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建成无能?李世民击败窦建德离不开他的支援

李建成无能?李世民击败窦建德离不开他的支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486 更新时间:2023/12/12 8:25:05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三月,一个噩耗传到了洛阳城下的唐军大营:“八巨头”之一的夏王窦建德尽起全国之兵,合三十万之众,前来援救郑国。窦建德现在已经进入滑州,与郑国的行台仆射韩洪顺利会师。恐惧像瘟疫一般迅速地传遍了整个大营,悲观的气氛弥漫着整个天地。

李世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窦建德果然来援救王世充了。而且,他还拿出了自己全部的家当,看来窦建德是准备决一雌雄了。李世民这厢还没理出个头绪,一众文臣武将已经涌进了他的大帐。瞬间,争吵声就把整个大帐都淹没了。

萧瑀第一个站了出来,他主张马上撤退,理由很简单,围困王世充已经快一年了,可是洛阳依然稳如泰山,什么时候能拿得下来,谁的心中都没有底儿。郑军大多是江淮地区的精锐战士,其战斗力本来就十分可观,只是因为缺少粮饷,所以才处处受挫。而夏军多年来一直在经受战火的历练,实力更是非同小可。如果郑军与夏军合流,那我们就危险了。

这萧瑀可是李渊身边的重臣了,他这一表态,拥护他的人马上就跳了出来,劝李世民赶快撤退。大家都是有老婆和孩子的人,快一年没回家了,谁不想念啊。

李世民沉默不语,他在等,等那个唱反调的人。这个人出现了。郭孝恪站了出来。当他的同僚们都在极力劝谏李世民回兵关中的时候,郭孝恪一直在微笑。当他看到李世民的表情时,他眼里的笑意更加地浓了。

现在,这个满含笑意的人站了出来,在人群中显得那么另类。对于目前的形势,他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乐观。他只说了一句话:“王世充已经弹尽粮绝,洛阳城指日可下,窦建德前来援助,这分明是天意注定他们要全部覆灭啊,我们应该凭借武牢的天险抗拒窦建德,伺机击溃夏军。”此言一出,犹如镜湖之中投下一块巨石,顿时惊起千层浪。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已经站了出来,主战派也纷纷地跳了出来。薛收的建议进一步细化了郭孝恪的想法。他指出,当务之急是兵分两路,一支人马继续围困洛阳,使王世充无暇反扑;另一路人马则进驻武牢,以逸待劳,伺机一举击溃窦建德。只要拿下窦建德,王世充就是附赠品了。他更是做了大胆的预测:“不过二旬,两主就傅矣!”

李世民笑了,他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真实面目:“来吧,来一个我收拾一个,来两个我收拾一双。王世充已经是上下离心,命不久矣;窦建德刚刚大胜孟海公,将骄卒惰。当前的首要问题是将南下的夏军挡住,使其不能与郑军合流。而阻挡夏军的唯一位置就在这里——武牢关(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只要我们占据了武牢关,就相当于狠狠地扼住了窦建德咽喉。”

“一举两克,在此行矣”,李世民斩钉截铁地说道。

事不宜迟,必须要抢在窦建德的前面抵达武牢。李世民将所部一分为二,让四弟齐王李元吉屈突通继续围困洛阳,而他自己则率领精兵三千五百人东进武牢,迎战窦建德的大军。所幸,李世民赶在窦建德的前面,于三月二十五日入驻武牢关。

唐夏两军在武牢关下展开了拉锯战。

别以为李建成很闲,他现在也很忙。

隋朝末年,群雄割据混战,内乱不休,北方的游牧民族趁机南下作乱。各路反王都忙着争权夺利,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力量驱逐鞑虏。结果,这些草原民族就骑在汉人的头上作威作福。他们的生存哲学十分霸道:我的当然是我的,但你的也是我的。所以啊,他们缺什么就来抢什么。有时候更过份,什么都不缺也要来你的头上薅一把。

这其中,以突厥和稽胡两个部族最为过分。突厥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地球人都知道,咱就不说了。现在,单表一表这个稽胡。

稽胡是匈奴人的一支后裔,由此可见,他们的历史也是相当悠久的,最起码也可以追溯到汉代。魏晋时期,稽胡人内迁,散居在今天山西、陕西的北部地区。他们与汉人杂居,生活方式也与汉人大致相同,属于那种高度汉化的胡人。

