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鸿章赴日遇刺不反击 签订屈辱条约遭国人骂

李鸿章赴日遇刺不反击 签订屈辱条约遭国人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101 更新时间:2023/12/7 4:48:26

历史背景

甲午战争以中国彻底失败、签订近代史上最屈辱的《马关条约》而告终。日本凭借发动侵略战争的胜利,获得了超过全国六年的全部财政收入!这是日本暴富的起点,也是中国跌入苦难深渊的起点。

本期阵眼

弱国无外交。李鸿章在日本谈判过程中经受的屈辱,特别是遇刺的经过,是每个有志气的中国人不能淡忘的。在遇刺之后,李鸿章在关键时刻太软弱,挺不起腰杆来,致使错过机会,任凭日本摆布和宰割。

人们骂李鸿章是卖国贼,常与订立《马关条约》相联系,这有失偏颇。因为这个差使确实是非他所愿,谁去都得签字画押。话又要说回来,慈禧等人固然昏庸腐败,但手握重权、掌管军队之人难道没有责任吗?这个时候,你不去叫谁去?

无理 日本要求吃住在船上

公元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3月14日清晨,天津港(600717,股吧)码头戒备森严,车马往来,一片忙乱。码头旁停靠着两艘悬挂黄龙国旗的商船。这是中国出高价雇用的德国船只。因为自甲午战争惨败后,中国已无一艘舰船可派。清朝重臣、与日本求和订约的全权代表、年已花甲的李鸿章率领33名随员,此外还有管厨、厨师、茶房、打杂、轿班、剃头匠等共计135人在天津登船。李鸿章及主要随员登上了“公义”号,美国外交部律师科士达(002518,股吧)、前美国驻华副领事毕得格和一班工作人员登上“礼裕”号。

轮上随带那么多的勤杂人员干吗?原来日本政府太傲慢无理,竟告知:日本方面不提供食宿条件,中国议和使团只能吃住在轮船上,一切自理。

李鸿章心绪苦闷沮丧,神情凄楚悲凉地站在甲板上,向送行的属僚们挥手告别,然后在儿子李经方的搀扶下,艰难地钻进船舱。“公义”号和“礼裕”号相继离开码头,向东驶去。

委屈 倒霉差事谁也不愿去

1894年10月底、11月初,由于日寇铁蹄蹂躏辽东半岛,威逼奉天“根本重地”,迫使帝党同后党、李鸿章等在“遣使议和”问题上,渐趋一致,因而相继有德璀琳和张荫桓、邵友濂出使日本之举。但日本指责使者“全权不足”,拒绝谈判。在这种情况下,光绪皇帝召见军机大臣翁同龢等入宫,问诸臣:“时事到了这个地步,战与和皆不可恃,众卿有何妙策?”

诸大臣沉默不语。光绪皇帝发火了:“平时问策,你们高谈阔论不休,今遇到关系祖宗社稷大计,你们都一言不发,岂有此理!”说完便痛哭不已。

无奈,第二天又召集军机大臣复议,最后认为中堂大人李鸿章作为全权代表是日本政府能接受的。就这样,把议事结果禀奏慈禧。慈禧命李:“星速来京请训,切勿刻迟! ”

众幕僚们也反对李鸿章出面与日本人议和。连总税务司赫德也说:“中堂大人,您此去将会招天下人之怨。 ”李鸿章道:“此中厉害,老朽我比你们看得还清楚。 ”

李鸿章觉得,如果自己再拒绝下去,慈禧便会把他撕成两半了,并将连累儿孙、亲属。“忍着一点吧!个人受些委屈,哪怕真的丢了老命,只要能保全家族、亲友,豁上了! ”

窝囊 侃侃而谈遭日本人挖苦

到了马关后,日本首相伊藤与李鸿章一见面,就故意奚落他一顿:“前次张、邵二使未完成使命,持节空白归去,余等甚感遗憾。”说完,逼视着李鸿章问道:“此次贵国修好之心诚否?”李鸿章立即恭谦地说:“我国若非诚心修好,必不派我;我无诚心修好,亦不来此。 ”

