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帝尧是什么身份?他继位之后都有哪些功绩?

历史上帝尧是什么身份?他继位之后都有哪些功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039 更新时间:2023/12/13 2:42:38

,又称唐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 帝喾之子,祁姓,名放勋,原封于唐,故称陶唐氏。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根据古史记载,帝尧是帝喾之子,母亲是陈锋氏,大约在13岁时“受封于陶,改国于唐”,帝喾将帝位传给了长子挚,但帝挚继位后没干出什么成绩,于是帝尧即位,做出了一系列惊人成就,成为后人敬仰的五帝之一。

五帝之中,相比其他四位帝王,帝尧更显才智出众,他的时代各种发明创造不断涌现,让人不由得非常好奇帝尧之前的人生经历,但在帝尧即位之前,古史没有记载他做了什么。随着甲骨文不断被解读,尤其是“尧”字被解读出来,帝尧的另一身份呼之欲出。

01

根据古史记载,帝尧本姓伊祁,本名放勋,13岁时“受封于陶”,后来“改国于唐”,因此后来人们又称他为陶唐氏。

中国的姓氏最大来源之一,就是通过封地而来,比如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赵氏,本是商朝嬴氏之人,与秦国嬴氏是兄弟,但投奔周朝之后被封于赵地,因此才有了后来的赵氏,还比如战国韩国之韩氏,本来出自晋国公族,姓姬,但因为封在韩地,所以改称为韩氏。帝尧之尧,与本来姓名、封地都毫无关系,那么尧这个称呼从何而来?

按照中国人对地名的命名原则,往往都会与地理、特产密切相连,比如汉阳(汉水之北)、江阴(长江之南)、盐城(产盐重地)等,帝喾封帝尧于陶地,以陶字意思来看,陶地的制陶业应该非常发达,那么帝尧登基之前与制陶业是否有关?

四千年前的历史,如今已经难以溯源,但由于中国文字的特性,往往保留着时代的基因、隐含着历史的真相,因此透过尧字的最初字形,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揭开帝尧的身世。迄今,甲骨文中的尧字,是得到最为普遍认可的最初字形。

02

甲骨文中的尧字(见下图),是一个蹲着的人,上面有两个土圈。

之所以判断上面两个不规则圆形代表土丘,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甲骨文中的土字,就是这种圆形,但土字只有一个,尧字上有两个圆圈,二是尧的繁体字写作“堯”,上面有三个土叠加,说明古人也判断是土丘。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尧,高也。从垚在兀上,高远也。”这种解释非常符合帝尧的身份,站在高台或土丘上发号施令之人,身份自然贵不可言。

不过,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联系到窑、陶(古音yao,通窑)、烧、浇等字,为何尧与窑、陶同音,为何烧、浇都有尧字旁,因此尧字的字形应该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制陶所建造的高出地面的土窑。

03

窑字古今变化不大,上部是穴下部是缶( fǒu),本义是烧砖瓦陶瓷器的灶。

陶字古今变化不小,通“窑”古音为yao,右部古今没什么变化,但起先陶字没有左边的耳朵旁,后来增加了耳朵旁。准确地说不叫耳朵旁,而是增加“阜”字旁,意思是制陶时从土山上取土之义,后来文字演化过程中变成了耳朵旁。《说文解字》中解释是“陶,从阜,陶声,阜,土山”,唐代《一切经音义》中解释是“陶,烧瓦器土室也。”

需要说明的是,甲骨文中的“阜”字,像阶梯或像阶梯那样有起伏的山,而且是三座土丘垒在一起或挨在一起,后来演变为“山丘”之意,因此阜字本义是拾阶而上的土丘。

甲骨文卜辞中的唐字(见上图),是商汤的专有名称,后人将之引申为大音、大话、洪亮堂堂之音、大空话等,但甲骨文中的唐字极为神秘,至今也没人解读出本义。不过,联系到糖、塘等读音,唐字本义可能是打水,下面的口子代表池塘,上面部分或代表水草或代表取水工具之类。

由于唐是商汤专名,而甲骨文之前应该还有文字,因此甲骨文中的唐字应该不是最初的字形,属于经过演化过的文字,具体指什么已经难以辨别。但如果代表打水,就与制陶之意相匹配了。窑、陶读音相同,代表的都是烧陶土室,而在烧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因此根据唐字字形来看也有可能是指打水。

也就是说,帝尧封地陶的制陶业非常发达,国号唐也可能与制陶息息相关,因此尧字本义可能就不是代表高了,而是从土窑引申为制陶。正因如此,烧、浇等字才都有尧字旁,因此烧火与浇水都是制陶过程中的必要工序,随着古人认知提升,以及用以避免与陶或窑重复的尧字出现,和帝尧名气越来越大,于是在尧字左边添加火与水用以表达这两个行为。

04

1978年,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距离平阳(今临汾)仅十余公里的地方,考古专家挖出一座上古遗址,就是大名鼎鼎的“陶寺遗址”,被学者认为是“帝尧故都”,以及“最初的中国”。陶寺遗址中出土了众多文物,其中之一就与陶器有关。

中国上古有三种制陶技术,即“贴敷模制法”或“泥片贴筑法”、“泥条盘筑法”、“轮制成型法”,其中轮制成型法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使造出的陶器具有器形规整、胎薄而习的特点,陶寺遗址的制陶技术就属于“轮制成型法”。

考古发现,陶寺遗址的陶窑,结构更加完善,密封性更好,窑内温度可以提高到1000℃左右,因此可以烧出灰陶和磨光黑陶,保证了陶器的质地和色泽,以及可以烧制出器型更多更丰富的陶器,比如广泛使用袋足、圈足、三足、耳和手柄等附件,更增加了陶器的实用性。

