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真实的庞涓:虽嫉贤妒能但不失为魏国战神

真实的庞涓:虽嫉贤妒能但不失为魏国战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81 更新时间:2024/1/24 2:42:02

庞涓,战国时期魏国上将军,戎马一生,桂陵之战兵败自杀。在河南省通许县县城东边1.5公里处,有个村庄名叫三里岗,村头有一座高高隆起的圆丘形墓冢,为庞涓墓。据当地人说,在这个大墓的南边原来还有三个小墓,墓里埋葬的分别是庞涓的马、马童和兵器,但现已不复存在。

说起庞涓,许多人马上就会想起“孙庞斗智”。在这个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中,庞涓妒贤嫉能,无情地排斥和残害他的同门师兄孙膑,最终却落败于孙膑之手,惨死于乱箭之下。由于故事对复仇情结的渲染,庞涓通常被人们视为妒贤嫉能、心胸狭窄者的代表,甚至被看成无能之辈。

其实,庞涓虽然陷害过自己的师弟孙膑,却和孙膑一样,也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杰出人物。他是战国时代中期诸侯各国中最负盛名的猛将,无人能与之争锋。在魏国称霸中原的过程中,庞涓几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贡献最大、表现最为突出的将领。随着他的威名远扬,魏国的霸业一步步走到了颠峰;而在他血染沙场之后,魏国的霸业也随之渐渐走向衰落。他的命运直接影响和改变了魏国的命运。

一、初出茅庐,大展雄风

魏惠王继位之初,魏国在军事上接连遭受挫折。魏惠王决心重整武卒,训练出一支能打硬仗的精兵。他特别留意军官的选拔,亲自选拔了庞涓、公子昂、龙贾等青年将领,再加上老将公叔痤和太子申,魏军有了一批优秀战将。

庞涓是魏惠王最欣赏的勇将。他出身平民,早年曾师从世外高人鬼谷子,苦学兵法。后来,听说魏惠王招求天下贤才,就投奔魏国,受到重用。他神勇善战,屡立战功,由他训练的武卒是魏国最精锐的部队。魏惠王认为即便与魏国当年最优秀的将领吴起相比,他也毫不逊色。

对于庞涓的军事才能,老将公叔痤一直不服气,总想压倒这个年轻人。魏惠王八年(公元前362年),魏国受到赵国和韩国的联合进攻。秦国打算夺回被魏国占领多年的西河旧地,也趁机攻魏。公叔痤在击败赵、韩联军之后,趁军队士气高昂,又与秦军开战,想以连胜的战绩压倒庞涓,结果战败被俘。而此时的另一战场上,庞涓却大败赵国,直逼赵都邯郸。由于公叔痤战败,魏国西部战场危急,魏惠王下令暂停进攻赵国,调最精锐的庞涓军前往河西与秦军作战。

庞涓的家乡就在河西,对那里的地形非常熟悉。他采用声东击西、攻其必救的战术,架设浮桥,诱使秦军向错误的方向集结。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让部分魏军佯装要经浮桥过河,自己却亲率精锐部队悄悄北上,从秦军防守薄弱之处渡过黄河,直扑秦都栎阳。秦军虽奋力拒斥,怎奈黄河天险已被突破。庞涓在家乡百姓的支持下,一路势如破竹,攻破栎阳,夺回了河西。秦国被迫迁都,魏国声威大振。

二、沉着应战,力挽狂澜

在重创秦国后,魏惠王迁都大梁,筑坚城,建水网,不断扩张,使中原各国的竞争骤然加剧。各国加强联系,共同对抗魏国,外交活动频繁,合纵、连横运动此起彼伏。

当时,魏国最顽固的敌人是北邻赵国。魏惠王在迁都大梁后迅速扩张,控制了整个中原核心地区。几乎被逐出中原的赵国不愿善罢甘休,便联合秦国和齐国,夹攻魏国。

赵、秦、齐三国都是当时的强国。他们以为凭三国联合起来的实力,从北、西、东三夹攻魏国,魏国必败无疑。

公元前354年,赵国率先发兵进攻卫国。作为卫国的盟友和保护国,魏国派庞涓率军前去救援。庞涓途中遭遇的赵军纠缠,而是率领魏军主力直奔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慌忙集结军队准备从背后袭击。庞涓早就准备,设埋伏歼灭了这支赵军。随后,兵临邯郸城下,开始攻城。

与此同时,秦国兵分两路进攻魏国,经焦城(今尉氏西北)一场激战,占领了魏国南部榆关以南地区。齐国也派出当时齐国最优秀的将领田忌率军攻打魏国,迫使原本依附于魏国的宋、卫、鲁三国叛魏降齐。一直犹豫观望的楚国见魏国形势危急,就想趁火打劫,发兵进攻魏国东南部重镇襄陵(今河南淮阳),占领了魏国的大片土地。

