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历史上齐桓公为何要插手鲁国的家庭纠纷?

春秋历史上齐桓公为何要插手鲁国的家庭纠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920 更新时间:2024/1/20 4:32:34

导读:有一句成语叫“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左传·闵公》,意思是,庆父不死,鲁国的灾难就永远不会停止。读史的人对这段历史大概有所了解,而且多数人对此并未深究,笔者经过研究认为,此说并不正确,个中缘由大有文章。

庆父是鲁桓公的儿子鲁庄公的弟弟,鲁桓公的另两个儿子叫叔牙和季友,鲁庄公执政的时候,季友是他的辅臣,庆父则与叔牙关系密切而与哥哥政见不一,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追溯到他们的父母。齐僖公有两个女儿一叫宣姜一叫文姜,在她们还很年少的时候,齐禧公就多次要将这姐俩嫁给郑国的公子忽,遭到公子忽的断然拒绝,引出一段“齐大非偶”的成语。不久齐禧公就将宣姜嫁给卫国、文姜嫁给鲁国,从以后的发展看,齐禧公急于出嫁这姐俩是用心良苦,因为宣姜搅乱了卫国,而文姜则与哥哥诸儿(齐襄公)通奸,并杀死了丈夫鲁桓公。如果说这是两家的私仇,那么齐鲁还有一段公怨。

齐襄公被杀齐国大乱,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公子纠逃奔鲁国,鲁庄公护送公子纠回国,结果被小白打败,小白继位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勒令鲁国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和召忽,鲁国害怕照做了,从此齐国称霸鲁国受制。在这种家仇未报国怨日深的情况下,鲁庄公不仅不计前嫌反而唯齐国马首是瞻,若不是曹刿辅佐,鲁国就要沦落为齐的附庸。

庄公在位之时,文姜不顾鲁人的骂声依然与哥哥多次幽会,对此庄公不闻不问甚至有怂恿之嫌。就在齐襄公被杀的当年,鲁国曾有一次进攻齐国的绝好机会,当时齐鲁联军攻打“郕”,庆父抓住齐军疲惫国内空虚的时机请求率军攻打齐国,可惜遭庄公阻止,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仲庆父请伐齐师。公曰:“不可”(《左传》)。当时的庆父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他攻齐的打算是否源于“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史书未作说明,但是他的其它事情却被史书大书特书。

鲁庄公病重的时候担心君位不能传给儿子,就首先召见三弟叔牙,问他谁可继位?叔牙说: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庆父在,君何忧?”庄公又召见四弟季友,季友说,你的儿子般可以继位。庄公就将叔牙的话告诉季友并授意他杀死叔牙。其实庄公首先召见三弟时就已经做好了庆父和叔牙的饭,也难怪庆父要兴风作浪了。

庄公死,季友要立子般,庆父与庄夫人哀姜持反对意见,要立哀姜妹妹的儿子开,子般与子开都是庶出,季友与庆父各持己见,但季友是托孤大臣所以子般被立。君夫人与庆父失败,子般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两个月后庆父派子般的仇人刺杀子般而立子开为闵公。据《史记》服虔注引,刺杀子般季友是知情的,因力不能诛,他只好出奔。哪知闵公不仅不对庆父感恩反而向仇人齐国请求,要求齐桓公以霸主身份来压制庆父,让季友回国。此时的齐桓公早已有吞并鲁国之心,于是派仲孙湫考察鲁国,明里考察实则间谍。很快仲孙湫得出一个让庆父遗臭万年的结论,“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因此被炮制成功,此时齐桓公露出了庐山真面,问曰:“鲁可取乎?”仲孙湫说,不可,因为鲁依然秉持周公的礼节。闵公和齐国的做法再次激怒庆父,恰巧闵公的保傅仗势欺人侵夺卜齮的田地,于是庆父利用这个矛盾指使卜齮杀了闵公。庆父本想自立,但这一系列的事件使他不得不避开嫌疑,所以逃奔莒国。

季友立僖公,庆父自知有罪请求赦免,季友不许买通莒国,庆父自杀,哀姜也被齐桓公杀死在异国他乡。其实春秋战国杀君自立的大有人在,那时的惯例是,只要你成功就受到朝廷的保护,而且有些国君的确该杀,为什么其他杀君之人顺利成为诸侯,庆父杀君就要受到口诛笔伐呢?鲁国内乱实际就是内部矛盾或曰家庭纠纷,因为季友立僖公也不是公正无私的,《左传》说:成风闻成季之繇,乃事之,而属僖公焉,故成季立之。意思是,庄公的妾成风听说季友掌权便私下交接季友,把僖公托付给他,所以季友才立了鲁僖公。从事件的表层上看,似乎鲁国在“闹家包子”,而齐国为达霸主目的才是搅乱鲁国的幕后操纵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春秋历史上国君与大臣之间的一次生死对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美人心计长君系腰带出现在大臣面前,历史上真实的季君之乱,春秋有名的大臣