接着,李鸿章为了使和谈早日达成协议,就中日两国今后的关系发了长篇议论:“贵我两国乃东洋之两大国,同文同种,利害攸关。贵国近年进步极速,侪身泰西各邦之列,实令人钦慕不止……今我国人虽有多数怨恨贵国,而我对贵国反多感荷。缘我国有识之士,鉴于今日之大败,必有所觉悟。倘能恢复两国之和平,以其唇齿相依之关系,促进国家之兴盛,永保尔亚之和平,则足以实现两国之宿愿……”

李鸿章的这些议论的意图,伊藤、陆奥外相都看得很清楚:“他目的是想借此引起我国的同情,用冷嘲热讽以掩盖战败者的屈辱地位。尽管他是狡猾的,却也令人可贵,可以说到底不愧为中国当代的一个人物。 ”

过苛 日本狮子大开口割地赔款要求吓人

自开战以来,日军屡战屡胜,将昔日被视为庞然大物的中国踩在脚下,铺天盖地、纷纷扬扬的捷报,使被军国主义煽动起来的日本国民欢天喜地,如醉如痴。日本统治集团中的各种人物的欲望与日俱增,都在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勒索被击倒的对手。

负责财政的大藏希望“巨额之偿金”,打算提出让清政府赔偿白银十亿两。军令部长桦山主张除巨额赔款外,还要占有辽东、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和舟山群岛的一部分。

日本方面深知清政府急于停战,所以在第二次谈判中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进行要挟:日本军队应占守大沽、天津、山海关,并所有该处之城池堡垒,驻上述各处之清国军队,须将一切军器、军需交与日本国军队暂管;天津、山海关之间铁路当由日本国军务管理;停战限期内日本国军队之军需军费,应由清国支补。既允上开各款,则停战日期、停战期限及日清两国军队驻守划界并其余各细目,应即行商议。

对日本方面如此蛮横苛刻的条件,李鸿章听后大惊失色,连呼:“过苛,过苛!”接着,他近乎哀求地对伊藤说:“贵方所指之天津、大沽、山海关三地,实北京之咽喉、直隶之锁钥也。若停战不成,则日本先已据此,我方则反主为客,此条件未免凌遏太甚? ”

伊藤、陆奥等人摆出战胜者居高临下的架式,气焰嚣张,不管李鸿章怎样乞求辩解,在停战条件上毫不让步。

突变 李鸿章竟被暴徒行刺

3月24日下午4时15分,第三次谈判结束后,李鸿章乘轿返回驻地接引寺途中,忽然一个名叫小山丰太郎的暴徒,从拥挤的人群中冲到轿前,向李鸿章开枪射击,李顿时昏过去。一时间,现场大乱,行刺者趁乱躲入人群溜之大吉。

李鸿章的随员们赶快把他抬回驿馆,经医生检查,子弹嵌入颊骨,取之难保无,决定留弹合口。不久李鸿章就苏醒过来。面对着血迹斑斑的朝服,清廷这位73岁的老臣,在异乡他国,长叹说:“这血应该能够报效朝廷了! ”

行刺事件发生后,马关警方很快抓到了凶手。经审讯,此人名叫小山丰太郎,21岁,是日本的好战分子。他不希望中日停战议和,所以决定刺杀李鸿章,挑起事端、激化矛盾,使战争继续下去。

一个国家的全权大使在他国遭枪击,这在国际关系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李鸿章遇刺事件发生后,世界舆论哗然,使日本政府非常被动、担心。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闻讯后气急败坏地说:“这一事件的发生比战场上一两个师团的溃败还要严重! ”

