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蔡伦与他的龙亭侯国:东汉发明家蔡伦是怎么死的

蔡伦与他的龙亭侯国:东汉发明家蔡伦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965 更新时间:2024/2/4 9:02:43

东汉安帝元初元年( 114),发明家蔡伦被封为龙亭候,置龙亭侯国。水宁二年(121年),蔡伦因遭诬陷,为帝所逼,服毒白尽,龙亭侯国撤销。

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蔡伦在处世上是圆滑投机的,但在学习上是勤奋刻苦的。升为中常侍后,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知识不够,于是认真读书,仔细思考。每逢休假,他不是闭门谢客,就是跑到洛阳城外去观察、去体验、与百姓交谈,向他人请教注重社会实践,这为他后来发明造纸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9岁时,蔡伦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

人到中年的蔡伦,性格日趋平和,多年的宫廷生活,已使他变得更加老于世故。由于自己的谨慎与和帝邓后的器重,他度过了近二十年的平静岁月。

平日里看见臣子们向皇上呈献一卷卷的竹简奏折,再加上在班固获罪下狱致死,其妹班昭续写汉书时,蔡伦就亲眼目睹了以竹简载文立说和传阅的不便。到公元104年王充去世,遗下一捆捆的《论衡》,更令蔡伦产生了震撼。虽然那时候已经出现粗糙的麻纸,但还是不适宜写字。因此,蔡伦发誓要在造纸这方面有所革新和突破。经过长期探索,反复实践,蔡伦试用树肤、麻头及敝布、破鱼网,经过捣、锉、煮、抄等方法,最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用植物纤维造就的书写用纸。蔡伦将纸及造纸术奏报和帝及邓皇后,受到褒奖。由于原料广泛,价格便宜,所以这种纸很快就传布开来。

谁料就在这年年底,和帝突然驾崩。邓皇后本想立长子刘胜为皇太子并予以继位,无奈他有重病。而次子刘隆才生下八个月,邓皇后也不得不将他立为皇帝,自己临时称制。可惜刘隆命短,仅八个月就夭折了。邓太后与兄长邓骘商议后,决定扶清河王之子十三岁刘祜即位,是为恭宗孝安帝,太后仍临朝称制。

邓太后是在皇室无理想人选的情况下而选择刘祜的,她万万没想到,扶刘祜即位对蔡伦来说,可是一个不祥之兆。因为蔡伦当年逼死的宋贵人就是刘祜的祖母。在刘祜眼中,如果不是窦后及蔡伦的迫害,不仅祖母宋贵人不会死,父亲刘庆子之位也不会被废,因此,他视窦后和蔡伦为不共戴天之仇人。窦后虽死,但蔡伦尚存,此仇一定要报的。不过,经过劫难之后的刘祜已变得城府很深,即使坐上皇帝的宝座,他也没有马上报仇,他知道身后还有一个垂帘听政的邓太后,如果急于求成,可能适得其反。所以,他一直在忍耐,在等待跟蔡伦新账旧账一起算的机会,甚至还按邓太后的旨意封蔡伦为龙亭侯,并升为长乐太仆,让他成为邓太后的首席近侍官,继续留在宫中。

卧薪尝胆十五年,安帝终于等到了复仇的这一天。公元121年四月,邓太后驾崩。办完丧事之后,蔡伦就告别京都洛阳,回陕西龙亭自己所封之地。然而,他刚回到龙亭,就接到安帝诏令,要他自己到廷尉(相当于现在的高检)去受审。蔡伦心知肚明,知道在劫难逃,所以沐浴之后整理好衣冠,饮毒药自杀。蔡伦是宦官,不能生育,仅有一养子。蔡伦死后,安帝不允许其养子继袭封国,取消了龙亭侯国,而当地人民将蔡伦就地埋葬,后来又为他立祠设像,世代供奉。

墓祠占地30多亩,祠区有拜殿、献殿、蔡侯祠、东西配殿、乐楼等清代歇山式建筑及多株古柏和汉桂;墓区有石人、石羊、石马等翁仲,有明、清碑碣多通肪单檐歇山顶方型祭亭。高大的墓冢呈漏斗状。幕后有明月池。蔡伦墓祠是集墓冢古建园林文物石刻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蔡伦墓冢巍峨高耸,壮观异常。在古木掩映之中,墓前的石碑、石羊、翁仲一字排开,“蔡伦谱系碑”,记载着蔡伦家族的历史沿革。墓前还有赵朴初手书“蔡伦墓”的祭亭与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手书“蔡伦墓”匾额垂花门。蔡伦墓后为“明月池”,池上昔日有榭,为蔡伦之寝殿。

整个蔡伦陵园分为南北两部分,墓区居北,其南为蔡侯祠,蔡侯祠的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拜殿、献殿,正殿大门上高悬有唐代德宗皇帝的御书“蔡侯祠”匾额。殿中有蔡伦塑像。右侧壁上绘有“蔡伦纸”制作工艺流程图,左侧壁上绘有蔡伦于公元114年封为龙亭侯的谢恩图壁画。在蔡伦祠中轴线两侧还有钟楼、鼓楼、厢房、戏楼等古建筑。

