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自成失败原因: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为什么失败?

李自成失败原因: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为什么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067 更新时间:2023/12/19 11:41:34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明末农民起义者领袖,中国历史上仅次于洪秀全的伟大农民起义领袖之一。李自成的出现并非偶然是由于崇祯帝为减少国家财政开支而进行的改革措施,撤销驿站。

本来改革是好的但改革力度过大就不好了或者改革一时没有缓冲期,最终招致农民起义,内乱四起导致江山而亡不得不令人可叹!自此驿站几十万人瞬间铁饭碗被砸,几十万人无所去处遂化为流民,久而久之成为一股势力,这其中一些势力再冒出几个有领导能力的人对这些进行整合,本来不为注意的流寇就逐渐成为了朝廷的心腹之患。正是明廷越剿越乱,流寇越剿越大。当时的老回回、过天星、曹操、罗汝才、张献忠等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明末吏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天灾人祸,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金崛起边境军费激增,崇祯帝为中兴大明开始减少国家财政,撤销驿站就是其中之一的举措。但崇祯帝可以说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每夜批阅奏章达深夜三更,而且还粗茶淡饭,生活极其简朴但就是这样一个皇帝却在最后吊死煤山以身殉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剧。但历史就是这样造化弄人具有讽刺意味。

李自成本是闯王高迎祥的部下,崇祯二年李自成等人造反后投奔闯王高迎祥,被推举为“闯将”但高迎祥谋攻西安时在周至遭陕西巡抚孙传廷伏击被俘杀害。李自成因能力出众在众人拥戴之下被推举为“闯王”,于是李自成和张献忠就成为了这股农民军中最强大的两支。但终因相互猜忌而分道扬镳,张献忠率军攻克成都建立“大西”政权。

明末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曾这样评价农民军,说农民军是“遇弱则战、遇强则遁”可见当时朝廷上下并未把李自成这些杂牌武装力量看在眼里,这些杂牌军只是一群流寇几经镇压差不多已经快被灭掉了,而关外新成立的大清帝国才是崇祯帝及明廷上下官员最为担忧的力量。因为清军几次绕道长城牧马京畿烧杀掠夺对大明王朝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清军当时并未真正具备入关与大明帝国争天下夺社稷的力量。反倒是内部的农民武装成为了气候。

李自成大军的确是遇弱则战遇强则遁。所以他才能屡败屡战,最终等到明军主力撤出,李自成的大军得以喘息,明军在与清军松锦之战失败后,伏击孙传廷夺潼关杀渭南入西安。

李自成的真正崛起是由于他攻占了古都西安在 安他立国号大顺,称帝立国。 李自成被推举为闯王之后势力大增受李岩、牛金星、宋献策等人辅助在民间提出“均田免赋”使开门迎降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与明末土地兼并农民流离失所形成了鲜明对比自然赢取人心。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大军以计攻克潼关陕西巡抚孙传廷战死沙场。至此,传廷死而明亡矣。孙传庭之死,对李自成的起义军来说,关中唾手可得。同时,明廷再也没有可以同李自成相抗衡的悍将劲旅了。李自成大攻克潼关后入二华过渭南进临潼正式攻占古都西安并在古都西安称帝国号“大顺”。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正式出发灭明向北京进发,在山西除在宁武关遇周遇吉抵抗外,其余各地如大同、宣府、居庸等均望风而降以至于连李自成本人也难以置信胜利来得如此之快,不低数日便抵达大明首都北京。大将刘宗敏开始攻城其京城内部外城内城均有太监和降将开门迎大顺军入城,是下北京城内黄沙馒头似乎预想了不祥之兆,北京城被攻克。崇祯帝被逼上吊煤山以身殉国,至此延续267年的大明王朝宣告灭亡!一个靠农民起家最后却毁在农民起家的手里这不得不令人惊叹历史的讽刺!之后我们便是我们熟知的“追赃考掠”俗称:“拷掠”,就是使明廷政府那些贪官污吏吐出脏银来,这活是刘宗敏干的,刘宗敏曾说皇帝之位归他,拷掠之位归我。

