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学者:隋炀帝雄才大略不应当完全被否定

历史学者:隋炀帝雄才大略不应当完全被否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19 更新时间:2024/1/16 9:06:28

秦始皇做过的事,隋炀帝多半也做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隋炀帝做过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是唐太宗没有开运河。人们对秦始皇、唐太宗的功绩多有肯定,但谈到隋炀帝时却多是恶语。

五十年前,我就疑惑对隋炀帝的评价是否正确

五十年前的1962年,我在五年制的北京大学历史系读到四年级的时候,中国古代史专业又细分断代史时,于是我选择了隋唐史专门化,开始在汪篯先生指导下学习,1964年又考为他的研究生,继续学习隋唐史。文革开始,学业中断,而后分配去了内蒙。工作之余百无聊赖之际,曾细读带去的线装本的《隋书》,将隋代史料分门别类地抄成十一个笔记本,那时对隋炀帝杨广的评价产生了疑惑,就是我后来在隋炀帝传记的前言里说的:“我们差不多可以说,秦始皇做过的事,他多半也做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我们还可以说,隋炀帝做过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是唐太宗没有开运河。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

今人评说隋炀帝功罪,应比魏徵更实事求是

1981年,宁可先生组织丝绸之路考察到张掖时,考察队要给地委机关和地区学校的200多人做一场报告,宁先生安排我先讲,临时想的题目就是“在张掖说隋炀帝”,将自己对过去关于隋炀帝的评价的疑虑和盘托出。讲隋炀帝做皇帝以后十四年,只在长安城里住了十个月,一直在外面奔波,他忙活些什么?罗列出他所做的事情,结论是他很有眼光地在张罗国事,大部分都做得很好,雄才大略,是有重大历史建树的。就是最后辽东打得太急,给民众造成巨大灾难,因此是又有重大历史罪恶的人。宁先生主持会,当时就声明,发言只代表个人观点。虽然他以前论历史主义的文章对隋炀帝开运河有正面评价,但显然对我在许多方面肯定隋炀帝,是有保留的。确实,考察队的另外20位隋唐史学者,当时大概是没一个认可替隋炀帝说好话的。会后邓文宽调侃概括我对隋炀帝的评价:伟大的暴君。这当然并不准确。

后来发言改写成一篇名为《炀帝西巡》的论文,发在1982年出版的《丝路访古》文集中。文中总结道:“隋炀帝作为一个处在中国长期分裂后重建大统一时期的皇帝,又是处在中古社会鼎盛发展的起点上,他的许多活动带着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西巡之外,还有北狩、建洛阳、修驰道、筑长城、开运河、下江南等等,他以极大的魄力和强度发疯似地干了十几年,但他并不是发昏,他做的一些事,不无建设和发展统一国家的历史内容。许多做成功了,有的做糟了,特别是他本人残暴的专制君主的品格,在做一些本无可厚非的事时,也给人民带来格外深重的灾难,积累成无法忍受的负担,最后征辽东激起全国规模的农民战争。”

魏徵亲眼看到事情的全过程,很懂得这一点,以隋为鉴是他劝诫唐太宗时常用的法宝。为了为当时的现实政治服务,魏徵在主持编撰《隋书》时,不免要着重强调隋炀帝作为暴君的失误,有意无意地抹煞这位“慨然慕秦皇、汉武之功”,雄心勃勃的君主的一切历史功绩。一千多年来,魏徵的观点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今天我们对隋炀帝的功罪的评价,应当能比魏徵他们更实事求是。

评价隋炀帝,最好先去运河上走走

三四年后的1984年,又组织了运河考察,回来以后对我的观点更有信心了。在《运河访古》文集中,我以《千古功罪说隋炀》为题,全面评说隋炀帝。文章一开始就说:“评价隋炀帝,最好先去运河上走走。”1989年完成的隋炀帝传,在前言里,更将隋炀帝和两位“千古一帝”做了详细比较。

比如,隋炀帝和秦始皇的比较: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隋炀帝在为晋王时任统帅平陈,平陈之后,斩五佞,受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天下称广,以为贤。”又在翌年与杨素一起平定南方叛乱,巩固了统一。隋唐的统一,是西晋短期统一之后又一次意义重大的国家大一统。

秦始皇凿灵渠;隋炀帝开运河,这条两千公里长的南北运河,是古代中国最有价值、最伟大的工程。

类似的还有很多。两人不同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隋炀帝修缮图书,结交儒生,按“君民建国,教学为先”的理念,大办学校;秦始皇用七十万骊山徒为自己修占地成千上万亩的陵园,隋炀帝生前没有给自己修陵墓,他埋在扬州,占地只有雷塘数亩田。

在中国从门阀贵族政治向科举官僚政治转化,从门阀社会向门阀后社会转化的历史关头,宇文泰宇文邕杨坚、杨广、李世民武则天六人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其中,在政治改革中走得最远的是隋炀帝和武则天。可后面这两位在历史上却是脏水被泼得最多的。

