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赵祯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赵祯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283 更新时间:2023/12/10 12:44:59

赵祯,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宋朝第四位皇帝,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熙宁二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主持了变法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当时还在京任职的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极为不屑,干脆申请外调,来个“眼不见心不烦”,熙宁十年,苏轼调离京城,先后担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知州等职,期间写了大量讽刺王安石变法的诗作,元丰二年,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恩,又故伎重施,趁机暗讽朝政,结果被御史抓住把柄,联名弹劾苏轼,宋神宗下令严查,结果“拔出萝卜带出泥”,苏轼以前暗讽朝政的诗作都被查了出来,苏轼因此入狱,这便是大名鼎鼎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爆发后,宋神宗大怒,意欲处死苏轼,但太皇太后曹氏出面干预,只说了一句话就令宋神宗改变了主意,最后“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是将苏轼贬官发配。

那太皇太后究竟说了一句什么话呢?

据《乌台诗案》所载,当时太皇太后曹氏拉着宋神宗的手说“昔仁宗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而杀之可乎?”意思是当初宋仁宗见过苏轼苏辙两兄弟后,心中大喜,对曹氏说自己又为子孙觅得两位“治世能臣”,而神宗身为仁宗之子,怎么能因为几首诗就杀掉仁宗看中的人才呢?宋神宗就是听了这番话才回心转意的!

也就是说苏轼之所以能够活命,全靠宋仁宗的“庇护”,宋仁宗“人与其名”,是皇帝中少有的“仁善之人”,《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纵观宋仁宗一生,对苏轼这样的大才子极为宽容,甚至可以说是仁慈,这也使得仁宗一朝名臣辈出,人才济济,其中最出名的当属铁面无私的包拯“包青天”!

包拯一生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执法严苛,从不攀附权贵,甚至时常做出“侵犯”权贵利益的行为,这使得朝中一些人对包拯恨之入骨,时常罗织罪名诬告包拯,但包拯却并未因为他人的诬告而蒙受不白之冤,反而稳坐开封府尹的位置,无人能够撼动,到其嘉祐七年因病逝世时已经升任枢密副使了!

包拯之所以能够得以善终,不被小人所害,全靠宋仁宗在背后为其撑腰,仁宗对包拯极为仁慈,包拯常与其争辩,辩至激烈处甚至将唾沫星子都溅到仁宗脸上,仁宗却从未因此而怪罪包拯,反而对其颇为“爱护”,世人皆知包拯清名,却鲜有人知这背后有着宋仁宗的功劳,若是仁宗昏庸无能,包拯就算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宋仁宗不仅对包拯一人仁慈,只要是品学端正,心怀国家的人他都爱护有加,比如我们上文提到的苏轼苏辙两兄弟,以及欧阳修曾巩张载等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宋仁宗足以称得上“仁慈之君”

除此之外,宋仁宗的仁慈还体现在对自己的严苛以及对下人的宽容之上

据《宋史》所载,仁宗虽然身为九五至尊,富有天下,却极为勤俭律己,常常批阅奏折直至深夜,一次仁宗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又到了深夜,腹中饥饿难忍,非常想来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但他思来想去,还是忍着饥饿睡去了,第二天他与皇后说起此事,皇后劝其保重龙体,吃一碗羊肉汤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仁宗却说自己一时索取恐在宫中形成惯例,自此御膳房每日深夜宰羊,长此以往既创恶例又伤生害物,实在得不偿失,所以他干脆就忍一时饥饿!

仁宗可不是突然“心血来潮”,才做出自忍饥饿,避免形成恶例的行为,实际上勤俭律己的品格已经深入他的骨髓,他所用的床帐和垫具都质朴灰暗,许久未更换,他常常对大臣说“朕居于宫中,自己日常生活的享用正是如此。这也是百姓的膏血啊,可以随便浪费吗!”

宋仁宗对自己严苛,对下人却极为宽容

一次宋仁宗在御花园中散步时,频频回头张望,随从们好生奇怪,不知皇帝有何需求,却也不敢出言询问,仁宗回宫后急忙让宫女端来茶水,连喝了四五杯,看样子是渴坏了,妃嫔很奇怪,问仁宗既然如此口渴,为何不在外时就让随从伺候饮水,仁宗却说他频频回头张望,发现所有随从都没带水壶,若是他开口要水喝,必然会有人因此而受罚!

还有一次仁宗吃饭时在饭中吃出一粒沙子,周围伺候的太监本想将饭端走,仁宗却让其不要声张,将沙子捡出后继续将碗中的饭吃光,事后他对左右说,人难免粗心大意,若是因为一粒沙子将饭端走,难免有人会因此而受到不小的惩罚,说不定还会丧失生命,一粒沙而已,捡出来就罢了,若是小题大做,岂不是太过残暴了?

宋仁宗对自己的严苛以及对下人的宽容其实都是他仁慈的一种表现,对自己严苛是怕“上梁不正下梁歪”,自上而下形成一种不好的风气,从而使得老百姓们劳民伤财,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仁慈,至于对下人宽容更说明他表现出来的仁慈完全是发自肺腑,并非装腔作势,沽名钓誉!

