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促成义和团杀洋灭教的端王:为的竟是儿子早登基

促成义和团杀洋灭教的端王:为的竟是儿子早登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42 更新时间:2023/12/26 14:35:10

1900年,也就是庚子年,是清朝皇室的蒙难年。40年之内,皇室第二次逃难,用他们自己的话,叫“西狩”,即到西边打猎去了,但他们自己知道,这其实就是不折不扣的逃难,逃的比第一次的北狩更远,也更狼狈。不是去打猎,而是自己被洋人当猎物追了很远。

洋人这次攻破北京,因为是朝廷由着义和团杀洋灭教,洋人被杀的不多,几百人,但却有几十万中国的基督徒殒命,而且排外的狂潮,直接威胁到了所有在北方的洋人,包括外国使馆。朝廷这样纵容义和团,是因为西太后老佛爷跟洋人闹翻了。这次翻脸,说起来,纯粹是由于中国的内政。朝廷变法,搞戊戌维新,但是,刚开了头,一线领导光绪皇帝跟二线领导西太后就闹起了矛盾。这样的矛盾,其实跟新旧无关,而跟权力之争有关。双方闹到不可开交之际,维新派谭嗣同的一次冒险行为,给了西太后发动政变的口实。虽然说,这次冒险,光绪并不知情,而神通广大的西太后,要想查清情况,也不难,但是,她就是不肯这样做,一门心思认定策动袁世凯兵围颐和园就是光绪的主意。光绪从西太后婆家那儿论,是亲侄子,从她娘家那儿讲,是亲外甥。立为皇帝,就成了她的儿子。现在儿子要害老娘,这还了得?所以,眼前的这个皇帝,就是不孝的枭獍(古人传说中的恶禽兽,枭生而食母,獍生而食父)。发动政变,将之囚禁中南海瀛台,还不解恨,非废了他不可。

但是,废光绪不仅遭到部分朝臣的反对,很多有实力的地方大员,如刘坤一,也明确表示不同意,说什么“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难防”。更可气的是,在京的西方各国的公使,也表示不能接受。你说光绪生病,因病不能视事,人家就要推荐医生进宫看病。对于洋人如此赤裸裸地干涉内政,当然西太后会很生气,不止生气,而且火大。西太后当了近40年的家,很多政治上的大事,看得很明白,但毕竟还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老妇人。对于她施加了养育之恩却遭反噬的这件事,无论如何都搁不过去。光绪的不孝,开始也许只是一个出来训政的口实,但说多了,连自己都相信了。别的都可以妥协,唯独这事妥协不了。但硬抗,似乎也不行。于是,就来了一个缓兵之计,以给光绪立嗣为名,先找个接班人,时刻准备着,一有机会,就用接班人取而代之。这个接班人,按满人的规矩,叫大阿哥。就这样,中国的政坛,一下子冒出来两个人来,一个大阿哥溥儁,一个是大阿哥的父亲端郡王载漪。如果没这两个人,义和团的祸也许不会惹这么大。在庚子年,支持义和团最卖力,对抗洋人最激烈的,就数这个端王爷。偏是他,最受西太后的信任。

说实在的,载漪和溥儁这爷儿俩,真是没什么特别之处。溥儁成为大阿哥,既不是他才华出众,也不是因为他跟同治或者光绪血缘最近,端王不过是道光皇帝第五子奕誴的儿子,同样近的,有恭亲王奕家的人,还有醇亲王奕譞家的后代也可以选。选了溥儁,无非是因为端王的福晋,是西太后亲弟弟桂祥的女儿,西太后的内侄女,而溥儁,就是又一个既跟西太后婆家有很近的血缘关系,同时又跟她自己关系最近的人,唯有选这样的人,她才踏实。

溥儁,还是个孩子,虽然是个比较顽劣的孩子,进了宫,对政局也没有什么影响。但端王就不一样,在溥儁进宫之后,他也摇身一变,成了西太后的宠臣和朝廷的重臣,说话一言九鼎。西太后就是这样,知道清朝的祖制,没有太后临朝的一说,所以,当年祺祥政变,自己出山,打的就是亲贵当政的牌,此后每个阶段,总要拉一个王爷一起当家管事,共事时间最长的是恭亲王奕,其次是醇亲王奕譞,现在又轮到了端王载漪,此后就是庆亲王奕劻了。

