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建安七子”的最后一位:刘桢是怎么死的?

“建安七子”的最后一位:刘桢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499 更新时间:2024/1/13 12:11:48

刘桢(186―217),东汉名士,也是“建安七子”的最后一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建安年间,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217),刘桢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4卷,《毛诗义问》10卷,皆已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公干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

刘桢五岁能读诗,八岁能诵《论语》、《诗经》,赋文数万字。因其记忆超群,辩论应答敏捷,而被众人称为神童。后受曹操征辟,曾任丞相掾属、平原侯庶子、五官将文学。(《太平御览》卷385卷引《文士传》)

公元197年,因避兵乱,十一岁的刘桢随母兄躲至许昌,在驿馆中结识曹子建。曹植被刘桢的饱学所折服,为进一步深层密交,将其领到丞相府,日夜解文作赋,志同道合,关系日笃。后来他又结识孔融等其他五学子,他们常聚论学问,“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

待其成年之后,刘桢希望际遇明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汉末政治极为腐败黑暗,社会危机深重,统治者镇压黄巾军起义后,各地军阀据地称雄,中国陷入分裂、动乱之中。据有中国北方的曹操,政治较为开明,任人唯才,广揽文学之士。

这使得当时渴望中国统一、怀有济世抱负的有志之士,如山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以及刘桢等,纷纷从四面八方奔赴曹操治下的邺城,一时人才荟萃,形成以曹氏父子为首的文学集团,并由于他们的诗文大多描写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抒发统一、治国的豪情壮志,慷慨多气,悲凉豪壮,从而形成了“建安风骨”,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桢是建安文学集团的重要成员,与曹氏关系密切。在诗文中,他把曹操比做起于丰沛、统一中国的汉高祖刘邦,把曹氏的知遇,比做礼贤下士的信陵君,见《赠五官中郎将四首》。他把统一中国的希望寄托在曹操身上。投曹之初,他被任命为丞相掾属,追随曹操南征北讨,参谋军机。

建安十六年(211年)后,出任平原侯曹植庶子,不久即改任五官中郎将文学,随侍曹丕。

从现存诗文看,他与曹丕关系至为密切,而曹丕兄弟亦视为亲故,诗酒唱酬,交往常不拘形迹。曹丕曾特赠廓落带,以示亲宠,并由此而留下一篇妙文(载《典略》)。然而,刘桢性傲,不拘礼法。一次曹丕宴请诸文学,酒酣忘情,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诸人都匍伏于地,不敢仰视,独刘桢平视不避。曹丕对此并未介意,而曹操听说后,要治以不敬之罪。经过援救,才“减死输作”,罚为苦役,终身未再受到重用。这对刘桢自然是一次极为沉重的打击,在《赠徐干》一诗中流露出他的痛苦心情。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北方瘟疫流行,刘桢染病去世。曹丕为此极为悲惋,为他整理遗文,作出评价,并追思往日“行则连舆,止则接席”“酒酣耳热,仰而赋诗”的亲密交往,不胜痛悼(见《与吴质书》)。

他一生中的的著述包括《毛诗义词》十卷,文集四卷。后人集有《刘公干集》传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和陈宫之间有什么样的误会 两人关系为什么由好变坏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陈宫和曹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陈宫和曹操原本不是一对好友吗?陈宫和曹操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两人关系为什么由好变坏?两人关系为何那么僵?两人之间有什么误会存在第一、先说曹操和陈宫是怎么认识的?早年曹操刺杀董卓,结果没有成功,曹操于是借着试马之际,逃出了洛阳。董卓发现曹

  • 被曹丕视为眼中钉的丁仪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丁仪(?一220年),他与曹植交好,却被曹丕视为眼中钉,最后结局如何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操听闻丁仪很有才学,虽然还没有亲眼见到丁仪,就打算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丁仪,曹操在做决定前,还特意咨询了时任五官中郎将曹丕的意见。曹丕指出,女方嫁人都会比较在意男人的长相,丁仪此人眼睛有些

  • 霍去病为什么会英年早逝 霍去病的死是不是另有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霍去病之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霍去病年纪轻轻就是汉朝大将军了,霍去病为什么在20岁就去世了?霍去病的死因是什么?霍去病的死和什么有关?里边是不是另有隐情?霍去病作为当时大功臣,拥有随意进出宫廷的权力,而且当时的卫子夫是霍去病的姨妈,大将军卫青也是霍去病的舅舅,所以霍

  • 十年帝师,五年宰相,熊赐履最终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熊赐履一生之中在政治上最为活跃、对清朝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时期,是在康熙初年。在康熙帝清除鳌拜集团后的数年中,熊赐履逐渐成为影响清朝政治的重要人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清朝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十一月十五,月圆之夜,康熙帝召自己的老师熊赐履入宫,向他请教了一

  • 百里奚对秦国的霸王之路有何助力?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百里奚(约前725—公元前621年),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号五羖大夫,春秋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北)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春秋时期,晋国爆发一场内乱,曲沃小宗取代翼城大宗,史称“曲沃代翼”,曲沃系统的第一位君主是晋武公。小宗谋夺大宗之位,在

  • 中山靖王刘胜的背景到底有多强大 刘备为什么不蹭大汉皇帝的名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自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朝皇帝那么多,刘备自称时为何之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刘备为什么不蹭其他大汉皇族的名气?难道说中山靖王刘胜名声比皇帝还要好用吗?对于刘备的自称,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怀疑。那刘备为何不蹭其他大汉皇族的名气,非要蹭中山靖王的名气呢?这还要从中山靖

  • 赵云之所以受到后世的认可与喜爱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五虎将是蜀汉将领中被人熟知也是最受人喜欢的将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关张马黄赵合为一传,而且仅排在诸葛亮传之后,列于蜀汉各文臣武将之首。在这五人中,关羽、张飞被称为“熊虎之将”,赵云被称为“虎威将军”,马超“与翼德并驱争先”,黄忠“勇毅冠三军”

  • 历史浅谈:郦道元和他的成名作《水经注》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水经注原文,水经注三峡原文及翻译,郦道元水经注的文学价值

    提到郦道元,我们就会想到他的《水经注》,《水经注》究竟写了什么,把郦道元的历史地位推的这么高?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郦道元的《水经注》一书相传是给汉代桑钦的《水经》做了若干大的补充的而一部书。但经过清代学者和现代研究表明无论汉代桑钦著作还是晋代郭璞著作都是错误的。大致是三国时期的

  • 有雄豪志,有狼顾相足够说明司马懿有猫腻,曹操为何没有留一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曹操是一代英雄,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他唯才是举、知人善任但也生性多疑、狠毒残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然而,在已经觉察到司马懿“有雄豪志,有狼顾相”,甚至已经明确告知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的情况下,为何仍然没能防住司马懿这只

  • 吴均:南朝著名文学家,他有哪些代表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这首《山中杂诗》的作者是南朝文学家吴均。今天,就介绍下吴均和他的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虽然他是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工诗文,风格清拔古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