北魏时期,稽胡人趁乱崛起,建立了统一的国家政权,也曾经风光过一段时间。但是,好景不长,稽胡政权遭到了东魏的残酷打击,最终烟消云散。到了隋唐时期,稽胡部又冒出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刘屳(古同仙)成。

这个刘屳成趁着隋末群雄割据混战的大好时机,成功地实现了民族的复兴。崛起的稽胡部落又走上了抢掠汉人邻居的老路。李渊的地盘儿正好和刘屳成紧挨着,因此深受其苦。这不,武德四年初,刘屳成趁着李世民与宋金刚鏖战的时机,再次兴兵犯境。

刘屳成这小子估计挺了解李世民的,知道李世民能打,所以就趁李世民分不开身的时机来骚扰。但是,他忽略了一点,李渊可不止李世民一个儿子。他也低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大唐太子李建成。

这天,李渊来找李建成:“刘屳成又来了。你弟弟现在正与宋金刚对峙,分不开身。你也别坐着了,出去练练手吧!”

李建成回答:“中。”

三月,李建成率军北上,与刘屳成率领的稽胡军主力战于鄜(音夫)州(今陕西延安)。刘屳成是笑着来的,但他是哭着回去的。因为,他没有料到,这个李建成也很能打。鄜州一战,稽胡军主力几乎全部被歼,数万精英一朝覆灭,刘屳成死的心都有了。

更让刘屳成没料到的还在后头呢,李建成其实也是一个狠角色。李建成深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稽胡部虽然遭受了重创,但搞不好将来又会来一个“春风吹又生”。所以,他想了一个一次性彻底解决问题的法子。

李建成不仅将俘虏来的稽胡酋长全部释放,而且还授予他们官爵。当然了,这些好处都不是白给的,条件有一个:返回部落,说服其他人来投降。这些酋长乐坏了,好啊,不仅恢复了自由,而且还有官做,行,没问题。甚至就连刘屳成也动了心,天下居然有这等好事儿?他也来投降了。于是,整个稽胡部都归降了。

李建成又说了,他要在稽胡故地设置州县,需要修建城池,这是稽胡人民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但是呢,人手不够,所以咧,二十岁以上的稽胡人民都要来帮忙。稽胡人一听,都高兴疯了,赶紧遵照执行。

这一天,所有二十岁以上的稽胡人全都集中到了指定地点。但是,等待他们的却是严阵以待的唐军。唐军将这六千多稽胡人四面围定,杀了一个干干净净。只有刘屳成,发现情况不对,抬腿撩了。稽胡部落本来就人丁不旺,鄜州一战,伤亡了好几万,今天又被屠杀了六千,整个部落所剩人口寥寥无几。不久以后,这个古老的民族就从人类历史上永远的消失了。

事实证明,天上不会掉馅饼儿,掉下来的那不是馅饼儿,而是陷阱。

窦建德的小弟虽多,但架不住李世民用兵如神啊,几次交锋,夏军都以失败收场。而且,李世民还抽空派人抄了窦建德的粮道。很快地,夏军的粮食就快吃光了,人心思归。

窦建德在极度的不情愿中迎来了人生的最大危机。他的部下和妻子都劝他撤军,但劝诫不仅没有打消窦建德的念头,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与李世民展开决战的决心。

根据细作的报告,唐军的马料快要用光了。窦建德听说之后,十分开心,马料没了,唐军的骑兵就只好到汜水的北岸去放牧了,这样防守武牢的力量必定大大削弱。

令人扼腕的是,窦建德的情报工作做得好,但是李世民做得比他还要好。窦建德以为李世民不知道他知道,实际上,李世民知道窦建德以为他不知道他知道。

五月的中原,春天的脚步已快要过去,溽热的夏天已隐约地显出了端倪。大河北岸满是绿油油的鲜草。细作的情报显示,李世民已经率领骑兵渡河,在河边牧马。好啊,就等这一天了,攻取武牢就在明日。

初二这一天,窦建德率领全军攻打武牢,唐军就是坚壁不出。窦建德布好战阵等了约两个时辰,唐军死活不肯出来。时间已近晌午,艳阳高照。从早晨一直站到到中午,夏军等得又渴又饿。体恤将士的窦建德一看这情形,就下令军士原地休息。领导终于下令了,众人争着去喝水。