总而言之,宋仁宗“人与其名”,确实是一位难得的“仁慈之君”!

小结:

嘉祐八年,宋仁宗病逝,享年五十四岁,消息传出后,“京师(开封)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就连偏远山区的人们都为仁宗的逝去悲痛不已!当皇帝当到这份上,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终仁宗一朝,并未解决“冗官、冗兵、冗费”的现象,但他在任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科学技术和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他的个人魅力得到了天下百姓的认可,算得上一位相当成功的皇帝,史学家将其亲政的这段时期称为“仁宗盛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鳌拜被清算之后,他的后代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鳌拜子孙后代,康熙有多少子孙后代,鳌拜死因

    鳌拜,中国清初权臣,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鳌拜作死,顺带着费英东这一脉在清朝都混不起来了。康熙终结鳌拜,其实是对于清初“贵族”政治打压的一次“杀鸡儆猴”,鳌拜或许本不该死,但态度要做出来,鳌拜死于不死不是重点,重点是对鳌拜此类的“贵族”进行压制

  • 历史上关羽会败走麦城的真相是什么?他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为什么会败走麦城,谁杀关羽,关羽败给了谁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被后世崇为“武圣”,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关羽北攻樊城,发动了“襄樊之战”,在整个战事过程中,发生了四件事,每一件事都没引起关羽的重视,最终导致了关羽败亡,非常可惜,那么,这四件事到底是什么呢?这四件事,和刘备、诸葛

  • 历史上武则天在世时造了一间密室,里面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在位期间丢失了多少国土,世人怎么评价武则天,武则天的治世局面叫什么

    武则天的一生其实是有很多故事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崔融在《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中评价武则天:“英才远略,鸿业大勋。雷霆其武,日月其文。洒以甘露,覆之庆云。制礼作乐,还淳返朴。宗礼明堂,崇儒太学。四海慕化,九夷禀朔。沈璧大河,泥金中岳。巍乎成功,翕然向风。”作

  • 乾隆帝妃嫔陆氏是什么出身?她的皇贵妃之位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答应常在,纯懿皇贵妃,乾隆皇帝的令妃简介

    庆妃,陆士隆之女,清高宗妃嫔。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清后宫中有些女子一生无子女,但却深受皇帝宠爱,也是恩宠不断,富贵荣华享尽。还有一些女子,自身没有子嗣,因曾抚育过未来的皇帝,而被追封为皇贵妃,乾隆帝的庆恭皇贵妃就是这样的妃子。庆恭皇贵妃陆氏,她

  • 历史上关羽在出兵攻打樊城前做了什么梦?有何寓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如果关羽攻下了樊城,关羽打樊城刘备在干嘛,关羽为何攻不下樊城

    樊城之战是蜀魏争雄间的一场著名战役,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刘备在汉中之战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在群臣的劝谏下,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接着,关羽便率军北攻樊城,襄樊之战打响。战事一开始,关羽取得辉煌胜利,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 历史上赵光义与孝章宋皇后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光义后代绝了吗,赵匡胤为什么传位赵光义,赵光义兄弟

    赵光义,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北宋第二位皇帝,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宋史》中如此评价宋太宗赵光义“: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

  • 唐朝时期的八大开国名将分别是谁?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十大名将,战国四大名将,唐朝十大名将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多次朝代的更替,也经历了很多次的战乱年代。自古乱世出英雄,每一个战乱时代,也必定是英雄人物辈出之时,在他们的带领下,新王朝建立了,百姓再次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然而

  • 正史中的陈式是什么样的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平最后大结局是什么样的,陈宫后人,历史上陈默群的结局

    三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演义之中,陈式可能是最饭桶的一个将领了。无勇无谋,事前说大话,事后甩锅,几乎集中了饭桶将军的所有缺点。事实上,陈式虽不是一位顶级名将,但绝对是一位最靠谱的将领。遗憾的是,无论是史家还是后人,

  • 历史上康熙初见乾隆是在何时?他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与乾隆是哪个朝代,康熙乾隆雍正的关系图解,康熙和乾隆哪个伟大

    玄烨,顺治帝第三子,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弘历因为会背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康熙的晚年,儿子们斗争得凶狠,闹得他心里很烦闷,所以康熙也出现了“隔代亲”的心态,对儿子们已经没有办法管顾了,反而对年幼的孙子们,有着不一样的宠爱。废太子胤礽,在第二次被废后,彻底被康熙关押,但

  • 三国时期于禁在曹魏的地位r如何?他的一世英名因何被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魏谋士,三国魏国被谁灭了,魏国是被谁打败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曹操手下外姓武将第一人,当属于禁,于禁位列五子良将,是五子中唯一的假节钺,于禁这个假节钺,可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真刀真枪,凭着战功得来的。正史记载中的于禁,征战一生,大小几十战,只败过一次,就是襄樊之战败给了关羽。于禁是最早跟随曹操征战的元老级别大将之一,