2006年5月25日,蔡伦墓和祠作为清代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才智过人的周培公为何被康熙发配盛京?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皇舆全览图,小鬼当家才智过人,康熙为什么把周培公放到盛京

    导读:清朝康熙皇帝时期,朝廷上由这么一个人: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恪尽职守,深谙治世之策,深得为人之道,是康熙身旁重要的谋士。然而这样的的一个人,在官场上如此知进退,如此为自己保身,但还是落得了贬谪的下场。而这个人,就是周培公。周培公是一个政治家,不妨看看他的经历,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官场。学

  • 揭秘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周培公:周培公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培公简介,周培公的墓,李光地

    周培公(1632年—1701年),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早年经历周培公幼年丧父,十岁时,李自成进攻荆郢间,其母孙夫人殉难而死,周培公落魄无依。成为州卒小吏,不久依附显赫者进

  • 震惊:为战国时代画上句号的竟然是位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为什么说女人祸国,婆媳的战国时代评价,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

    长平之战,不啻为战国历史的拐点,亦使得一代名将白起的身后名稍稍蒙尘。在这之前,他运筹伊阙会战,击溃韩、魏联军,歼敌24万,又成功将楚国势力驱逐至徐、淮。长平之战后直至嬴政称帝,大规模的战略决战再未出现过。从纯军事角度而言,白起无疑是战国的终结者。但是,用枪杆子逻辑推导出的结果,往往不靠谱;论及政治与

  • 揭秘:战国时期名人宋玉和九冢华严寺的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高古玉环特征,楚国宋玉相关历史,姬昌桥的故事

    宋玉,又名子渊,湖北钟祥人。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才比宋玉,貌若潘安”,或者说是“貌若宋玉赛潘安”,宋玉的才华品貌,可见一斑。作为古代美男子,据史料所说,宋玉活了七十多岁,一生宦场,欢场

  • 都说一见杨过误终身,岂知一见郭襄竟能误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一见郭襄误百年的上句,郭襄遇杨过误终身,郭襄一见杨过误终身

    郭襄如果当年没有遇到杨过,也许就没有后来的峨眉。若没有那次风陵夜话,也就没有后来的万兽山初见,没有万兽山的初见,也就没有后来的雪夜捉灵狐;没有雪夜灵狐,也就没有英雄大会的那一夜烟花,没有那一夜烟花,也就没有后来绝情谷一跃,没有绝情谷的一跃,也就没有华山之巅的诀别,诚然也没有天涯思君终身不忘。郭襄骑着

  • 解密:谁才是宋朝历史上最配称明君仁君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解密建国后重大历史,历史的真相,宋朝皇帝哪个是明君

    宋仁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论能力,他不如宋太祖雄才大略,论学问,他不如宋徽宗多才多艺,但论生前死后的名声,他却是宋朝十八帝中最好的,在位42年,执政宽简,为人温良,他把一个“仁”字,贯穿于治国安邦全过程。他对下人很仁慈。一个暮春时节,宋仁宗在御苑散步,一段时间后,身边的人发现他频频回头张望,却又什么也

  •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五绝之一:细说东邪黄药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射雕英雄传西毒是谁,黄药师的武功绝学,射雕英雄传武功第一是谁

    台湾已故作家三毛曾说:“最爱黄药师什么都爱。”可见,即便是著名作家,谈到黄药师也会语无伦次的。其实黄药师这么受欢迎,倒不是因为三毛爱他,或者这么多粉丝爱他,关键是金庸爱他。智慧、知识、财富、容貌、地位......这些普通人终其一生未必能求得一种的东西,毫不吝啬地给了黄药师。金庸那时候,写小说不像现在

  • 中国古代史上最无耻的官场“不倒翁”是何许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代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最频繁最昏暗的一个时期。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这个时代是“中国古代最无耻的时代”。也就是这个“无耻时代”出了一位官场“不倒翁”。这位“仙家”在频繁的政权更迭中总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位厉害的角色叫冯道。在五代十国,改朝换代比老百姓换衣服还勤快,短短五六十年的光景里共换了五个朝代出了

  • 盘点:那些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墙头草”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最有名的历史是什么,历史上的四大美男,盘点历史上最著名的八大饭局

    先说冯道,在唐末先投刘守光作参军,刘败后投河东监军张承业当巡官。后经张承业推荐为晋王所用,任河东节度掌书记。此后,又唐庄宗的户部尚书、翰林学士,明宗时出任宰相。后晋高祖、出帝时均连任宰相,契丹灭晋后,被任为太傅,后汉代晋后任太师,后周代汉后依然任太师。周世宗征北汉前,冯道极力劝阻,激怒了周世宗,因而

  • 39岁殉国将军张成义:宁死不屈最终被日军烧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宁死不屈下一句是什么,抗战期间死在中国的日本将军,武昌的黑老大是谁

    提起抗战初期的丰镇保卫战,如今已经鲜有人知。对于丰镇保卫战中为国捐躯的绥远国民兵绥东区防司令张成义将军更是近乎被人遗忘了,偶有史志资料提及也不过寥寥数笔,语焉不详。张成义将军是抗战中绥远地区牺牲的第一个将军,也是牺牲衔级最高的将领。他以装备和训练皆不足一个团的国民兵部队和县保安队,奋勇抗击日寇近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