老窦也下马落座,喝起水来。喝吧,喝吧,尽情的喝吧,唐军不出来倒好,出来正好中了我的下怀。李世民不在,骑兵也不在,城内仅余不到三千步兵,只要你敢开城门,你们就肯定玩完了。老窦边喝水边打着如意算盘。

武牢城头,唐军依然在毫不松懈地坚守着。突然间,晴日里一声炮响,唬得老窦连茶碗都掉了。只见,武牢的城门打开了。终于开了,等的就是这一刻。李世民等的也是这一刻。老窦的嘴刚张开了一半就定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只见,从城内冲出的赫然是唐军的骑兵。原来,“狡猾”的李世民在头一天夜里,偷偷带着骑兵返回了武牢。窦建德以为李世民在北岸放牧,其实李世民一直在武牢城头注视着他。

就在老窦一愣神的功夫,唐军的骑兵已经冲到近前。夏军仓皇应战,两军杀在一起。阵地上尘土飞扬,箭如雨落。夏军拥着窦建德且战且退。李世民觑准时机,率领骑兵突入夏军纵深,来回冲杀,如此反复四五个回合,夏军的阵脚终于大乱。李世民最后一次猛插到夏军的阵后,举起了唐军的大旗。夏军将士回头一看,以为唐军已经占领了大营,再也无心恋战,全军溃散,四处逃命去也。

老窦也在乱军中中了一枪,没办法,刀枪面前人人平等。慌不择路的老窦逃到了牛口渚,被早已在这里等候多时的唐将白士让和杨武威生擒。早先,夏军中就流传着这样的童谣:“豆入牛口,势不得久。”果不其然,窦建德选择了牛口渚,就好比当年曹操选择了华容道。所不同的是,等待曹操的是侠肝义胆的关云长,而等待老窦的白士让和杨武威可没有关云长的那份从容和大度。

来了?

来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下马吧!

七天后,王世充终于在洛阳的城头看到了自己日夜悬盼的夏主窦建德,确切的说,是一个五花大绑的窦建德,旁边还有一个得意洋洋的李世民。头脑一片昏然的王世充问自己的部下,突围南下襄阳怎么样?回答他的是一片可怖的沉默。唉,王世充长叹一声。

洛阳这座永恒之城的城门终于打开了,王世充带着手下文武官员一干人等缓缓地走了出来。就在王世充迈出城门的那一刻,一面郑国的大旗从城头缓缓飘落。当王世充的脚踩在旗上面的那一刻,郑国与夏国从此不复存在,一个崭新的时代揭开了帷幕。

在唐军的大营中,王世充与窦建德终于相逢了。如果说相逢是首歌的话,王窦的相逢注定是一首悲情的绝唱。一个枭雄和一个英雄被另一个枭雄给打败了。这个时代既是属于他们的,也是属于李世民的,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属于李世民的。然而,从这一刻起,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只属于李世民一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隋末两大悲剧王世充李密:默默的为李渊做注脚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世充大战李密,王世充是谁,李渊对玄武门之变的态度

    李密:“王者不死”的神话破灭古往今来,似乎称王之人均有不死之身,危急之时总能逢凶化吉,其实是一种事后诸葛亮的思维。李密在最危急的情况下一次次逃脱,在离当皇帝一步之遥的地方黯然退出历史舞台。李密的第一次死里逃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第二次在小山村教书被人告发,在被抓之前又逃了。第三次官府抓他,刚好不在家,又

  • 揭秘:令朝鲜膜拜千年直至今日的大唐名将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开国大将排名,大唐猛将都有谁,单雄信为何不投降唐朝

    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朝鲜半岛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千百年来他们曾书写汉字,沿用中国中原王朝的纪年、礼仪,甚至是政治制度,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也曾在这里打下深深的烙印。但随着朝鲜半岛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开始逐步去“中国化”。但鲜为人知的是有一座唐朝名将的庙宇竟然在民族性极强的朝鲜境内屹

  • 二战苏联美女狙击手柳德米拉:曾击毙309名德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二战苏联著名狙击手,前苏联战争与和平,女狙击手柳德米拉

