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崔仁师:唐朝时期宰相,曾两度被贬

崔仁师:唐朝时期宰相,曾两度被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749 更新时间:2024/1/21 8:44:10

崔仁师,唐朝时期大臣、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崔仁师出身博陵崔氏安平房。唐武德初年,考中制举,调任管州录事参军。后升任右武卫录事参军,参与修撰梁、魏史。唐太宗贞观初年,与邓世隆、慕容善行、刘顗、庾安礼、敬播俱等为修史学士,改任殿中侍御史。贞观十六年(642年),升任给事中。征讨辽东时,任韦挺的副职主持海运事务。因运输的兵卒逃亡没有奏闻而获罪,被除官为民。唐太宗自辽东回朝,经过中山时起用为中书舍人、检校刑部侍郎。为官敢于直言上疏,伸张正义,曾以《清暑赋》讽谏太宗奢侈享乐,太宗赏赐绸缎五十匹,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迁升中书侍郎,参与主持机要事务(拥有宰相地位)。后有人伏閤上诉,没有及时上报,皇帝大怒,被流放连州。唐高宗永徽初年,拜授简州刺史,死在任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崔仁师,定州安喜人。武德初年考中制举,调任管州录事参军。武德五年(622年),陈叔达举荐崔仁师有才能可以担任史官,升任右武卫录事参军,参与修撰梁、魏史。

治狱宽仁

贞观初年,崔仁师与邓世隆、慕容善行、刘顗、庾安礼、敬播俱等为修史学士,改任殿中侍御史。当时青州有个男子图谋叛逆,有关官员逮捕他的党羽,囚犯关满了监狱,诏令崔仁师审问。刚到青州,为所有囚犯除去刑具,给他们准备食物,提供茶水,用感化的手段审讯他们,获罪的只有十多个带头作恶的人,其他的都免罪放回。大理少卿孙伏伽对他说:“免罪昭雪的人很多,谁肯承认自己有罪去死?判决时事情发生变化怎么办?”崔仁师说:“审理狱案以仁爱宽恕为主,因此谚语说“杀人断脚,也都有礼可循”。怎么会有人知道自己冤枉不申诉,为自己谋划呢?让我用一个人的身体换取十名囚犯的性命我也情愿!”等到敕使重新审讯,众囚犯都叩头说:“崔公仁爱宽恕,肯定没有冤枉的人。”都没有其他话可说。崔仁师因此出名。

支持旧说

升任度支郎中。崔仁师曾经口述支出费用数千项,唐太宗李世民觉得奇怪,诏令黄门侍郎杜正伦拿账册提问,让崔仁师回答,没有一处错误。皇帝感到惊奇。当时校书郎王玄度注解《尚书》、《毛诗》,诋毁孔颖达、郑玄的陈旧学说,请求立即废除。诏令众儒生广泛讨论,博士以下的人都难不住他。河间王李孝恭奏请与孔颖达、郑玄的学说一并流行,崔仁师认为王玄度的注解缺乏根据,列举不合大义之处上奏皇上。王玄度之议停止。

讨论刑律

贞观十六年(642年)升任给事中。当时有关官员认为法令中“谋反叛逆的人兄弟都受牵连坐罪没收家产入官”太轻,诏令高官讨论。都说汉、魏、晋三朝一人谋反诛杀三族,请求改为处以死刑。崔仁师说:“父子是直系亲属,足以劳烦其心,对这都不悯惜,哪里谈得上兄弟友爱?”房玄龄说:“祖宗有荫庇子孙的义务,所以祖孙关系亲近重要,而兄弟关系疏远。如此说来就是亲近的流放而疏远的处死,不是用刑的本意。”于是没有改变。

两度被贬

后来崔仁师秘密请求立魏王为太子,违背皇帝的旨意,降为鸿胪少卿。逐渐提升为民部侍郎。后来征讨辽东时,任韦挺的副职主持海运事务,又另外主持河南漕运事务。崔仁师认为漕运路线曲折遥远,恐怕所运物资不能及时到达,就见机行事征调近海租税充作军饷。因运输的兵卒逃亡没有奏闻获罪,被除官为民。皇帝回朝走到中山,起用他任中书舍人、检校刑部侍郎。皇帝前往翠微宫,献上《清暑赋》婉言劝谏。皇帝称赞他,赐帛五十段。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升任中书侍郎,参与主持机要事务,尤其受到皇上的恩宠礼遇。中书令褚遂良嫉妒他,适逢有人伏閤上诉,崔仁师没有及时上报,皇帝大怒,把他流放到连州。唐高宗永徽初年,拜授简州刺史,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第一位执掌大权的宦官赵高:秦朝崩塌的最大推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赵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时期的太监。赵高是赵国人,出身卑微。他的父亲因犯重罪,不仅自己被处以宫刑,而且也连累赵高的母亲被罚为官家奴婢,后来赵母与人野合生下了赵高。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规模充实后宫,嫔妃多达万人。庞大的后宫需要众多的太监来服务,阉割去势的太监由此广泛使用于宫廷,太监制

