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大汉朝历史上的外交双子星座:张骞和苏武

中国大汉朝历史上的外交双子星座:张骞和苏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076 更新时间:2024/1/2 20:26:25

导读:汉武帝励精图治,“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于是“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形成了历史上引人注目的群星璀璨的文化景观,史称“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在汉武帝时代的英雄谱中,张骞苏武的姓名位于前列,诚如班固所说:“奉使则张骞、苏武”,他们不辱使命,谱写了全新的外交诗篇。

建元二年(前139),张骞受命率众100余人,出使大月氏。当时汉武帝听说大月氏有报复匈奴之志,于是遣使前往,希望能够形成合力夹击匈奴的军事联盟。张骞西行途中遭遇匈奴人,被长期拘禁,10年左右才得以逃脱。他继续履行使命,西越葱岭,行至大宛,抵达已经定居在今乌兹别克斯坦阿姆河北岸的大月氏。然而大月氏因新居地富饶平安,无意东向与匈奴进行复仇战争。张骞只得东返,在归途中又被匈奴俘获,扣留一年多,乘匈奴内乱,方于元朔三年(前126)回到长安。张骞出行时随从百余人,13年后,只有两人得以生还。他亲身行历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诸国,又对附近五六个大国的国情细心调查了解,回长安后将有关信息向汉武帝作了汇报。张骞的西域之行,以前后13年的艰难困苦为代价,使中原人得到了前所未闻的丰富的关于西域的知识,同时使汉王朝的声威和汉文化的影响传播到了当时中原人世界观中的西极之地。虽然不能说在张骞之前中土与西域没有交往,然而他作为以中原大一统王朝官方使者的身份开拓域外交通通路的第一人,对于中西交通发展的功绩,确实有“凿空”的意义。

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张骞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因为了解地理情势,熟悉水草资源,他以行军向导的身份,为远征军的胜利提供了交通方面的重要保障。加之此前有远使绝国之功,张骞被封为博望侯。张骞又以对西域地区地理人文的熟悉,建议汉武帝联合主要活动地域在今伊犁河流域的乌孙。汉武帝于是拜张骞为中郎将,率300人出使乌孙。张骞的副使还曾经前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又献马报谢,后来终于与汉通婚,一起进军击破匈奴。汉军击破匈奴,打通河西通道之后,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张骞再次奉使西行,试图招引乌孙东归。这一目的虽然没有实现,但是通过此行,加强了汉王朝和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

由于张骞的努力,西域与汉帝国建立了正式的联系。此后,汉与西域的通使往来十分频繁,民间商贸也得到发展。张骞在西域地区享有很高的威望。后来的汉使,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西域地区50国接受汉帝国的封赠,佩带汉家印绶的侯王和官员多至376人。而康居、大月氏、安息、罽宾、乌弋等绝远之国也有使者频繁往来,据说一时诸国“莫不献方奇,纳爱质”(《后汉书·西域传》),于是“异物内流则国用饶”(《盐铁论·力耕》)。传说许多西域物产,如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都是由张骞传入中土,这样的说法未必完全符合史实,但是张骞对正式开通丝绸之路的首功,却是不能磨灭的。

张骞在中亚的大夏时,曾经见到邛竹杖和蜀布,得知巴蜀有西南通往身毒的道路。“身毒”是印度的古译名。汉武帝根据这一发现,在元狩元年(前122)派使者从巴蜀行,试图由此实现和西域的交通。于是,汉王朝和当时称作“西南夷”的西南地区滇、夜郎等部族的文化联系逐渐密切起来。这条道路,有人称之为“西南丝绸之路”。

另一位可以与张骞比列的人物,即同样以“奉使”成就盛名的苏武,被匈奴拘禁19年,直到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方才回到汉地。苏武不为威胁利诱所动,甚至“引佩刀自刺”,至死不降匈奴。最艰难时,曾经以雪和毡毛充饥。他壮年出使,归汉时“须发尽白”。苏武的典型事迹,即所谓“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班固认为他是实践孔子提出的“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原则的典范(《汉书·苏武传》)。在汉宣帝时,苏武已经成为图画形貌于麒麟阁的11位名臣之一。

苏武牧羊的形象,成为千百年来讲究“忠”与“节”的道德教育的榜样。苏武在世代传承的民间舆情中有非常高的地位。历代多有以“苏武牧羊”为主题的画作传世。据戏曲史学者研究,有关苏武事迹的剧目,有《苏武牧羊记》,又称《苏武持节北海牧羊记》,又有《苏武和番》等。元杂剧有《持汉节苏武还乡》,又作《持汉节苏武还朝》,《苏武还朝》、《苏武持节》、《英雄士苏武持节》。传奇有《白雁记》,清杂剧有《雁书记》,也记述苏武故事。然而与苏武同时的张骞,却没有能够在古代舞台上留下高大的成功使臣的形象。

民间文化所呈现的这一情形,其实是与执政阶层的政治导向有关的。我们统计汉代以后的正史记录,“苏武”出现的频率远远超过“张骞”。看来,在中国正统意识中,所谓“张骞立功异域”(《后汉书·班超传》),是不如“苏武不失其节”(《晋书·王机传》)的;所谓“张骞怀致远之略”(《后汉书·西域传》),是不如“苏武以秃节效贞”(《后汉书·张衡传》)的。张骞和苏武在后世文化天平上位置的高下,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取向上微妙的倾斜。这一现象也透露出由于秦汉以来大一统王朝的成立与巩固,国家意识得以强化,社会观念已经出现这样的倾向:就实现外交成功(如张骞“凿空”)和维护国家尊严、表现政治忠贞(如苏武“全节”)两个方面来说,后者显得更为重要,这与先秦外交天才苏秦张仪的时代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有着明显的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西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杀人取权独揽朝政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西晋惠帝后贾南风杀人取权揽朝政西晋惠帝是有名的傻子,被称为“痴帝”。他“在位”十六年,活到四十八岁,先有皇太后杨氏家族掌权,后有丑陋皇后贾南风掌权。他自己别说管理朝政,就连太子也保不住。那么,贾南风是如何大权独揽的呢?招数只有一个:杀人!(1)恶毒震慑后宫西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生于太平元年(25

