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为什么要与曹操为敌?叔父诸葛玄之死

诸葛亮为什么要与曹操为敌?叔父诸葛玄之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853 更新时间:2023/12/12 19:15:44

诸葛亮从江西南昌到湖北襄阳隆中后,逐步建立起一个文化圈,著名的有徐庶石韬、崔州平、孟公威。这几个后来都去了曹操帐下,唯有诸葛亮投奔几乎已成丧家之犬的刘备,并极力支持刘备与曹操抗衡,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

这需要考察诸葛亮叔父诸葛玄死因。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早年父母双亡,叔父诸葛玄被袁术推荐为豫章太守,遂将侄儿诸葛亮和诸葛均带着到豫章上任。后来朝廷改派朱皓代替诸葛玄职务,卸任后的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弟兄两个,前往荆州投奔好朋友刘表。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开始在隆中躬耕。”豫章即现在的南昌。

这条史料可信度不高。如真是这样,凭靠叔父诸葛玄和刘表丰厚的历史背景,诸葛亮进入荆襄上流社会易如反掌,何须使尽浑身解数,甚至不惜迎娶襄阳名士黄承彦面黑发黄的丑女子作为妻室,通过岳父的引荐,才在上流社会有了名声,并结交了徐庶、庞统、石韬、孟建、崔州平等青年俊杰。然而因甚不匹配的政治婚姻,诸葛亮在荆襄一带也留下笑柄,人们编出歌谣加以奚落:“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献帝春秋》与此说法截然不同。该书记载:豫章太守周术病死后,刘表上奏朝廷推荐诸葛玄继任,朝廷任命书未曾下来,诸葛玄已造成既成事实。对这种无视中央、先斩后奏的僭越,东汉王朝不予承认而改任朱皓。朱皓从扬州刺史刘繇处借兵打进豫章,诸葛玄兵败后退入西城,西城民众群起造反将他杀了,并把首级送给刘繇。

仔细分析,后一说接近事实。如果诸葛玄去荆州投靠老朋友刘表,自会受到刘表重用,而陈寿只字未提其任职,也没有一句有关的下文。叔父被杀于豫章西城,对此诸葛亮不堪回首,所以不愿意提及。陈寿的史料,来源于诸葛亮口述,诸葛亮语焉不详,陈寿只能照录而已。《献帝春秋》的记载来自史官,史官资料来之于刘繇、朱皓等人的奏章,更能叙述出具体细节。

这一历史还有佐证,即隆中躬耕期间,诸葛亮“好为《梁父吟》”。至于为什么,1800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辗转传抄,并未作出任何合理的解释。为深究原因,须仔细察看《梁父吟》全文。其歌词原文是:

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歌词说的是,春秋时候齐景公在位,田开疆率师征服徐国,有拓疆开边强齐之功;古冶子有斩鼋救主之功;由田开疆推荐的公孙接有打虎救主之功。三人结为兄弟,自号为“齐国三杰”。齐景公为奖其功劳,嘉赐“五乘之宾”的待遇。

一天,齐景公宴请鲁昭公,酒至半酣,晏子奏请开园取鲜桃为两国结盟祝贺。齐景公准奏,晏子引园吏亲自监摘。摘得六个鲜桃,“其大如碗,其赤如炭,香气扑鼻”。依礼,齐鲁二国君各享一个,齐鲁二国相各享一个。盘中仅剩下两个,晏子奏请赏给臣下功高劳重之人,彰显其贤能。齐景公让诸臣自我荐功,由晏子评功赐桃。

公孙接和古冶子各自叙说救主之功。二人自荐毕,晏子就高度肯定,即刻将两鲜桃分赐他们。接着,田开疆以开疆拓边之功自荐,晏子评定田开疆功劳最大,但桃已赐完,表示只能等到来年桃熟再行奖赏。齐景公说他自荐过迟,为没有桃子彰显其大功而深表遗憾。田开疆以没有得御赐鲜桃为耻辱,气愤中挥剑自杀。古冶子和公孙接相继因功小食桃而感到惭愧,也自杀身亡。晏婴用两个桃子除掉三人,当然不是无心之错而是蓄意所为,是考虑到这三人有旷世勇力,又狂骄骜,缺乏自制,属于不能自我约束的狂士。一旦作恶,无人能加以制约,这才设下借桃杀人的计谋,为国家预先除害。这与诸葛亮说刘封刚猛,刘备身后无人能制,所以劝刘备提前将其杀掉是一个道理。

仔细分析,《梁父吟》同事实差别太大,这三人都不是力能排山、文能绝纪的将相全才,相反,是不能自我约束的赳赳武夫。歌词实在不怎么样,粗制滥造。

田开疆三人没有被谗言诬陷的经历,而是受到国君的特别器重;晏婴纵有借桃杀人的动机,在鲜桃面前,田开疆等三人却有多项选择,他们直线思维造成意气用事的自杀,不能归罪于别人;更重要的是,自古以来,人们都对晏婴二桃杀三士给予高度肯定而没有异词。齐国人做这首歌的原意已不清楚。在专制社会,为巩固权力杀人者比比皆是,诸葛亮何以特别激愤这一案?受传统文化熏陶,有识有见的诸葛亮,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不会有不同认识,不会喜欢《梁父吟》这首歌词!要揭示“好为《梁父吟》”的背后原因,不得不提到其叔父诸葛玄豫章太守的职任。

