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唐名将刘仁瞻:独守孤城斩杀逃跑的亲生儿子

南唐名将刘仁瞻:独守孤城斩杀逃跑的亲生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178 更新时间:2023/12/17 20:07:33

刘仁瞻(900-957) 五代十国南唐大臣。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字守惠。一说瞻为淮阴洪泽(今江苏省洪泽县)人。以骁勇名于当世。曾任吴右监门卫将军。历任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袁州(今湖南省宜春市)刺使。瞻治军严明,将士听命。李璟袭位后,使掌亲军。在任寿州(今安徽省寿县)节度使时,适后周来攻,他坚强固守,终因营田副使孙羽等献城,而己又重病在身,不得已而降。

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周世宗亲征南唐,战略目标是夺取南唐在淮南的领土,将其势力赶到长江以南。周军首先进攻寿州(今安徽寿县),守将乃五代名将刘仁瞻,周军始终无法攻克。周世宗派人招降刘仁瞻,只得到一串无情的耻笑。但南唐援军却很不争气,均被周军击败。首先是后周武信军节度使李重进在淮河大败唐军精锐"揵马脾",阵斩神武统军刘彦贞;之后赵匡胤在涡河口击败万余唐军,阵斩兵马都监何延锡等,然后兵至滁州。南唐江州军节度使皇甫晖率15万大军驻守城北清流关,被击败后退入滁州城。皇甫晖在城上喊话:"你我都是各为其主,不要那么拼命,你的砲弹打进来不好受,不如让点空间,让我出城列战如何?"赵匡胤听后哈哈大笑就同意了。等皇甫晖列好阵后,赵匡胤纵马疾前,冲开唐军阵型,一刀砍中皇甫晖的脑袋!唐军大乱,皇甫晖被擒,周军进驻滁州。当夜,赵弘殷所率援军赶到,在城下叫门。赵匡胤在城上答道:"父子之间不可谓不亲,但我率兵驻城,现在是深夜,军情不明,不能开门。"赵弘殷无奈。只好在城外露宿,天亮后才被放进城。

是的,正是这样的治军风格,才锻造出后来那支勇猛凌厉、纵横捭阖的铁血宋军。

南唐的援军都被打掉,寿州成为孤城,但刘仁瞻坚守不让,周世宗也亲临一线指挥。刘仁瞻见到周世宗伞盖,挽起强弓射去,射到周世宗面前仅数步。左右连忙请周世宗退避,但周世宗毫不畏惧,竟然移步到刚才刘仁瞻射中处大喊道:"刘将军,刚才您没射中,现在我站近一点儿,请再射!"刘仁瞻也不客气,再一箭射去,竟然又只差数步!周世宗大笑道:"刘将军请继续射,箭射完了朕再给您送!"刘仁瞻大惊道:"难道他果然是真命天子?看来此城必破,我只有以死报国了!"说罢掷弓于地,仰天长啸。虽然刘仁瞻已经明白天下大势已不属南唐,但仍然忠于职守,周军始终无法攻克寿州。

唐军虽然不能解寿州之围,但也一直在努力增援。唐中主之子齐王李景达集结禁军主力,准备收复扬州。先前攻克并驻守扬州的周将韩令坤兵力不多,奏请弃守扬州。周世宗不允,并令赵匡胤率两千侍卫亲军前往督战。赵匡胤驻军六合,下令"扬州兵敢有过六合者,断其足!"韩令坤只好继续固守,并伺机出城与赵匡胤合兵,在六合大败李景达,斩首万级。这下唐中主彻底无奈,派司空孙晟求和。周世宗爱惜刘仁瞻的忠义,请孙晟到寿州城下劝降,孙晟一口答应,来到寿州城下,周世宗大喜。

但孙晟一见到刘仁瞻就大喊道:"刘将军!你是大唐的忠臣,降敌会遗臭万年,不是您做得出来的事情。现在固守在此城,已断无活路,不要再妄想活着回金陵见皇上了,尽忠死节吧!"刘仁瞻在城上听后痛哭流涕,身披甲胄向孙晟三叩而谢,再面向金陵方向叩首,誓要为唐天子尽忠死节!类似的故事又发生在七百年后,莱州城下的大明巡抚朱万年,假意为孔有德招降,却对城上喊出了永垂史册的四个字:"向我开炮!"儒家文明的传人从不通过侵略战崙的实惠来诱发战士的贪欲,但每当尽忠死节的时刻到来,儒家的精忠思想和武士的刚烈气度融合在一起,迸发出人类心灵深处的最强力量。这种伟大的力量或许无法被某些轻视儒家的"尚武"人士所理解,但青史所载,却总能感动无数正义的人们,化为人类文明的精华。

