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宣宗李忱为何会被j叫小太宗?继位之后有哪些作为?

唐宣宗李忱为何会被j叫小太宗?继位之后有哪些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704 更新时间:2024/1/10 14:01:58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也即意味着唐朝进入到全盛和巅峰。不过,在安史之乱后,唐朝走向了衰落。也即唐朝后期的皇帝,几乎都没有什么存在感。当然,在这些皇帝中,还是有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君主。对于这位皇帝来说,可谓大唐最后的明君:隐忍30多年,登基后收复失地,登基后开创一段盛世,所以赢得了“小太宗”的称呼,也即被拿来和唐太宗李世民进行比较。

首先,这位皇帝就是唐宣宗李忱(chén)。根据《新唐书》、《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唐宣宗李忱(chén)(公元810年7月27日/28日-公元859年9月7日/10日)。在唐朝后期,唐宣宗李忱初名李怡,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公元846年4月22日-公元859年9月7日/10日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自出生之后,李怡为人持重少言,宫中都认为他“不慧(不聪明)”,也即在登上皇帝之位的前30多年,李怡可谓隐忍不发,甚至可以说是装傻。当然,正是因为装傻隐忍,李怡不仅没有受到威胁,甚至因此成为了唐朝皇帝。

到了公元846年,唐武宗李严病重。对此,当时掌握大权的宦官马元贽等人,认为不太聪明的李怡比较容易控制,就将其册立为新的皇位继承人。不久之后,李炎驾崩,李怡更名李忱,并且登基称帝,时年三十七岁,是为唐宣宗。让宦官马元贽等人想不到的是,之前一直装傻隐忍的李忱,不过是在扮猪吃老虎,在登基称帝后,唐宣宗李忱立即表现出自己果断沉稳的一面。唐宣宗李忱虽然只当了13年的皇帝,但是,在这13年时间中,唐宣宗李忱可谓一改晚唐颓废的气息。

一方面,唐宣宗李忱限制宗室和宦官,确保皇帝可以掌握朝廷的大权,这也为之后的一系列操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针对在甘露之变中被宦官杀死的百官,唐宣宗李忱主动为他们沉冤昭雪。而这,无疑让这位皇帝获得了唐朝文臣武将的支持。另一方面,和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等皇帝一样,唐宣宗李忱也在对外用兵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根据《新唐书》、《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唐宣宗李忱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又安定塞北、平定安南,也即在唐朝边境地区的作战上,取得了多次重大的胜利。其中,就收复河湟之战,更是晚唐时期的巅峰了。

最后,众所周知,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因为国力上的衰退,所以在吐蕃的作战上节节失利。但是,大中(847年-859年)初年,唐宣宗李忱收复了陷于吐蕃的三州(原州、乐州、秦州)和七关(石门、驿藏、木峡、特胜、六盘、石峡和萧关)。而这,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战绩了。除此之外,唐宣宗李忱和唐太宗李世民一样明察沉断,从谏如流,促使其在位期间唐朝安定繁荣,开创了“大中之治”这一段盛世。对于唐宣宗李忱开创的这一段盛世,也成为唐朝后期最后的光辉了,在此之后,唐朝的灭亡,几乎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了。因此,在唐宣宗李忱去世后,后人将其称之为“小太宗”,也即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在发动兵变的时候 柴荣的亲信们为什么没有反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赵匡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兵变,柴荣亲信为何不抵抗?在众多谋权谋朝篡位的枭雄中,赵匡胤是最顾及脸面的一位。尤其是赵匡胤出身的五代十国时期,王朝更迭往往伴随着残酷的流血事件,上一个王朝的覆灭,也就代表着一个皇族的灭亡。但赵匡胤发动兵变后,其做法堪称“宅心

  • 最骇人听闻的奇怪统治:封建道德终结者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英雄有两种,打出来的和忍出来的。打出来的英雄生猛亮丽,如项羽,然秋后轧账,常不及忍出来的英雄收益广大,如刘邦。在汉末三国,若曹操、诸葛亮算前一种,刘备和孙权就属后一种,司马懿更是后者中的翘楚,此子老于忍耐,精于等待。汉末三国人物为了江山打得不可开交,到头来九九归一,三家归晋,统统姓了司马。一晋明帝曾

