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渊一个匈奴人为何称汉皇帝?自称是汉室子孙

刘渊一个匈奴人为何称汉皇帝?自称是汉室子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5 更新时间:2024/2/7 19:32:14

匈奴大单于刘渊为什么姓刘?西晋末年,一场宗室之间自相残杀的“八王之乱”,使日益腐朽的司马氏政权江河日下,对国内匈奴五部的控制力也大大衰减。早就蠢蠢欲动的匈奴人刘渊借中原板荡之机,在西晋北部版图上独立门户,建汉称帝,攻城掠地,由此揭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

刘渊,生年不详,祖父为南匈奴单于於扶罗,父亲为匈奴左贤王刘豹,母亲为匈奴呼延氏,是个地地道道的匈奴人。史料记载,匈奴刘姓源于汉匈和亲。当年,匈奴强盛时,刘邦“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晋书》),刘渊的叔祖刘宣、父亲刘豹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并取了汉名。承袭父祖,刘渊也跟着姓了刘。

刘渊生得体貌伟岸,姿仪不凡,深得时人崇重。由于他文武双全,语出惊人,司马昭对他另眼相看。西晋时,刘豹去世,刘渊代父之职,成为南匈奴左部帅,历任北部都尉、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等职。期间,刘渊“明刑法,禁奸邪,轻财好施,推诚接物,五部俊杰无不至者”(《晋书》),幽冀一带的名儒,也不远千里纷纷前来拜见,个人威望与日俱升。

“八王之乱”爆发后,成都王司马颖执镇邺城,封刘渊为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当时,因为战乱,中原汉人大量流徙江南,并州境内的胡汉势力对比和人口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匈奴贵族刘宣等人见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有机可乘,便秘密推举声名显赫的刘渊为大单于。刘渊得到消息后,历经周折,成功摆脱司马颖,蛟龙终归大海。

西晋永兴元年(304)十月,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建立政权,国号为汉,改元元熙。因晋氏犹在,四方未定,刘渊没有贸然称帝,而是效仿当年刘邦,权且称汉王,依照汉制设置百官。元熙五年(308),刘渊羽翼渐丰,便正式称帝。刘渊是匈奴人,一心想着兴邦复业,可他为何要称汉皇帝呢?笔者认为,这与刘渊的人生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形势有关。

刘渊自幼居于汉地,酷爱读书,痴迷汉文化,曾拜上党名士崔游为师,遍习中原的儒家经典和历史、军事著作,甚至可以“略皆诵之”,深受汉文化影响和熏陶。这一点,从刘渊七岁丧母时表现出“擗踊号叫,哀感旁邻”(《晋书》)的孝道礼仪上不难看出。在日后与太原名儒王昶王浑王济的密切交往中,刘渊逐渐成为一个汉化程度相当深的匈奴人。

崇尚汉文化,使刘渊倾心接受汉化;而刘渊在官场上受到的种种遭际和不公,也是逼使他主动向汉人、汉文化靠拢的一个重要因素。晋武帝时,王浑、王济等人举荐刘渊担当消灭孙吴的重任,却遭到了孔恂、杨珧等人的强烈反对,特别是谏辞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晋书》)八个字,既刺痛了刘渊的自尊心,也反映了汉匈之间难以消除的民族隔阂。

孔恂、杨珧是朝廷重臣,代表着朝野相当一部分汉人的思想和观念,他们鄙视、仇恨胡人,更抵触像刘渊这样文韬武略的匈奴人,使刘渊屡不得志,甚至一度险遭不测。刘渊虽然有志向,有能力,有魄力,但在讲究门阀出身的魏晋时期,却很难得到汉人的支持和拥护。刘渊想成大业,想立足中原,想得到汉人支持,最好的办法就是扯起汉旗,以怀人望。

刘渊深通历史,在他看来,自秦至晋,汉人政权虽有数个,但国祚长久的只有西汉和东汉,其余皆短命而亡,就连眼前的晋朝也是摇摇欲坠。刘渊认为“汉有天下世长,恩德结于人心”,定国号为汉,可使中原民心归附。刘渊称汉皇帝,据他说还合情合理,“兄亡弟绍,不亦可乎”(《晋书》),汉匈既然约为兄弟,哥哥亡了,弟弟继承,这有什么不可呢?

其实,刘渊称汉皇帝,不过是“借尸还魂”,打着汉朝的旗号发展匈奴。为了把戏演好,刘渊不但“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晋书》),假模假样地以汉朝皇帝的后嗣来立国,而且套用刘邦问世的传奇传说,编造了一个自己是太阳精之子的鬼神故事,神化自己是刘邦第二,意在宣扬君权神授,为其统治制造舆论。

除了扯起汉旗,刘渊还大量用汉人中的名士担任要职,如他任用崔游为御史大夫,任命东汉大儒卢植的曾孙卢志为其子刘聪的太师。其后,刘渊兵锋直指西晋,并取得了系列军事大捷。随着刘渊影响的扩大,鲜卑陆逐延、氐酋单征、东莱王弥等其他反晋势力,依附于其麾下,冀、徐、豫、兖等州的数万户流民也纷纷起来烧城邑,杀二千石长吏以应刘渊。

为了收揽民心,刘渊抑制滥杀烧掠,但灭晋过程中滥杀无辜、烧掠奸淫之事虽禁不止,以至于“流移四散,十不存二,……及其在者,鬻卖妻子,生相捐弃,死亡委危,白骨横野”(《晋书》)。河瑞元年(309),刘渊集中兵力进攻洛阳。洛阳百姓虽恨透了腐朽的晋王朝,却死也不肯接受匈奴人的统治。两次进攻,均遭到洛阳军民的猛烈抵抗,刘渊被迫退兵。