经过追赃拷掠,明廷贪官污吏皇亲国戚被迫吐出脏银七千万两,这与不久前崇祯为镇压农民起义被迫号召皇亲国戚与众官捐钱形成鲜明对比,所以李自成曾评价崇祯时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一点也不为过。李自成在后来经过他的谋士们宋献策等人的辅助后,李自成的农民军已经成为了一支具有纪律性目的性的一支造反队伍其实质已经不再只是那些大碗喝酒吃肉的打家劫舍的土匪了,成为了一支有纪律有目的的反明武装力量。在进入北京之初他对他的队伍约法三章,但等进入北京后,其农民军劣根性暴露无遗,起初农民军有约束力但下级看到上级都如此混乱自然也就跟着上级一致了这说明了李自成在入城后的管理出现错误。

大顺军入北京后骚扰百姓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打压百官。既然整个国家都已成为大顺的了何必这样着急呢?而李自成等人却称之为:追赃拷掠不但追当官的还要追百姓的。这就使得京城百姓人人沸腾怨天忧地,以至于大顺军在撤出北京后京城百姓人人赶之。李岩牛金星等人曾劝告李自成警告其纪律但李自成认为西北偏荒,大军在京城休整几日无妨所以就对军纪也就是松弛了。这就是纵容的表现。

他在推翻明朝后已经得到江山却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这来源于西北本是偏荒之地,而大顺军在征战时不免粮饷不足在进入京城后自然对繁华之地无所顾忌以至于军纪废弛自然正常不过。部分农民军都只是跟着他打到京城吃喝玩乐享受来得其目的根本不是那样像李自成李岩等那样建立一个崭新的王朝,就如刘宗敏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在作战时只是一时受军纪约束表面看成是一支守纪律有目标的反明民间武力但等真的打到北京后其嘴脸立刻暴露无遗.时李自成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其手下刘宗敏抢占了吴府,霸占了陈圆圆,将吴三桂之父吴襄逮捕入狱这对李自成准备招降山海关的吴三桂给了致命一击。致使吴三桂在听到国仇家恨后降而复叛,终冲冠一怒为红颜大开山海关引清兵入关剿灭农民军。

李自成本具有陕西农民淳朴的品德,在大顺进入北京后并未沉迷于酒色之中。而相反他在东征时他的部下大多腰缠万贯,已不是当年清一色的战斗人员在经过与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血战后终被突袭的清吴联军一举击败。以至于李自成在撤回北京匆忙登基北京后匆匆撤退并放火烧了紫禁城向西安撤退这一撤兵败如山倒终于在湖北九宫山被一无名农民以锄杀之!李自成在北京只呆了四十一天对他来说可以说是黄粱一梦。当牛金星、李岩等人已经为他的国家展开了一张宏伟蓝图时他却败亡了!当他的梦想已经达成时却失败了,而且败得如此之惨!

李自成起义可以说是农民起义的局限性所致,他们并没有高瞻远瞩的眼光这是由于小农思想所决定的。自古以来历代农民起义除过刘邦朱元璋胜利之后大多失败可李自成更值得推崇的是直接推翻了明朝统治,而黄巢没有,他没有推翻腐朽的唐王朝统治。李自成起义完全符合“贫民起义”的特点,它的参加者都是在天灾打击下无法生存的农民,其行动是破坏社会秩序而不是建立社会秩序。借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他们善于破坏旧世界,但是却无力建设新世界,所以他们的失败就完全是必然的。

李自成起义可以说在后期成为了一支有纪律有组织有目标的反明民间武力但仍逃不出历史的局限性,他只懂得打天下不懂得治天下,需知道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治天下难,坐天下更难。李自成等反明民间武力没有很好的利用地主阶级使得地主阶级成为了帮助明廷和后来的清廷镇压他们的力量,这是他们这些人小农意识与小农思想所决定的。所以说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未来。

相反后来的满清贵族却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才完成了延续268年的大清王朝。农民起义不能代表历史前进的力量,历代农民起义尤为如此。 李自成本人的品德不亚于刘邦、朱元璋,其失败不是他个人失败而重在历史条件的使然。从经济学和管理学来看他的失败也是必然的,所以我说李自成是得也天下,失也天下。不得不令人愕然惋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学者:隋炀帝雄才大略不应当完全被否定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做过的事,隋炀帝多半也做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隋炀帝做过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是唐太宗没有开运河。人们对秦始皇、唐太宗的功绩多有肯定,但谈到隋炀帝时却多是恶语。五十年前,我就疑惑对隋炀帝的评价是否正确五十年前的1962年,我在五年制的北京大学历史系读到四年级的时候,中国古代史专业又细分断