  • 揭秘三国历史上蜀国的五虎将究竟是怎么排名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NO.1关羽位列五虎之首,文韬武略兼而有之。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足见其胆色过人,但其人待人过于孤高,傲慢有时让他失去理智,最终败走麦城,死与小人之手。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三国时

  • 解密:虎步关右的夏侯渊为何被老兵黄忠给弄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称夏侯渊,虎步关右,所向无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虎步关右的名将,为何却在年过半百之后,马失前蹄,命丧定军山?据说,曹操曾请一个术士叫管辂的占卜,卦曰:三八纵横,黄猪遇虎,定军之南,伤折一股。果然,在公元219年,此卦应验,曹操失去夏侯渊,就如折去左膀右臂。当然,这是硬套上去的,关于夏侯渊殒命定军

  • 魏文帝曹丕的另一面:一个对外人厚道而且幽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三国的人,都说曹丕很阴毒。你看父亲刚死,就把父亲以前的女人召来侍寝,被母亲卞太后骂作猪狗不如的人。不仅如此,而且还把汉献帝从龙床上拉下来,逼着他给自己称臣,然后自己做皇帝,名字就是魏文帝。曹丕似乎很阴毒,为了坐稳龙椅,把哥哥曹彰逼死,而且还把那个舞文弄墨的兄弟曹植逼成了七步成诗,如果不如此,便没

  • 明朝皇帝谁更英明?太祖朱元璋还是成祖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十六个皇帝,可以够得上英明者只有太祖、成祖、洪熙、宣德、弘治五人。崇祯作为亡国之君,错误太多,刚愎自用,猜忌心大,优柔寡断,但是明亡之过不全在他,万历要负八分责任,嘉靖引来了倭寇,正德引来了葡萄牙人,正统引来了蒙古人,天启引来了陕北农民,如此种种,崇祯是守不住江山的。如果崇祯处在正统的位置上,或

  • 世界大航海史上的前驱郑和:中国航海终结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近日,下西洋第一人当是唐代杨良瑶的新闻被媒体吵得沸沸扬扬,据说他在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就受命出使黑衣大食,成为我国第一位航海抵达地中海沿岸的外交使节,比郑和下西洋(公元1405年)早了620年这一新闻引起了小编想跟大家谈谈中国的航海史的兴趣。中国的航海史大致可分为几个历史阶段。一是唐代中期以前为

  • 聚群雄问鼎天下忍辱负重成就霸业:光武帝刘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聚群雄而问鼎天下,由一介平民而成长为光耀史册的一代名君。他作战非常最勇敢,在历代帝王中极为罕见。昆阳大战中,刘秀身先士卒,带领13人冲出王莽42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而搬来救兵。冲出重围却未折损一兵一骑,后亲率三千人的敢死队迂回至王莽军侧后,终以2万人的军队大破王莽42万大军,创造了中国

  • 不为我所用必为我所杀:明朝朱元璋霸道用人主张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说,我们都知道,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是位草根皇帝,做过游丐,当过和尚,没有喝过多少墨水,文化素养不敢恭维,但他却成为古代帝王中难得的敢于批判古先圣贤的人,《严光论》就是其代表作。据悉,这篇收入《明太祖文集》题名《严光论》的文章,是朱元璋撰写为批判东汉高士严光所作所为之“大作”。严光何许人也?原来,

  • 古代历史上24岁为大司马封侯——东汉之邓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更始帝登基,而当时绿林军豪杰许多人都向更始帝推荐邓禹,但是邓禹不肯跟从。等听到光武帝刘秀在河北起事时,就策马北渡,追随光武帝到了邺。光武帝见到他很高兴,对他说:“我有封官的权力,先生远道而来,想做官吗?”邓禹说:“不愿意。”光武帝说:“既然这样,那先生想怎么样呢?”邓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