面对这种极其不利局面,庞涓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攻破邯郸,降伏赵国,魏国才有可能彻底扭转战局。他迅速扫清邯郸外围的赵军据点,向邯郸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邯郸危在旦夕,赵国请求齐国支援。齐国派出全部主力进攻魏国。为解除庞涓的后顾之忧,魏惠王命令太子申在途中阻截,吸引田忌来攻。双方恶战一场,太子申战败。田忌率领大军来到大梁城下,却攻城乏术,一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窘境。在招术用尽之后,他只好无奈地带兵撤离。

在这一年的年底,终于从北方战场传来了令魏国举国振奋的好消息,神勇的庞涓攻破了邯郸城,赵国兵败投降。

整个战局自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庞涓逼迫赵王下令,让赵国军队撤出战场。魏军向秦军发起反攻,收复了失地。楚国见势不妙,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向魏惠王求和。最后田忌率领的大军也被魏国打败,齐国不得不割地求和。

此后,赵、秦、齐、楚等国相继接受苛刻条件,向魏国求盟。魏国霸业如日中天,处于颠峰状态。

三、桂陵之战,谁是主角

关于“围魏救赵”,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其中提到在庞涓率军包围赵都邯郸之际,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乘魏国内部空虚,率军直捣魏都大梁。庞涓撤军回救,疲惫不堪的魏军走到桂陵,遇到早已埋伏在那里的齐军。齐军以逸待劳,大破魏军。

然而,这种说法的史料根据并不充分。《竹书纪年》、《战国策》、《孙膑兵法》的记载各不相同,甚至自相矛盾。《史记》中根本没有关于庞涓参与桂陵之战的相关记载。

根据《史记》记载,在庞涓围攻赵都邯郸之际,齐国派大将田忌前去救赵。为解除庞涓的后顾之忧,魏惠王命大将太子申率军阻截。双方刚一接触,太子申便引军后撤,田忌指挥大军随后追赶。魏军退到平陵(今兰考县城南),太子申看已经吸引住了田忌,就不再后退,等待齐军来攻。

平陵城虽规模不大,却十分坚固,有宽阔的护城河,驻守着非常善战的魏军。齐军的两支先头部队到达平陵,立即发起进攻。太子申凭借坚城深池,率军顽强抵抗。两支齐军进攻多日,死伤众多,渐呈疲惫之态。这个时候,太子申突然从城中杀出,势不可挡,两支齐军被杀得狼狈逃窜。

与此同时,田忌率领的齐军正与一支从安邑方向来的魏国援军交手,作战的地点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一带。

齐国的两支先头部队战败后,迅速向田忌大军靠拢。此时,田忌已经击败从安邑方向来的魏国援军,转而与追击而来的太子申展开激战。由于齐军人数占有绝对的优势,太子申战败南下襄陵,与楚军作战。田忌这才转攻大梁。

从《史记》的记载来,桂陵之战打响时,田忌率领的齐军还没有抵达大梁,庞涓也没有从邯郸撤军回救。在桂陵战败的是魏国从安邑方向来的援军,但领兵将领的身份记载不明。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才给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其实,“桂陵之战”之所能够成为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战役,不是因为它多么精彩、多么重要,而是它经过人们多么的演绎,涉及到了庞涓和孙膑这对生死冤家的一场恩怨。

四、妒贤嫉能,残害师兄

孙膑是齐国人,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同学期间,两人非常要好,并结拜为兄弟。庞涓当上魏国的将军之后,就向魏惠王推荐师兄孙膑,派人请他来魏共创大业。

可是,孙膑来到魏国不久,庞涓便发现他的才干远超过自己,很可能取代自己的位置。强烈的嫉妒和不安使他不顾一切,于是就制造冤狱,指使人告发孙膑私通齐国。

孙膑被逮捕下狱。庞涓虚情假意地向魏惠王求情,免去孙膑死罪,但仍处以重刑,在他脸上刺了字,还剜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庞涓之所以没让杀掉孙膑,是想让他写出祖传的兵法。孙膑对庞涓的救命之恩感激不尽,就不分昼夜地为他忆写兵书。刚写了一半,就发现了自己被陷害的真相。

此后,他装疯卖傻,哭笑无常,为掩人耳目有时连屎尿都吃了下去,终于使庞涓放松了看管。这时,恰好有个齐国的使臣来到魏国,偷偷地把孙膑藏在车里,带回到齐国。

孙膑得到齐国大将田忌的赏识,随后又通过帮助田忌赛马,得到齐威王的重视。不久,他被任命为齐国的军师,跟随田忌征战魏国,开始与庞涓展开智慧的较量。

按照广为流传的说法,孙膑先以直捣魏都大梁的方法解了邯郸之围,在桂陵之战中打败庞涓;10多年后又以减灶之法诱使庞涓孤军深入,在马陵之战中将庞涓乱箭射死。

但是,《史记》并没有记载庞涓参与桂陵之战,而是详细记载了13年后的马陵之战,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

