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徒生曾是剪纸天才:创作童话边剪纸边讲故事

安徒生曾是剪纸天才:创作童话边剪纸边讲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225 更新时间:2023/12/24 11:06:24

导读:在中国传统的乡村习俗生活中,剪纸与刺绣是女孩妇女具有普遍性的生活内容。尤其在北方乡村,妇女们童年时期的生活就是从学剪花、绣花开始的。“一树梨花靠粉墙,娘在绣房教良” ,陕西旬邑天才的剪花娘子库淑兰用她创造的彩色剪纸方法表现过这样的童年生活。“一岁上尕来,二岁上大,三岁四岁巧说娘,七岁八岁学针线,九岁十岁进绣房,天上飞鸟都绣上” (陕北民谣) 。说起来确实神奇,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这样,漫长的农耕岁月里,朴素封闭的乡村生活绵延不断地造就着如此浩大的妇女剪纸群体。乡村妇女的剪花,是中国多民族民间生活中经典的生存艺术,今天,许多民族年轻一代的血脉中,多少都从母亲的遗传中承继了一点剪花的基因。

剪花是女人的天性,也是女人人格价值的体现。心灵手巧的妇女多半是童年从妈妈那里得到的蒙。妈妈和奶奶上一辈女性启蒙的不仅仅是剪花的技艺,还有村庄里口传的民谣和习俗生活中的故事。童年的女孩学会了剪花、绣岀了花样,剪纸与刺绣会伴随着她们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积累,剪岀绣出的那些花草、动物和娃娃会越来越显得生动而有人性的光彩。一个儿童是带着好奇和懵懂的情感靠着天生的本能去剪花;做了妈妈的剪花妇女会把美好的祝福和亲情融入花样;剪花的奶奶是一个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成熟女人,她回到了自己的本性,返老还童把花草剪得独具特色、炉火纯青。剪纸不仅仅是一种手艺,剪纸也是一种人生情感最本能和最朴素的表达方式。剪纸是生活的艺术,是儿童和妇女的艺术传统。乡村生活的磨难造就了妇女的坚韧与顽强,妇女们用劳动的手剪岀了吉祥的花样,剪岀了生活美好的企盼。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1805 - 1875 )是中国儿童最喜爱也最熟悉的作家,安徒生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几代人都是看着安徒生的童话长大的。但至今鲜为人知的是,安徒生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剪纸艺术家,而且是他那个时代北欧最优秀的剪纸艺术家。中国是发明造纸术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剪纸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我们在新疆考古发现的南北朝时期剪纸实物残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但剪纸也是一个具有世界普遍性的化传统,亚洲、美洲、欧洲及北欧一些国家在农业时代都曾经有过自己的剪纸习俗传统。今天南亚的一些国家、东亚的日本、美洲的墨西哥、东欧的波兰,以及中国三十多个民族地区依然遗存着剪纸习俗传统。现代剪纸在美国、德国、法国、丹麦、瑞士、以色列、日本、中国等国家也在逐渐活跃普及开来。

安徒生那个时代的北欧传统剪纸主要用于纪念性的人像剪影,在照相术没有发明的年代,人像剪影是欧洲日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纪念式图像手段。这个古朴直接的人物剪影的方式一直流传到今天。安徒生是一个剪纸的天才,文献与传说已说不清安徒生时学会的剪纸,但他是一个天生的开拓者,不仅在文学诗歌领域,剪纸也是如此。安徒生的剪纸创作丰富发展了北欧人像剪影式剪纸传统,他把口传的诗歌文学故事,把他那颗天才敏感的心感受到的事物都融入了剪纸。安徒生一生剪了一千多幅剪纸作品,极大充实拓宽了北欧的剪纸传统。看看今天丹麦、挪威、芬兰的现代剪纸作品,我们也可视安徒生为北欧现代剪纸之父。研究安徒生更重要的发现是,他创作童话的方式是边剪纸边讲故事,口传故事和剪纸图形互动共生,这也是中国乡村妇女传统剪纸的方式。

