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贤相张俭:辽国皇帝亲征宋朝计划被一碗泡饭断送

贤相张俭:辽国皇帝亲征宋朝计划被一碗泡饭断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497 更新时间:2023/12/20 19:52:00

公元1041年正月,是一个多事的月份。宋仁宗很烦,跟西夏交兵迟迟看不到捷报;辽兴宗很恼,借机敲宋的竹杠——割地和亲,却得到了三个字“不同意”;李元昊很急,和宋打仗,青盐无法出口,穷得快要当裤衩了。

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曾真实地在再现了这个时期的微妙局势,只不过将辽兴宗换成了他的儿子耶律洪基。辽兴宗一旦御驾亲征,宋王朝必将陷入两面作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倒霉蛋儿。实际上,真正使三国走向和解的,并非乔峰乔大侠,而是两位杰出的官员,一个是大宋的外交家富弼,一个是辽国的退休宰相张俭。

张俭(962-1053),北京宛平人,辽圣宗在位时参加科举,中了状元,出为云州节度使僚属,由于他生性正直诚谨,不喜虚夸矫饰,被长官誉为“一代之宝”,推荐给了辽圣宗。据说辽圣宗先前做过一个梦,梦见有四人侍奉于侧,赐他们食物每人两口,如今正好应验了张俭的名字,于是重用了他。

这个梦很容易让人想起曹操杨修的“一人一口酥”,不太新鲜。总之,张俭由此扶摇于仕途,没几年工夫,就升任同知枢密院事。1026年,又任南院枢密使(乔峰曾做过南院大王,枢密使是其副手)。辽圣宗去世前,拜张俭为左丞相,封韩王,将太子(辽兴宗)托孤于他。

辽兴宗主政时期,辽王朝可谓“雾霾”重重,世风奢华,吏治腐败,大兴冤狱,剽悍好战,等等(见《辽史》)。作为顾命大臣,张俭面临抉择:是躺在功劳簿上睡觉,任由小皇帝胡来,还是切实地负起责任来?张俭选择了后者。

有一年都城里频发盗窃案,许多达官贵人家里也遭遇窃贼,有司严打,很快抓了八个人,说是案犯。辽兴宗闻报,下令斩首示众。没想到不久之后,却抓到了真正的案犯。这下子朝廷糗大了,原先被冤杀的八个人的亲属开始到处告状伸冤,张俭也多次提出要重新审理,还人家清白,追究当事官员的责任。问题是,最终下达执行死刑命令的是皇帝,辽兴宗气急败坏:“难道让我给他们偿命吗?”

皇帝固然不能偿命,但张俭想到了折中之法,他说:“既然知道那八个人是冤枉的,对他们的家小就该进行抚恤,大汗不妨多拿出点钱来让人家殓尸下葬,死者入土为安,生者明白了您的恩德,就不会再闹了。”辽兴宗听从了他的建议,用内帑(私房钱)向死者家属赎了罪。

史料里说张俭“服弊袍不易,志敦薄俗”。一个封了王、又被皇帝加尚父衔的当朝宰相,能长期穿破旧的袍子,死磕陋俗,当然是不易的。他与辽兴宗的关系,有点像孔明刘禅,但其清廉,却胜过孔明,如“食不重味”,即每餐一个菜;如“月俸有馀,给亲旧”,是说他家无余财。这在崇尚奢侈华丽的辽王朝官场中,显得格外难得。关于张俭的袍子,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在很长的一些日子里,辽兴宗都感到奇怪,为何尚父(张俭)的袍子那么破?且每次上朝下朝还总是这一件?于是就让内侍暗中用火夹穿个洞做上记号,后来果然证明他从未换过。辽兴宗就问了:“您的工资不够花吗?要不然给您涨涨?”张俭摇头说:“不,我的袍子穿30年了,舍不得换。”

为官者直言进谏的精神是可贵的,但像张俭这种委婉的讽喻,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让皇帝明白“贵人而贱禄,则民兴让”的道理,因此更为可贵。说起来辽兴宗不能算个好皇帝,但在张俭的辅佐下,史家说“裨益为多”,当不是虚妄之语。

1039年,宋仁宗出兵西夏,李元昊因为娶了辽兴宗的一个妹妹,所以请大舅子帮忙。此时辽宋之间已然和平了40年,辽兴宗心里痒痒的,也想乘机跟宋王朝玩点手段,提出对晋阳地区和瓦桥关南十县的领土要求,还希望宋仁宗选一位公主嫁给耶律洪基做老婆。1041年正月,王拱辰(李清照的曾外祖)在宋仁宗的授意下,写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国书答复辽兴宗,大意是:想割地,没门儿;想要钱,可以商量;想和亲,那就不给钱;如果说服李元昊归顺大宋,可以给二十万,否则就只有十万,您瞧着办。

辽兴宗气得够呛,打算御驾亲征,此时张俭已经退休,按惯例,皇帝到臣子家,御膳房得派人先行准备膳食,此举被张俭婉拒,他仅给皇帝准备了一碗葵羹汤饭。葵,即葵菹,古代的一种蔬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菜汤泡饭,辽兴宗居然吃得津津有味。看来大鱼大肉吃多了,换换粗茶淡饭,也是一种享受。饭后,辽兴宗说宋朝如何如何不恭敬,想亲自上前线,张俭说这种事儿找个使者过来问问即可,何必劳驾皇上远征。一碗汤饭,让皇帝心情倍儿爽;一次劝谏,化刀兵于无形。就为官而言,张俭身上的闪光点确乎不少,毕生廉洁自不在话下,能够“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心系社稷,造福百姓,这种实干精神与实干意识,当得起一代贤相之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金朝海陵王时期宠臣徒单恭:贪敛得名“金总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薛崇训金城公主,取回长乐侍君王出处,王的宠臣

