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战国时期那些奇女子:看女子如何掌权治天下

揭秘战国时期那些奇女子:看女子如何掌权治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155 更新时间:2024/2/12 1:40:33

一般认为,刘邦的老婆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际上的女皇帝,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来说,这没有错。不过,要是说起女人在一个独立的国度里执掌政权,却是在她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并且还不是一位,而是同时出现了两位,这就是赵国的赵太后和齐国的君王后

秦统一中国以前这段历史被称之为战国,顾名思义,这段时间战火不息,纷争不断,几乎每一年都在打仗。因为历史的原因,这时候的女人是不上战场的。从春秋到战国,打仗可以获得金钱、土地和爵位,为家族和个人带来最大的利益。又因为打仗的都是男人的事情,因而从士民到大夫,再从诸侯到天子,获取这些利益的是男子,相应的,掌握家国直至天下权力的也都是男子。由于长期处在战争环境当中,一旦战争失败就会失去财产利益甚至整个国家,所以这家国王位的继承者一般都是成年男子。这既是父系社会男权主义的观念使然,也是战争环境自身需求的必然选择。但社会从来都不会是以一种面孔出现在人们面前的,赵国和齐国就有了这种例外。

公元前266年,赵国的惠文王赵何死了,由于新即位的孝成王赵丹太小,国家实际上是由王太后执掌,这就是那个有名的赵太后。赵太后掌权,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史记·赵世家》记载的是:赵王刚刚即位,太后掌权。《战国策》中那篇有名的篇章《触龙说赵太后》说的是“太后新用事”,都说明她就是赵国实际上的女王。

孝成王元年(前265),秦国趁机攻打赵国,很快就攻下了三座城池。赵太后请求齐国出兵相救,齐王提出了一个条件,必须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赵太后舍不得,大臣们极力劝阻不听,这就发生了那个有名的“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这个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在此不用赘述。尽管赵太后在开始的时候表现的有点儿蛮不讲理,但触龙说透了道理,说服的方法正确,赵太后还是让小儿子去了齐国,齐国也终于出兵。

赵太后执政时间很短,两年,但是她却非常懂得治国理政之道。

齐国有使者来访,书信还没有打开,赵太后就问:“今年的收成好吧?百姓安居乐业吧?你们的大王身体好吧?”齐国使者很不高兴,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大王状况却打听年成、百姓,这有点儿先卑后尊吧?”赵太后回答说:“话不能这样说,如果年成不好,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大王又怎能南面称王?岂有舍本逐末的道理?”这和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论如出一辙。这是一种“民本”思想,就是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用。

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段,齐国出了一个君王后。

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秦楚韩魏赵五国,以乐毅为大将讨伐齐国。联军在济水以西打败了齐国的军队以后,乐毅又率领燕国的军队攻入齐国都城临淄,齐闵王仓皇出逃,最后来到齐国的边城莒城(今山东省莒县)。这时候,楚国以援助齐国为名,大将淖齿到了莒城,结果把齐闵王杀了,和燕国一起瓜分了齐国的土地。

齐闵王遇害以后,他的儿子法章隐姓埋名到了太史敫家里当了一名佣人。太史家有个女儿,她觉得法章这个人相貌不凡,并不像是一个平常之人,就和他私定终身。后来,齐国人找到了这个法章并把他立为齐王,这就是齐襄王。齐襄王即位以后,立了这个女子为王后,人们称之为君王后。君王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田建,公元前265年,齐襄王去世,田建即位,因为齐国是在他的时候被秦国灭亡,所以称之为齐王建。

齐王建即位初期,实际上是他母后掌权。《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是这样说的,“君王后有贤德,侍奉秦国比较谨慎,与诸侯相交往有信用……因此齐王建在位四十多年没有遭受战火。”这段话足以证明,当国王的是儿子田建,掌权的却是母亲君王后。否则,一个王太后又怎能和诸侯相来往?另外,这个君王后应该是从丈夫法章的时候就参与了国政,否则,为什么要称他为君王后?古代的女子一般都没有名字,不用说是太史家的女儿,就是国王家的大女儿也没有。所以,我们看到大多是以夫姓加母姓称呼,如文姜、夏姬,要么就是国夫人国后,如蔡侯夫人,赵太后等等,称呼太史家女为君王后,说明这个女子既是个王后,又是一个国君。