  • 乾隆朝第一权臣和珅:富可敌国却最终被嘉庆清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幼年丧母,家境贫寒,贫穷和冷漠的生活给和珅童年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和阴影,从那时起和珅就立志要出人头地,争取抓住一切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珅十来岁时就被选入咸安宫官学,接受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绩突出,因而得到老师的器重。乾隆三十四年,20岁的和珅继承祖上三等轻车

  • 细说历史上秦昭王刘备曹操等人的用人识人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引才案例:秦昭王五跪得范睢秦昭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在引才纳贤方面显示了非凡的气度。范睢原为一隐士,熟知兵法,颇有远略。秦昭王驱车前往拜访范睢,见到他便屏退左右,跪而请教:“请先生教我?”但范睢支支吾吾,欲言又止。于是,秦昭王“第二次跪地请教”,且态度上更加恭敬,可范睢仍不语。秦昭王又跪,说:“先

  • 女皇武则天的女皇之路:杀死亲姐姐毒死外甥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14岁入宫,进宫一年多之后,终于被召入掖庭宫,受唐太宗初次宠幸,被太宗赐名叫武媚。这时的武媚娘千娇百媚,含苞待放,情窦初开,渴望皇帝的宠爱,可在太宗身边十多年,她仅是个"才人",与一个侍女的作用差不多。太宗是个盖世英才,他要求女性的只是贤德、温顺、体谅、娇柔,而武则天的美貌与才干自然得不到皇帝

  • 没有被爱过的汉宫皇后张嫣:终身处女孤独终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贵为天子的皇帝,本应有一段美丽的爱情,但最后竟演变为一段丧失人伦的畸形婚姻。此时,权力是否真像世人所梦想的那样,成为幸福的奠基石呢?皇宫的生活是很无聊的,皇后的生活更是无聊,皇帝没有心思找皇后,张嫣只好在宫中一个人玩耍。政治斗争的残酷,使惠帝发现自己是一个低能的皇帝,在吕后的一手操纵下,惠帝日益成为

  • 东汉桓帝刘志的皇后窦妙:暗藏嫉妒心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延熹八年(165年),窦妙被选入后宫立为贵人。同年冬天,皇后邓猛女被废,窦妙被立为皇后。窦妙虽为皇后,却不得宠。桓帝宠幸采女田圣,这使窦妙怒火中烧,永康元年(167年)冬,桓帝封田圣等采女为贵人,不久后,桓帝驾崩。窦妙为发泄失宠之恨,竟在桓帝梓宫前,斩杀了田圣。桓帝一生无子。他去世不久后,窦皇后掌握

  • 夏桀宠妃妹喜的奇葩爱好:喜欢听撕裂帛缯的声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夏朝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所建立的第一个王朝,而夏桀则是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当时刚刚进入文明的初期,各地部落林立,征战连年,兵刃不断。弱肉强食,以武力使天下臣服,成了部落方国之间进行生存竞争最自然、最强有力的法则。除了掠夺财富之外,战争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掳获奴隶和臣妾,他们或被用于仆役,

  • 揭秘:是谁帮助了古代中国领先世界1000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05年,蔡伦造纸成功,距今已1910周年。纸的发明和使用,使中国文明摆脱沉重的竹简,走上了快速发展道路,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蔡伦是位宦官,他的一生,他的成就,都跟这个身份浑然一体,无法分开。我们热衷于讨论英雄和权贵,而对蔡伦这样伟大的发明家没有足够的敬意,只能说明我们

  • 贤君唐太宗的恶劣事迹:开创了君主干预修史先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正是他开创了大唐盛世的局面,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繁荣的顶峰,由于他的文治武功,历朝历代都视之为圣明君主的代表。然而对于他取得皇位的过程,却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在野史和民间传说中,李世民是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长兄李建成,逼迫父亲唐太祖李渊退位,才登上了皇位

  • 历史解密: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三种推测的合理性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王,关于他的传说汗牛充栋,这其中又以他自刎乌江最为慷慨悲壮,在民间流传也最为广泛。关于他的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以南宋词人李清照为代表,她在《乌江》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做出高度评价和赞扬;一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