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令朝鲜膜拜千年直至今日的大唐名将竟是他!

揭秘:令朝鲜膜拜千年直至今日的大唐名将竟是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11 更新时间:2024/1/1 22:57:08

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朝鲜半岛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千百年来他们曾书写汉字,沿用中国中原王朝的纪年、礼仪,甚至是政治制度,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也曾在这里打下深深的烙印。但随着朝鲜半岛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开始逐步去“中国化”。

但鲜为人知的是有一座唐朝名将的庙宇竟然在民族性极强的朝鲜境内屹立千年之久,这座庙宇位于朝鲜境内的新义州,至今仍然香火不断,它所供奉的就是曾经跨海东征的大唐名将白袍薛礼。时下关于薛礼的电视剧、小说非常之多,那么真实中的薛礼是什么样的人呢?朝鲜人又为何会为他立庙?

据文献记载,薛礼字仁贵,614年出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虽然薛仁贵出身名门河东薛氏,但此时家道中落,年轻时只得种田为生。由于生活过的艰辛,薛仁贵一度迷信风水,想改葬先人,被妻子柳氏劝阻,并鼓励他去从军。于是薛仁贵参加了唐朝征东大军,在将军张士贵的麾下。

在安市之战中,郎将刘君邛为被一伙高句丽军队包围,情况十分凶险。但薛仁贵单人独骑,“跃马径前,手斩贼将,悬其头于马鞍,贼皆慑伏”,救了刘君邛,薛仁贵锋芒初露。此后高句丽派遣20万大军依山结营,援救安市城。李世民则调遣大军四面出击,年轻的薛仁贵自恃骁勇,“著白衣,握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贼尽披靡却走”,唐军大获全胜。

站在高坡上督战李世民见一白袍小将英勇无敌,便派人询问“先锋白衣者谁?”得知是薛仁贵后非常高兴。战斗结束后,李世民赏赐薛仁贵“马两匹、绢四十匹”并封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调入禁卫军之中。唐军撤兵时,李世民对薛仁贵言道:“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654年的一夜暴雨骤降,山洪暴发,大水直冲玄武门而来。一时间禁卫军全都四散奔逃,只有薛仁贵一人登门大呼,向宫内告警。此时的皇帝已是唐高宗李治,听闻警报后急速转移,不一会大水就冲入皇帝的寝宫。事后,唐高宗十分感激,封赏了薛仁贵。

658年已经四十多岁的薛仁贵终于再次赢来了出征的机会,他以副将的身份经略辽东,“破高丽于贵端城,斩首三千级”。第二年他与与梁建方、契苾何力在横山与高句丽大将温沙多门展开激战,战斗中薛仁贵单骑驰入,箭无虚发。不久后的石城之战中,高句丽也有一名神射手,一连射杀唐军数十人。薛仁贵依然单人独骑冲之,“其贼弓矢俱失,手不能举,便生擒之”。不久又与辛文陵在黑山之战中大破契丹,生擒契丹王阿卜固及诸首领。

661年薛仁贵又奉命征讨天山附近的九姓突厥,临行前唐高宗拿出一副五重厚甲,想见识一下薛仁贵的射箭本领,“仁贵射而洞之,高宗大惊”。天山之战中九姓突厥派出十几个骁勇善战的在阵前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薛仁贵用三箭搞定了一场战争,于是军中传诵“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666年高句丽发生内乱,薛仁贵率兵攻克高句丽三城、斩首五万。同时薛仁贵不顾诸将的反对,乘胜率领两千精兵突袭扶余城,杀死敌军万余人。一时间“扶余川四十余城,乘风震慑,一时送款,”最终668年薛仁贵与李勣大军在平壤会师,高句丽灭亡。威震辽海的薛仁贵被任命为平壤留守、安东都护。虽然是占领者,但薛仁贵“抚孤存老,检制盗贼,随才任职,褒崇节义,高丽士众皆欣然忘亡。”赢得了当地人们的爱戴,这也就是为何朝鲜人至今立庙祭祀他的原因,同时有人考证说朝鲜族人爱穿白色的衣服也和薛礼的白袍有关。