五、马陵之战,将星殒落

根据《史记》记载,魏国虽在桂陵之战中失败,但由于庞涓攻下了邯郸,迅速扭转战局,挫败了各国对魏国的“围剿”。在此后的十余年间,魏国独霸中原,迫使各国进行了一系列的领土交换和疆界调整,俨然为各国之王。

后来,韩国和赵国不堪魏惠王的一再求索,拒绝了魏国的换地要求。魏惠王怒不可遏,先派太子申攻打赵国,接着又庞涓攻打韩国。由此战端又起,齐、秦、赵、韩等国再次结成反魏联盟,中原地区的和平局面迅速被打破。

公元前342年,魏惠王命令庞涓攻打韩国。韩国五战五败,不得不向齐国求援。齐将田忌向太子申发起攻击,双方在魏国境内激烈交战。不久,庞涓制服韩国,与太子申合兵迎战前田忌。但是,此后魏军由太子申统一指挥。

庞涓自为将以来,一直归魏惠王直接指挥。虽然也曾与太子申联合作战,却是各自军中的主将,彼此从来没有出现过隶属关系。庞涓此时已是各国公认的第一战将,他认为打仗不是面子工程,让太子申作为主帅是危险的。

魏惠王的这种安排,也有他的道理。他五十二岁才登上君位,此时已八十岁。太子申也已接近花甲之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太子。为了帮助太子申树立权威,魏惠王让庞涓位居太子申之下,归太子申领导,有从军事上为太子申争取荣誉的打算,政治意图超出了军事斗争的实际需要。

战斗打响后,齐军一战而败,潮水般向马陵(今河南范县)溃退。天渐渐黑了下来,地形变得复杂,庞涓怕齐军设有埋伏,多次建议停止追击。太子申却认为这正是一举歼灭齐军主力的大好时机,训斥庞涓,下令继续追击。

庞涓无奈,只好跟随太子申进入马陵道。事先埋伏在这里的齐军迅速收网,10万魏军突围无路,几乎全军覆没。庞涓见大势已去,拔剑自杀。太子申自杀未遂,被齐军俘虏。

据说,庞涓死后,他的头颅被孙膑割掉带回了齐国,无头之尸被埋在现今通许县城东的三里岗村。

关于桂陵、马陵这两场战役,《竹书纪年》、《史记》、《战国策》、《孙膑兵法》等史籍的记载多有矛盾。有的说庞涓在桂陵之战中被俘,有的却没有提及庞涓指挥或者参与过桂陵之战;有的说庞涓在马陵之战中被俘,有的说他被杀,有说他自杀,还有的甚至只字未提他是否参加了马陵之战。

不管怎么说,被誉为魏军战神的庞涓战死,对于魏国来说是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由于马陵道惨败,魏太子申被俘后自杀,魏国两支最精锐的部队被齐军全歼,军事实力大大削弱,从此由盛转衰,雄霸天下的威风一去不返。

庞涓戎马倥偬的一生,战功赫赫,在当时诸侯各国盛名卓著,无人能比,不失为英武神勇的一代名将。然而,他的死却似乎极少得到人们的同情和惋惜。他因嫉妒而残害同门师兄,将自己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许多人都认为他与孙膑之间是复仇之战,他的死是罪有应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玩弄了三位皇帝残杀四位皇子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高祖十二年(前195)四月,做了十二年皇帝的刘邦驾崩,十七岁的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惠帝。尊吕雉为皇太后。五月,刘邦的葬礼刚刚结束,吕雉便开始了疯狂的报复和乱政。吕雉首先将刘邦宠爱的宫人“幽之不得出宫”;把“恨之心切”的戚夫人,先废成庶人,然后剃光头发,卸下宫装,囚禁于永巷,之后又给戚夫人戴上镣铐

  • 揭秘:汉朝汉桓帝“大赦天下”所酿成的严重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桓帝后面的皇帝,汉桓帝很厉害,汉桓帝知乎

    导读:读史书,常常能看到某某帝王宣布大赦天下的记载,其原因要么是庆祝新帝登基,要么是太后或皇帝大寿……古人从“大赦天下”看到的更多是皇恩浩荡。东汉桓帝时,有个名叫张成的人预测到朝廷将要颁布大赦令,就让他的儿子在此期间杀人,来个不杀白不杀。“大赦”虽然是帝王们为收买民心、缓解社会矛盾惯用的一种手段,甚

