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起在长平之战时禁止将士吃羊肉是为什么?

白起在长平之战时禁止将士吃羊肉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91 更新时间:2024/2/8 13:42:52

长平之战是秦国军队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千年历史长河中,数百个朝代的更替,古人逝去,而杰出者则名留青史,为后人所铭记。古人尚武,又因国家中的战争,战将名将数不胜数。名将最多的时期当属战国,而战国一众名将中,称得上战神之名的莫过于白起

白起为秦国将领,乃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在其三十多年的作战生涯中,他率军攻城70余座,歼灭敌军近百万,且毫无败绩。然战神一名,属白起又非只因他赫赫战绩,其军事能力亦是重中之重。

一、少年从军,何以纵横六国?

白起,乃战国时期秦国三大部族之一的孟西白之白氏族人。战将成于乱世之中,纵有一身才华,若无发挥之地,依旧泯然历史之中。而于白起来说,他的成就却不仅仅与出生年代相关。因白起出生时,秦国早就不是过去七国中最弱小的一个了。

但也正是因为秦国不再弱小,秦国君一统天下的谋划开始了,秦昭制定了东进以击败三晋而图谋天下的战略。在这样的战略下,人才便称了强秦国最为急需的。

事实上,白起能够成为秦国数一数二的战将,是得益于商君的变法措施的。纵使在战争时期急需将领,但由于旧贵族的势力强大,能够不靠家族而成长的将领,绝非多数。

商鞅变法时,出于富国强兵的需要,故而推行军功爵制,纵使是平民百姓,也可通过立下军功而获得爵位。在秦昭王即位之后,依旧贯彻商鞅的军功爵制政策,白起便是在这样的局势下开始了自己的作战生涯。

白起自15岁起从军,于公元前294年,任左庶长,并领兵攻打韩国新城。这便是白起领兵生涯中的第一战,亦是由此开始了他的征战辉煌史。

古语有言:胜败乃兵家常事。而白起却是一生无败绩。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这便是白起被称作战神的所在。

二、知己知彼,攻坚克难

战神之勇,勇于智谋过人。白起之所以为战神,不仅仅于武力初中,更重要的是在于他在战争策略上的出奇制胜。白起虽有才华,但早期并没有崭露头角,真正让他闪耀光芒的是伊阙之战。在此战中,面对韩、魏、东周三国的24万大军,白起却一人率领只10万秦军,展开了战斗。

在如此数量不对等的处境下,白起却能够以少胜多。若是单单凭借军队实力,秦军再如何兵强马壮,也是岌岌可危,故而白起的战略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彼时,白起深知正面对决毫无胜算,因而采用了逐个击破的策略。

他针对各个国家的作战特点,逐一击破,先败魏军,后趁势击溃韩军,直至三国大军皆败,为秦国打下了大片疆域。亦是在此战后,白起成为了秦国乃至战国的名将。

战神之勇,勇于攻坚克难。在白起率领的众多战役中,鄢郢之战称得上是孤军奋战的典型之例。楚国在诸多诸侯国中的实力始终强大,亦是秦国最为强劲的对手之一。秦国在强大起来之后,必然要与楚国对上,故而,在公元前279年,由白起率军讨伐楚国大军。此战攻打的便是楚国的别都鄢、都城郢,史称鄢郢之战。

在鄢郢之战中,白起的勇体现得淋漓尽致。彼时的白起在分析两军形势后,改变了以往迂回作战的风格,而且直接攻打楚国的统治中心,直击要害。鄢乃楚国别都,其地理位置不言而喻,若是鄢失那么郢危。

深知这一点的白起决意强攻,楚国同样知道秦国的谋略,故而调派主力军护卫都城。在强攻未果后,白起又改为水攻,最终用洪水吞没了鄢城,成功攻占了鄢城。

战神之勇,勇于出奇制胜。白起作战生涯中令人惊奇的,莫过于华阳之战中的出其不意。

彼时,赵国与魏国联合进攻韩国,并包围了韩国的城邑——华阳。于是韩国求救于秦国,秦国为此便派出了白起。然,华阳城距秦国路途遥远,可谓是远水难救近火。在当时的魏、赵两国看来,秦国援军必然难以在短期内赶到,故而并未将秦军放置于心上。

但令人意料之外的是,白起却正是利用了他们的这一心理,每日急行百里,短短几天中便到达了华阳城下,让敌军无从准备。秦军的来势汹汹一举便歼灭了15万魏军;紧接着,秦军不待赵军喘息,便攻赵军,并歼敌2万。最终两军被逼迫无奈,只得求和秦国,割让了南阳与秦国。

