出重围,径往曹魏而去。

这一战大败,蜀汉一蹶不振,从巅峰跌落。刘备也一病不起,在白帝城养病。这时刘备身边有人建议将黄权的家人逮捕并正法,因为黄权居然投降了曹魏。但对这位“叛徒”,刘备表现得很是仁慈。他反思了整场战役失败的原因,又想起黄权在战役之前给自己提出的建议,发现失败的原因是自己安排不周、指挥失当。

黄权到了曹魏之后,依然得到了重用。因为黄权在汉中之战的表现被曹魏众人看在眼里,他一到曹魏就被任命为镇南将军。设想一下如果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降将来到曹魏,可能就不会受到礼遇。

而且,黄权的为人处世之道极为高明。司马懿曾经开玩笑问他:“蜀汉还有多少你这样的人?”这句话笑里藏刀,而黄权如此回应道:“想不到您这么看重我啊。”这样没有正面回答,但也没有驳司马懿的面子,解除了尴尬。公元239年,黄权升任车骑将军,并获得了开府建牙的权力,这在当时的魏国是首例。

总结:黄权本是刘璋手下的主簿。他文武双全,而且为人处世之道极为高明。刘璋请刘备入西川的时候,黄权极力阻拦,但未被采纳。刘备入主西川,黄权不得不投降刘备。

随后依照黄权的计策,刘备轻松取得汉中大战的胜利,顺势称汉中王。但随后在夷陵之战中,刘备不听黄权的建议贸然出击导致大败。黄权自己也被敌军包围,不得不北上投降魏国。在魏国他同样受到礼遇,最终官至车骑将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白起和商鞅对秦国的贡献大 两人最后为什么会被秦国父子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白起和商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作为秦国崛起重要人物的白起和商鞅,他们对秦国的贡献那么大,最后为什么会被秦国父子除掉?他们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被称为《大秦帝国三部曲》,这三部可以说逐步讲述了秦国由弱到强再到霸的过程。

  • 明朝永乐朝之后的帝王为何大多寿命不长?哪些原因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仔细翻看大明朝皇帝的生卒年岁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自明成祖之后,明朝的皇帝一个比一个短命,寿命最短的明熹宗朱由校,只活了23岁,明武宗朱

  • 秦国和西戎交战中犯了什么错误 该战争为何持续了数百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国和西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秦国和西戎交战先后持续数百年了,直到消灭最后一支势力,才为秦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交战中秦国都反了什么战略上的失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为什么会打那么长的时间?一、秦国早期的战略失误这段时期大致从秦国立国开始,到秦穆公“遂霸西

  • 隋恭帝杨侑在位仅一年 为何就被迫下台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杨侑是隋朝的皇帝,史称隋恭帝,而且杨侑登基的时候只有十二三岁,还是李渊亲授扶持杨侑登基的。杨侑作为杨广的孙子,是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就因为权利斗争而被迫下台。那么杨侑短暂的一生还经历了什么,杨侑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影视剧中的杨侑隋恭帝杨侑生平简介杨侑是隋朝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

  • 三国被低估的大将徐晃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晃与关羽的关系,三国名将徐晃,大将徐晃被谁一箭射中头额不治身亡

    徐晃简介徐晃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将军,当时和曹仁,张郃等人并成为曹操的几大良将,为魏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建安五年的时候,在官渡的战役里面,徐晃跟着曹操打败了投靠袁绍的刘备,又跟随曹操击败了颜良,之后就被拜封为偏将军。徐晃剧照徐晃这个人很会把政治的斗争和军事结合在一起,当曹操在和袁绍的争斗之中,因为两方

  • 刘邦当皇帝后为何封萧何为开过第一侯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消灭项羽、平定楚地后,诸侯联名上《劝进表》给刘邦,推举他为皇帝。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众诸侯及太尉长安侯卢绾等300多人,恭听了刘邦即帝位的诏书。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席间,觥筹交错,君臣共饮。刘邦显得特别高兴,他说:“你们都说实话,我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项羽又为什么会失去天下?”群臣众

  • 周武王姬发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周武王姬发姬发是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第二个儿子,他的妻子是邑姜,是西周王朝开国君主,他在位期间总共13年。姬发是因为他的兄长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所以才可以当上王。他在当王的期间遵循自己父亲的意志,最终得以消灭商,构建了自己的王朝。姬发成为王以后,并不急着处理朝堂的纷争。而是急迫的寻找人才。姜太公是他一

  •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人物生平事迹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刘邦是沛县人(江苏沛县),在秦朝时曾做过亭长(

  • 薄姬:刘邦众多老婆中少有的能得善终的人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薄姬名字中带着”薄“字,不知情的观众又要猜测,又是一个薄命的红颜。出生于江南水乡的薄姬,偏偏就打破这亘古对女人的宿命怪圈。这个美丽的女子来自风光旖旎的苏州,拥有复杂离奇的身世。薄姬的出身卑微,他的父亲是一位吴国人后与从前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私通,生下薄姬,没多久薄氏便死了。可怜的薄姬,年纪轻轻就失去了

  • 刘邦:如何一步步在乱世立足而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攻占陈(现在河南淮阳)后,建立了“张楚”政权。这时,沛县的县令也想响应来继续掌握沛县的政权,百姓对平时就不太体恤他们的县令很不满,杀了县令后开城门迎进刘邦,又推举他为沛公,领导大家起事。这一年刘邦已经四十八岁。秦的灭亡秦末农民战争中还有一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