诸葛玄被杀时,诸葛亮只有十五岁,又身居僻远的南昌,无法窥视高层政治斗争的黑幕,不可能知道叔父的职任属于僭越,更对叔父怀着崇高的敬意。叔父的被杀对他的刺激太大,在他的眼里,诸葛玄一案与田开疆等有三点相似之处:一是豫章太守只有一职,被任命的却是两人,先是叔父诸葛玄,继而又改派朱皓——与二桃三士类似。二是当时的东汉王朝,其实是曹操左右着政权,豫章太守的任命权操纵在曹操手中;齐国分配鲜桃权力掌握在晏婴手中——曹操与晏婴相类似,又都是丞相。晏婴二桃杀三士,曹操挑起两位豫章太守的搏斗厮杀,是杀死叔父的真凶谋主。三是《梁父吟》认为,田开疆三人是“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的将相全才,在少年诸葛亮眼中,叔父诸葛玄更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罕见人选——才能堪比。叔父被杀像梦魇一样压在诸葛亮心头挥之不去,激愤中,借《梁父吟》宣泄胸中块垒就成为必然。要没有这一原因,以诸葛亮的才智教养,不会对《梁父吟》有任何兴趣。

叔父被杀是诸葛亮一生的梦魇,他认为曹操是幕后黑手,所以将曹操视为死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解密三国:刘备最不相信曹操 ,为什么投靠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演义刘备投靠过谁,刘备投靠过孙坚吗,刘备和孙权联手抗曹的故事

    敌人有时候也是救星,这是什么意思?公元197年,刘备第二次投靠吕布,驻军于小沛。听闻袁术指派大将纪灵率军三万来攻,赶紧向吕布求救,以策安全。吕布平时就想杀掉刘备,为什么不假借袁术的手,来完成自己的愿望呢?因为他心中有数,一旦袁术打败刘备,两军联合在一起,自己就被包围。所以才提出“营门射戟”的建议,吓

  • 解密:三国第一武将吕布败亡竟是因为怕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怕老婆的男人叫什么,老公怕老婆是什么原因,三国唯一打败吕布的人

    历代以来的所谓和亲,真正能够取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对和亲的那个对象,无论是公主也好,是普通女子也好,只不过是一时的需要。一旦势力强大,矛盾必然突出,而和亲者也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当然,具体在袁术和吕布之间,还是多少有些用处。当吕布听说袁术前来提亲,心中迟疑。妻子严氏说,听说袁术兵多将广,早晚必然会做皇帝

  • 中国古代宦官史上的奇迹,五个“第一”的童贯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宦官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虽然历朝对宦官的称呼不尽相同,宦官群体的影响力也千差万别,但是宦官彻头彻尾的奴才身份始终是改变不了的。不过由于经年累月的与皇帝打成一片,较之廷臣宦官更容易取得皇帝的信任,难免被赋予行政或军事权力。在北宋末年徽宗赵佶统治的二十年中,中国历史上最为声名狼藉的奸臣们沉渣泛起,诸

  • 袁术的失败:我从小有个敌人 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袁术,袁氏家族的唯一继承人,却始终被袁绍的名声所累,为了证明自己,袁术第一个称帝为王,却众叛亲离,最后因为一口蜂蜜,吐血身亡,成为这个时代的悲剧。袁术童年,标准的富二代袁术,字公路,河南周口市人,袁术和袁绍同一个父亲,叫袁逢,官拜司空,部长级。袁术的童年很幸福,当袁绍还在为了提高家中的地位而奋发图强

  • 清朝历史上康熙皇帝为何要杀忠诚如狗的鳌拜?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史书上说:鳌拜这厮,忒不像话,他欺君罔上,横行霸道,广结党羽,剪除异己,此前小顺治留下来的经营班子,除鳌拜之外,另有正黄旗的索尼。他是负责内务府的,主要是统领秘密警察,朝中的政治斗争轻易插不上手,所以成了四朝不倒翁。领导班子中第二位,是正白旗的苏克萨哈。他以前曾犯过严重的政治路线错误,是多尔衮的心腹

  • 古代名人中的吝啬鬼奇葩:侄子结婚送单衣还心疼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富而且贵的吝啬之徒,好多还是身居要职的官场之人。现根据古籍记载对其进行盘点,择出十大最吝啬的古代官员供各位看官观瞻。提前声明:雷死人可不偿命啊!呵呵。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过曹操,随曹操南征北战,屡屡征伐有功,被拜为都护将军。曹丕称帝

  • 揭秘:三国历史上那些“战神”级名将的死法大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一.被其他武将斩掉:夏侯渊、魏延、典韦1、夏侯渊(第七十一回):定军山之战。蜀魏对阵汉中,定

  • 盘点:三国历史上武功最高的武将到底是何许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老百姓谈论三国,争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即是三国中到底谁的武功最高?严格地说,比较准确的提法应该是《三国演义》中谁的武功最高?因为历史上的三国和罗贯中笔下的三国还是有些距离的,故不能想当然地等同视之。鉴于我们老百姓争论这个问题的依据基本上来自于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文本,而且也只能来自于罗贯中《三国演义

  • 如何公允的评价明成祖朱棣?他有哪些功绩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在位共二十二年,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赫赫有名的皇帝,也是一位饱受争议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有人说他功劳颇著,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谋权篡位,道德有污。而且,这两种观点,似乎都言之有据。但问题是,如果我们仅仅持有其中的一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一个文臣的背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赵匡胤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为什么能“黄袍加身”成功?中国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很多朝代更替的现象。被人们熟知的朝代也有很多,比如统一华夏的秦朝,楚汉争霸之后的大汉王朝,诗词歌赋盛行的唐代以及最靠近当今的清代。朝代更替的大多数原因就是君主昏庸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