    柳德米拉1916年06月12日出生在乌克兰贝里亚·特沙科夫的一个小村庄。在一个孩童时代,柳德米拉是一个学习勤奋成绩优良而又具有独立精神的好学生。在她上到九年级时,搬家到了基辅。她在那找到了一份工作,同时她也常常参加一家射击俱乐部的活动,很快她成为了一个神枪手。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是

  • 汉文帝如何虚心纳谏: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好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文帝不问苍生,汉文帝为何问贾生鬼神,不问苍生问鬼神前一句是什么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在举行祭祀后召见贾谊。深宫夜静,灯影昏昏,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贾谊低声絮语、绘声绘色;汉文帝聚精会神、侧耳倾听,君臣两人在“宣室”秉烛长谈。因为谈的投机和兴奋,汉文帝全然忘却自己本应高高在上的君主身份,降尊纾贵,不知不觉间数移座席,双膝一

  • 拼死拒登皇位的宋朝三帝:宋钦宗为何惧怕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最耻辱的皇帝,谁继承了庆帝的皇位,宋朝十八帝

    导读:在中国封建社会,拥有九五之尊的皇帝位处社会阶层的最高峰。他拥有无限的权力,可以不受任何律令的束缚,为所欲为;他拥有无限的财富,可以挥金如土、一掷千金;他拥有众多倾国倾城的佳丽,享尽齐人之福。正因为皇位具有如此“魔力”,遂成为众多权谋者梦寐以求的目标,甘愿为其赴汤蹈火。奇怪的是有宋一朝十八帝中,

  • 揭秘: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肯迁都而选择吊死煤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崇祯皇帝被晒尸,崇祯为什么不南逃,崇祯皇帝的现存后代

    明朝末年,朱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内忧外患的危局使崇祯皇帝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此时关外清军虎视眈眈,西南张献忠一路沿湖北、湖南夺关占地,准备全面占领四川;更严重的是李自成已西进潼关,占领西安,控制了西北,整顿兵马要直取北京,大有称王建国之势。国家社稷危在旦夕,如果此时崇祯皇帝权衡利弊,当机立断,迁

  • 荒唐的陈后主陈叔宝:两次给爱妃下跪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令妃又让皇上吃醋了,王爷叫道救侧妃,王妃不再挣扎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荣誉非皇帝莫属,草民百姓见之则跪,群臣官僚迎之则拜。那么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又会跪谁呢?当然是天地和父母了,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你听说过有皇帝给自己的妃子下跪的吗?没有吧!且听笔者一一道来。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首次称帝到清朝末年溥仪退位,中国开始了

  • 汉武帝刘彻:“腹诽”入罪的始作俑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景帝和汉武帝什么关系,皇帝刘彻个人简历,汉武帝刘彻的简介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上台时,他才15岁,三朝元老窦婴担任丞相,帝国实权由窦太后掌握。这时,有个叫田蚡的人,因是汉武帝的小舅子,也想当丞相。只是田蚡与窦婴相比,资历实在太浅,何况窦婴也是外戚(窦太后家里的人),后台也很坚硬。所以田蚡只能等。光等还不行,还要向窦婴拍马屁,经常到窦婴家里应酬讨好,见了窦

  • 明朝少年英雄:夏完淳和父亲老师一起为国尽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少年英雄完整版,王朴的儿子,中国少年英雄有哪些

    明靖交迭之际,壮烈殉国牺牲的仁人志士和儒生士大夫数以十万计,但均湮灭于历史 的烟尘之中。时至今日,国人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知道“我大清”的雍正、康熙、乾隆、多 尔衮以及“刘罗锅”、纪晓岚等满州帝王及驯奴臣仆,绝对不会有超过百分之五的人知道 夏完淳——这位明末殉国的翩翩美少年。他牺牲时年仅17岁(虚岁),

  • 汉元帝一生最悲剧的事情:平白无故送出了王昭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昭君和汉元帝的故事,王昭君悲惨的一生,王昭君有多惨

    宣帝时期,随着汉朝国力的增强,匈奴力量一再削弱,汉匈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以后,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权力之争,初有“五单于争立”,互相不容,屠戮兼并,西汉“单于天降”瓦当最后形成呼韩邪单于与郅支单于的对立。在汉元帝期间,在汉匈关系上出现了两件大事,一件是陈汤平灭郅支,一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