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纵观魏文侯的一生,有哪些与之相关的轶事典故?

纵观魏文侯的一生,有哪些与之相关的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641 更新时间:2024/1/6 5:35:12

魏文侯,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魏桓子之孙。公元前446年,继承晋国魏氏领袖。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在位共50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魏文侯任用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国强兵,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 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这些出身于小贵族或平民的士开始在政治、军事方面发挥其作用,标志着世族政治开始为官僚政治所代替。

轶事典故

西门豹治邺城

邺是抑制赵国南进中原与魏国争利的战略据点,必须要任用一位能独当一面的大臣,才能担当这个重任。于是魏文侯选择了名声赫赫的西门豹。

漳水经常泛滥涌向邺地,邺地的百姓深受水灾之苦。当地的三老、廷掾借为河伯娶妇平息水患为名,从百姓身上每年都搜刮大量的钱财。

百姓中有好女子的人家,为了逃避被选中为河伯妇的厄运,纷纷逃往外地,终致人口流失严重。

西门豹入邺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巧妙地制服了当地的三老和廷掾,废除了为河伯娶亲的陋习,止住了百姓的流失,为百姓节省了每年为河伯娶妇付出的大量赋税。

西门豹为了解决漳水泛滥和邺地盐碱化严重的问题,便在漳水南岸开凿了十二条水渠。这十二条水渠很好地完成了泄洪任务,消除了漳水泛滥对邺地的危害。

西门豹从这十二条水渠引漳水灌溉邺地,反复冲刷,改善了邺地的耕地质量。西门豹的治漳成功,使从前以多水患、田地贫闻名的邺地,变成了著名的良田。邺地的经济开始复苏,原来逃走的百姓又回来了。邺地处于赵、魏之间,离卫、齐很近,西门豹利用邺地的这个地理优势,鼓励百姓从事商业,获利颇丰。

邺地的百姓对西门豹都很感激,十分拥护魏国的统治。邺地在西门豹的治理下,成为魏国巩固的制赵战略基地,处于魏国中央政府的控制下。

因此,赵国对邺虽然曾经采取过多次的进攻,但是却无法巩固地占领,魏军在邺地百姓的支持下很快就能赶走赵军,夺回邺地。赵国由于无法突破邺地对邯郸的封锁,赵国于是便一直无法南进中原。

魏文侯五十年(公元前396年),魏斯去世,太子击即位。

文侯从谏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破中山国后,魏文侯把中山封给他的儿子击。魏文侯向群臣问道:“我是怎样的君主?”,群臣都说“您是仁爱的君主。”。任座说:“您得到中山,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怎么能说是仁君?”,文候发怒了,任座跑了出去。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君。”,文侯问道:“您凭什么知道的?”,翟璜回答道:“臣听说国君仁爱臣子就直率。刚才任座的话直率,我因此知道您仁爱。”。文侯高兴了,就让翟璜叫任座回来,他亲自下堂迎接任座,把他当作上等客人。

意义

这是一件小事情,以魏文侯使乐羊取了中山国,然后将中山国与了其子的事情为引线,道出了帝王将相的生存之道。

人皆有私心,却要与大局相权衡。

文侯虽贤达,却也难免生出些护短之心,取了块不错的土地,首先想到的是留给自己的儿子,却被大臣任座指出不妥。事实上,后世江山都是儿子的,那么把一点眼前利益给了可以帮他稳固江山的人,又有何不可呢?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君主没有臣子豁达。更幸者,臣子中贤达者有二。试想如果翟璜不能及时指出魏文侯的过失,那么文侯也不可能知道自己正在犯着一个极为严重的错误,那么他也就连“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一次,魏文侯出门游历,看见一个路人将裘皮衣服翻过来穿然后背柴火。魏文侯说:“为什么将裘皮衣服翻过来背柴火?”,那人回答说:“我爱惜它的毛。”,魏文侯说:“你不知道它的里子没了,毛就没地方附着了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司马懿在历史上形象一直是叛臣和奸臣 司马懿为什么会被妖魔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司马懿有没有谋反之心,司马懿的性格和形象