几个王爷比较起来,端王是最低能的一位。他跟众多纨绔一样,喜欢玩,喜欢票戏,所有的精力和财力,都耗在了上面。家里长年请当年的名角谭鑫培和孙菊仙教戏,一度还喜欢捏泥人,请来泥人张来府上教他。除此而外,这位王爷还有一个挺费钱的爱好,就是养马,雇了好些养马的把式,府上好马十几匹,有跑马,颠马和走马之分。光马的装扮,在鞍鞯,嚼子上就花费不小,不是镶金就是嵌玉。端王跟一般满人公子哥不一样的地方,是他好武,喜欢射箭,家里养着好些武林高手,教他打拳,舞枪弄棒。只是,他的身手怎样,却没法知道,因为从来没有机会施展过。即使八国联军打进来的最危急的时刻,也没见他披挂上阵。指挥攻打使馆区和西什库教堂,也是让别人冲锋,他躲在后面。最后城破逃难之际,他的那些好马,也没派上用场。大约走的太急,来不及调遣了。

但是,这样一位玩闹似的的王爷,在庚子年那个特别的场合,却起了翻天覆地的作用。利用义和团灭洋,是他力主的。在义和团眼里,他是他们最大的大首领。进攻使馆,也是他的主意,而且他亲自主持。甚至在义和团刀枪不入的神话已经破灭,八国联军眼看就要打进北京的时候,他居然矫诏调来新建陆军的重炮,想要轰平使馆,幸亏荣禄没有听他的,否则,真要是轰平了使馆,这个祸,就闯得更大了。仅有的几位表示不同意见的大臣,袁昶、许景澄、联元也是他奏请杀掉的,连同为满人纨绔的立山,仅仅因为说几句不中听的话,也被他干掉。当日,在他的淫威之下,几乎人人自危。好几位大臣后来回忆说,如果八国联军再晚来几天,说不定有更多的朝臣会被杀。一度,他还领着义和团进宫,要搜查宫里的汉奸,明摆着是要给光绪好看。幸好西太后虽然讨厌光绪,但却不喜欢这样胡来破坏了规矩,才制止了他。十几万义和团涌进北京城,闹得北京秩序大乱,各个衙门,都驻扎着骄横的团民,还必须管他们的饭。官员稍有异议,轻则挨揍,重则脑袋搬家,由于有端王罩着,谁也拿这些人没辙。天天打打杀杀,嚷着要杀朝中的“一龙二虎三百羊”,连李莲英这样的人都感觉到了混乱和不便。局面,就连西太后自己,也未必能完全控制得住。

这样的玩命而且拼命,仅仅是因为端王的儿子做了大阿哥,距离皇帝的宝座,只有一步之遥了。为了早一点把光绪赶下去,在当时的情形,只有灭洋一条路,认准了这条路,他就一根筋地走到黑,甚至连一点后路都不留,也把这个朝廷,推向了悬崖边上。

这样做的结果,西太后也就只能逃了。还好,八国联军兵力不足,没有四面围困,给逃人们留了一个德胜门。从德胜门逃出来的西太后,不仅带走了光绪,还拉上了端王和他的儿子溥儁,惹了大祸的端王,也没有坚持留在北京,于城共存亡,而是跟着一直逃到了西安。议和之后,西方列强方面开出的“祸首”名单,头一个就是端王载漪。西太后还真是顾念亲戚的情分,别的祸首,该杀都可以杀,唯独端王的命却要留着,最多,只能发配。列强最后还是给了西太后这个面子,端王的命,算是留下来了。也许,这个端王,原本就是庚子年西太后作恶的替身,坏事恶事,都是他的事。事后,让人恨得牙根痒痒。端王被流放之后,大阿哥溥儁,自然成了鸡肋,加上他顽劣成性,宫中谁都不喜欢,据传还揪过光绪皇帝的辫子,上上下下,一点人缘都没有,西太后西狩之后,两个最信任的近臣,吴永和岑春煊,都力主废掉大阿哥,不久,他也就真的被废了。

此后,虽然流放中的端王,一直受到朝廷的供养,甚至到了民国,还享受政府的补助,并且还免不了有些不喜欢洋人的人,时不时去崇拜一下这位敢跟洋人开仗的王爷,但从此以后,这一家子在历史上基本上就没动静了,曾经剑拔弩张,气势汹汹的王爷,再也没见有什么钢火,一点脾气都没有。现在看来,在当年的满清王爷中,端王肯定不是最混的一个,也未必真的很保守。但是,一个废立机缘,把他推到了政坛的漩涡中去,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不幸的是,由于利害的原因,他起的恰是一个特别糟的作用,差点把国家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斯大林格勒的“白玫瑰”:苏联女英雄拉斯科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玛丽娜·米哈依洛夫娜·拉斯科娃,这是一个曾经令苏联无数少女尊崇和向往的女性名字。这个名字和飞行联系在一起,和伟大的卫国战争联系在一起,虽已经随着时光流逝而逐渐被人淡忘,却在历史上镌刻下了不灭的传奇。 夭折的音乐梦玛丽娜拉斯科娃是著名的苏联女飞行员,是卫国战争中100万红军女战士中的杰出代表,是苏联