“剪纸是诗文创作的开始”(安徒生) 。安徒生在使用着农业时代民间艺术的思维方式创作,他是以口传文化思维和手传文化方式在写作童话。安徒生的剪纸是他心灵的窗花,铰剪纸的方式导引出心灵的故事。手离心很近,剪纸的过程也是用手来传达内心表达的过程。这和我们研究中国民间剪纸发现的方式异曲同工。手确实比眼离心更近,心手叙事方式是具有普遍性的民间文化叙事传统,也反映岀人类文化认知方式上的本能选择。这个发现与启示非常重要,因为剪纸无论对于妇女或儿童,只有视其为个体心与手的文化认知过程,视其为生活与生命的本能表达,教育的传承与创造才能走岀单一技能和庸俗化视觉功利追求的误区。

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剪纸成为代表性的人类文化遗产。中国是拥有世界非遗名录最多的国家。面儿童的文化遗产教育,不仅关系到遗产的未来,也关系到中华文明传承、创造与发展。教科文倡导的文化创造要面对源自文化遗产的灵感,活态的非遗传统更是民族文化的情感源泉。

在儿童中普及剪纸艺术教育和文化传承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非常适合和行之有效的身心启蒙方式。中国传统剪纸的启蒙就是从童年期开始的,口传的文化和手传的技艺是启蒙儿童的最基本内容。今天的儿童美术教育往往忽视了剪纸和口传文化的关联,浅薄于狭隘的“眼睛美术教育观” ,忽视了民间的图像叙事并不仅仅仰仗于眼睛看到的东西,心的视野比眼宽比眼深。手比眼更靠近内心。今天的儿童美术教育对手作为情感之“器官”功能的认知还是“蒙昧”的,这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民间艺术传统认知的蒙昩。手是心的外延,心通过手在触摸感知着生活中生命的每一个细节和行为过程。手是身心生命律动的参与与记忆者,手的生命记忆能量是我们常常忽视的,我们的书写、绘画、舞蹈、运动,甚至日常生活中许多习惯性动作,都是手的记忆在发挥作用。儿童的天性是天然本色的,儿童与生俱来的涂鸦本能远远超过了成人。儿童涂鸦、剪纸的心手相随,使儿童在认知成长过程中,有了动手的兴趣与本能的选择。

中国多民族剪纸传统传承千年,从人成长的认知发展观来看,剪纸是适合儿童认知发展的文化方式,剪纸也开通了心手相连的图形叙事传统,心手互动共生的情感叙事不仅适合于儿童,也是适合于妇女的一种文化方式。一个文化类型或文明物种能传承千年不衰,定有其深层的人性价值和联接个体生命本能的自我需求性。通常我们看到了社会学视野中的剪纸民俗价值,我们还没有从认知心理学和文化遗产学视角,发现剪纸对儿童妇女的人性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其中的启示会改变我们功利化的教育观,并从中发现更具人性化的启蒙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司马懿简介:司马懿因为鹰视狼顾而天生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司马懿鹰视狼顾图片,军师联盟司马懿回头鹰视狼顾

    司马氏的晋朝替代曹魏皇族的步伐,是从司马懿开始起步的。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家世显赫,是东汉以来河内有名的望族。其父司马防曾官至京兆尹,禄二千石。司马懿青少年时,就显露出才华。史书称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晋书宣帝纪》)。虽生在

  • 历史上七岁时就能收孔子为徒的人有多“神”?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子的72贤徒有几位在临沂,孔子的七十子之徒之遗言,孔子拜七岁师傅的故事

    导读:孔子被视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奠基者,也是中国教师的鼻祖,成语“至圣先师”旧时特指孔子。《礼记·文王世子》曰:“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还专门为孔子制“至圣先师”石碑一通,以示对孔子教育功业的尊崇。如今,以孔子命名的汉语学院已达数百所且遍及世界各地,中国台湾和香港

  • 金庸爱《西游记》:令狐冲韦小宝皆有孙悟空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令狐冲是哪个派,西游记真假美猴王如来佛祖说的话,令狐冲和东方不败的关系

    导读:金庸曾谈到“俗文学中有极高品味者”,所举例证,便是“《西游记》、宋词、元曲等等”。像他的创造者金庸一样,韦小宝也是从小就爱听故事,爱讲故事。当日在五台山上,韦小宝跟双儿讲到的,就是“唐僧和尚到西天取经”的故事。《西游记》第四十回,乌鸡国国王要将王位让与孙悟空,悟空却道:“不瞒列位说,老孙若肯做

