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哪些与吉顼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的身上有哪些争议?

有哪些与吉顼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的身上有哪些争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991 更新时间:2024/1/5 0:29:57

吉顼(生卒年不详),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吉顼进士出身,曾任明堂尉,后告发綦连耀,劝武则天诛杀来俊臣,被擢升为右肃政台御史中丞、控鹤监内供奉,成为武则天的心腹。后极力拥护李氏,曾规劝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使得唐中宗李显被立为太子。他于圣历二年(699年)拜相,担任天官侍郎、同平章事。久视元年(700年),吉顼因受到武氏诸王的嫉害,被贬为安固县尉,不久去世。睿宗年间,追赠御史大夫。

轶事典故

献妹救父

吉顼的父亲吉哲曾因受赇获罪,依律当判死刑。吉顼便去求见魏王武承嗣,表示愿意把两个妹妹献给武承嗣为妾。武承嗣非常高兴,用牛车将二女接入府中。但二女接连三天都不说话,武承嗣非常奇怪。二女道:“父亲犯法要被处死,所以心中忧虑。”武承嗣便奏请皇帝,免除吉哲的死罪,还升了吉顼的官职。

规劝二张

吉顼曾对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道:“你们兄弟并不曾建有大功,只因皇帝宠信,便有如今的地位。天下人侧目已久,你们当如何自全呢?”二张忙问他可有良策。吉顼道:“天下人都未忘记李唐恩德。如今庐陵王被贬在外,相王幽闭宫中,皇帝年事已高,武氏诸王并不被天下所认同。你们何不劝皇帝迎复庐陵王、相王,以顺天下之心,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免祸,还能长保富贵。”二张便多次劝说武则天。武则天遂命人迎回庐陵王李显,后立为皇太子。

激怒女皇

吉顼拜相后,曾与河内王武懿宗在御前争功。吉顼体格魁梧,且又能言善辩。他怒视着矮小驼背的武懿宗,声色俱厉,毫不相让。武则天勃然大怒,道:“吉顼在朕的面前,尚且如此轻视我武氏子弟,这种人以后岂可依靠?”

几日后,吉顼又到御前奏事,援引古今例证,还没说完便被武则天打断。武则天怒道:“你所说的,朕已经听够了,你就不要再多说了。昔年太宗皇帝有一匹狮子骢,性烈无比,无人能够驯服。朕当时侍奉御前,曾对太宗说:‘我能驯服此马,但需铁鞭、铁楇、匕首三物。先用铁鞭抽打,不服便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再不服便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如今你是不是也想试一试朕的匕首啊?”吉顼恐惧不已,汗流浃背。

佛道之喻

吉顼贬谪时,向武则天辞行。他道:“臣此番离朝,永无再见之日,愿进一言。请问陛下,把水和土和成一块泥,会有纷争吗?”武则天认为没有。吉顼又问:“那把泥分为两半,一块塑成佛祖,一块塑成天尊,会有纷争吗?”武则天认为这就会产生纷争了。吉顼正色道:“宗室(李氏)和外戚(武氏)各守本分,则天下安定。如今太子已然确立,而武氏却依旧为王,这是陛下为他们造成将来的必争之势,臣怕他们会两不得安。”武则天沉默良久,叹道:“朕也知道,但事已至此,徒之奈何?”

崔女代嫁

吉顼的父亲吉哲担任冀州长史时,想与南宫县丞崔敬结亲,让吉顼娶崔敬长女为妻。崔敬出身名门望族,看不上吉家,不肯答应婚事,后因吉哲借故胁迫,只得同意。崔妻对此并不知晓,直到迎亲时花车登门方才得知。她抱着女儿大哭,道:“我家门户低,配不上吉郎。”崔女也不肯出门。崔敬的小女儿见状,对母亲道:“父亲有急难,做女儿的理应舍命救解,就算是去为奴为婢也在所不辞,还在乎什么门户高低。既然姐姐不肯,那就让我代替好了。”她当即出门登车,代姐出嫁。后来吉顼拜相,其妻代嫁之事被传为美谈。

望柳骆驼

吉顼身材高大,走路时喜欢高昂着头,视高而望远,被张元一谑称为“望柳骆驼”。

相关争议

于吉顼在历史上的地位,史籍记载颇有争议。《旧唐书》将他与来俊臣、周兴、索元礼等酷吏一同列入《酷吏传》。而在《新唐书》中,吉顼则以宰相的身份与裴炎、刘祎之、魏玄同、李昭德四人合作一传。