  • 希特勒迅速登上德国历史舞台:魏玛政权的变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评判德国走向独裁之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谁是独裁者?是希特勒吗——或者说,仅仅是希特勒吗?倘若,德意志的决断性和独裁倾向仅仅是一种文化思潮,那么,希特勒就很难以政治领袖身份俘获民心;如果独裁的选择仅仅出自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图谋,那么,独裁的希望就会淹没在民主化的浪潮中。远远不止这些。德意志的独裁倾向

  • 古代八大土豪:和珅家产相当于清政府15年收入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古人曰:“有钱不任性,迟早憋出病。”有钱任性不是今日土豪的专利,土豪自古就是有钱,任性,而且他们任性起来,足以让今天的土豪们大惊失色、甘拜下风。我们搜罗稗官野史,评选出八名任性指数最高的大富豪,制成这个排行榜,让读者诸君见识一下古时有钱人的任性style。1、石崇(249—300年,晋朝大富商

  • 大清相国陈廷敬有何能耐:康熙皇帝为其写下挽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陈廷敬生于1638年,卒于1712年,今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 他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5岁入私塾,9岁能赋诗,19岁中举人,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在朝为官53年,历任礼部侍郎、吏、户、刑、工四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文渊阁大学士,主编了《康熙字典》。康熙

  • 关羽为何不满黄忠入五虎?关羽为什么会厌恶黄忠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攻占汉中之后,自称汉中王,封五虎上将。当关羽接到命令,看到五虎上将名单中有黄忠之名时,很是气愤,说:“大丈夫当不与老兵同列!”那么,为什么关羽看不起黄忠呢?关羽的理由是这样的:“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关羽认为张飞和赵云是自己的

  • 揭秘纪淑妃李唐妹:被明军“俘入掖庭”中毒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纪淑妃李唐妹,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瑶族女子。自幼父母双亡的她,先是被人收养,后来被明朝军队俘入皇宫,并得明朝宪宗皇帝之宠。在宫中,李唐妹侥幸躲过了宫宫闱斗争逃过一死,1469年秘密生下了一子,这便是后来开创大明王朝“中兴盛世”的开明皇帝朱祐樘(孝宗)。6年后,当朱祐樘认祖归宗,李唐妹却被万贵妃害死。数

  • 娶了4个小姨子的皇帝竟是康熙!开后妃史上新纪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的后妃中有4对是亲姐妹!康熙8岁登基,在位六十一年,从第一位皇后开始,文献中有记载的有封号的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就有五十五位。其中有四对竟是亲姐妹,成为大清后妃史上的一道奇景。康熙究竟有多少嫔妃?染指过多少女人,这给连史学家都没有统一说法的问题,恐怕普通人更难说得清楚了

  • 唐朝反腐最有成效的皇帝:唐武宗反腐的五大措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幸福来得有点突然,做为唐穆宗的第五个儿子,唐敬宗和唐文宗的弟弟,王爷李炎眼看着大唐皇帝宝坐在哥哥们的屁股下面挪来挪去,原想着自己没这个福分,只能以锦衣玉食的王爷身份终老一生,却没有想到在哥哥文宗死后,会在宦官和后党们的利益博弈中鬼使神差的成为了唐王朝第十五任CEO。历史上的唐武宗因为崇道灭佛而被人们

  • 美国空军之父阿诺德:唯一一个空军五星上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Henry Harley Arnold, 1886—1950),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主管航空兵事务的陆军副参谋长、陆军航空队司令等职,军衔至五星上将,被称为美国现代空军之父。1886年6月25日阿诺德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格拉德怀尼。父亲是个医生,希望儿子继承父业或献身宗教

  • 清朝史上乾隆皇帝为何搞翻案把袁崇焕抬上神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钱谦益与袁崇焕都是晚明末世人物,生前也许在一起喝过酒,都是明朝的革命干部嘛!死后却难以尿到一壶去。倒不是钱谦益是一文,袁崇焕是一武,文与武隔行如隔山,而是因了气节问题,一个高入云霄,一个踩入土底,委实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哪能相提并论?袁崇焕或许是晚明唯一的救星。他半路起家,弃文从武,以一腔肝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