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夷陵之战诸葛亮没有跟随刘备出战场的原因是什么?

夷陵之战诸葛亮没有跟随刘备出战场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518 更新时间:2023/12/17 8:58:36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军师中郎将,武官名。三国蜀先主刘备于东汉末年设立军师中郎将,参掌军事。诸葛亮与庞统均曾任此职,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庞统传》。比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曾记载:"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不过,作为刘备手下的军师,诸葛亮却很少跟随刘备一起征战沙场,换而言之,刘备在打仗的时候,往往没有带着诸葛亮。比如在益州之战中,刘备一开始带的是庞统,汉中之战中,是法正在出谋划策,夷陵之战时,刘备依然让诸葛亮留守后方,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对于智谋过人的诸葛亮,已经在北伐中原等战役中证明了自己。不过,对于刘备来说,在打仗的时候却没有带着诸葛亮,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在笔者看来,《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评价可谓非常中肯。在陈寿看来:“(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具体来说,陈寿认为诸葛亮是治理国家的人才,可以类比为历史上的管仲萧何。换而言之,诸葛亮不是韩信这样的人才。

在此基础上,陈寿认为诸葛亮连年北伐中原,最终还是没有成功,这是因为战场上的应变谋略,不是诸葛亮的长处。当然,在笔者看来,这不是说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一般,只是因为诸葛亮更加擅长治理国家,而不是战场上的出谋划策,所以,刘备率军打仗时,才没有选择带着智谋过人的诸葛亮。值得注意的是,秉持类似看法的,不止陈寿这一个人,比如曹操手下的谋士贾诩曾表示:“诸葛亮善治国”。曹魏大臣刘晔曾表示:“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至于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更是指出了诸葛亮在军事指挥上的不足。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司马懿曾评价诸葛亮:“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虽然司马懿的话有夸张的成分,不过,总的来说,诸葛亮更擅长治国,而不是率军打仗。另一方面,刘备之所以在打仗时没有带着诸葛亮,很可能是出于对孔明的信任。众所周知,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选择辅佐刘备。自此之后,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情义,也即诸葛亮之于刘备,完全可以和赵云、关羽、张飞等人相提并论。在此基础上,出于对诸葛亮的信任,刘备愿意让前者帮助自己留守后方。

最后,比如在益州之战中,刘备就让诸葛亮和关羽一起镇守荆州。等到夷陵之战时,刘备选择让诸葛亮辅佐太子刘禅,以此留守成都。从这一角度来看,刘备正是因为非常信任诸葛亮,所以才让他留守后方。更为关键的是,除了诸葛亮之外,刘备还有其他的军师可以选择,比如庞统、法正、马良等人。就刘备对于诸葛亮的信任,在白帝城托孤时得到了最佳的体现。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甚至对诸葛亮说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肺腑之言,这是非常难得的。综上,因为诸葛亮更擅长治理国家,加上刘备需要信任的人帮助自己留守后方,所以才没有在打仗时带着诸葛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孔明七擒七纵孟获说了什么,七擒孟获是什么意思,历史上有七擒孟获吗

    对七擒孟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孟获被诸葛亮抓过7次吗?如果大家读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想必都很熟悉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在诸葛亮进军西南边境的时候,遭遇到了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孟获的抵抗,诸葛亮为了“以德服人”,先后7次用计谋生擒了孟获,最终使得他心悦诚

  • 诸葛亮当初七擒七纵孟获 孟获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七擒孟获用了哪七计,孔明七擒七纵孟获说了什么,为什么七擒孟获而不杀

    被诸葛亮七擒七纵的蛮王孟获后来怎样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到九十回里,罗贯中用了整整四个章回讲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故事。而在平定南中的过程中,有一个主角不得不提,他就是蛮王孟获。为了彻底收服南中蛮族人心,诸葛亮煞费

  • 韩信和刘邦早年如此相似 两人的结局为何相差那么多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后杀了韩信刘邦后悔过吗,刘邦为什么要礼葬虞姬,韩信为什么要投靠刘邦

    韩信与刘邦的早年经历如此相似,为什么结局却差这么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韩信和刘邦都出身平民,早年也都放荡不羁,不务正业。刘邦还能做个亭长,有个一官半职,但韩信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有,干啥啥不行。这两个人还都喜欢去别人家蹭饭吃,刘邦总是带着狐朋狗友

  • 刘邦早年贪财又好色 萧何与张良为什么还追随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邦为什么能打败项羽?,刘邦小人为什么能成功,张良萧何韩信谁最厉害

    还不了解:刘邦和人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传说刘邦早年贪财又好色,萧何、张良等人为什么还愿意追随他?刘邦作为底层出身的皇帝,一手缔造了大汉王朝,成了后世很多人追捧的对象,但早年间刘邦身上的缺点也非常明显,既贪财又好色,是个典型的小混混的形象,但为什么早期有萧何

  • 历史上的刘邦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邦真的是流氓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刘邦,历史上戚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韩信是怎样的人

    对刘邦早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出身贫寒大字不识,40岁还一事无成?在影视剧和不少文学作品中,刘邦早年发家前常常会被塑造成流氓混混的模样。不学无术、好吃懒做、坑蒙拐骗几乎已经成了刘邦的固定标签。很多人对此感到十分疑惑,这样的人,凭什么能够在秦末群雄逐鹿的时候

  • 董卓都可以废立皇帝了 董卓为什么没有篡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汉末年董卓,董卓废了哪个皇帝,董卓为什么废帝

    很多人都不知道董卓不称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董卓可以废立皇帝,为何还要挟天子以令诸侯,怎么不选择谋朝篡位称帝?导言董卓,字仲颖。东汉末年权臣,轮氏县尉董君雅的儿子。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将军何进征召,进京讨伐十常侍。遇到京中动乱,救驾大功于北邙山,开始掌权。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实

  • 董卓进京时只是带了三千人 董卓为什么敢杀太后废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董卓派谁带武士十人,董卓进洛阳带了多少人,三国志战略版董卓带神上使

    还不了解:董卓进京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董卓带3000人进洛阳,为何就敢废立皇帝杀太后?董卓乱政,是东汉政权的一大转折点,他带兵进入朝廷,篡夺了国家的政权,随意废立皇帝,这让他能渐渐控制朝廷。董卓的生涯也是非常有意思,如果单单看着前面的事情,好像他就是一个忠臣

  •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造成这个现象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儿歌,国学三国演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天下大乱

    对东汉大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造成东汉天下大乱,谁是罪魁祸首?造成东汉天下大乱,可以说何进、袁绍、董卓、王允、贾诩、李傕都脱不了干系。那么究竟谁才是最阔祸首呢?1、何进何进(?~189年),字遂高, 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区)人。东汉时期外戚大臣,灵思何

  • 刘恒收拾掉吕雉党羽后 刘恒为何没有对张嫣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恒是怎么当上的皇帝,刘玄为什么没有成功,刘秀却成功了

    对刘恒和张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朝刘恒坐上皇位之后,全力铲除了吕雉党羽,为何将张嫣留下?张嫣是史上著名的“处女皇后”,也是著名“花神”。刘邦曾对大美女戚夫人说:你的美虽然无人能及,但是此女(张嫣)十年以后的美丽,不是你可以比的。史料上是如何记载张嫣的呢?“生

  • 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斩蛇过程汉高祖刘邦做沛县亭长的时候,为县里押送一批农民去骊山修陵。途中大部分人都逃走了。刘邦自己度量,即使到了骊山也会被按罪被杀。于是走到丰县西的涸泽地带就停下来,饮酒大醉,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