周世宗虽怒,却也感怀两人的忠义,并没有杀孙晟,而是将其送回汴京软禁。显德三年七月,宣懿皇后符氏驾崩,周世宗暂回汴京,唐军又重新集结部队来援寿州。南唐镇海军节度使林仁肇带兵进攻下蔡(今安徽凤台)正阳桥,意图切断周军补给线。张永德率大军迎战,林仁肇亲率四名勇士突上正阳桥,逆风举火准备烧桥。张永德忙令放箭,林仁肇毫不畏惧,挥剑拨开箭支,继续烧桥。张永德也不由得感慨林仁肇勇猛。最终唐军寡不敌众,撤离战场。张永德又指挥水军大破唐军舰队,保障了补给线。汴京的周世宗不断接到捷报,再次准备御驾亲征,临行前却查获孙晟正不断向南唐传递情报,周世宗怒斥道:"上次你不劝降刘仁瞻,我已饶你不死,现在你又偷送情报,我怎能不杀你?"孙晟不慌不忙道:"我现在身陷于此,已不能为国尽忠了,留此身躯何用?就请陛下成全我吧。"周世宗知道再无可能招降他,于是赐死,但随即又后悔不该杀此忠臣,并引为一生憾事。

周世宗御驾再临寿州,周军再次发起攻势,李景达也再次集结大军来援,在水陆两路均遭赵匡胤、李重进痛击,伤亡惨重。寿州已经被围一年多,城内军粮已尽,各路援军也纷纷被打退,已到强弩之末,城中不少人已经生了降敌之心。刘仁瞻幼子刘崇怕死,单身一人偷跑出城,准备投降,却被抓了回来。刘仁瞻毫不犹豫,立即宣布将其正法!诸军哭请免死,刘仁瞻的妻子薛夫人向将士们流泪道:"将士们浴血奋战,我们刘家的儿子却贪生怕死,投降敌军,若不正法,我们作为父母也无颜面对三军。"刘仁瞻忍痛将儿子处斩,并将首级巡视全军,全军无不痛哭流涕,纷纷表示愿与刘将军同心死义!后世野史中有杨延昭和戚继光斩子以正军法的故事,但未见正史记载,可能是刘仁瞻斩子史实的演绎,而故事的原型刘仁瞻将军反而鲜为人知,殊为可叹。

斩子后刘仁瞻卧病不起,但仍坚持在床上指挥作战,周世宗被他的忠贞刚烈所感动,停止强攻,致书一封客气地请刘将军纳降。但此时58岁的刘将军已经成了植物人,副使孙羽等人冒刘仁瞻之名出降,并将瘫痪的刘仁瞻用床抬出城纳降。

后周世宗显德四年,不!大唐元宗保大十五年三月二十四日,经过17个月艰苦围城,后周军终于入驻寿州。周世宗封刘仁瞻为天平军节度使,瘫痪在床的刘将军已经没有能力拒绝了,薛夫人泣血五日,绝食而死。很多唐军将士不愿投降,朝刘仁瞻床前三叩后自刭殉国。当夜,五代名将刘仁瞻卒,周世宗下诏厚葬,追赠为彭城郡王,并率全军为其送葬。周世宗、未来的大宋太祖赵匡胤、未来的大宋宰相赵普、数万后周将士、寿州城内全体居民,肃立于刘仁瞻将军柩前。整个寿州默然无声,为这位忠贞刚烈的英雄送行。

