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勤俭皇帝:赵匡胤为什么不允许公主穿新衣服?

勤俭皇帝:赵匡胤为什么不允许公主穿新衣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702 更新时间:2023/12/24 14:46:35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十分了解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疾苦,他决心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个社会。后来他壮志得酬,终于“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不忘本色,照样简朴律己,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其衣服也只有登殿上朝时的赭服是用绫锦做的,其他大多是绢布,有的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质是一样的,而且总是洗了再穿,穿了再洗,很少换新的。这在历代帝王中是十分难得的。

我们都知道,要了解一个帝王是否奢靡,看其内宫的人数便知道了。赵匡胤的内宫,是历朝历代最简朴的,宦官只有五十余名,宫女也只有二百多名。即便如此,赵匡胤仍认为太多了,还遣散自愿出宫的五十余人。

赵匡胤称帝后,北汉政权尚未被统一进大宋的版图。于是赵匡胤在开宝元年、二年及九年,先后三次攻打北汉。其中的一次,在征讨北汉途中,正逢七夕节,赵匡胤送给在汴京的母亲和妻子(太后和皇后)的节礼是:太后三贯钱,皇后一贯半。

对于母亲和妻子如此“抠门”,对女儿则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一次,赵匡胤的女儿永庆公主觐见父亲,公主穿着一件新外衣,上面用五彩金丝缝缀着一片片孔雀羽毛,蓝的像湛蓝的湖水,绿的像碧绿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十分华美。谁知赵匡胤一见她就说:“你把这件华服脱下,以后别再穿了。”

听到父亲的话,公主很不理解,撅着嘴巴说:“宫里翠羽很多,我是公主,一件衣服只用一点点,有什么要紧?”

宋太祖严厉地说:“正因为你是公主,所以不能享用。你想想,身为公主,穿这么华丽的衣服到处炫耀,别人就会效仿。过去,战国时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结果全国上下都跟着学,搞得紫布都贵了好几倍。今天,你的这件衣服上面有金丝线、孔雀羽,价格都很高,你知道制作一件要花多少钱吗?如果别人再效仿你,全国要浪费多少钱?你现在的地位和生活已经很优越了,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要十分珍惜才是。你怎么可以带头铺张浪费呢?”

听了父亲的批评,公主无话可说,只好默默地把外衣脱了下来,但心里仍然很不甘心。她想:你对我要求那么严格,我看你又对自己怎么要求?于是,她对宋太祖试探地问:“父皇,您做皇帝已经好几年了,进进出出总离不开那顶旧轿子,它也应该用黄金装饰一下了吧!”

宋太祖平心静气地对女儿说:“我是一国之主,掌握着全国的政治经济大权。我想把整个皇宫都用黄金装饰起来也能办得到,何况只是一顶轿子!可是黄金是国家的,我要为天下守财,绝不可乱用。古人说得好:‘让一人治理天下,不能让天下人供奉一人。’我应该这样做。倘若我自己带头奢侈浪费,必然会有很多人这样干。那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怨恨我,反对我,国家的事情也就难办了。你说我能带这个头吗?”

公主一边听着,一边琢磨着父亲的每一句话,再看看皇宫里的装饰也都很朴素,连窗帘都用很便宜的青布制成,觉得父亲的话确实很有道理。公主于是叩头谢罪,心悦诚服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今后要向父亲学习,勤俭节约,不再奢侈。

据史载,有一次,宋太祖半夜起来,突然非常想吃羊肝,可是犹豫了半天不肯下令。左右问他:“皇上有什么事就尽管吩咐吧,我们一定照办!”太祖回答说:“我若说了,每日必有一只羊被杀!”结果他硬是忍住没吃。

