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三国众多谋士之中,有哪些人的实力能排进前十?

在三国众多谋士之中,有哪些人的实力能排进前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843 更新时间:2023/12/7 19:27:28

三国时期是一个相当动荡的时期,其中文臣武将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而那个时代的谋士,可以用智谋夺取一座城池也可以用智谋夺取天下。“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那么,在三国众多谋士之中,如果要选出能力最为出众的十位,都有哪些人会上榜呢?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以出生年月为序】

1、沮授(?—200年)。沮授少有大志、长于谋略,早在汉灵帝时便已入仕,曾为韩馥别驾,袁绍夺取冀州后,沮授归入袁绍麾下,并为袁绍谋划了此后的发展蓝图。汉献帝重返洛阳之时,沮授便建议袁绍应该将天子迎至邺城,“挟天子而令诸侯”,但袁绍却在淳于琼等人建议下,并未采纳此建议,结果最终被曹操得手。毫无疑问,沮授的才能是极为出众的,可惜跟了袁绍这么一位主公,击败公孙瓒后,沮授建议缓两年在攻打曹操,袁绍没有采纳;沮授劝袁绍不要分立儿子,以免内部生乱,袁绍还是不听;“官渡之战”中,沮授又劝袁绍不要让颜良、文丑独自领兵,袁绍还是没听……“官渡之战”后,沮授被俘后宁死不降,曹操因与其有旧而对其善待,但后来沮授却又密谋返回袁绍阵营,结果最终事败被杀。

2、程昱(141年—220年)。早在黄巾起义时期,程昱便曾率领东阿民众抗击黄巾军,但之后便隐居不出,多次应召不出,事实上程昱一直在寻找值得辅佐之人,因此当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辟召他时,程昱一口便答应了下来。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与其他单纯谋士不同的是,程昱颇有军事才能,曾多次带兵协助曹操。曹操虽然生性多疑,但对程昱却始终信任有加,即使有人诬告程昱谋反,曹操也从未疑心。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程昱被拜为卫尉,进封安乡侯,不久后程昱病逝,享年八十岁,也算是绝对的善终了。

3、贾诩(147年—223年)。贾诩年少时便被名士阎忠评价有“(张)良、(陈平)平之奇”,后经举孝廉入仕,董卓入京操持朝政时,贾诩也曾于其麾下效力。董卓死后,贾诩又先后依附李傕郭汜、段煨、张绣,并在曹操南下攻打张绣之时,两次献计助张绣击败曹操。“官渡之战”前夕,面对袁绍的招揽,贾诩为张绣分析形势后,劝其转投曹操,并于“官渡之战”中助曹操击败袁绍。“赤壁之战”前,贾诩又劝曹操暂缓南下,但却并未被采纳。曹操战略重心转向西北后,又是贾诩献计离间马超、韩遂,从而谋取关中。曹操晚年,在储君之争中,贾诩又助曹丕夺取世子之位,因而在曹丕称帝后仍然得以重用,位列三公。黄初四年(223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六岁,在那个年代,贾诩绝对算得上是高寿了。

4、荀攸(157年—214年)。荀攸虽然比荀彧年长,但却是荀彧的侄子,早在何进掌权时便曾任黄门侍郎,后在董卓入京时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董卓被杀后弃官回家。曹操封印天子入许都后,荀攸投入曹操麾下。在此后随曹操的东征西讨中,荀攸屡献奇谋,“官渡之战”中,正是荀彧献计使得曹操得以先后斩杀颜良、文丑,而当双方于官渡对峙之时,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并力劝曹操采纳许攸之计奔袭乌巢,又说服曹洪接纳了张郃、高览,为官渡之战的胜利立下大功。可惜的是,被称为曹操“谋主”的荀攸,在帮助曹操平定北方后,最终病逝于建安十九年(214年)伐吴途中,终年五十七岁。

5、荀彧(163年—212年)。出身颍川豪门的荀彧,年少时便被南阳名士何颙评价有“王佐之才”,后经举孝廉入仕,董卓入京掌控朝政后,荀彧弃官归乡。荀彧也曾成为袁绍的座上宾,但因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而最终于初平二年(191年)转投曹操,曹操大喜之下称其为“吾之子房也”。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获其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上,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制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上,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可惜的是,荀彧始终是忠于汉室的,当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时,荀彧明确表示反对,但却并未能阻止曹操,结果最终死于寿春(另说被迫服毒自尽),终年五十岁。