有两件事情能说明齐国是由君王后掌权。

秦王曾经派使臣到齐国给君王后一副玉连环,说:“齐国人都很聪明,但是,你们能解开这个玉连环吗?”君王后把玉连环拿给群臣看,群臣没有人知道如何解开。君王后拿起一把锤子把它敲破,告诉秦国的使者说:“已经解开了。”

在这儿,国家间的对应关系是秦王和君王后,国家内部的对应关系是君王后和群臣。

还有一个事情说到君王后。

田王建十六年(前249),君王后病危,临终前她告诉儿子,群臣中某某人可以任用。儿子田建说:“请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君王后说:“好。”于是,田王建就去取笔和木简。可是,等到儿子回来以后,她却说:“忘了。”这和前任君王给后继君王交代后事没有丝毫的区别。

其实,这种解释本身就有点儿多余,只不过为了行文方面和赵太后有个照应罢了。

上面两件事情还说明君王后聪明、柔中有刚和明智超脱。

第一件事情。玉连环是雕琢在一起的,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玉件,秦王明着说齐国人聪明,如果你真的想去解开它,那可实在是太笨了。要想解开这个玉连环,只有将它砸碎。这就是秦王暗含着的意思,齐国敢和秦国叫板吗?君王后的回答是,敢。不是说君王后“侍奉秦国很谨慎”吗?自从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以后,六国已经形不成合纵抗秦的关系,各国都在忙着自保,齐国和秦国中间隔着韩赵魏,不可能直接和秦国对抗,更没有必要出头替他国和秦国为敌。所以君王后小心谨慎地对待秦国,使百姓免遭战乱之苦,对齐国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是,秦国如果敢直接进攻齐国,齐国也绝对不会束手就擒,这就是君王后敢砸碎玉连环给秦王的答复。秦灭六国,齐国是最后一个,这当中应该与君王后有很大的关系。

从君王后执政这段时间到齐国亡国,齐国经历的战乱较轻,所以齐国才会成天下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正因为如此,刘邦才把他的庶长子刘肥封在这儿为齐王。刘邦在封功臣的时候,因为张良功劳大,又是自己最为信任的人,所以要张良在齐地自择三万户。当时人口稀疏,只有齐地人员最为稠密。不能不说这种状况与那段时间的战乱较轻有很大关系。

第二件事情。君王后还是一个明智超脱的人,她告诉儿子何人可用,是一个先代“君王”、一个母亲应有的嘱托,至于儿子用还是不用,儿子自有自己的判断和标准,说出来是母亲的责任,使用谁却是儿子的权力。如果真要是写下来,等于是给了儿子难为,万一这人不好用怎么办?要知道,人是会变的。所以,明智的君王后做了最为明智的一件事,忘了!儿子总要独立走自己的路,干自己的事儿,该放手时则放手,谁人会有君王后这般超脱?!

整个先秦时期,我们看到的都是男人在纵横捭阖,女人要么是“红颜祸水”,要么只是为了生育而嫁人,像这样执掌国柄的女子双子星座真是难得。而她们都为各自的国家做出了贡献,更是令人钦佩和感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西门庆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西门庆是好人还是坏人,西门庆是什么角色,西门大官人是什么意思

    导读:水浒传中,除了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之外,将剩下的正常人按照职业来划分,大约可以分成:士农工商,这四种。士农工商,国之四民。古代所谓四民,粗略的讲,就是指大学士、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在水浒传中,士,农,工这三种职业还算比较常见。商,就有点少见了。西门庆就是水浒传中比较知名的商人。《水浒传》第二

