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宪宗李淳:史上败在自己座右铭之下的皇帝老儿

唐宪宗李淳:史上败在自己座右铭之下的皇帝老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552 更新时间:2024/3/13 8:46:36

导读:常见一些领导干部的办公室悬挂着各种各样的座右铭,有名人名言、伟人语录、诸子百家等等,品读这些人生格言,你会由衷地敬佩领导者的雄才伟略、道德操守和处世哲学,因为这些都是至理名言,不仅涵盖着人生的所有领域,还指导和激励着领导干部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是他们创建丰功伟绩的动力和源泉,如果这些座右铭再配以古朴典雅的书法,就更凸显领导者的文化底蕴,但是再好的座右铭一旦成为忽悠人的一纸摆设,那就会葬送自己的前程令你遗恨终生,古今中外包括帝王将相,这样的例子还是不胜枚举的。唐宪宗李淳可以算是一位历史评价较高的帝王,他曾经开创了几乎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相提并论的“元和中兴”,从而遏制住了不断衰败的大唐王朝,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与太宗、玄宗齐名的一代帝王,最终却败在了自己精心炮制的座右铭之下。

公元805年,28岁的宪宗登基,他踌躇满志百废待兴,看到大唐王朝政权旁落人民饱受藩镇叛乱之苦,他是忧心忡忡,决心以历史上的明君为榜样,重振大唐雄风,他留心于历史典籍,从历代兴衰中寻找振兴之道,每每阅读到前朝兴亡得失之时,总是要再三重温,为了表示自己的贤明,上任的第二年,他就采集《尚书》、《春秋后传》、《史记》、《汉书》、《三国志》、《晏子春秋》等历史书籍中贤君忠臣的事迹言论,搜集成十四篇取名《君臣事迹》,并亲自作序,制作成六块屏风立在自己的办公室,作为他执政的座右铭,大概现在的官员办公室悬挂书法作品就是继承了宪宗的遗风,除欣赏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将之作为自己的言行指南。看到皇上如此贤能,大臣们纷纷上表祝贺,宪宗说,与其散见图书典籍,不如收集成册,作为施政借鉴,时刻看着它而亲身加以实行,效法古人,希望开臣下的忠心。宪宗的用意大致有两层,一是警醒自己,以前朝圣明的君主为榜样,重振大唐;二是勉励和鞭策大臣,借此激发臣子们对大唐的忠诚。

登基之初,宪宗的确按照自己的座右铭去做,把“太宗之创业”、“玄宗之致理”当作自己效法的楷模,他镇压反叛势力,削除藩镇日益膨胀的军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动荡的大唐政权步入稳定,创造了继“贞观”“开元”之后的又一次“唐室中兴”的景象。但是这种兴盛已无法与前两次相比,因为宪宗虽然平定了藩镇,却没有从根本上削除割据的土壤,没有遏制官僚地主对劳动人民的盘剥,造成大批农民流离失所,社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因此未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繁荣。另外,他信任重用宦官,将宦官安插进各个权力机构,甚至掌管着重要军队,他觉得驾驭宦官比其他大臣容易,于是开始笙歌艳舞游宴玩乐,后来重用奸臣皇甫鎛而打击排挤“中兴”的功臣裴度,而且沉湎于方士巫术以求长生不老,据说他在宫中聚集僧道炼丹配药,把个后宫搞得乌烟瘴气,宦官人人自危,最后不堪忍受将其杀死。

宪宗28岁登基,43岁被宦官所杀,据说在处理朝政的紧急关头,宪宗还时常温习他亲手制作的《君臣事迹》,以此来警醒和纠正自己的偏差,到后来却偏听偏信耽于酒色,最终败在了自己亲手制作的座右铭之下,也把他的老祖宗李世民魏征的君臣事迹抛到了瓜洼之国,这真是历史的嘲讽,南宋文学家洪迈在他的《容斋随笔》里感叹道:荒于游宴,死于宦侍之手,屏风本意,果安在哉?所以古训教导人们,不要常立志要立长志!大概就是针对宪宗这样的人说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唐朝历史上沦落为官员小三的三位绝世名伶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有名的宰相,李乐嫣历史上有这个人吗,为什么秦琼排在凌烟阁最后一位