根据《旧唐书·吉顼传》记载,吉顼向朝廷告发刘思礼、綦连耀谋反,并与河内王武懿宗一同审理此案。二人以减免死罪为诱惑,让刘思礼大肆攀咬朝士。刘思礼遂诬告宰相李元素、孙元亨以及刘奇、石抱忠等三十六人,皆是海内名士。吉顼与武懿宗又严刑逼供,屈打成招,使得李元素等人全被族诛,亲故连累窜逐者千余人。这也是吉顼被列入《酷吏传》的最大罪证。

但据《旧唐书·来俊臣传》记载,吉顼是将刘思礼谋反一事告知来俊臣,由来俊臣向朝廷揭发的。武则天命张网穷织,杀数十族。来俊臣欲将功劳全部据为己有,还罗织罪名准备加害吉顼。 而《新唐书》、《资治通鉴》在记载此事时,都只记为武则天命武懿宗亲讯,而吉顼只是告密者,并未参与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张郃是怎么死的?他死后司马懿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人死后会知道害他的人吗,明朝朱棣死后发生了什么,朱棣死后的历史

    张郃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因为粮草用尽,退军时,魏国大将张郃率军追击,追到木门道,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张郃被乱箭射死了。史书记载,当时,本来张郃不想追击,意识到危险,说归军勿追,肯定有圈套,但是,身为主帅的司

  • 吉顼拜相之前有哪些作为?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颛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颛顼的孙子重和黎,后世是什么意思

    吉顼(生卒年不详),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吉顼进士出身,曾任明堂尉,后告发綦连耀,劝武则天诛杀来俊臣,被擢升为右肃政台御史中丞、控鹤监内供奉,成为武则天的心腹。后极力拥护李氏,曾规劝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使得唐中宗李显被立为太子。他于圣历二年(699

  • 吉顼:唐朝时期宰相,他担任过哪些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吉顼(生卒年不详),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吉顼进士出身,曾任明堂尉,后告发綦连耀,劝武则天诛杀来俊臣,被擢升为右肃政台御史中丞、控鹤监内供奉,成为武则天的心腹。后极力拥护李氏,曾规劝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使得唐中宗李显被立为太子。他于圣历二年(699

  • 唐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皇后,是古代女性最尊贵的象征。在封建时期,男尊女卑的思想异常严重,而女性的地位更是低下,即便是进入皇宫,服侍在皇上左右,也无时无刻不谨慎小心,若是有半点差错,便会得到惩罚。

  • 赵匡胤篡权夺位之后 赵匡胤为什么不杀柴荣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对赵匡胤和柴荣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谋朝篡位后周,为何留下柴荣子孙?纵观历史,一个政权的灭亡,一定会伴随其皇族的覆灭,古往今来从不例外,但赵匡胤却是个奇迹。他不但没有杀了后周柴荣的子孙,还给他们找了“寄养家庭”,让他们在北宋繁衍生息。常说对敌人的仁慈就

  • 明宪宗朱见深是个怎样的皇帝?没那么好也没那么糟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见深,即明孝宗,明朝第八位皇帝,年号成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奇怪的是,以往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无德无能,甚至还患有严重“恋母癖”的昏君。但现在,又有很多人认为他功劳颇著,甚至超过了秦皇汉武。如此极端的评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三国演义中赵云与诸葛亮同时败给了姜维?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姜维赵云,三国演义赵云和诸葛亮谁先死,姜维怎么投靠诸葛亮的

    姜维,字伯约,凉州天水郡冀县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是刘备五虎上将之一,一生未尝一败,被称为“常胜将军”,然而,赵云在接诸葛亮命令,攻打天水时,遇到了强敌姜维,姜维武艺高强,令赵云大吃一惊,后来赵云败走,要不是张

  • 唐宣宗李忱为何会被j叫小太宗?继位之后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也即意味着唐朝进入到全盛和巅峰。不过,在安史之乱后,唐朝走向了衰落。也即唐朝后期的皇帝,

  • 赵匡胤在发动兵变的时候 柴荣的亲信们为什么没有反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赵匡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兵变,柴荣亲信为何不抵抗?在众多谋权谋朝篡位的枭雄中,赵匡胤是最顾及脸面的一位。尤其是赵匡胤出身的五代十国时期,王朝更迭往往伴随着残酷的流血事件,上一个王朝的覆灭,也就代表着一个皇族的灭亡。但赵匡胤发动兵变后,其做法堪称“宅心

  • 最骇人听闻的奇怪统治:封建道德终结者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英雄有两种,打出来的和忍出来的。打出来的英雄生猛亮丽,如项羽,然秋后轧账,常不及忍出来的英雄收益广大,如刘邦。在汉末三国,若曹操、诸葛亮算前一种,刘备和孙权就属后一种,司马懿更是后者中的翘楚,此子老于忍耐,精于等待。汉末三国人物为了江山打得不可开交,到头来九九归一,三家归晋,统统姓了司马。一晋明帝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