  • 对比出差距:项羽与刘邦在《史记》中的直接较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邦项羽对比分析,刘邦项羽对比议论文,史记和汉书的区别在于

    楚汉相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之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约于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一百三十卷,卷七是《项羽本纪》,卷八则为

  • 《水浒传》里“四大恶人”:西门庆、高衙内上榜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水浒传又名叫什么名字,水浒传里的李逵,水浒传中的小李广是谁

    水浒里坏人不少,如果以观众的讨厌程度,或许以下四人可能为四大恶人,尽管他们做的事在今天某些人看来并不是事,但由于水浒是观众们耳染目睹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喜怒哀乐来评判,自然会得出内心的结论:第一个人物叫高衙内。他不是高俅,连高俅那最简单的架势都不会,甚至也没有高太尉的运气,能与皇帝接触。居然拜倒在高太

  • 面对当年的胯下之辱,韩信是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能受胯下之辱故事,韩信胯下之辱是真的吗,类似韩信胯下之辱的典故

    面对当年的胯下之辱,韩信是怎么做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提到“胯下之辱”这个典故,想必大家不会陌生,那么飞黄腾达后的韩信,是如何对待当初的无赖呢?众所周知,韩信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将才,自古更是流传着“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说法。小时候的韩信家境贫寒,经常被周围人所耻笑不待见,

  • 孝庄钱皇后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孝庄对董鄂妃鞭尸,历史上真实的董鄂妃,孝庄太后跟慈禧有啥区别

    孝庄钱皇后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女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紫禁城,也就是如今的故宫,从明朝开始,已经走过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这座看似孤傲的地方却因为皇帝与后宫众嫔妃的爱恨情仇而变得温柔,其中有一位女子,她是紫禁城第一位真正女主人,因一场战役命运忽变,结局惨如婉容。她是孝庄钱皇

  • 赵云跟随刘备多年为何没有得到重用 公孙瓒到底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云一开始是跟公孙瓒的吗,公孙瓒为什么借赵云,公孙瓒为何不用赵云

    还不了解:赵云和刘备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云跟随刘备多年,刘备为何不敢重用他?赵云,从西元200年起,就一直追随刘备,参与过博望坡、赤壁、川、汉中之战等重大战斗,从西元200年至刘备逝世,历时23年。赵云的武力与指挥能力也是众人皆知,可是为什么刘备却迟迟不肯

  • 作为曹操人生中的转折点 曹操是怎么在赤壁之战输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人生三个重要的转折点,人生转折点的感悟,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对赤壁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一生的转折点,曹操是怎么打输赤壁之战的?曹操一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赤壁大战的失利,自从曹操出兵以来,一统北方之后就一直想要实现快速一统的理想。而且建安十三年时,荆州的刘表逝世,无疑是给曹操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新任荆州接管人刘琮也是

  • 在真实的历史上,唐初四大名将分别都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末名将排名,唐高宗时期四大名将,万历四大名将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不管是从龙之功还是扶龙之臣,能帮助皇帝稳坐天下的就是那些在沙场上叱咤风云的名将,他们金戈铁马、南征北战,显示的不仅仅是他们的骁勇善战的本领,更有他们定

  • 大明江山真的是亡在崇祯手里的吗 其实他才是明朝败家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是亡于崇祯还是万历,死在崇祯手下的名将,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有哪些

    大明王朝亡于崇祯?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岁月流转,王朝的发展犹如百花的生长一样由盛而衰。明代的历程自然也不例外。明代于1368年由朱元璋在今南京建立,前期经历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国力达到巅峰。但盛极必衰,多数历史学

  • 为什么选魏延镇守汉中?刘备在下一盘大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中之战刘备为什么能赢,刘备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在哪一集,张飞为什么不守汉中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魏延镇守汉中的故事。公元215年三月,曹操亲自率领大军西征雄踞汉中的张鲁。张鲁哪里是曹操的对手,至十一月,走投无路的张鲁就迫不得已,举城向曹操投降。但随后,曹操却否决了司马懿提出乘机进攻益州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