一个高明的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其重要的素质是有胆有识,有勇有谋。可悲的是,李鸿章虽然看出自己受伤后日本“上下礼谊周至,不过敷衍外面”,但他本人和清廷却都没有利用这次事件压制日本争取外援的想法和行动,以为日本“似尚有抱歉之意”,仍把媾和条款放在首位。

在这件突发事件面前,李鸿章就缺少应有的判断力和激愤,更缺少做人的骨气与尊严。他如果决心豁上了“死在日本”,就凭这一点,必将赢得国人与世人的尊敬,并为谈判、签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嚣张 日本稳住李鸿章,如释重负

4月1日,中日双方进行第四次会谈。李鸿章因伤疼没有出席,陆奥宗光外相把媾和条约方案交给了李经方,要求4日内给予答复。

看着日本的媾和条约方案,李经方目瞪口呆。他战战兢兢,呆呆地望着伊藤。但他在心里却想:你们日本出兵中国,又不是我大清朝廷请你们去的。而是你们擅自闯入,杀我同胞,占我城乡,凭什么要我们承担你们的军费?!然而这话他咽到肚子中去了,说出来的话是:“首相大人,三亿两白银对我大清朝廷是一个天文数字哩!朝廷的户部,十年也没有这个收入哩!你让我们拿什么赔你呀? ”“这些我们不管!”伊藤又一次凶相毕露了,几乎是吼叫起来:“哪怕你们中国卖人、卖地,也要把钱赔给我们。我希望中国的全权大臣能够认真考虑现在两国之间的形势,这就是:日本是战胜国,中国是战败国!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胜者为,败者为寇’,这个含义你们应该比我们懂得! ”

屈辱 颤着手在条约上签字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在记述李鸿章伤势基本痊愈,继续谈判的情景时这样写道:

李鸿章自到马关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天会晤这样不惜费尽唇舌进行辩论的。最初要求从赔款两万万两中削减五千万两,看见达不到目的,又要求减少两千万两。甚至最后竟向伊藤全权哀求,以此少许之减额,赠作回国的旅费。此种举行,大抵是出于“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的意思。也实在难为这位老中堂了……

李鸿章靠着那只尚未受伤的右眼,十分吃力地看着这个并不太长但字字揪心的条约草案。他的手在发抖,浑身在痉孪,嘴里在喃喃低语:我办理大清国外交二十余年,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苛刻的条约呀! 哀求了老半天,伊藤毫无所动。李鸿章又曰:“赔款既不能减,地可稍减乎?到底不能一毛不拔”,“赔款既不肯稍减,所出之息可免矣”。

日本方面已掌握清政府授权李鸿章“权宜签字”的权限,按“无可更动、无可赢改”的方针办。所以不管李鸿章如何再三哀求,伊藤等胸有成竹,不作丝毫让步。谈判期间,关于台湾的交割时间问题还有一段野心与凶残毕露、恨不得一口便吞下整个中华的对话:

李鸿章:一月之限过促,总署与我远隔,台湾不能深知情形……何事不可互商?

伊藤博文:一月足矣。

李鸿章:头绪纷繁,两月方宽,办事较妥,贵国何必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

伊藤博文:(哄笑一番)尚未下咽,自感腹饥特甚。

李鸿章:两万万足可疗饥。换约后尚须请旨派员,一月之期甚促。

相关链接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1.清政府承认朝鲜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2.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3.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银2亿两,该款分八次在七年内还清,“第一次赔款交清后,未经交完之款,应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4.中国开放重庆、苏州、杭州等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可派领事官驻扎,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各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代老臣高行周:靠着战绩历经三个朝代最终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高行周(885-952年),字尚质,幽州人,五代名将白马银枪高思继之子,后唐名将,著名的骑兵将领。 后唐建立前,高行周一直在李嗣源帐下效力,开始只是裨将,后来担任幽州节度使的赵德钧对李嗣源说:“高行周相貌敦厚,做事小心谨慎,以后一定有大出息,应当给予优厚待遇。”后来,高行周随李嗣源与后梁作战。一次