  • 揭秘:古代历史上唯一发明了“采阳补阴”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上的发明,中国古代的发明家,古代发明最多的国家

    导读:如何延年益寿、长生不老,是历代帝王百般纠结的一个命题,秦始皇派方士徐福东渡琉球,梁武帝四十年不近女色,明嘉靖蛰居宫中炼丹二十年不见大臣,等等,多为此故。当史官们把刀笔专注于攸关国家命运和政治兴衰的帝王生命的时候,另外一个群体也悄悄加入了追求长寿的行列,这就是那些步入中年的贵妇名媛。她们以弱柳扶

  • 揭秘慈禧太后临死遗言:以后女人和太监不可擅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慈禧太后非常狠毒,慈禧太后为什么不让妇人专权,张之洞问慈禧太后俄罗斯

    导读:谈一谈《慈禧传:两个英国人清代北京见闻录》中的那个主人翁——慈禧。至于慈禧,是“老妖婆”,还是“不同寻常的太后”;是地地道道的卖国贼,还是多让大清王朝多延口残喘30年之久的救世主……正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回眸最后一天的慈禧,如今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一切的一切,都

  • 盘点史上牛逼的十大嫖客之最 第十个简直亮瞎眼!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史上最牛,开赌场杀害奥迪车主完整版

    1.最幸运的嫖客:周邦彦这位北宋的乐师和当时的皇帝宋徽宗喜欢上了同一个妓女——李师师。这位历史名妓当时可是宋徽宗半公开的情人,敢泡皇帝的马子,罪名可想而知,而且更让宋徽宗不能容忍的,是周邦彦又成了李师师的音乐制作人,李师师不仅欣赏他的音乐,并且还爱上了他。宋徽宗醋意大发,周邦彦眼看就要大祸临头,紧急

  • 秦朝一统天下后秦始皇焚书时哪些书是不用烧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焚书焚的是什么书,被秦始皇烧掉的六国史书,秦始皇为何能一统天下

    导读:对于秦始皇的我们会很奇怪地发现,偶语诗书的罪罚,居然远比私藏诗书的罪罚为重。私藏诗书不过黥为城旦,偶语诗书却要弃市掉脑袋。再加上罪罚更重的“以古非今者,族”这一条,可以判断,禁令的最大目的,是禁止民众议论当今政治,其次是禁止民众讨论古代政治。归结为一句话:禁止议论政治。庶人不议,然后天下有道,

  • 咸丰死前不杀慈禧的原因:早年丧母 怕幼儿孤苦!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太后说的丧国辱权的话,咸丰与慈安为何无子,咸丰皇帝死亡的原因

    咸丰十年九月初五( 1860年10月18日),英国军人纵火焚烧圆明园。此刻,大清帝国的咸丰皇帝早已不在北京城,他已较为安全地逃往塞外的热河行宫。热河(承德)虽可苟安,但帝国南方有太平军,北方有洋鬼子,烂摊子一大片。更为严重的是,咸丰离驾崩已然不足一年,他首先要考虑的是皇位继承的问题。咸丰只有一个儿子

  • 揭秘:明朝嘉靖帝为成仙御女童1200人后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霹雳御清绝成仙,嘉靖皇帝的怪癖,唐玄宗在杨玉环死后活了几年

    导读:孙思邈在《千金方·房中补益》中提到:“昔黄帝御女一千二百而登仙……能御十二女而不复施泄者,令人不老,有美色。若御九十三女而自固者,年万岁矣。”怪不得,皇帝要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呢,原来这是为了万岁万岁万万岁。孙思邈的研究成果,有点不明,“御女一千二百可登仙”,御女1200人还是累计1200次?如果

  • 斯大林女儿投奔美国:父亲是魔鬼 苏共太腐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斯大林与希特勒的最后较量,别斯兰事件彪悍的家长,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斯大林

    1967年3月6日,无疑是斯维特兰娜一生中极富戏剧性的一个转折点,这位苏联前铁腕领导人斯大林唯一的女儿,在这天通过美国驻印度大使馆,辗转“叛逃”美国,一时轰动世界。为此她与自己留在苏联的一双儿女阻隔了17年,直至1985年才重返祖国。她早早便总结自己的一生:“我这一生太沉重了,沉重得不堪倾诉,更不堪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妓女的生活过得像女明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中国历史上一百个女人,历史上历代美女

    导读:妓女在古代她们的生活并不都是悲惨的,个别妓女她们的生活更像今天的女明星一样,文人雅士的社会生活需要捧出名妓,名妓更需要文人雅士的扶持。双方实现了生物学上的共生关系,也打造了彼此双赢的青楼市场。文学大家林语堂曾说,“妓女是叫许多中国人尝尝罗曼蒂克的恋爱滋味。而中国妻子则使丈夫享受此比较入世的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