6、郭嘉(170年—207年)。郭嘉年少时因避乱世隐居而并不出名,后曾投效袁绍,在发现袁绍并非理想辅佐对象后,便又离开袁绍赋闲六年,后经荀彧推荐转投曹操。可以说,在曹操平定北方的大业中,郭嘉绝对算得上是首功之臣,曹操担心不敌袁绍,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说;曹操出兵攻打吕布,郭嘉献计水淹下邳;曹操征讨徐州刘备,诸将担心袁绍趁机偷袭,郭嘉说服曹操出兵;“官渡之战”时,有传言说孙策将偷袭曹操后方,郭嘉则认为江东人心不稳,不会轻易出兵(预言孙策被杀估计可能是巧合),坚定了曹操与袁绍决战的决心,击败袁绍之后,又是郭嘉献上以退为进之计,建议先撤军让袁绍的两个儿子内斗。建安十二年(207年),当曹操打算出兵乌丸而又担心刘备偷袭后方时,郭嘉则认为刘表会给刘备拖后腿,从而坚定了曹操北伐决心,然而郭嘉却在这次远征中,病逝于途中,年仅三十七岁。

7、鲁肃(172年—217年)。与东吴的张昭、周瑜、陆逊等重臣比起来,鲁肃的名声似乎并不响亮,但却算得上是东吴真正意义上的谋士了。鲁肃出身士族,东汉末年社会急剧动荡,鲁肃便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并因仗义疏财而深得乡人敬慕,后因赠予周瑜粮草而与之结为好友。孙策去世之后,鲁肃于建安五年(200年)在周瑜的劝说下,投入孙权麾下。“赤壁之战”前,面对虎视眈眈的曹操,孙权部下大多主降,唯有鲁肃和周瑜主战。周瑜去世之后,正是在鲁肃的建议下,孙权将南郡江陵地区借给刘备,从而将刘备推到了对抗曹操的前沿,使东吴腾出手来攻占了交州。虽然孙刘联盟后期因荆州归属而岌岌可危,但鲁肃却始终在尽力维护,也正因此,当鲁肃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病逝后,不仅孙权亲为举办丧事,就连诸葛亮也为其举哀。

8、法正(176年—220年)。法正本为刘璋部下,但却始终难受重用,后经张松推荐,奉命出使刘备,法正见刘备后,认为对方才是值得辅佐的明主,于是返回益州后,便与张松密谋奉刘备为主。刘炳夺取益州时,法正可以说出力甚巨,不仅劝说刘璋投降,而且为刘备拉拢益州士族,安定益州统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此后,法正又随刘备出兵汉中,献计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法正因善奇谋而深受刘邦重用,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可惜的是,法正最终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早早去世,终年四十四岁。

9、庞统(179年—214年)。能够与诸葛亮并称为“卧龙凤雏”,庞统的能力自然也不容小觑,不仅曾被司马徽认可,且被襄阳庞德公给予高度评价。“赤壁之战”后,刘备领荆州牧期间,庞统投入刘备麾下。庞统最为出彩的计谋,便是刘备攻取益州之时,庞统提出的“平蜀三策”了,可惜的是,还没等庞统大展身手,便在攻打雒城的战役中,因被飞箭射中而死,年仅三十五岁。

10、诸葛亮(181年—234年)。毫无疑问,诸葛亮绝对是三国谋士的代表人物。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至荆州,诸葛玄去世后便隐居于隆中,刘备驻兵新野期间,因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并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曹操南下,诸葛亮助刘备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并趁机南下夺取荆南四郡,三国鼎立之势遂逐渐形成,后又助刘备夺取益州,继而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可以说,刘备蜀汉集团的建立,离不开诸葛亮的鼎力帮助。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又辅佐后主刘禅,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为求发展而先后五次北伐中原,然始终难有成效,最终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三岁。

三国时期人才众多,以上十位仅是个人认为的十大谋士,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探讨。至于司马懿、周瑜、陆逊、吕蒙等人,个人认为并不算是纯粹的谋士,归入统帅更为合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孙策的后代都是哪些人?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陆逊后代,孙权的后代怎么样了,孙权后代结局