伟哉刘仁瞻!五代中有多少君臣间的勾心斗角、父子间的杀戮篡夺,但也不乏他这样的真正忠义之臣。而在这个你死我活的血腥年代,能够同时得到敌我双方的无限景仰,死而无憾!死而无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自成造反前生涯:家道中落到妻子偷人各种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的身世,出奇的诡异。诡异到了颠覆常理的地步。李自成幼年是贾宝玉,长大以后却成了马夫焦大,再之后他成了水浒宋江和卢俊义的混合版本,其间还夹杂着武大郎的非凡历史。在他的人生中,融合了中国人熟悉的几乎所有艺术形象,这就难怪他大名鼎鼎,鼎鼎大名了。他于公元1606年9月22日,亲自投胎于陕西米脂一个大

  • 唐朝衰弱的致命推手安禄山:他的生涯其实很励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有唐一代,安禄山可是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人物。安禄山父亲可能是康姓胡人,母亲阿史德氏是个突厥巫婆。相传,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祷扎荦山(突厥尊扎荦山为战斗之神),遂于长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名扎荦山。其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开元初年,其族破

  • 陈阿娇的人生悲剧:从金屋藏娇的皇后到长门遗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史上出身最高贵的皇后 蛮横专权 外公是皇帝,舅舅是皇帝,老公是皇帝,(文帝、景帝、汉武帝)又有窦太后、太主的宠溺、娇纵,。“千金买赋”及“金屋藏娇”等典故都与陈皇后有关,然而汉武帝金屋藏娇的皇后怎么成了怨妇!陈氏是西汉帝室贵胄:汉文帝是她外公 ,汉孝文皇后窦氏是她外婆,汉景帝是她舅舅,汉武帝是她表弟

  • 揭秘北宋一代贤后曹皇后:不徇私情垂范百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慈圣光献皇后(1016年-1079年)曹氏,北宋宋仁宗赵祯的第二位皇后,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家族为北宋开国功臣。景祐元年(1034年)九月册为皇后。英宗、神宗相继即位,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元丰二年(1079年)病逝,年六十四岁,谥号“慈圣光献皇后”。勤谨清俭 处乱不惊曹皇后祖父曹彬是宋朝开国元

  • 东汉光武帝刘秀:亲自参战次数最多的封建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靠坚韧意志和人格魅力聚集起天下群雄而问鼎天下,由一介平民而成长为光耀史册的一代名君。刘秀作战非常最勇敢,在历代帝王中极为罕见。昆阳大战中,刘秀身先士卒,带领13人冲出王莽42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而搬来救兵。冲出重围却未折损一兵一骑,后亲率三千人的敢死队迂回至王莽军侧后,终以2万人的军队

  • 宋英宗皇后高氏(高太后)简介:垂帘听政包揽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宣仁圣烈皇后(1032年-1093年),宋英宗皇后,宋神宗母亲,宋仁宗皇后曹氏是她的姨母。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人。治平二年(1065)英宗册封其为皇后。元丰八年(1085年)其子神宗死后,立哲宗,以太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复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高太后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2年)出生于一官

  • 齐桓公身后的衰败:源于他没用听从管仲的建议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齐国国君带领大军伐鲁,军中有一个心事重重的管仲。齐军势如潮水,淹向鲁军,鲁军也不是吃素的,飞箭如蝗虫一样扑向齐军,但齐兵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就这么打起来了。可是齐军中有一个人却并不“奋勇”“争先”,他把盾牌往身后一顺,遮住了屁股,一蹿一蹿地就没影了,这就是管仲。所幸这次战斗齐军大胜,齐侯便不计较,不

  • 史上最全:揭开大清王朝二十一位皇后最真实相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美艳不可方物的清朝皇后们究竟长啥样?1、孝庄文皇后“孝庄”皇后,即清初孝庄端康文皇后,本是蒙古族,姓搏尔济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她十三岁嫁给清太宗皇太极,被封为“庄妃”。她那娇柔弱质、美艳万方的大家闺秀的身体里却流淌着成吉思汗后代的血液,充满了勇敢、刚毅、信心和智慧。在满

  • 萧何为什么还是汉初第一功臣?他立了什么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

  • 名将李陵的悲剧:无奈投降匈奴终生没有回到汉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李陵答苏武书》李陵何许人也?他乃是西汉将领李广之孙。李陵擅长骑射,英勇善战,爱护士兵,人缘皆好,是汉朝一位不可多得的武将。公元前99年秋天,李陵奉汉武帝之命,率兵出师匈奴,战斗打响之后,李陵又主动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