  • 树国威!历史上第一位开国将军打得日本军官敬礼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军人,任何时候都要有忧患意识,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如此,我们的军队才能无愧于祖国的钢铁长城的称号... 人物档案:张秀龙,湖北沔阳(今仙桃)人,1914年出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百团大战、淮海战役、渡

  • 咸阳人杨良瑶:先于郑和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节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传统学术界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因而郑和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但是,根据泾阳县近年新出土《唐故杨府君(良瑶)神道之碑》(现藏泾阳县文庙)的记载,我国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应是唐代中后叶的杨良瑶。杨良瑶,字良瑶,原籍弘农郡人,后落籍唐京兆府云阳县龙云乡,即今陕西

  • 战国时代北击匈奴第一名将:战略影响两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时代四大名将,战国八大名将,打败匈奴的汉朝名将

    李牧,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战功显赫,生平未尝一败。李牧的军事生涯主要可以分为2个阶段,长平之战前,李牧一直是赵国北方边境的守护神。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幅度下降,南方强秦的威胁日益突出,而北方匈奴的威胁却基本已被李牧消除,所以李牧被召回到了邯郸政治中心,顶替了出走的廉颇,开始统帅赵军主力对抗秦国

  • 夏启是谁的儿子?历史上的夏启为何成为了私生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启的儿子是不是桀,太康是夏启的儿子吗,子婴的后代

    中国历史上五位改变天下的私生子——启【启】是华夏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只是没有他父亲有名。启的父亲就是那个接替鲧治水的大禹,而鲧是大禹的父亲,启的爷爷。启比伏羲强,至少他的父母有名有姓,只是他们还没结婚就一见钟情未婚先育有了他这个龙种。传说大禹巡治洪水,有天走到安徽蚌埠的怀远,在涂山的一处桑林与涂山氏

  • 陈豨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豨谋反,他的一生是被误会的一生,他的一生是智慧的一生

    大汉帝国,即汉朝,是继秦朝后出现的大一统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极具有代表性,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在中国历史上,韩信必定算得上是难得一见的军事天才,此人自从有了展现机会之后,便如同开了外挂一般,最终还逼死了西楚霸王项羽,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于韩信的善于用兵,有些人甚至

  • 历史上楚文王继位之后有哪些作为?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文帝与吕后的关系,楚怀王之后是谁继位,楚庄王之后的几位继位者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在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都是强国。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根据《左传》、《史记》等史料的记载,楚人初居丹阳,只是弹丸之地,其后,即以此为立足点,向南推进,发展成为称霸一方的泱泱大国。其中

  • 古代公主远嫁蒙古之后 她们为何很少有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嫁到蒙古的公主,历史上的蒙古公主,清朝公主嫁到蒙古的生活

    还不了解:古代公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公主嫁到蒙古后,为何很多公主都没有孩子?尽管在古代社会中,皇宫贵族有着较高的地位,他们所能享受到的生活质量也让许多平民百姓望尘莫及,但在一些特殊时代背景下,皇宫贵族们的生活却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般一帆风顺。众所周知,古

  • 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就退位了,是心甘情愿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活了多久,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反应,玄武门之变如果李渊不让位

    玄武门之变是唐初李世民兄弟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政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杀死了身为太子的兄长李建成和他的弟弟李元吉,在这之后更是逼着他的父亲,也就是唐高祖李渊退位,自己则登上了这大唐王朝皇帝的宝座,成为了唐太宗,这就是历

  • 历史上明武宗朱厚照是位什么样的皇帝?发生过哪些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真实的明武宗朱厚照,朱厚照是第几个明朝的皇帝

    奇葩代代有,明朝特别多。“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的第十位皇帝,年号正德,朱厚照从小表现不俗,机智聪明,喜欢骑马射箭,长大后应该英明神武,然而,他后来当皇帝后,居然非常昏庸,做了很多荒唐事,非常可笑。当然,他也不是全部糊涂误事,他也有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