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鸿章的强军梦:临终告诫警惕东邻小国狼子野心

李鸿章的强军梦:临终告诫警惕东邻小国狼子野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08 更新时间:2024/1/19 9:26:27

凡是知道中国近代史的,都熟悉晚清重臣李鸿章(1823至1901)。也许大家不一定清楚的是:上世纪末的着名外交家、曾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道豫,正是李鸿章的后代;而1940年代着名作家张爱玲,是李鸿章女儿的孙女儿。

对李鸿章,以前极左时代的教科书及史籍,都称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媚外卖国的典型人物”。理由是清王朝因甲午战争败于日本,他受朝廷指派奉命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等等。但那些严肃的史学大家如梁超等,对李鸿章的评述一直持公允的态度,首先是忠于史实。如今史学界主流普遍认为他是晚清的 “政治家、军事家、新兴科技倡导者、洋务运动推动者”。

李鸿章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考中进士,时年24岁,一生经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个皇朝,这正是清皇朝走向没落的时期。李鸿章放眼世界,联 系大清国实际,寻找中外差距:经济、科技、军事都落后,国贫兵弱,就要受列强欺凌。为何自鸦片战争以来,每逢外敌入侵应战大清必败?就是由于军事落后兵力弱!李鸿章看到的清帝国兵力现状是:八旗子弟兵腐败无能,不堪一击;军事技术与武器装备落后,还留恋大刀长矛;重塞防轻海防;军费开支不足……

李鸿章认为,要强国必先强军,自己在官场地位也须以军事为后盾,因而渐生“强军梦”,并付之行动。中进士后不久他就书生从戎,先投靠湘军首领曾国藩,1853年曾在合肥参与办团练。1861年在曾国藩的支持下,以团练为基础编练淮军7000人。次年调赴上海、购置洋枪洋炮扩编部队,成功镇压太平军。1865年全军达六万人,成为清皇朝镇压捻军的主力。淮军名声大振。

日本明治维新后从1870年开始特别注重海军建设,平均每年投入全国收入的八分之一用于海军,目的很明显是针对清帝国。此时已任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力主在北洋建立水师,呈准后即先开办北洋水师学堂,订购铁甲战舰、修筑旅顺和威海卫军港。1888年编成北洋舰队,共二十二艘,其中铁甲舰九艘;由淮军将领丁汝昌任海军提督,军事训练聘用英国、德国人担任并操纵,试图以此应对日本等国的海上进犯。但不久户部(财政部)却停拨了海军经费,而把大量白银移作慈禧太后六十寿庆之用。几年来北洋水师再也没购置过一艘军舰,更换过一门大炮,其实力大大不如日本海军,甲午战争失败就毫不奇怪。

李鸿章有才有识,他的强国强军梦,最终都未能实现。这是为什么?梁启超回答:“吾悲李鸿章之遇。”就是可悲在他的境遇:腐朽的晚清皇朝。1901年李鸿章在即将谢世前,写下了一首《绝命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熄,请君莫作等闲看。”慷慨悲歌,一述平生。

为何“海外尘氛犹未熄”?因为李鸿章早就看到那新兴的东邻小国的狼子野心,特告诫国人“莫作等闲看”,必须“强军”。果然,在他去世后三十年,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就踏上了中国的国土。

“海外尘氛犹未熄”,对于今天的中国仍有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南朝刘宋皇室:一个盛产精神病和变态皇帝的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南北朝是中国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南朝依次是宋、齐、梁、陈;北朝依次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下面要说的南朝的宋朝,一个在南朝四个朝代存在时间最久的(共60年)王朝。这个王朝的皇帝几乎全部是杀人成性、荒淫无度,似乎每个皇帝都有神经病。他们到底有多么的神经呢?宋武帝刘裕:出身于军旅,为

  • 南北朝第一枭雄大将军尔朱荣:四朝帝王出帐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建国号为宋。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自此形成南北各自为政,相互对峙的局面。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北朝则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至589年隋文帝杨坚派兵灭陈,中国才重归一统,这段时间就是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常言道乱世出英雄,南北朝时风云变幻,英雄人物