河瑞二年(310)七月,刘渊抱憾病逝,谥曰光文皇帝,庙号高祖。刘渊打着汉旗“借尸还魂”,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头脑和政治手段,也达到了一定目的;但他建立的汉政权,在本质上却是匈奴贵族和上层社会的专政。晚年,刘渊看到汉匈之间的民族隔阂难以抹平,称汉“以怀人望”越来越行不通,故临终前恢复匈奴传统旧制,实行“胡汉分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曹操刘备为什么都要杀吕布:吕布不讲底线?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为什么要收留吕布,刘备为什么害死吕布,吕布和刘备怎么闹翻的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吕布有万夫不挡之勇,看"三英战吕布",像关羽、张飞这样的顶尖的搏杀高手,再加上刘备,对他也是奈何不得,这就不能不让人佩服其勇猛了。按说,这样一位大英雄,可以开创一番事业的,可吕布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最终成为一个流星,还落得了一个无情无义的恶名。人常说,读三国流眼泪,替古人担忧,

  • 曹操为何总能选择正确的方针?郭嘉的运筹帷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郭嘉为什么知道司马懿要谋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郭嘉的十胜十败论

    郭嘉和曹操谈的时间肯定不短,因为后来史书上记载郭嘉评论的袁绍有十败,曹操有十胜,就有很大的篇幅,出来以后,曹操说:“使孤成大势者,必此人也!”;郭嘉说:“真吾主也!”郭嘉的才能主要在于战略上的高明,属于那种“运筹帷幄内,决胜千里外”的谋士,而非审配许攸那等战术类的谋士。后来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大哭郭

  • 揭秘: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是怎样被解职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五星上将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山下奉文,阿瑟·麦克阿瑟没被选上总统

    导读:二战与朝鲜战争期间,两任总统多次召麦克阿瑟回国述职,他均以军务在身而推脱。根据麦克阿瑟的要求,达成的妥协是在华盛顿与麦克阿瑟总部之间的地点同总统会晤:与罗斯福的会晤是1944年7月在檀香山,总统携参谋长莱希同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研究战场形势;与杜鲁门终其一生的唯

  • 疯子皇帝北齐高洋:装扮成乞丐去街头找乐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为了疯子皇帝小说,高洋北魏,拐个皇帝回现代七个小暴君

    建国初期,高洋励精图治。高丽、蠕蠕、库莫奚、南朝萧绎都相继遣使朝贡。“终践大位,留心政务,理刑处繁,终日不倦。以法政下,公道为先”。 天保三年(552)春,高洋亲自率军讨伐在代郡一带屡次侵境的库莫奚,“大破之,获杂畜十余万”。天保四年冬,高洋又北巡冀、定、幽、安四州,北讨契 丹。“亲逾山岭,为士卒

  • 勤俭皇帝:赵匡胤为什么不允许公主穿新衣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十分了解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疾苦,他决心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个社会。后来他壮志得酬,终于“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不忘本色,照样简朴律己,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其衣服也只有登殿上朝时的赭服是用绫锦做的,其他大多是绢布,有的

  • 最不该亡国的亡国之君:杨广的梦想真的很伟大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依据《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为炀。”李渊夺位后,便将这个恶谥给了杨广。而杨广还是李渊的亲表弟,两人共同的外公是独孤信。“隋炀不幸为天子,安石可怜作相公。若使二人穷到老,一为名士一文雄。”历史上的隋炀帝并非一个昏庸无能之辈,《隋书》说他“少敏慧,美恣仪”,弱冠平陈,显示了其马背

  • 卫子夫出身歌女:为什么她能够成长为一代贤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卫子夫大家肯定不陌生了,从之前的《大汉天子》到电视剧《卫子夫》的热播,一代贤后卫子夫的形象已深入人心。卫子夫从一介歌女到一国之母,稳坐后位三十八载,陪伴武帝四十九年,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后。伴君如伴虎,卫子夫究竟凭借怎样的才貌品行,能够在险象环生的后宫中步步为营,稳坐后位,赢得后宫上

  • 中国古代最后广告营销的嫔妃:汉武帝的李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君王都好色,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不例外。不过在美女如云的后宫想要脱颖而出,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都是人尖子,你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别人仿效的对象,如果运用不当,肯定会适得其反。不过总有一些美女比如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却能让人过目不忘,不仅生前享尽了荣华富贵,就是死后也让汉武帝心痛不已。那么这个李夫

  • 唐朝大将高仙芝:不世名将却为帝国的不幸买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高仙芝:为帝国的不幸买单天宝十四年十二月的某一天,潼关上空乌云漫卷,朔风怒吼。数万唐军将士被召集到刑场周围,奉命在此观刑。此时,距离安禄山起兵刚刚一个多月,可潼关以东的大片国土、包括东都洛阳已全部沦于叛军之手。15万范阳铁骑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其前锋已兵临潼关城下,率部驻守潼关的是大唐帝国威名赫赫的

  • 何必仅仅抓住吴起杀妻求将的小辫子不放?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吴起,是春秋时期的名将。他曾经辅佐魏文侯成就霸业,可是在魏文侯死后,在魏国却无法容身,只能逃到了楚国。在楚国,他辅佐楚王兴利除弊,推行改革,使得楚国成为新的天下霸主。可是,当楚王去世之后,一些改革当中的失利者纷纷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吴起。暴动军队冲入王宫,吴起已经逃无可逃,于是吴起就闯入楚王灵堂,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