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末历史上的魏忠贤为什么要剔取文官的喉骨?

明末历史上的魏忠贤为什么要剔取文官的喉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103 更新时间:2024/1/22 13:02:06

,自古就有把管不住的舌头用大铁钉钉在柱子上,或者干脆割掉喂狗的传统,虽说有这些生动的例子,以及许多类似鲜活的警示,有些人依然管不住嘴巴。同时,古人也慢慢认识到舌头只是一个吐字器官,而喉是一个振动器官,在发音运动中占主导地位,是声源所在。因此,因言获罪所受到的惩处也升级换代了,不仅要小心舌头,还要小心喉骨。

明末的东林党人以“非君”为乐,以“批鳞”,也就是以批评皇帝为荣,有的还得到了“批鳞君子”的美名。皇帝是那么好批评的吗?自己管不住嘴巴,那么只好有劳朕来动手了。管你是什么人是什么居心!尽管,东林党人是一批忠诚的皇权卫士,是虔诚的封建伦理纲常的躬行者,不是混蛋暴徒。退一万步讲,哪怕是混蛋暴徒,也得依法惩处,不能由着性子乱砍乱剁。可是,很遗憾,只有顺昌逆亡!先后被捕的有六名东林党官员,史称“六君子”,他们自然是要受尽酷刑的。杨涟死时,“土囊压身,铁钉贯耳”;魏大中在狱中折磨致死,肉身腐烂,仅白骨;左光斗等人的尸身都已残破不全,爬满蛆虫。……

在他们死后,为了魏忠贤报功,锦衣卫镇抚司许显纯用刀子剔出他们的喉骨,放在小盒子里面,作为“验明正身”的证据呈于魏忠贤。“剔取喉骨”这种方式是从唐朝懿宗漼开始的,作为处死三品以上官员的证明。魏忠贤把这个传统发扬光大了,他面对喉骨,得意洋洋地说:“诸公别来无恙,还能上书否?”然后,魏忠贤们创造性地“炙灰下酒”,烧成骨灰,一起争吞下酒……

“剔取喉骨、炙灰下酒”,这种庆功方式,是颇为令人玩味的。魏忠贤们为什么要这样呢?“就因为喉骨生在仁人志士的身躯上,它能把思想变成声音,能提意见,发牢骚,有时还要骂人。喉骨可憎,它太意气用事,一张口便大声疾呼,危言耸听,散布不同政见;喉骨可恶,它太能言善辩,一出声便慷慨纵横,凿凿有据,不顾社会效果;喉骨亦可怕,它有时甚至会闹出伏阙槌鼓、宫门请愿那样的轩然大波,让当权者徘徊内廷,握着钢刀咬碎了银牙。”……

魏忠贤们最恨、最怕的,恐怕就是东林党人的喉骨了,喝下泡有骨灰的酒,是为了解恨,做鬼也得让你们做一个哑巴鬼;更是为了压惊,魏忠贤们内心的虚弱、胆怯在他们的残暴、刻毒之中一览无余。魏忠贤们愚蠢而野蛮地以为,东林党人的铮铮铁语是从喉咙和舌头生发出来的,剔取喉骨、炙灰下酒,就一切都消停了。他们不知道,也不懂真正的声源在哪里!他们并不知道这声源来自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追求,“杀身求仁”的崇高气节,来自于“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无畏勇气,来自于忧国忧民的博大心灵。关于这些,魏忠贤们永远也不会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丰臣秀吉死亡真相:竟是被明朝馈赠丹药所毒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日本文禄五年(公元1596年)九月初一,金秋时节的伏见城已是草木黄落,随着微风的吹动,满城一片赤黄。在那通往伏见城的道路两旁人群耸动,观者如堵。一排排日军士兵持枪配刀分列左右维持秩序。道路上明朝使节团打起了全副仪仗,一路上鼓乐喧天,端的是威风凛凛。朝鲜使节黄慎坐于轿中,见沿途日本人甚至有焚香祝祷的,

  • 汉元帝是怎样将大汉江山一步步推向灭亡之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的历史,一般以宣、元两帝之间为一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宣帝是“中兴之主”,维持了西汉平稳发展的局面,但从元帝开始,西汉衰落,所谓“元、成、哀、平,一代不如一代”。史家对元帝的定评是“柔仁好儒”。这个评语应是褒多于贬,至少是褒贬参半。现在看来,“柔”字用得恰切。元帝确实是一个性格柔弱、优柔寡断的人。

  • 大宋朝太祖赵匡胤:一生只写过一首半诗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927年3月21日,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其父赵弘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赵匡胤年少时就器宇轩昂,仪表非凡,《宋史》评之为“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赵匡胤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威震四海达数百年之久的大唐帝国已经消失整整20年了,其时中华大地

  • 春秋贪官羊舌鲋:中国贪官的“开山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说,中国的贪官非要寻一个“开山鼻祖”来供奉的话,那么,羊舌鲋就是“当之无愧”的祖师爷了。羊舌鲋,字叔鱼,春秋时期晋国贵族,声卒年月不详,官至晋国大夫、代理司马、代理司寇。他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见诸文字记载的大贪官,也是第一个被以“墨”罪论处、杀头示众的人。他在任职期间,“渎货无餍”,“邀宠窃官

  • 揭秘:夺权没杀人的王莽为何会背负了千载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可以昏庸,臣子不可篡权”,在这样的封建伦理道德前提下,篡权的臣子必然会被永生永世地钉在“耻辱柱”上。作为篡权者的代表人物王莽,也必然成为大家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坏人形象。然而,王莽的一生是否真的不可原谅呢?客观地说,王莽除了偶尔手段有些过火外,他的所作所为堪称典范。他的思想,更是为社会的发展作出

  • 三国历史上赵云为什么拒绝迎娶三国美寡妇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常山真定人,字子龙。所以人称常山赵子龙。赵云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进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刘禅。刘备得到益州后,赵云出任翊军将军。建兴六年,即公元228年,跟随诸葛亮攻打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第二年去世。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

  •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和洽简介:为官清贫俭约,以至卖田宅以自给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和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和洽(生卒年不详),字阳士,汝南西平(今河南舞阳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汉末被举为孝廉,初时投刘表。

  •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卫臻简介:因其父随曹操战死而受到器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卫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因其父卫兹随曹操战死而受到曹操器重,初为黄门侍郎,转任丞相府户曹

  • 司马懿能够篡夺曹氏江山 司马懿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为何能夺取曹家江山?司马懿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众所周知,虽然混乱的三国是由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时代,但是结束三国时代的却是司马家族的人,而奠定司马家一统天下基础的人非司马懿莫属。司马懿的一生堪称一部经典戏剧,他先后辅佐了曹魏的

  •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徐宣简介:被曹丕委以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徐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徐宣(?—236年),字宝坚,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广陵海西(今江苏灌南县东南)人。初避难江东,后还广陵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