670年吐蕃入侵,唐高宗任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郭待封为副将率领数万大军迎击。薛仁贵命令郭待封率领两万人看守辎重;自己率领三万人深入敌境。薛仁贵率领的一路颇有斩获,不料“将二代”出身的郭待封不甘心屈居薛仁贵之下,公然违抗命令,率领军队携带辎重继续进军,结果遭到吐蕃二十万大军的围攻,辎重尽失。薛仁贵只得退军,屯驻于大非川。吐蕃名将论钦陵率领四十余万大军围攻唐军,薛仁贵打了人生中唯一的一场大败仗,无奈之下只好与吐蕃约和,才得以率残部撤退。

回师之后,薛仁贵本是死罪,但“有诏原死,除名为庶人”。之后高句丽残余起事,薛仁贵曾短暂复出,但不久就被贬到象州。不久后,薛仁贵得遇天下大赦,才得以回京。681年唐高宗念及往日功劳,于是召见薛仁贵,言道:“当年没有你,我都得喂鱼了。你又北伐九姓,东击高丽,汉北、辽东咸遵声教,全是你的功劳。今西边不消停,瓜、沙之路断绝,爱卿你怎么能高枕乡邑,不为朕冲锋陷阵呢?” 于是授予薛仁贵为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等职。

682年突厥阿史德元珍率军入侵云州,薛仁贵奉命出征,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战。两军对阵之际,突厥方面问道“唐将为谁?”,唐军回答道:“薛仁贵”,突厥感到很诧异“吾闻薛将军流象州死矣,安得复生?”。于是薛仁贵脱去兜鍪,屹立于万军之前。突厥一下子慌了神,“相视失色,下马罗拜,稍稍遁去”,薛仁贵趁机率军追杀,“斩首万级,获生口三万”,唐军大获全胜。

683年大唐名将薛仁贵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时年70岁,朝廷追封其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薛仁贵本人也并非是一介莽夫,他曾著有《周易新注本义》一书。他为人也并非毫无瑕疵,他曾经杀降,于军中私自娶部落女子为妾,也打过败仗(大非川之战),但这才是褪去神话色彩后那个真实的薛仁贵。

据文献记载中,薛仁贵有两个儿子,薛讷(薛丁山的原型)、薛楚玉,也曾先后为将,尤其是薛讷曾率兵大破突厥,史书上说他“性沉勇寡言,其用兵,临大敌益壮”。之后薛仁贵的子孙们也一直活跃在唐朝的政治舞台之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二战苏联美女狙击手柳德米拉:曾击毙309名德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二战苏联著名狙击手,前苏联战争与和平,女狙击手柳德米拉

    柳德米拉1916年06月12日出生在乌克兰贝里亚·特沙科夫的一个小村庄。在一个孩童时代,柳德米拉是一个学习勤奋成绩优良而又具有独立精神的好学生。在她上到九年级时,搬家到了基辅。她在那找到了一份工作,同时她也常常参加一家射击俱乐部的活动,很快她成为了一个神枪手。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是

  • 汉文帝如何虚心纳谏: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好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文帝不问苍生,汉文帝为何问贾生鬼神,不问苍生问鬼神前一句是什么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在举行祭祀后召见贾谊。深宫夜静,灯影昏昏,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贾谊低声絮语、绘声绘色;汉文帝聚精会神、侧耳倾听,君臣两人在“宣室”秉烛长谈。因为谈的投机和兴奋,汉文帝全然忘却自己本应高高在上的君主身份,降尊纾贵,不知不觉间数移座席,双膝一

  • 拼死拒登皇位的宋朝三帝:宋钦宗为何惧怕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最耻辱的皇帝,谁继承了庆帝的皇位,宋朝十八帝

    导读:在中国封建社会,拥有九五之尊的皇帝位处社会阶层的最高峰。他拥有无限的权力,可以不受任何律令的束缚,为所欲为;他拥有无限的财富,可以挥金如土、一掷千金;他拥有众多倾国倾城的佳丽,享尽齐人之福。正因为皇位具有如此“魔力”,遂成为众多权谋者梦寐以求的目标,甘愿为其赴汤蹈火。奇怪的是有宋一朝十八帝中,