宋太祖如此节省,也有其苦衷。五代十国的国君几乎个个挥霍成性,官吏也跟着奢华,使民间经济非常贫弱。宋太祖当了皇帝后,决心改变社会风气,以解除民间疾苦。他的作为也的确产生了示范作用,北宋初期士大夫竞相以节约自勉:州县官上任时,奢侈浪费讲究排场的迎来送往都取消了;小官上任时,很多只穿草鞋、拄木杖,徒步而行。这种为天下守财的精神,的确使当时的宋王朝积累了不少财富。而通过征服天下的战争,又取得了降国不少的奇珍异宝。单就后蜀来讲,其储存的金帛水陆同时运输也要十年才运得完。宋太祖将所有财宝全数收藏在国库里,只有国防军需、赈济天灾时才拿出来使用。北宋建国不久,便已有32个国库堆满了金银锦帛珍玩。

然而,对自己和亲属极其节俭的赵匡胤,在维护国家利益特别是维护安定方面,却出手大方。久经沙场的他看多了刀兵相见、民不聊生的场景,登基后他凡事力争避免流血,反对用武力解决问题。他认为军士及百姓的生命才是最宝贵的,钱财能够解决的,他绝不动用武力。在这方面,他又是史上最慷慨的皇帝之一。为了国内安定,他力行文治主义,抑制了武将势力的膨胀。面对边界强敌威胁,他并没有劳民伤财地不断去打仗,而是拼命积累国家财富,以钱买地盘,从而避免双方交兵,如他曾想用“备价取赎”的手段,向契丹买回燕云十六州。

为了社稷的稳定,宋太祖也是很慷慨的。如杯酒释兵权时,他便是以钱财来交换军团将领的兵权的。“多积金银,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久不可动之业”,都是当时他承诺的条件,最终使那些兵权在握的将帅们解甲归田,安分守己地度过余生。这比其他朝代为求安邦而大肆杀戮开国功臣的做法,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安邦治国,自然离不开能干的臣子。为了争取大臣的忠心以巩固皇权,宋太祖赏赐的钱财也相当惊人。如侍中(相当于宰相)范质生病时,宋太祖亲赐金器两百两、银器千两、绢两千匹、钱两百万;开国元勋赵普有病,赵匡胤又赐银器五千两、绢五千匹……这与太后以及皇后的七夕节礼金,其数量与价值简直是天壤之别,闻之令人动容。

唐末以来连续多年的军阀割据与民族大分裂,造成了社会的无比混乱,所有政治环境、经济条件几乎都是最恶劣的。但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大宋王朝,却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建立了相当稳定的政权,这不能不归功于赵匡胤这位大宋王朝开创者的大公无私及其独特的治国方略。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正如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最不该亡国的亡国之君:杨广的梦想真的很伟大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依据《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为炀。”李渊夺位后,便将这个恶谥给了杨广。而杨广还是李渊的亲表弟,两人共同的外公是独孤信。“隋炀不幸为天子,安石可怜作相公。若使二人穷到老,一为名士一文雄。”历史上的隋炀帝并非一个昏庸无能之辈,《隋书》说他“少敏慧,美恣仪”,弱冠平陈,显示了其马背

  • 卫子夫出身歌女:为什么她能够成长为一代贤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卫子夫大家肯定不陌生了,从之前的《大汉天子》到电视剧《卫子夫》的热播,一代贤后卫子夫的形象已深入人心。卫子夫从一介歌女到一国之母,稳坐后位三十八载,陪伴武帝四十九年,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后。伴君如伴虎,卫子夫究竟凭借怎样的才貌品行,能够在险象环生的后宫中步步为营,稳坐后位,赢得后宫上

  • 中国古代最后广告营销的嫔妃:汉武帝的李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君王都好色,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不例外。不过在美女如云的后宫想要脱颖而出,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都是人尖子,你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别人仿效的对象,如果运用不当,肯定会适得其反。不过总有一些美女比如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却能让人过目不忘,不仅生前享尽了荣华富贵,就是死后也让汉武帝心痛不已。那么这个李夫