    导读:鲁昭公是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国君,虽然在位三十二年,但亲政的机会很少,他在任的时候国家内忧外患严重,政权掌握在大臣手中,为求亲政,他与权臣展开了殊死搏斗,结果却被赶出国门,八年来始终未能再回国,最后死在异国他乡,其情其景异常悲惨。鲁襄公死的时候没有嫡子,有两位庶出的王子,一是子野,一是子裯,这两人

  • 偏科生伤不起:朝堂上的问题首先是政治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高考最牛偏科生,政治选择题做不好的原因,211不要偏科生

    我上高中的时候偏科,喜欢文不喜欢理,可还是遵从我爸的命令选了理科。经历过不平常的岁月的我爸对文科有恐惧心理,他认为学文太危险,还是学理又实用又安全,1+1=2,清楚明白不会有别的可能。一看我爸就不了解社会,谁说学理安全的?就算想证明一个1+1=2,也一样要绕一个大圈子,绕不好,还就等于不了2。天文学

  • 苏秦的人生悲喜剧:只有发迹的时候家人才认识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苏秦励志,苏秦人生在世势位富贵,苏秦名言

    苏秦学有所成之后,待业在家,在钻研学问和服务社会这两条道路间抉择,此间他的同学庞涓、孙膑相继成名,两相对比之下,他对自己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于是发愤图强。从他下定决心这一天起,这个社会自动形成了一套帮助他成功的机器。一年后,他跑官要官失败,盘缠花光,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回到家中。

  • 高欢杀死检举通奸案的婢女:贵族家庭也要维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高欢是谁,皆大欢喜林玉露变小妾,高欢传

    人在年轻的时候,愿意捍卫自己价值观中认为重要的东西,愿意捍卫正义,即使面临危险。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往往不知道有多危险。北魏时,国家内乱,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两个。东魏的权臣高欢任丞相,封渤海王。和曹操类似,他主持着国内很多重要工作,还要经常带兵出征。出征期间,家里就由他的妻子娄昭君和世子也就是法定王

  • 三国历史上的曹魏的智囊荀彧为何找个剩女结婚?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如果荀彧跟了刘备,曹魏第一名将,田豫为什么不跟刘备

    导读:古人不注重恋爱,更不注重自由恋爱,他们注重的是门当户对,注重的是家庭,是香火的延续,男人三妻四妾不说,还常常有婚外情,所以有很多悲剧故事,很多痴男怨女。就拿荀彧来说吧,这可是曹操的首席智囊,因功高获得曹魏的最高殊荣,除封侯赏爵之外,曹操还额外将女儿安阳公主赏赐给荀彧的长子荀恽为妻,荀彧的孙子因

  • 晋朝历史上荀彧之子荀粲竟然贪图美色为色相殉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你肯定贪图我的美色,荀彧忠于汉室,荀彧唐氏

    导读: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男人找对象一般都注重女人的外表,第一眼漂亮,才让男人来电。所谓姿色,就是身段和仪态,肤色加脸蛋,有姿色的女人才叫女人,才有女人味。古时男女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个陌生人结了婚以后才慢慢有了恋爱。文人墨客是历代才子佳人的铁杆粉丝,郎才女貌是他们笔下境界最高的恋爱,

  • 三国时期钟会选择造反是因为什么?他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如果姜维和钟会谋反成功,如果姜维反间计成功了,周瑜反间计被谁识破

    钟会,字士季,颍川郡长社人,三国后期曹魏的一员将领兼谋士。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末三国时期,钟会之父为著名书法家钟繇,而钟会在书法上亦有相当造诣,唐朝时尚有作品传世。南齐王僧虔《论书》曰:“张芝、索靖、韦诞、钟会、二卫,并得名前代。古今既异,无以辨其优

  •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简介:曾先后多次出兵北伐曹魏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黄忠,姜维北伐最成功一次,三国蜀国名将排名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姜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姜维

  •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魏延简介:作战勇猛,却性格孤傲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志战略版魏延厉害吗,三国魏延厉害吗,圣三国蜀汉传陈到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魏延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魏

  • 有哪些与齐灵公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齐灵公?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齐桓公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孟公瓜葛的典故,文公典故

    齐灵公,全谥为“齐桓武灵公”,姜姓,吕氏,名环,齐顷公之子,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在位共28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齐灵公在位期间,有名相晏弱、晏婴父子相继辅政,国事清明。齐灵公喜欢看女扮男装,为晏婴所谏止。齐灵公即位之初,尊晋为霸主,后来渐渐脱离晋国摆布,欲争霸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