  • 盘点亚洲各国的王室公主 日本公主长相吓倒众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封号,如平阳公主、太平公主、文成公主、升平公主。公主通常是皇女位号,只有在部分特殊情况下,宗女才能破格晋封为公主。在中国典籍中常将公主简称为主。公主下嫁称适,迎娶公主则称尚。公主通常有封号、封地。后来,朝鲜君主嫡女和越南君主女儿的称号也称公主。而至今仍保留有君主政体

  • 帝王秘史:史上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何专宠侏儒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三代的时候,君主身边就有御用的乐师相随,出行、游乐也要把乐师带上。这些乐师聪明、机敏,侍从君主,渐渐成为君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来,侍从君主的不仅仅限于乐师,凡有一技之长、能调笑取乐、风趣过人的均可侍从,称之为优人、优伶。优伶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诙谐逗趣,让帝王高兴。有了优伶,再紧张

  • 揭露:大清朝慈禧太后那一年零五个月的西逃秘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义和团反抗八国联军的战争中,慈禧一面暗地里向帝国主义献媚求和,一面假意表示支持义和团的反帝斗争。但是,八国联军仍然照样发动了对北京的侵略。1900年8月13日,北京城硝烟弥漫,溃败下来的官兵、外迁的居民充斥着大街小巷,跌跌撞撞,鬼哭狼嚎。八国联军占领了距北京仅有三四十里的通州,城内到处传播着

  • 揭秘汉宣帝刘询三位皇后:哪个皇后最后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己,生于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他是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曾孙,戾太子刘据和史良娣的孙子,史皇孙刘进和妾王翁须的儿子。巫蛊之祸,家人蒙难,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元平元年(公元前七十四年)昌邑王刘贺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

  • 揭秘:历史上因一句玩笑引发的一场天大弑君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司马曜是简文帝的儿子,他登基的时候才十来岁。起初人们对他抱有很大的重整山河的希望。可是后来却发现这个司马曜不仅不务正业,而且还有个最大的癖好,那就是饮酒。只要他喝起酒来,经常拿着黑夜当白天过,直到喝的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在司马曜的众嫔妃中,有个张贵人,长得特别漂亮,虽然已是半老徐娘了,可风韵犹

  • 汉代历史上谁是让刘邦之子刘盈念念不忘的那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孝惠帝刘盈,是刘邦和吕后生的儿子。他性格柔顺,为人仁弱,在位仅有七年的时间,就英年早逝了。但是,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始终有一个人令他难以忘怀。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又是什么原因给他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此人正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在刘盈的心目中,夏侯婴是他最亲近的人,如同其再生父母

  • 宰相王安石:古代第一个鼓励儿媳与儿子离婚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常言道,宁拆一座庙,也不破一桩婚啊。可是呢,古代却出了这么一位,积极鼓动儿媳与儿子离婚的人。列位该说了,莫不是他脑子进水了,就是另有企图呗。哎哟外,乖乖,你可别往那歪里想,人家是那一顶一的大好人哎。此人并非旁人,正是北宋时期大名鼎鼎的改革家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世人也叫他王荆公,北宋杰出的政

  • 中国历史上开空头支票骗到媳妇的开国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现在有些年轻人谈对象,先是开出若干个条件——有车有房有工厂,才能娶进门。真叫个愁煞穷二代喽!您再回头看看古代,大部分人都是裸婚。甚至有的人呢,腰包里里外外穷个底儿掉,还趾高气扬蛮神气的,一点儿自卑感也没有,管他是吃财政饭的,还是自由民,都能混个脸儿熟攀上朋友。咱先卖个关子,别急,一会儿您就知道

  • 日薄西山的大清王朝:圆明园里的六个病夫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圆明园建于公元1707年,当时世界局势是:欧洲文艺复兴狂飙突起,工业革命蓄势待发,资本主义革命一触即发.而古老的中国却全面沦入了游牧铁骑的满清之手,一个漫长的封建王朝刚刚拉开了沉重的轮回帷幕。此时中国的纪元是清康熙46年,正是满清平定“藩王之乱”后的志得意满之时,“反清复明”的“忧患”已被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