总之,隋炀帝不应该被完全否定。“如果能令人信服地给予适当的褒贬,为已亡人找回公道,就能证明,历史是最无情的,因此也是最有情的。”(《隋炀帝的真相·后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史家秉笔站在历史的评判台上,应绝不掩饰邪恶,也不埋没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盘点亚洲各国的王室公主 日本公主长相吓倒众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封号,如平阳公主、太平公主、文成公主、升平公主。公主通常是皇女位号,只有在部分特殊情况下,宗女才能破格晋封为公主。在中国典籍中常将公主简称为主。公主下嫁称适,迎娶公主则称尚。公主通常有封号、封地。后来,朝鲜君主嫡女和越南君主女儿的称号也称公主。而至今仍保留有君主政体

  • 帝王秘史:史上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何专宠侏儒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三代的时候,君主身边就有御用的乐师相随,出行、游乐也要把乐师带上。这些乐师聪明、机敏,侍从君主,渐渐成为君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来,侍从君主的不仅仅限于乐师,凡有一技之长、能调笑取乐、风趣过人的均可侍从,称之为优人、优伶。优伶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诙谐逗趣,让帝王高兴。有了优伶,再紧张

  • 揭露:大清朝慈禧太后那一年零五个月的西逃秘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义和团反抗八国联军的战争中,慈禧一面暗地里向帝国主义献媚求和,一面假意表示支持义和团的反帝斗争。但是,八国联军仍然照样发动了对北京的侵略。1900年8月13日,北京城硝烟弥漫,溃败下来的官兵、外迁的居民充斥着大街小巷,跌跌撞撞,鬼哭狼嚎。八国联军占领了距北京仅有三四十里的通州,城内到处传播着

  • 揭秘汉宣帝刘询三位皇后:哪个皇后最后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己,生于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他是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曾孙,戾太子刘据和史良娣的孙子,史皇孙刘进和妾王翁须的儿子。巫蛊之祸,家人蒙难,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元平元年(公元前七十四年)昌邑王刘贺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

  • 揭秘:历史上因一句玩笑引发的一场天大弑君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司马曜是简文帝的儿子,他登基的时候才十来岁。起初人们对他抱有很大的重整山河的希望。可是后来却发现这个司马曜不仅不务正业,而且还有个最大的癖好,那就是饮酒。只要他喝起酒来,经常拿着黑夜当白天过,直到喝的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在司马曜的众嫔妃中,有个张贵人,长得特别漂亮,虽然已是半老徐娘了,可风韵犹

  • 汉代历史上谁是让刘邦之子刘盈念念不忘的那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孝惠帝刘盈,是刘邦和吕后生的儿子。他性格柔顺,为人仁弱,在位仅有七年的时间,就英年早逝了。但是,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始终有一个人令他难以忘怀。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又是什么原因给他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此人正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在刘盈的心目中,夏侯婴是他最亲近的人,如同其再生父母

  • 宰相王安石:古代第一个鼓励儿媳与儿子离婚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常言道,宁拆一座庙,也不破一桩婚啊。可是呢,古代却出了这么一位,积极鼓动儿媳与儿子离婚的人。列位该说了,莫不是他脑子进水了,就是另有企图呗。哎哟外,乖乖,你可别往那歪里想,人家是那一顶一的大好人哎。此人并非旁人,正是北宋时期大名鼎鼎的改革家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世人也叫他王荆公,北宋杰出的政

  • 中国历史上开空头支票骗到媳妇的开国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现在有些年轻人谈对象,先是开出若干个条件——有车有房有工厂,才能娶进门。真叫个愁煞穷二代喽!您再回头看看古代,大部分人都是裸婚。甚至有的人呢,腰包里里外外穷个底儿掉,还趾高气扬蛮神气的,一点儿自卑感也没有,管他是吃财政饭的,还是自由民,都能混个脸儿熟攀上朋友。咱先卖个关子,别急,一会儿您就知道

  • 日薄西山的大清王朝:圆明园里的六个病夫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圆明园建于公元1707年,当时世界局势是:欧洲文艺复兴狂飙突起,工业革命蓄势待发,资本主义革命一触即发.而古老的中国却全面沦入了游牧铁骑的满清之手,一个漫长的封建王朝刚刚拉开了沉重的轮回帷幕。此时中国的纪元是清康熙46年,正是满清平定“藩王之乱”后的志得意满之时,“反清复明”的“忧患”已被汉族

  • 千秋功过:揭秘创造了中国历史之最的八位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他们是丞相中的“巨头”,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他们以相似的权威、不同的作为创造了中国历史“丞相之最”。1、最具统治力的丞相:汉朝的实际终结者曹操作为:曹操,先为汉丞相,后为魏武帝。东汉末年,立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军阀袁绍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