  • 汉灵帝刘宏的皇后何氏:临朝称制引狼入室被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汉灵帝皇后何氏临朝称制引狼入室何氏是继宋皇后之后,汉灵帝的第二位皇后。她本是布衣,为灵帝生了皇长子刘辩后,“母以子贵”做了皇后。她本无才无德,灵帝死后她临朝称制,完全仰仗娘家人掌权。后来,为了诛杀宦官,她引董卓入京,使皇室开始了受制于人的日子。最后,何太后被董卓逼死。汉灵帝在位二十一年,期间局势动荡

  • 汉文帝的皇后窦猗房: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皇后窦氏干政及三朝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氏先后干政文帝、景帝、武帝前期三朝。她出身微贱,也并非册立皇后之后生子,而是通过生下刘启、母以子贵被册立为皇后的。她推崇黄老思想,在对人方面尽管没有刘邦吕后的阴毒,却也有自己的一套。她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皇帝位不传子而传弟的先例。另外,她虽然眼睛失明了,但在她干

  • 神话刘邦: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皇帝包装工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是一个怎样的君主,千古一帝刘邦,神话易小川最后不为刘邦所用

    古代开国皇帝在坐稳了江山后,大都鼓吹自己出生时的传奇色彩。《宋史》和《明史》中就分别记载了赵匡胤和朱元璋出生时都出现了“红光满屋”的怪异现象。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想证明自己做皇帝的合理性和权威性,向世人宣称自己不是“一般人儿”,是当之无愧的“真命天子”。不过,这种为自己出生涂上一种传奇色彩,声称

  • 刘禅陷入昏庸的诱因:皇后是猛将张飞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者张飞对比刘禅,刘禅好用吗,刘禅真的很无能吗

    刘禅是号称“枭雄”的三国顶尖风云人物刘备的儿子,蜀汉政权的第二代皇帝,也是蜀汉的亡国之君。刘禅的父亲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虽出身布衣,但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英雄,而且以“仁德闻名天下”,一生戎马征战,最后奠定了与魏、吴鼎足而立的蜀汉政权,用曹操谋士荀彧的话来说:“刘备,英雄也

  • 胡夏国主赫连勃勃;中国古代最具狼性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鲁国第一代国君是谁,春秋时期鲁国国君列表,鲁国的十二位国君

    狼是一种可怕的动物,以其机警、奸诈、凶残、狡黠、嗜血称霸于草原。当然,这些词语不光是用来解释狼的,也是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尤其是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帝。在历代皇帝中,机警的,奸诈的,凶残的,狡黠的,嗜血的,均不可胜数;但将这些狼性融贯于一身的,却极其罕见。十六国时期胡夏建立者赫连勃勃,就是这样一匹来自

  • 最窝囊的傀儡皇帝北魏孝静帝:被高湛污蔑为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魏嬿婉和太监进忠,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崇祯如果不杀魏忠贤

    在皇帝——权力——大臣的政治格局中,权力就像是一台天平的指针。指针偏左,可能会出现独裁皇帝;指针偏右,多半要产生傀儡皇帝。因为有命无运、有名无实、有位无权,所以,傀儡皇帝大都被权臣搞得很郁闷,很狼狈。在历代傀儡皇帝中,被人挟持者有之,被人废黜者有之,被人幽禁者有之,被人砍头者有之;但是,被人当众警告

  • 齐国东郭牙: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肢体语言分析专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人的肢体语言图解,阏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鬼谷子考验孙膑和庞涓

    《吕氏春秋重言》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代多战事。一次,齐桓公跟宰相管仲密谋发兵讨伐莒国。可是不等付诸行动,他们要讨伐莒国的消息已经传遍全国。密谋泄露,莒国方面闻讯,很快做了迎战齐国的准备,自然这仗就不好打了。莒国范围相当于今天山东安丘、诸城、沂水、日照、莒县一带,都城在今山东莒县。齐桓公很郁

  • 揭秘:宋太宗即位后是怎样杀掉自己弟弟和侄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太宗杀了宋太祖,宋徽宗坑儿子,李世民杀侄子的记载

    976年,38岁的赵光义登基称帝,史称宋太宗。而太平兴国的年号,可谓太宗一生的追求,而太宗即位之后的种种行为,却给这四个字蒙上了一层阴影。宋太宗一生挥之不去的就是夺位之后的疑虑,他致力于开创自己的天下,即位之后等不到第二年,立刻改元,就是极端不自信,努力造成既成事实。又把自己的名字赵光义改为赵炅,炅

  • 开明大臣中靠着九个字就远胜刘伯温的谋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周瑜打黄盖用的是36计中的哪一计,历史上功高盖主不得善终的人物,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

    历史上最厉害的帝王师是谁呢?在熟知历史的毛泽东看来,不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因为张良尽管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但他从未提出过纲领性的国策。也不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因为诸葛亮虽有纲举目张的《隆中对》,但并没有使刘备统一天下,只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还是鼎立之三国中最弱的一方,自己也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