与此同时,陶寺遗址中的陶器样式繁多,鼎、釜、鬲等的炊具,盒、罐、瓮等的藏储器,碗、钵、盘、簋等的食器,盔、觚、杯等的饮器。甚至,还出现了胎壁很薄、磨制光亮、镂刻花纹的蛋壳黑陶等,犹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从陶氏遗址令人震惊的陶器来看,尧之本义应该与制陶息息相关才符合逻辑。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大致还原帝尧的历史:帝喾的领地中有一个制陶中心,由于可能比较喜欢放勋,于是就将他封于陶地,放勋成为陶地首领之后,或许积极参与改进制陶业,或许只是单纯的领导,最终推动了陶地制陶业的发展,让其成为了真正的天下闻名的陶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避免与陶、窑重复造成认知混乱,于是以制陶形象造出了一个“尧”字代表自己或部落,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闻名于世。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制陶不算什么,但在四千年前,帝尧的陶地可能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之一,在金属器具极度稀缺的时代,陶器是人们祭祀、日常等的主要用具,随着陶地的陶器流传,帝尧之名也广为人知,成为后世敬仰的五帝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备称帝汉献帝被送到面前 刘备又该怎么面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如果统一汉献帝会怎么样,汉献帝为什么让位,汉献帝禅位

    还不了解:刘备称帝和汉献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称帝后,如果汉献帝被送到蜀汉的话,刘备又会怎么样?刘备会让位给汉献帝吗?这确实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刘备一直打着框复汉室的旗号,而汉献帝是名正言顺的汉天子。假如刘备称帝后曹丕把汉献帝送到蜀国,那刘备一定会头疼

  • 刘备为何要登基称帝?为了权力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于洛阳,儿子曹丕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在此之后,曹丕笼络和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同时打击排除异己势力,他任命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并封夏侯惇为大将军,同时他让夏侯尚、徐晃与蜀将

  • 王莽篡位被杀之后 其头颅为什么会被东汉视作珍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莽的头颅藏着什么秘密,王莽头颅下落,王莽头颅复原图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莽的头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莽篡汉大逆不道,王莽死后东汉皇室为何将其头颅珍藏是为国宝这般?这里边有什么故事吗?对于汉朝皇室来说,王莽绝对是不友好的存在。王莽建立的新朝将汉朝一分为二,这正暗合了刘邦斩白蛇起义的典故,让人颇感有宿命的味道。但是宿命归宿命,在汉室宗亲

  • 汉献帝傀儡的命运是注定的吗 有没有人可以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只有刘秀能复国,汉献帝为什么那么无能,汉献帝唯一翻盘机会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献帝命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汉献帝生下来的命运就是注定的吗?汉献帝能不能改变傀儡的命运?有人可以改变吗?自古以来,皇帝都是九五之尊,高高在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也正是因为如此,成百上千的人都为了皇帝的宝座前仆后继,舍生忘死,觊觎不已,成功的人自然

  • 袁绍作为北方最大的诸侯,最有实力统一北方 最后为什么是曹操成功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北伐可能成功吗,诸葛亮北伐为什么失败,袁术和袁绍的关系

    还不了解:曹操和袁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末诸侯那么多,当初北方最大的诸侯是袁绍,最后一统北方的人为何是曹操?曹操是怎么做到的?那么多的诸侯,为何是曹操一统北方?而不是最强的袁绍呢?其实曹操比袁绍多做了两件事,一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二是持续广纳人才。一方面

  • 汉献帝手里有实权的话 刘备会不会听命于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献帝刘协谁演的,汉献帝有多少权力,汉献帝有实权

    对刘备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曹操还政给汉献帝的话,以汉献帝的实力,刘备会不会命于汉献帝?汉末乱世兵祸不断,汉献帝也落泊到朝不保夕,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成为问题!此时,曹操为了自己政治目的挺身而出,将汉献帝迎回了许都,并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此汉献帝也

  • 曹操后期的实力那么大 曹操为什么始终没有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植为什么不能当皇帝,曹丕如果不称帝,曹丕有没有称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曹操后期的实力那么大,距离称帝之后一步之遥,曹操为什么始终没有称帝?一、曹操的生平(1)成名前的经历曹操的身份放在现在可以说得上是一位富二代,他出生于官宦之家,据史书记载,他是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的

  • 在晋灭吴之战时王浑有何贡献?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晋司马家被谁灭族的,勾践灭吴后做了什么,吴宫教战反映了孙子的什么军事思想

    公元280年正月,晋朝出兵;公元280年3月15日,晋军兵临吴都建业,孙皓投降,仅三个月的时间便实现了南北一统、结束三国时代。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人。魏晋时期名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儿子。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王浑曾任大将

  • 曹操最小的儿子叫曹干 他为什么会叫曹丕做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睿是曹丕亲生的吗,曹丕儿子有几个,曹丕是谁的儿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丕和曹操的儿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操的儿子为什么会管曹丕叫爹?两人不是兄弟关系吗?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存在?曹操儿子的基本情况曹操最早的配偶是刘夫人,不了解是妻还是妾,但她为曹操生下了长子曹昂。刘夫人死得早,曹昂就有曹操的原配丁夫人抚养长大,感情很深。惋惜的是,在宛

  • 曹丕上位之后 曹丕会念手足之情放过曹植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植为何没有继承,手足之情可以形容姐妹吗,曹丕和曹植的下场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植和曹丕,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曹丕和曹植有过王位之争,最后却是曹丕上位,曹植的后半生生活是什么样的?曹丕有没有放过他?权利斗争是残酷无情的,曹植在争夺储嗣的斗争中失败,虽然没有被曹丕杀掉,但曹丕和曹叡父子俩可将他折腾得不轻。曹操一生有二十五个儿子,但被曹操认为是储嗣候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