    为什么司马懿的形象一直被妖魔化?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一些角色,历朝历代都不是特别讨喜,司马懿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因为自己接受了两代皇帝托孤,最终却将别人的家族基业变成了自己基业的缘故,司马懿在历史上就成为了一个有代表性的叛臣和奸臣的形象。

  • 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国君,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之魏国,战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魏国百年霸业

    魏文侯,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魏桓子之孙。公元前446年,继承晋国魏氏领袖。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在位共50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

  • 诸葛亮绰号比司马懿绰号厉害 诸葛亮为什么斗不过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斗不过诸葛亮吗,历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司马懿吊打诸葛亮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明龙比虎厉害,为何卧龙诸葛亮斗不过冢虎司马懿?《易经·乾卦》曰:“云从龙,风从虎。”龙是鳞虫之长,虎是百兽之王,因其皆为祥瑞之物,故此常被拿来形容一些人物。最著名的例子便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司马懿,诸葛亮有绰号为“卧龙”

  • 论实力曹操比刘备还要强 诸葛亮为什么还选择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和周瑜谁厉害,刘秀和刘备谁能力强,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和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实力超过刘备,诸葛亮为什么不投奔?刘备虽弱可有一个优势我们对于诸葛亮也是非常的熟悉,很多时候形容人们聪明机智,就用诸葛亮来代替,那么很多人们也非常的不理解,为什么当时刘备的势力很弱小,诸葛亮却依然帮助刘

  • 在军事方面,吴王阖闾采取了哪些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什么意思,灭吴七术,阖闾九岁生了夫差

    吴王阖闾,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左传》《世本》作吴王余眛之子),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军事统帅。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到吴王阖闾十九年(前496年)在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515年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后继位。他重用伍子胥

  • 宇文护既然能连杀三位皇帝 宇文护为什么不自己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宇文护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宇文护一生杀掉三位皇帝?为何不自己当皇帝?历史上有很多权臣,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西汉时期的霍光、东汉时期的梁冀等等,这些人位高权重,甚至能左右皇帝的废立,但杀皇帝的人历史上却极少,因为弑君是谋逆,会给人生留下永远

  • 阖闾执政期间,在政治与经济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吴王阖闾,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左传》《世本》作吴王余眛之子),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军事统帅。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到吴王阖闾十九年(前496年)在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515年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后继位。他重用伍子胥

  • 揭秘: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写检讨书自我批评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一般有担当有修为的人一旦犯了错误就会写一份检讨书,作自我批评,以便检讨过去,修正未来。其实,一般人有了错误要写检讨书,而古代皇帝的检讨书不叫检讨书,而叫做“罪己诏”。当然,在古代帝制社会,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乃九五至尊,天下主宰,天下臣民每睹尊容,必三呼“万岁”。像这样的高端人物不到万不得

  • 狄仁杰的儿子也坑爹:为官贪暴致其父生祠被捣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狄景晖在魏州任上“贪暴为虐”,魏州百姓不堪其苦,“恨屋及乌”,竟愤而捣毁了其父狄仁杰的生祠。生祠,顾名思义,就是为活着的人立祠,以示感戴和崇仰之情。早在西汉就已出现了这一事物,汉文帝时,栾布为燕国相,燕、齐之地百姓为其立“栾公社”;汉武帝时,石庆为齐国相,齐人为其立“石相祠”。此后,生祠这一独

  • 揭秘:晋武帝司马炎一人如何玩转上万名的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纵观历朝历代,西晋无疑是一个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糜烂王朝,这是一个公开以骄奢淫逸为荣的朝代。从曹魏明帝时开始,当时的社会逐渐蔓延开一种奢侈腐化的风气,而司马炎在奢侈腐化风气中又起了带头作用。在他的亲历亲为带动下,西晋王朝上层建筑的骄奢淫逸之风发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有一次,司马炎在女婿王济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