  • 史上最残暴将军:秦名将白起坑杀赵国40万降卒?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白起主要战绩: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烧其祖庙,共歼灭35万楚军。攻赵先后歼灭赵军60万(含长平之战坑杀赵国40万降卒)。攻韩魏歼灭30万。白起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约165万。白起,又名公孙起,秦国上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之首。白起善于用兵,史书记载他“

  • 历史解密:明朝正德年间诛杀太监刘瑾另有幕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把太监刘瑾送上断头台的他的同伙,是正德朝“八虎”之一的张永,但在幕后为其出谋划策的却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名叶良辅的商人。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宦官刘瑾是个大权奸,他原是东宫的一个小太监,少年天子朱厚照登基后,刘瑾玩弄权术,窃取了司礼监及东、西厂之权,继而结党营私,废除朝纲,又罗织罪名,大肆陷害忠良,朝中数以

  • 高调的曹操其实生活很低调:死前分香料给众妻妾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曹操绝对是个人物,三国好多故事都与此人有关。挟天子以令诸侯,官封丞相,爵位武成候,后来封为魏公、魏王,与刘备孙权鼎足三分,名声显赫,不过此人的平常生活却一点也不奢华,非常低调。曹操做丞相,丞相的工资有多少?分两部分,一是货币工资,也就是五铢钱,每月1.75万,再就是实物工资,粮食工资,17

  • 三国解密:诸葛亮的西蜀人才队伍是怎么样建设?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听过三国故事,也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代的能人异士,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的大有人在,作者也是三国迷,看了通俗版《三国演义》,倒是对诸葛亮建立的西蜀人才体制有些兴趣,因此就其表皮开始,往下推论,聊以开阔历史趣味思维。西蜀的人才使用要从刘备说起,刘备在后汉晚期,乘天下大乱之势,借汉氏中山王后裔之名,意

  • 明朝永乐皇帝:操弄权力、阴谋和无赖行径的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明永乐皇帝朱棣,我们即刻会联系上皇皇巨著《永乐大典》的纂修与郑和七下西洋,同时也会想到朱皇帝通过发起靖难内战的形式,坐上了侄儿尚未坐热的龙椅。按儒家正统,此为叔谋侄位、篡国自专,当为逆贼。但当朱棣荣登大宝,自视礼仪为生命的儒家士子们,除鲠直而迂腐的方孝孺辈外,纷纷顶礼膜拜、效忠表诚。 自朱元璋称

  • 刘禅继位时孔明如何辅佐?彼此能配合得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继位时,才十六岁。从来没有到前线打过仗,也没有参与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由此可见,刘备原先并没有称帝的野心,否则不可能不特别加以教导和训练。父亲样样强,儿子常常自认为不如。临终时又当大家的面,要兄弟皆以父事丞相。分明是孩子不懂事,要听孔明的话。就任之后,所有事情都由丞相裁决处理。甚至于指定张飞的女儿

  • 揭秘:建文帝朱允炆为何在“靖难”之役中落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为解决各地藩王尾大不掉的局势开始了削藩。谁知,朱允炆的这一行动在解决其他藩王时显得很顺利,轮到燕王朱棣时却彻底把他的这位四叔逼上了梁山。也就是在这一年六月,久经沙场的朱棣设计解决掉了前来捉拿他的张昺、谢贵,并很快控制了北平及周边地区,后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

  • 后汉大将史弘肇:因为性格关系而导致身死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史弘肇(?-950年),字化元,郑州荣泽(今河南郑州西北)人,五代时期后汉名将。后梁末入禁军,后晋时为小校,归刘知远(后汉高祖),为武节指挥,领雷州刺史。治军有法,行兵所至,秋毫无犯。代州王晖不臣,弘肇征之,一鼓而拔,授忠武军节度使、后汉乾佑元年 (948),迁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领归德军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