    12世纪初,世代生活在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不堪契丹贵族苛虐,在联盟长完颜阿骨打带领下起兵反叛,很快将贪败腐朽的契丹辽朝一举推翻,代之以一个属于自己的新政权。《金史·太祖本纪》载,金王朝建国之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解释“大金”这一国号时曾经表示:“辽以宾铁(镔铁,精炼之铁——笔者注)为号,取其坚也。宾铁

  • 揭清代唯一一位生殉的皇后:努尔哈赤皇后阿巴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天命六年四月五日,众福晋至,总兵官等诸大巨迎至城外教场,下马步行,导引众福晋之马入城。众军士沿街列队相迎。自城内至汗宝,地设白席,上敷红毡,众福晋履其上进见汗。努尔哈赤同样的妻妾成群。引妃带嫔是例代帝王共同的爱好和特权,他们欲占尽天下宝藏,也欲占尽天下美色。努尔哈赤一生娶了16个女人。这些女人,于努

  •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不甘寂寞的太上皇们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史上享有太上皇荣耀及待遇者,均以和平方式将权杖和宝座让渡,或出自愿,或为所迫,甚至仅仅是一个获封的名号。如秦始皇之父庄襄王,汉高祖之父刘太公,唐高祖李渊,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明英宗朱祁镇以及清高宗弘历。除庄襄王与刘太公外,其余各位太上皇均出自皇位,退休

  • 真实的庞涓:虽嫉贤妒能但不失为魏国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庞涓,战国时期魏国上将军,戎马一生,桂陵之战兵败自杀。在河南省通许县县城东边1.5公里处,有个村庄名叫三里岗,村头有一座高高隆起的圆丘形墓冢,为庞涓墓。据当地人说,在这个大墓的南边原来还有三个小墓,墓里埋葬的分别是庞涓的马、马童和兵器,但现已不复存在。说起庞涓,许多人马上就会想起“孙庞斗智”。在这个

  • 中国历史上玩弄了三位皇帝残杀四位皇子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高祖十二年(前195)四月,做了十二年皇帝的刘邦驾崩,十七岁的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惠帝。尊吕雉为皇太后。五月,刘邦的葬礼刚刚结束,吕雉便开始了疯狂的报复和乱政。吕雉首先将刘邦宠爱的宫人“幽之不得出宫”;把“恨之心切”的戚夫人,先废成庶人,然后剃光头发,卸下宫装,囚禁于永巷,之后又给戚夫人戴上镣铐

  • 揭秘:汉朝汉桓帝“大赦天下”所酿成的严重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桓帝后面的皇帝,汉桓帝很厉害,汉桓帝知乎

    导读:读史书,常常能看到某某帝王宣布大赦天下的记载,其原因要么是庆祝新帝登基,要么是太后或皇帝大寿……古人从“大赦天下”看到的更多是皇恩浩荡。东汉桓帝时,有个名叫张成的人预测到朝廷将要颁布大赦令,就让他的儿子在此期间杀人,来个不杀白不杀。“大赦”虽然是帝王们为收买民心、缓解社会矛盾惯用的一种手段,甚

  • 揭秘:古代历史上唯一发明了“采阳补阴”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上的发明,中国古代的发明家,古代发明最多的国家

    导读:如何延年益寿、长生不老,是历代帝王百般纠结的一个命题,秦始皇派方士徐福东渡琉球,梁武帝四十年不近女色,明嘉靖蛰居宫中炼丹二十年不见大臣,等等,多为此故。当史官们把刀笔专注于攸关国家命运和政治兴衰的帝王生命的时候,另外一个群体也悄悄加入了追求长寿的行列,这就是那些步入中年的贵妇名媛。她们以弱柳扶

  • 揭秘慈禧太后临死遗言:以后女人和太监不可擅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慈禧太后非常狠毒,慈禧太后为什么不让妇人专权,张之洞问慈禧太后俄罗斯

    导读:谈一谈《慈禧传:两个英国人清代北京见闻录》中的那个主人翁——慈禧。至于慈禧,是“老妖婆”,还是“不同寻常的太后”;是地地道道的卖国贼,还是多让大清王朝多延口残喘30年之久的救世主……正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回眸最后一天的慈禧,如今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一切的一切,都

  • 盘点史上牛逼的十大嫖客之最 第十个简直亮瞎眼!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史上最牛,开赌场杀害奥迪车主完整版

    1.最幸运的嫖客:周邦彦这位北宋的乐师和当时的皇帝宋徽宗喜欢上了同一个妓女——李师师。这位历史名妓当时可是宋徽宗半公开的情人,敢泡皇帝的马子,罪名可想而知,而且更让宋徽宗不能容忍的,是周邦彦又成了李师师的音乐制作人,李师师不仅欣赏他的音乐,并且还爱上了他。宋徽宗醋意大发,周邦彦眼看就要大祸临头,紧急

  • 秦朝一统天下后秦始皇焚书时哪些书是不用烧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焚书焚的是什么书,被秦始皇烧掉的六国史书,秦始皇为何能一统天下

    导读:对于秦始皇的我们会很奇怪地发现,偶语诗书的罪罚,居然远比私藏诗书的罪罚为重。私藏诗书不过黥为城旦,偶语诗书却要弃市掉脑袋。再加上罪罚更重的“以古非今者,族”这一条,可以判断,禁令的最大目的,是禁止民众议论当今政治,其次是禁止民众讨论古代政治。归结为一句话:禁止议论政治。庶人不议,然后天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