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武侯是如何任用人才的?贤才们为何离开魏国?

魏武侯是如何任用人才的?贤才们为何离开魏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556 更新时间:2023/12/18 9:00:06

魏武侯,姬姓,魏氏,名击,魏文侯之子,战国初期魏国国君,前395年—前370年在位(《史记》《资治通鉴》误载魏武侯前387年即位,前386年为魏武侯元年。据《竹书纪年》则为前396年即位,前395年为武侯元年)。他是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第二代国君,在位期间将魏国的百年霸业再一次推向高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轶事典故

武侯任人

魏武侯虽在作战指挥上与其父不相上下,但在用人方面就大大逊色于其父魏文侯。

文侯之世,魏国人才济济,为诸侯所侧目。文侯“师子夏,友田子方,礼段干木”;又有李悝吴起西门豹等名臣;吴起、乐羊制其兵;[4]各司其职,文武相济,魏国大治,开疆拓土,盛极一时。魏武侯承继基业,老臣犹在,但控御无道,致使人才流失。他任公叔痤为相,还听信公叔痤谗言,怀疑吴起,吴起惧诛逃往楚国,再失之于后。至于礼贤下士,招引人才,则更无从谈起。故武侯之世,文侯时“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就在魏武侯继位没有多久,一天,魏武侯与大臣巡游西河前线,一时感慨:“河山这样的险峻,边防难道不是很坚固吗!”这时,魏武侯身边的一位大臣连忙附和道:“是啊!当年的晋国就是有这雄山峻岭,称霸百年,如果君侯再修明政治,那么我们必然称霸天下!”

吴起回答说:“我们君主的话,是危国言论;可是你又来附和,这就更加危险了。”

武侯很气愤地说:“你这话是什么道理?”

吴起回答说:“河山的险是不能依靠的,霸业从不在河山险要处产生。过去三苗居住的地方,左有彭蠡湖,右有洞庭湖,岐山居其北,衡山处其南。虽有这些天险依仗,可政事却治理不好,结果大禹赶走了他们。夏的国家,左面是天门山的北麓,右边是天溪山的南边,庐山和峄山在二山北部,伊水、洛水流经它的南面。有这样的天险,但是没有治理好国政,结果被成汤攻破了。商纣的国家,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漳水和滏水,前面对着黄河,后面靠着山。虽有这样的天险,然而国家治理不好,遭到周武王的讨伐。再说您曾经亲自率领我们占领、攻陷了多少城邑,那些城的墙不是不高,人不是不多,然而能够攻破它们,那还不是因为他们政治腐败的缘故吗?由此看来,靠着地形险峻,怎么能成就霸业呢?”

武侯说:“好啊。我今天终于听到明哲的政论了!西河的政务,就全托付给您了。”

一段君臣间简洁的寒暄,实际上就已经道明了魏武侯的治国方略与其父有着本质的不同。

吴起的话里,描述了夏、商两代衰败的起因。但明眼人都知道,吴起接下来的日子是不会好过了。魏武侯一改文侯任人唯贤的原则,回到任人唯亲、任人唯贵的老路,让政治上虚腐的田文为相。魏国辟土四面,拓地千里,吴起有不可磨灭的功勋,田文只是出身显贵罢了,认为有着显贵的家族背景就可以扬名立万,就可以号召群雄,遗憾的是注重家族血统的春秋时已经成为了历史。田文自己也承认,在带领三军、鼓阵成列方面,治理四境、教训万民、充实府库、变易习俗方面,都不如吴起。魏武侯之所以用他,是因为他出身显贵。吴起出生不好,自然不能号召天下人。

然而这种任人唯亲、任人唯贵的不成文规定竟然最终成了魏国的国策。吴起、公孙鞅、范雎……等贤才最终离开魏国无不是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纵观魏文侯的一生,有哪些与之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文侯翟璜,昔者魏武侯谋事而当原文,简述齐桓晋文所以霸的原因

    魏文侯,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魏桓子之孙。公元前446年,继承晋国魏氏领袖。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在位共50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

  • 司马懿在历史上形象一直是叛臣和奸臣 司马懿为什么会被妖魔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司马懿有没有谋反之心,司马懿的性格和形象

    为什么司马懿的形象一直被妖魔化?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一些角色,历朝历代都不是特别讨喜,司马懿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因为自己接受了两代皇帝托孤,最终却将别人的家族基业变成了自己基业的缘故,司马懿在历史上就成为了一个有代表性的叛臣和奸臣的形象。

  • 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国君,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之魏国,战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魏国百年霸业

    魏文侯,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魏桓子之孙。公元前446年,继承晋国魏氏领袖。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在位共50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

  • 诸葛亮绰号比司马懿绰号厉害 诸葛亮为什么斗不过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斗不过诸葛亮吗,历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司马懿吊打诸葛亮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明龙比虎厉害,为何卧龙诸葛亮斗不过冢虎司马懿?《易经·乾卦》曰:“云从龙,风从虎。”龙是鳞虫之长,虎是百兽之王,因其皆为祥瑞之物,故此常被拿来形容一些人物。最著名的例子便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司马懿,诸葛亮有绰号为“卧龙”

  • 论实力曹操比刘备还要强 诸葛亮为什么还选择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和周瑜谁厉害,刘秀和刘备谁能力强,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和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实力超过刘备,诸葛亮为什么不投奔?刘备虽弱可有一个优势我们对于诸葛亮也是非常的熟悉,很多时候形容人们聪明机智,就用诸葛亮来代替,那么很多人们也非常的不理解,为什么当时刘备的势力很弱小,诸葛亮却依然帮助刘

  • 在军事方面,吴王阖闾采取了哪些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什么意思,灭吴七术,阖闾九岁生了夫差

    吴王阖闾,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左传》《世本》作吴王余眛之子),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军事统帅。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到吴王阖闾十九年(前496年)在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515年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后继位。他重用伍子胥

  • 宇文护既然能连杀三位皇帝 宇文护为什么不自己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宇文护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宇文护一生杀掉三位皇帝?为何不自己当皇帝?历史上有很多权臣,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西汉时期的霍光、东汉时期的梁冀等等,这些人位高权重,甚至能左右皇帝的废立,但杀皇帝的人历史上却极少,因为弑君是谋逆,会给人生留下永远

  • 阖闾执政期间,在政治与经济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吴王阖闾,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左传》《世本》作吴王余眛之子),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军事统帅。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到吴王阖闾十九年(前496年)在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515年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后继位。他重用伍子胥

  • 揭秘: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写检讨书自我批评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一般有担当有修为的人一旦犯了错误就会写一份检讨书,作自我批评,以便检讨过去,修正未来。其实,一般人有了错误要写检讨书,而古代皇帝的检讨书不叫检讨书,而叫做“罪己诏”。当然,在古代帝制社会,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乃九五至尊,天下主宰,天下臣民每睹尊容,必三呼“万岁”。像这样的高端人物不到万不得

  • 狄仁杰的儿子也坑爹:为官贪暴致其父生祠被捣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狄景晖在魏州任上“贪暴为虐”,魏州百姓不堪其苦,“恨屋及乌”,竟愤而捣毁了其父狄仁杰的生祠。生祠,顾名思义,就是为活着的人立祠,以示感戴和崇仰之情。早在西汉就已出现了这一事物,汉文帝时,栾布为燕国相,燕、齐之地百姓为其立“栾公社”;汉武帝时,石庆为齐国相,齐人为其立“石相祠”。此后,生祠这一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