    导读:南宋文学家洪迈在《容斋随笔》里记述了三位名噪唐代的名伶,最后沦落为官员小妾过着悲惨生活的故事,一是徐州的关盼盼,二是吴郡的秦娘,三是江西的张好好,这三位都是如花似玉又身怀绝技的一代名伶,她们不仅是官员的玩偶,而且还与文人士大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头一位,关盼盼。出身书香之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 张廷玉怎么死的?张廷玉得罪乾隆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张廷玉怎么死的?张廷玉哪里得罪了乾隆?张廷玉,康熙进士,清代康雍乾三朝元老,历任保和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少保衔,后加太保,一生享尽殊荣,死后更是配享太庙。对于这样一个权臣,张廷玉又是怎么死的呢?清朝太庙是皇帝祭祀先祖的祖庙。太庙前殿为祭祀主殿,中殿供奉努尔哈赤以下历代帝后神龛,中殿后界供

  • 壮志难酬:史上因立志做周公却不得善终的摄政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古代先贤周公旦历来为后人敬仰,是数千年来王公大臣竞相仿效的楷模,王莽、曹操、袁绍都是他的粉丝,然而均是画虎不成反类其犬之辈,其实在周公旦的后代当中就有一位立志做周公并摄政当国的人,只是他的努力不但没有使礼仪之邦得以延续,反而使周公旦的封国陷入了混乱的春秋境地。周公旦是武王姬发的弟弟,武王去世时

  • 三顾茅庐:三国卧龙诸葛亮不愿出仕却又为何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鞠躬尽瘁,最终三分天下而有其一,诸葛亮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也成就了一代智者、贤相。但是我在读书时发现,诸葛亮似乎有隐居之意,最终为什么出仕?又为什么选择了刘备呢?孔明父亲早死,其叔父诸葛玄在袁术手下任豫章太守,因朝廷派硃皓接管豫章,诸葛玄就投靠与之有旧的荆州刘表。诸葛玄去世,

  • 吴王夫差其实很牛:艾陵之战全歼齐军十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艾陵之战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最彻彻底底的围歼战,同时也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使用预备队的战例之一,此后预备队的作用为历代兵家所重视。是公元前484年鲁国联合吴国在艾陵地区打败齐国军队的一次著名战役。据《续山东考古录》载:“周鲁蒙邑、齐堂阜邑、艾邑。”《蒙阴文史资料》载:“艾邑,在今新泰、莱芜、沂源等县交

  • 南齐齐武帝遭遇了什么打击导致其最终病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永明十年夏四月十五日辛丑,大司马豫章王萧嶷薨,年四十九。这是齐武帝萧赜自父亲萧道成死后遭受的最大打击。萧赜与萧嶷一母所生,兄友弟恭,关系十分融洽,正如萧赜自己所说,“友于之深,情兼家国”。无论接见故交好友,还是机密事宜,即便在萧赜所喜爱的景阳楼这样的私密场所,往往也“唯豫章王一人在席”。对这样贴心手

  • 史上最早官二代:周瑜之子竟是三国官二代的始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如今官二代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一句“我爸是李刚”更是把官二代推向了潮头,成为史上最牛官二代事件,其实李刚们并不知道,早在1700多年前,他们的祖先就已经演绎了一幕更牛的官二代事件,那就是三国时周瑜的儿子周胤事件。周瑜是三国名将,他不仅长得帅气而且军事才能非凡,多谋善断又精于音乐,官拜大都督

  • 解密:历史上的名医华佗到底是没有医德的医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名医华佗为谁所杀,华佗之后的名医是谁,历史上真的有华佗这个人吗

    导读:华佗是历史上的名医,这众所周知,但是华佗本不是医生,而是士人,从医只是他的业余爱好,这也许就不是人人皆知了。那么一个爱好中医学的士人,为什么会遭到曹操杀害,又为什么会有人说他医德沦丧呢?一、华佗是半道出家的医生据史料记载,华佗是安徽亳州市人,与曹操是同城老乡。华佗的事迹虽然《三国志》和《后汉书

  • 金朝名将兀术生平简介:其实兀术该叫完颜宗弼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完颜宗弼(?—1148年11月19日),本名斡啜,又作兀术、斡出、晃斡出,女真族,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金朝名将、开国功臣。有胆略,善射。初从完颜宗望追击辽天祚帝于鸳鸯泺,1125年,随军攻宋,克汤阴,参加围攻东京。1128年,率军攻山东,击败宋军数万,连克青州、临朐等城。1129年,复率军攻宋,先

  • 戚继光曾斩杀违抗军令的儿子?戚继光杀儿子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军令畅达是什么意思,戚继光有几个儿子,违抗军令后果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是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谣中的戚爷指的是明代著名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戚继光出生将门,自幼便立志驰骋疆场,保家卫国,曾挥笔写下“封侯非我意,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