  • 唐朝大将高仙芝:不世名将却为帝国的不幸买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高仙芝:为帝国的不幸买单天宝十四年十二月的某一天,潼关上空乌云漫卷,朔风怒吼。数万唐军将士被召集到刑场周围,奉命在此观刑。此时,距离安禄山起兵刚刚一个多月,可潼关以东的大片国土、包括东都洛阳已全部沦于叛军之手。15万范阳铁骑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其前锋已兵临潼关城下,率部驻守潼关的是大唐帝国威名赫赫的

  • 何必仅仅抓住吴起杀妻求将的小辫子不放?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吴起,是春秋时期的名将。他曾经辅佐魏文侯成就霸业,可是在魏文侯死后,在魏国却无法容身,只能逃到了楚国。在楚国,他辅佐楚王兴利除弊,推行改革,使得楚国成为新的天下霸主。可是,当楚王去世之后,一些改革当中的失利者纷纷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吴起。暴动军队冲入王宫,吴起已经逃无可逃,于是吴起就闯入楚王灵堂,趴在

  • 解密:战国第一悍将白起如何评价自己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白起x嬴政,如何评价白起,白起是军事家吗

    身为战国第一悍将,为扫平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赫赫战功的白起大将军,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历次大胜呢?在《战国策》中曾经记载了一段文字,写出了白起对自己一生征战的评价。当时秦昭王一心希望讨伐乃至消灭赵国,为此派遣宰相范雎前往,列举白起一生建立的赫赫功业,希望说服白起为国出征。可是竟然遭到了白起的拒绝。那么白起

  • 揭秘:王阳明的心学是如何影响日本明治维新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阳明心学与日本明治维新,王阳明心学的重要性,王阳明与日本维新运动

    在日本维新派中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他打败过北洋舰队、击败过俄国海军,创造过近代史上东方黄种人打败西方白种人的先例,在世界上享有“东方纳尔逊”之誉,他就是被称为日本“军神”的东乡平八郎。1905年东乡平八郎大胜俄国波罗的舰队回国,日本天皇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在这次宴会上,面对着与会众人的一片夸赞之声,

  • 解密:伍子胥为什么能为一直食言的吴王持续效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夫差为什么杀死伍子胥,伍子胥画像,夫差杀伍子胥后悔吗

    伍子胥在吴国已经苦苦煎熬了八年。如今,他还没能实施报仇计划,两个令他恨之入骨的大仇人楚平王和费无忌却已经死去,永远地断绝了他的复仇希望。伍子胥万念俱灰,觉得自己的存在已经不再有任何意义。但他还是忘不了父兄的鲜血与期许。他不仅没能让楚国人寝食难安,甚至连他们的一根寒毛也没伤到。而且,为了借助吴国之力报

  • 春秋战国时期的复仇者:伍子胥破楚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如何看待伍子胥鞭尸,伍子胥鞭尸楚平王是否是真的,伍子胥鞭尸楚平王翻译

    姓名字号:伍员,字子胥生卒年:?—前484年籍贯:湖北(具体不详)朝代:东周春秋·吴官爵:相国效忠君主: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经典战绩:攻破楚国结局:被夫差赐剑自杀著作:《伍子胥》、《水战兵法》他是成功的“复仇战士”,也是个性的“丐帮老祖”;他是落魄的“白发猛男”,也是恐怖的“鞭尸狂人”,他是聪明谋臣,

  • 乐毅到底是谁?为何诸葛亮都要自比管仲乐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翻译,诸葛亮乐毅,管仲和乐毅为什么齐名

    乐毅是谁?很多人不了解,但他有个著名的粉丝,那就是诸葛亮。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每每自比“管乐”,“管”是管仲,“乐”就是乐毅。一个能被诸葛亮当成偶像的人,有多牛应该可想而知。怀才不遇的他碰上明主乐毅的先祖是魏国名将乐羊,魏文侯将灵寿(今河北灵寿县)作为他的封地,乐家世代居于灵寿,传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