  • 满是疑团的明武宗朱厚照:被认为是明朝衰弱节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明武宗朱厚照儿子,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父亲

    中国古代的荒淫皇帝,在明朝一代,人数最多。当初明太祖朱元璋辛辛苦苦打天下,整顿吏治,一心想着治国安邦,如果地下有知,看到自己的子孙们都如此不争气,不知会作何感想。这些淫乱皇帝中,明武宗朱厚照是最典型的一个,他是一个短命皇帝,一生腐化堕落,荒淫无耻。他建造"豹房",花天酒地,抢男霸女,整天泡在美女们的

  • 为什么项梁不自立为王而立一个牧童为楚怀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为什么楚庄王不叫楚庄公,项梁拥立的楚怀王是谁,项羽为什么要分封天下

    项氏集团的实力进一步壮大后,众人拥护道:“大王您英名果断,德高望重,应自立为王才对。”是啊,当大王多威风。就在项梁将要点头答应的时候,人群中出现了一位老者。这老者年逾七旬,头发花白,站出来,给项梁上了一节生动的政治课。他详细地分析了陈胜起义失败的原因,这里简单地把他的话归纳为:陈王出身低微,不立楚王

  • 秦末历史解密:张良凭什么位列汉初三杰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邦和张良谁年龄大,汉初三杰的结局,历史上西汉和东汉是什么原因分的

    刘邦刚办完母亲的丧事,便传来陈胜兵败被杀的消息,他的身子被震得一颤,这个噩耗无异于晴天霹雳。在刘邦的心里,他对第一个举大旗拉大皮的陈胜既敬又佩。同样是地地道道农民出身的陈胜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怒而揭竿而起。比起自己“明哲保身”,率逃兵躲在大泽的深山中的懦夫行为,他太勇敢了,太伟大了……刘邦本来想等自己

  • 隋末神人李密:到哪都以策划造反为己任的豪杰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唐李密简介,唐朝李密是什么人,李密唐

    李渊在北方呼风唤雨的时候,他在南方的本家李密的事业也渐入佳境。李密是隋末唐初农民军的“带头大哥”,隋唐的历史走向和他息息相关,如果他不是在关键的时候自己葬身了自己,那么“隋失之鹿”应该是他的战利品。果真如此,隋后面的朝代应该是“蒲”(按照杨坚、李渊的命名思路),而不是唐。李密的事迹和窦建德、杜伏威、

  • 班超的西域传奇:汉王朝衰弱前最后的辉煌时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班超与张骞出使西域相差几年,西域传奇是什么意思,班超西域行

    大家一定都还记得中学历史课本里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但“投笔从戎”之后的班超究竟做了什么,课本就没再说了。告诉你吧,班超老NB了,他后来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何谓西域都护?用今天的话来说,相当于西域联合国军总司令。班超在西域大展汉帝国雄风,经常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召集汉帝国及其仆从国,粗暴干

  • 战国楚国的吴起奇迹:一年变法就让楚国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楚国差点被吴国灭亡,吴起在楚国做了几年,楚国吴起变法内容

    公元前382年,吴起正式担任令尹后,楚国朝中一下子炸开了锅。这小子,初来乍到(刚到楚国满一年),何德何能,大王竟给他封这么大的官。面对满朝的流言蜚语,楚王不为所动,他郑重的告诉吴起:楚国的军政,就此托付给令尹您了。吴起也毫不谦让,一上任,就雷厉风行的进行变法——史称“吴起变法”。变法,其实就是改革,

  • 宋仁宗朝郭皇后为何被废:误扇皇帝巴掌而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崇祯为什么不封李自成为王,宋仁宗评价为什么那么高,郭皇后被废

    自古有言,不是冤家不聚头,很多的夫妻都是吵吵闹闹一辈子,年轻的时候偶然动手动脚也算不得什么,可是在遥远的宋代,仁宗朝的郭皇后,却因为自己一个巴掌甩出去,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甚至于自己最后莫名死亡。据《宋史》记载,仁宗有段时间非常宠幸尚美人、杨美人,而这两位也很不识趣,自以为有皇帝撑腰,尾巴就翘上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