这三场战役皆可见白起之勇,战神之勇,有勇有谋、战无不利便是此般了。事实上,若提及白起,最为著名当属长平之战,这场战役中的一个细节同样体现了白起的勇。

三、可掌大局,亦可观细节

粮食乃行军打战最为重要的后备,历史上多少战争便是败于粮草不足。但,粮食怎么吃也能够对一场战争的胜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秦人好食羊肉的历史已久,羊肉便是最为常见的肉类。但是在长平之战中,白起却下令禁止士兵食用羊肉,也不许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

这个规定便是白起思虑周全的一个体现了,他之所以不允许士兵吃羊肉和不能生火都是一个目的,原因便是羊身上的气味和烟火气息会引来敌军的注意。

但在白起刚刚下此令时,士兵们虽然遵守了,却都不知其道理。于是一个十分喜好羊肉的士兵便偷藏了一袋羊,待到半夜休息时,偷偷食用。但羊肉身上的味道着实很大,不一会就将其他的士兵叫醒了。一群人食用羊肉的味道自然就更大了,于是便引来了白起的注意。

彼时的白起看到士兵偷食羊肉的场面,当下怒不可言,立马就惩戒了偷食的士兵。并大声训斥了所有人道:“在五十步之外,都能闻到食用羊肉的味道,若是有风,羊肉的味道还能飘得更远。若是全军都吃羊肉,那么敌人很快就能够知道我们在哪里了,还要如何伏击作战?”

当时在场的士兵纷纷羞愧,他们竟然不知将军的担忧,此后都不再敢提及半分,也是从那以后,再无人违反过不食羊肉的命令了。

事实上,在当时的局势下,赵国实力并不弱与于秦国,长平之战的胜负难料。而白起之所以采用埋伏战,便是为了出其不意,从而取得战争的优势。伏击战最为忌讳的莫过于泄露消息,若不是白起限制士兵吃羊肉,隐藏了有人的信息,恐怕这场伏击战也不会成功了,长平战役的胜利也未必就是秦国了。

最终,白起率秦军成功进占长平,取得了这一场战争的绝对性胜利。此时的士兵,突然才恍然大悟,才真正明白白起将军不让吃羊肉的原因!

小结

纵观白起一生中的所有战役,确实无一败绩,斩获敌军数目更是战国中少有的,但这并不是他被誉为战神的真正原因。能够被称为战争,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战争中的策略制定,是他对于战役的把握以及战局的料算,如此才是真正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非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计较。

战国时期无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剧烈动荡的年代,诸侯并立,群雄逐鹿,将星辈出。白起能在如此年代中傲然于世,可见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故而,白起被认为是继孙子以后的又一个卓越绝然的军事统帅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东晋时期名将桓冲简介:曾助晋室于淝水之战中获胜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桓冲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桓冲(公元328—384年),东晋名将,字幼子

  • 东晋时期将领桓伊简介:善于吹笛,宿有“笛圣”之称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桓伊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桓伊(生卒年不详),字叔夏,小字子野(一作野王

  • 东晋时期名臣王坦之简介:曾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坦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坦之(330年-375年),字文度,太原晋

  • 后世对楚庄王的评价如何?他的一生有哪些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楚庄王熊旅,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23年,春秋五霸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楚穆王十二年(公元前613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

  • 同样是亡国之君,蜀汉后主刘禅和东吴孙皓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大举伐蜀,刘禅于是派遣张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敌。姜维率众将钟会十余万大军挡在剑阁,但邓艾却偷渡阴平直奔成都。最终,蜀汉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蜀汉灭亡后

  • “绝缨之宴”“一鸣惊人”的典故与楚庄王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楚庄王熊旅,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23年,春秋五霸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轶事典故贤妃樊姬楚庄王即位时,贪恋酒色,不理朝政,终日饮酒作乐,通宵达旦。樊姬屡次苦口婆心地劝导,却收效甚微

  • 在经济外交等方面,楚庄王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楚庄王熊旅,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23年,春秋五霸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楚穆王十二年(公元前613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

  • 楚庄王执政期间,在政治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楚庄王熊旅,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23年,春秋五霸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楚穆王十二年(公元前613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

  • 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曾问鼎中原实现自己称霸的愿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楚庄王熊旅,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23年,春秋五霸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早年时期楚受封于周成王时,活动于汉水和长江中游之间,居于群蛮之中,一直排除在华夏之外,进入春秋时期不

  • 东晋时期官员郗超简介:太尉郗鉴之孙,会稽内史郗愔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郗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郗超(336年-378年),字景兴,一字敬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