    孙策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兴平二年(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东渡长江,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大败刘繇。建安元年(

  • 历史上帝尧是什么身份?他继位之后都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尧在位时期的贡献,上帝需要知道猎人身份吗,上帝是否真的存在

    尧,又称唐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 帝喾之子,祁姓,名放勋,原封于唐,故称陶唐氏。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根据古史记载,帝尧是帝喾之子,母亲是陈锋氏,大约在13岁时“受封于陶,改国于唐”,帝喾将帝位传给了长子挚,但帝挚继位后没干出什么成绩,于是帝尧即位,做出了一系列惊

  • 刘备称帝汉献帝被送到面前 刘备又该怎么面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如果统一汉献帝会怎么样,汉献帝为什么让位,汉献帝禅位

    还不了解:刘备称帝和汉献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称帝后,如果汉献帝被送到蜀汉的话,刘备又会怎么样?刘备会让位给汉献帝吗?这确实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刘备一直打着框复汉室的旗号,而汉献帝是名正言顺的汉天子。假如刘备称帝后曹丕把汉献帝送到蜀国,那刘备一定会头疼

  • 刘备为何要登基称帝?为了权力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于洛阳,儿子曹丕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在此之后,曹丕笼络和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同时打击排除异己势力,他任命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并封夏侯惇为大将军,同时他让夏侯尚、徐晃与蜀将

  • 王莽篡位被杀之后 其头颅为什么会被东汉视作珍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莽的头颅藏着什么秘密,王莽头颅下落,王莽头颅复原图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莽的头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莽篡汉大逆不道,王莽死后东汉皇室为何将其头颅珍藏是为国宝这般?这里边有什么故事吗?对于汉朝皇室来说,王莽绝对是不友好的存在。王莽建立的新朝将汉朝一分为二,这正暗合了刘邦斩白蛇起义的典故,让人颇感有宿命的味道。但是宿命归宿命,在汉室宗亲

  • 汉献帝傀儡的命运是注定的吗 有没有人可以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只有刘秀能复国,汉献帝为什么那么无能,汉献帝唯一翻盘机会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献帝命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汉献帝生下来的命运就是注定的吗?汉献帝能不能改变傀儡的命运?有人可以改变吗?自古以来,皇帝都是九五之尊,高高在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也正是因为如此,成百上千的人都为了皇帝的宝座前仆后继,舍生忘死,觊觎不已,成功的人自然

  • 袁绍作为北方最大的诸侯,最有实力统一北方 最后为什么是曹操成功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北伐可能成功吗,诸葛亮北伐为什么失败,袁术和袁绍的关系

    还不了解:曹操和袁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末诸侯那么多,当初北方最大的诸侯是袁绍,最后一统北方的人为何是曹操?曹操是怎么做到的?那么多的诸侯,为何是曹操一统北方?而不是最强的袁绍呢?其实曹操比袁绍多做了两件事,一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二是持续广纳人才。一方面

  • 汉献帝手里有实权的话 刘备会不会听命于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献帝刘协谁演的,汉献帝有多少权力,汉献帝有实权

    对刘备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曹操还政给汉献帝的话,以汉献帝的实力,刘备会不会命于汉献帝?汉末乱世兵祸不断,汉献帝也落泊到朝不保夕,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成为问题!此时,曹操为了自己政治目的挺身而出,将汉献帝迎回了许都,并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此汉献帝也

  • 曹操后期的实力那么大 曹操为什么始终没有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植为什么不能当皇帝,曹丕如果不称帝,曹丕有没有称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曹操后期的实力那么大,距离称帝之后一步之遥,曹操为什么始终没有称帝?一、曹操的生平(1)成名前的经历曹操的身份放在现在可以说得上是一位富二代,他出生于官宦之家,据史书记载,他是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的

  • 在晋灭吴之战时王浑有何贡献?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晋司马家被谁灭族的,勾践灭吴后做了什么,吴宫教战反映了孙子的什么军事思想

    公元280年正月,晋朝出兵;公元280年3月15日,晋军兵临吴都建业,孙皓投降,仅三个月的时间便实现了南北一统、结束三国时代。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人。魏晋时期名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儿子。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王浑曾任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