  • 揭秘: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肯迁都而选择吊死煤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崇祯皇帝被晒尸,崇祯为什么不南逃,崇祯皇帝的现存后代

    明朝末年,朱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内忧外患的危局使崇祯皇帝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此时关外清军虎视眈眈,西南张献忠一路沿湖北、湖南夺关占地,准备全面占领四川;更严重的是李自成已西进潼关,占领西安,控制了西北,整顿兵马要直取北京,大有称王建国之势。国家社稷危在旦夕,如果此时崇祯皇帝权衡利弊,当机立断,迁

  • 荒唐的陈后主陈叔宝:两次给爱妃下跪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令妃又让皇上吃醋了,王爷叫道救侧妃,王妃不再挣扎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荣誉非皇帝莫属,草民百姓见之则跪,群臣官僚迎之则拜。那么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又会跪谁呢?当然是天地和父母了,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你听说过有皇帝给自己的妃子下跪的吗?没有吧!且听笔者一一道来。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首次称帝到清朝末年溥仪退位,中国开始了

  • 汉武帝刘彻:“腹诽”入罪的始作俑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景帝和汉武帝什么关系,皇帝刘彻个人简历,汉武帝刘彻的简介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上台时,他才15岁,三朝元老窦婴担任丞相,帝国实权由窦太后掌握。这时,有个叫田蚡的人,因是汉武帝的小舅子,也想当丞相。只是田蚡与窦婴相比,资历实在太浅,何况窦婴也是外戚(窦太后家里的人),后台也很坚硬。所以田蚡只能等。光等还不行,还要向窦婴拍马屁,经常到窦婴家里应酬讨好,见了窦

  • 明朝少年英雄:夏完淳和父亲老师一起为国尽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少年英雄完整版,王朴的儿子,中国少年英雄有哪些

    明靖交迭之际,壮烈殉国牺牲的仁人志士和儒生士大夫数以十万计,但均湮灭于历史 的烟尘之中。时至今日,国人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知道“我大清”的雍正、康熙、乾隆、多 尔衮以及“刘罗锅”、纪晓岚等满州帝王及驯奴臣仆,绝对不会有超过百分之五的人知道 夏完淳——这位明末殉国的翩翩美少年。他牺牲时年仅17岁(虚岁),

  • 汉元帝一生最悲剧的事情:平白无故送出了王昭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昭君和汉元帝的故事,王昭君悲惨的一生,王昭君有多惨

    宣帝时期,随着汉朝国力的增强,匈奴力量一再削弱,汉匈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以后,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权力之争,初有“五单于争立”,互相不容,屠戮兼并,西汉“单于天降”瓦当最后形成呼韩邪单于与郅支单于的对立。在汉元帝期间,在汉匈关系上出现了两件大事,一件是陈汤平灭郅支,一件是

  • 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白痴皇帝:肉粥皇帝司马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衷嵇绍,让百姓喝肉粥的皇帝是谁,司马炎为何选司马衷

    西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凭借着祖宗遗留下来的丰厚家业,在皇宫发了几条进兵的诏书后,吴主孙皓便自缚而降,统一大业就这么举重若轻的完成了。晋武帝在佩服完自己的英明神武后,便一头扎进后宫发展第三产业去了,一口气解决了一万多名青年女子在后宫就业的问题。在皇帝的带头垂范下,几乎整个晋王朝的统治阶层都沉醉在盛世大

  • 辩机和尚是谁?揭秘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偷情疑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阳公主和辩机欢爱,历史上的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高阳公主和辩机的电影

    辩机,生年不详,十五岁出家,师从大总持寺著名的萨婆多部学者道岳。并驻长安西北的金城坊会昌寺。帮助玄奘翻译经文,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与唐太宗之爱女高阳公主私通,后来高阳公主相赠之金宝神枕失窃,御史庭审之时发案上奏,发现高阳公主与辩机的私情,唐太宗怒而刑以腰斩。辩机其人辩机的家世和详细履历,今已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